1996年5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六·一”寄语
——部分家长教师谈少儿成长的文化背景建设
本报记者李舫
曾经有一位诗人说过:“生命开始之处,必有奇迹发生。”童真的路无疑是生命中最快乐的一程,孩提记忆的积淀往往与人一生的行程息息相关。
有鉴于此,关于孩子成长的文化背景建设的话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据统计,目前我国少年儿童数量约占世界少年儿童总数的1/4,为3.8亿,占全国人口的30%。这些孩子们到下个世纪,正值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大好年华,他们,是国家与民族未来的主人翁,是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的接班人。因而,让孩子们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成长背景,就意味着我们将培育出具有何种文化素质、知识构建、人格取向、价值观念、品德修养、行为方式……的接班人,就意味着我们为自己缔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就此,记者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走访了部分少儿家长和教师,请他们对少儿成长的知识结构、人格构建、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文化背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知识来源与知识构建
近年来,现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作用着我们的生活,也冲击着我们的文化传播和文化阅读方式。以前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较为单一,文字几乎是信息的唯一载体,知识层面较为简单。而现在,铺天盖地而来的视听传媒、电脑、卡通、电子游戏机等改变了孩子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并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阅读已经意味着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那么,对此,家长们持什么态度呢?
刘建鸣(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编辑):电子传媒对少儿知识结构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说,证明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已呈多元化,电子媒介为孩子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虽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但这毕竟不是主要的。我们曾就电视给少年儿童的影响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向观众作过一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持“电视增加了儿童的不良行为”、“电视的形象化使儿童满足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失去动脑筋勤思考的主动精神”、“电视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和限制力”等观点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大多数人认为电视带给少年儿童的更多的是有利的一面,他们充分肯定了电视所具有的传播迅速、逼真、生动、能及时反映社会的特点,对少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重要的影响。
秦文君(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作家):现代化和高科技对人的影响是身心两方面的。就心灵方面来讲,在我们今天这个电脑时代里,人的趣味变化更快,很容易对外界产生乏味的感觉,因而也很容易忽视人生中的一些美好的东西。小孩子更是这样。我认为,应该鼓励孩子多看书。现在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是电子读物,它们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并准确地切合了孩子天性中好奇、兴趣多变等特点。但是,也应该看到,它们提供给孩子的是被动思维和感官刺激。电子读物虽然形式多变,内容却重复性强,容易使孩子上瘾。而书却不一样,书中记录着人类一切进步和成长的历史,儿时读过的书往往会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帮助。读书需要感情和思维的双重投入。我比较鼓励我的孩子看两种类型的书:一是科学普及读物,一是世界名著。前者能够培养孩子对世界和宇宙现象的真实、客观、公正的观念;后者则会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宽阔的胸怀、敏锐的洞察力等等。
走向21世纪的孩子们离不开电脑、电视,但是不能过分依赖、过分沉溺;同时,家长们要正视其负面影响,不能因噎废食。
健康的心理素质与人格构建
心理学家们指出:正常有序的社会需要其成员保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烦躁、多疑、恐怖症、精神衰弱等等,会对其行为造成某种暗示和误导,从而给社会、他人以至自身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一些社会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和人格构建的不健康倾向正在趋于低龄化,甚至某些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被证明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这些心理缺陷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往往被忽视,而在其长大后进入社会时才暴露得较为明显,因此,更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方兢(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健康的心理素质要从孩子小时开始培养。孩子能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长大后能否适应社会、很好地为社会服务,以及对他们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精神过于紧张,压力过大,加之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娇纵,城市中人际关系的冷漠、封闭,孩子们往往孤僻、焦虑……根据这些,我们应适当地鼓励孩子与同学的相处,时刻提醒他们的生活要开阔,不要太封闭。同时,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爱好,而不是硬性规定其考试必须拿多少分,必须排第几名。
张莉(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工程师):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而对我们来说,这个过程太艰难、太漫长了。女儿李欢4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种很怪的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种病目前仍是世界上令医学界束手无策的几大顽症之一。这个事实对我们来说太残酷了,孩子的每一个希望都注定不会太长久,每一天都可能意味着生命的终止。可是,我们认为,对一个患病的孩子呵护备至未必就是公平的,重要的是,应该让身体不健康的孩子也拥有与其他孩子们同样健康的心灵。我们对她说:“你同其他孩子们没有什么不同,别的孩子也会生病,现在的医学还有局限性,暂时不能治好你的病。你并没有因此丧失你应有的权利,如果你懂得爱别人,懂得对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你也同样会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李欢小学五、六年级几乎是在病床上打着点滴度过的,可她每一次考试都没落下,每一次都名列前茅。李欢小小年纪却把一生的艰辛和疼痛都提前经受过了,她乐观、善良、勇敢、顽强、敢于直面生活。1994年她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时,还能够走路;而到同年的“六·一”儿童节时,她已经完全离不开轮椅了。可她依然活泼、开朗、坚韧、热爱生命,她在作文中写道:“我是一个平常而又不平常的孩子……正因为我不知道曾经摔倒过多少次,我学会了不仅对成绩微笑,也对困难微笑。善待别人,永远对生活微笑。”
杨凤云(斯高特国际贸易(天津)有限公司经理):我在新西兰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曾把女儿带出去生活和学习了一段时间。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孩子智力、趣味、能力、素质、性格、气质的培养方式是不同的。女儿就读的新西兰林肯小学采取的是放羊式的教育,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应该承认,我们的基础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孩子,勤奋、刻苦、掌握的知识量大,对自己有压力感和使命感。但是不善于应变、比较拘谨、动手能力差、独立性差、心理承受力低,孩子的一些天性受到压抑。孩子能够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少,性格比较自闭;同时,过重的功课负担使孩子们付出了超出他们健康的体能。前几天我去参加女儿班级的家长会,全班40多人,可期中考试竟然有7人未能参加,身体素质和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培养人才固然重要,可没有健康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孩子仍然不能适应我们未来的建设。目前教育方式的弊端等这一批孩子长大就会充分暴露出来。
寻找社会精神的生长点
人们曾一度惊叹:我们的孩子们如此缺乏环境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团结友爱意识,更多的人们则开始意识到:孩子们所缺乏的禀赋和精神,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普遍欠缺的。社会精神、民族精神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潜移默化的。给予孩子们以什么样的成长背景,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生长点。
李金海(北京广渠门中学校长):提起广渠门中学,人们更多想到的可能是宏志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被溺爱有加,这种“过度抚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社会的进步。创办“宏志班”初衷是为了摸索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我们发现,出身贫寒的孩子们身上往往具备一些比前者生活条件优裕得多的孩子们所没有的优点,如自强自立、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团结互助、集体观念强……而这些,正是我们所提倡的社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宏志班”在社会上影响的逐步扩大,我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宏志班”的意义现在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呼吁社会各界扶贫济危的问题,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作为我们创办初衷的寻找新的教育方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倡一种社会精神,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内涵、社会对他们的态度,从而培养孩子们对社会的态度。
戴慧铭(新华社摄影部图片编辑):作为一个比较受观众喜爱的孩子宫傲的母亲,我感受到:真正的母爱,不是对孩子呵护备至,而是培养孩子具有一种精神、一种气质和一种禀赋。我时刻提醒宫傲:在家里,你不是家庭的中心。你要尊重长辈;在社会上,你更不是中心。即使你取得了成绩,你也要懂得别人工作的份量、别人为你付出的辛苦。宫傲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他非常努力、吃苦,能够倾听别人、理解别人,具有集体精神。他能吃苦的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每次拍戏,他自己的东西都自己拿,有时背着装几十套衣服的大包,晃晃悠悠的,可他从来不许别人帮他;有一次录像,他发着高烧,浑身滚烫,导演一喊:“宫傲!”他马上精神抖擞地回答:“到!”这些是勉强不来的。因为他知道,任何成功都是辛苦和付出换来的。应该让孩子意识到,他是一个集体中的一员,他的努力可以为其集体增添荣誉;而他的任何个人化行为,都会给集体带来某种程度的损失。一种好的品质,会造就一个天才;一种恶劣的行为,会埋没一个天才。对孩子而言是这样,对社会而言也是这样。
古语说:“百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诚哉斯言。关于教育兴国的老话我们都已耳熟能详,似乎已不必再提。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一张成绩单?一页奖状?还是一沓高考试卷?生命中的繁华与衰败、平淡与离奇、欢喜与悲伤,这些薄薄的纸片能够承载得起吗?孩子们的节日将即,教师和家长们的话令我们深思。(附图片)
(题头照片:妈妈的心愿)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简讯

  楚克诗集《楔形海岸》出版
旅居澳大利亚的中国青年诗人楚克,面对异族文化的巨大压力和孤独语境,坚持中文诗歌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诗集《楔形海岸》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在日前《诗探索》编辑部召开的楚克作品讨论会上,数十位知名学者、诗人对他的作品作出了积极的评价。(白木)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简讯

  “新闻出版署教育培训中心”在京成立
为进一步繁荣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加强新闻出版战线的队伍建设,完善新闻出版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新闻出版署教育培训中心”近日在北京印刷学院挂牌。新的一期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培训班随即开学。
实行新闻出版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加强新闻出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一九九四年第一期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培训班的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此次“新闻出版署教育培训中心”的成立,将在新闻出版队伍建设的制度化和系统化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王闻)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伴随孩子们走向明天
鞠萍
记得在首届金话筒颁奖晚会上,我用了4个小时的时间,在1000只纸鹤上签上我的名字,用它们来回报亲爱的观众朋友。那只有1分钟的《一件棉袄》,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厚爱,这份爱、这份温暖,我将终生难忘。
12年前,当我走出北京幼儿师范学校,惴惴不安地来中央电视台报到时,还是个不满18岁的女孩。“眼泪、欢笑、沉思,都是第一回”——这句诗正是我当时的心境。新鲜、陌生、纯洁、曼妙……在走过了一段生命历程以后,回顾往事,我开始深思。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之处就那么几步。用这句话来概括我的经历,再贴切不过。听说古代有人看到白布就哭,因为它可以黄可以黑;看到岔路就哭,因为它可以南可以北,那时还很不理解,现在我懂了:原来人生也有很多岔路,如果当年的电视台领导不特批一名中专毕业留校的学生来当节目主持人,那么我的一切都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
回首往事,我感激那些在我成功道路上的无数手臂的扶助,相识的和不相识的,我似乎首先应当开出一份长长的致谢名单。但是,那深沉的至爱怎能说得明白?电视就是这样,一个主持人的背后有无数人的劳动,而主持人所体现的正是他们集体劳动的成果。但也许不必致谢,因为他们对我的帮助绝不仅仅是出于对我的负责和爱,更是出于对观众的负责,出于对我们共同的事业的爱,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谢观众和我们的电视事业吧!是它造就了我们。
在这12年中,我曾得过许多奖励,三次捧金,每次都让我不安,催我上进。尤其是来自观众的奖励,那15万多封热情洋溢的小朋友的来信,更使我永世不忘!孩子们是这个世界的阳光和希望,是他们,教会我们静静地体味快乐对于我们的价值。因为有了他们,我的工作才有了意义。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对孩子们的热情,我只有尽我菲薄的能力了。
我牺牲了一般年轻姑娘对美和时髦的追求,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屏幕上,只穿布鞋、布衫、运动装。我不烫头,因为曾有小观众来信说我烫了头发,就不像他们心目中的“鞠萍姐姐”了。除了为孩子们的演出之外,我几乎谢绝了一切商业性的演出,也谢绝了一些在影视中扮演角色的机会,尽管当演员是我童年的梦想。我知道“鞠萍姐姐”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份量,更怕小观众们无法接受“鞠萍姐姐”在影视中扮演的竟是另外一个人。
1995年对我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1985年开播的《七巧板》度过了她的10岁生日,画上圆满的句号;我被破格评为主任编辑,是全台最年轻的一位;我也从一名主持人成为新版少儿栏目《大风车》的制片人兼责任主编之一。
让我真心地说一声:我得到的太多太多,金话筒激励我永远勤奋工作,伴随孩子们走向美好的明天。(附图片)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儿童电影,你该在哪里繁荣?
本报记者向兵
又是一年“六·一”到,孩子们照例又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时候,儿童看电影难的问题,难免又会使那些关心孩子的人们尤其是儿童电影工作者们心头隐隐作痛。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儿童电影事业。近几年,尽管电影业很不景气,各电影厂资金紧缺,但电影工作者们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每年都拍摄出12部儿童片。
由于一代代电影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儿童电影已在国际影坛有了相当的声誉。然而,可惜的是,电影工作者们艰辛的努力,并未在他们所关心的亿万少年儿童那里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这些年随着电影市场不景气,儿童片的拷贝发行量连年下跌。到1995年,儿童片在影片发行会上基本无人问津。这些凝聚了多少人心血、每部大都投资在100多万以上的影片,还没进入市场就基本上被堆进仓库。对此,儿童电影工作者和有关领导心中满是难言的酸楚和惋惜。
难道那曾经陪伴并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儿童电影,对于今天生活中有了电视、并已处在多媒体时代的孩子们,不再具有吸引力了吗?
事实上,孩子们遗憾看不到好的儿童电影,对此,商业影院也有苦难言。儿童看电影难的根本原因是“沉重的书包”不仅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也使得学校无暇专门组织孩子们到外面影院去看电影。
由于儿童电影没有形成自己的市场,我国儿童电影业从创作、生产到发行、放映也就长期在恶性循环中打圈圈。影片没有观众,投入不见回报,不仅造成拍片资金年年短缺,也带来人才大量流失。全社会都在关心儿童,政府和电影管理部门每年都在强调儿童电影的生产,可儿童电影业却仍然在萎缩。
有识之士们开始从观念和体制上去寻找原因。“将儿童电影和其它影片一样纳入商业轨道,在商业影院去寻找儿童电影的观众,这是一个误区。”儿童电影工作者对此已思考有日。不可否认,在我国,电影还不是纯商品,尤其儿童电影在今天仍然是教育孩子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因此,有关部门应考虑通过制度,建立新的渠道“将儿童电影直接送到学校,延伸到课堂”,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为了让孩子们看上电影,有关部门应抓紧建立起我国儿童电影发行的非商业渠道,把电影输入到学校。电影成了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丰富教育手段,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电影的出路。面对成千上万个校园构成的广阔“市场”,创作者有了用武之地,制作者也有了拍片积极性。只有营造出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新机制,儿童电影才能真正并长久繁荣下去。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装裱之子
刘富民
1994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亚太国际博览会上,一台获得中国国家专利和亚太国际博览会银奖的远红外单辐射式自动书画装裱机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客商和新闻记者。人们围住机器目不转睛地注视机器主人作现场操作表演。只见他把一幅裁剪、粘贴好的书法条幅放到机器上,启动电钮,机器上板徐徐地落到裱件上,约过5分钟,一幅平整、干爽、亮丽的书法装裱成品便以崭新的风采展现在人们眼前。
如此高超的工艺水平、如此快捷的速度,使一些懂行的人都惊呆了。人工装裱一幅字画,各种工序有30多道,要几天才能完成,而这个速度,在国内还从没见过。
这台装裱机的研制者,就是河南省辉县市书画装裱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昱林。张昱林出生在河南辉县市一个普通干部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喜欢绘画。14岁那年,他到新乡专习国画及其装裱技术。
当看着一幅幅皱巴巴的书画经过老师的精心装裱,就像变魔术似的一下子变得光彩照人,他不禁为装裱技术的魅力暗暗叫绝,他决心一定要掌握这门技术,将来当一名装裱师。
在装裱实践中,他时常为画心崩裂、起皱起泡、成品瓦卷、工期长、效率低等问题而苦恼。而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再有名气的字画也最终难成精品,甚至还会因装裱失误,使一件艺术品全部毁掉。
为了达到装裱艺术的理想境界,他上下求索,遍访名师行家,却仍不得要领。
1988年,19岁的张昱林满怀雄心壮志,驱车北上,来到中国装裱行业的最高殿堂——北京荣宝斋自费拜师学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昱林在师傅们的教导下,有了长足进步,一些著名的书画大师的作品都拿来找他装裱。然而他的宏愿未偿,因为这里也是人工装裱。特别是在学艺期间,他听说的一件事使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一些日本人到店里买中国字画,拿剪刀当场把画心剪下来,把装裱物全部扔掉,并说:“你们中国的装裱不行的,我们日本是机器装裱,回去重新装裱,大大的好!”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撞击着张昱林的心房。他一边继续在北京学习,一边抽空回到家乡组建研制班子,他决心要在家乡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辉县市科委领导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一个以张昱林为所长的“辉县市书画装裱新技术研究所”挂牌诞生了。为了把梦想早日变成现实,张昱林和工程师们日夜兼程。然而困难也接踵而至:没有经费、没有图纸资料、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张昱林和他的助手们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为筹措经费,他四处求援,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为了找资料,翻遍了图书馆的藏书;缺少原材料,就找别的东西代替。在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前,困难也好像变软了。长时间困扰着他们的熨烫板与工作台面张开弧度不够、操作费力的问题,经过他们八易设计方案,最终被攻克。最后一道难关就是粘结剂配方了。这是能否延长艺术品的寿命,从而使装裱机的性能超过日本装裱机的关键。为此,他在研制粘结剂配方上绞尽了脑汁,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终于使装裱过的字画,干燥后能够完好无损地反复揭裱!
两度研制装裱机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历时9个年头的寒来暑往,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专家们认定,这台装裱机的各种性能均已超过日本的装裱机。特别是由于使用天然原料作为粘结剂和防腐剂,从而能防霉变、防虫蛀,能反复揭裱,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流传艺术品,这一重大优点是日本装裱机不能相比的。著名的书画家王琦、刘炳森、陈大章等纷纷表示祝贺。著名画家胡絜青挥毫题了10个大字:“精裱、揭裱方便,装裱快捷”。中国炎黄艺术研究馆馆长黄胄先生欣然将自己创作、收藏的一批书画精品交给小张装裱。齐白石的孙女、画家齐自来说:“齐家的画色浓墨重,人工装裱易跑色,装裱机装裱不仅不跑色,而且不怕虫蛀,这是许多老字号也比不了的。”全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说:“研制出装裱机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应向全国推广。”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请伸出你的手
葛翠琳
小鸟在清新的森林中歌唱,花苞在沃土上绽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在新楼群连绵矗立、马路展宽延伸的同时,不要忘了给予儿童的心灵一块绿地。
繁华丰富、新奇绚丽、日异变幻的世界,给了孩子们新的知识、新的观念,同时也充满了诱惑和陷阱。千姿百态的儿童玩具、包装华丽色彩缤纷的儿童食品及高级营养品、随处可见的儿童用品广告、摆满了书店和书摊的儿童图书……各方面都以极关切的目光注视着儿童。当然,其中也有的是盯住孩子们口袋里的钱,算计着如何把孩子们的钱赚到手中,甚至是骗到手中。就像隐藏在树林里的捕鸟网后,某些眼睛正窥探着如何捕捉孩子们。
孩子好动好奇、崇拜英雄、喜欢耍刀弄枪玩打仗游戏,于是一些可以伤人甚至致命的玩具手枪,借此公然在市场上出售,小孩子在完全不知就里中就会成为小杀手,伤害同伴或者自伤。制枪售枪者把孩子的生命当儿戏来赚钱。射向孩子的毒箭,将在孩子心灵中留下何等的伤害!要知道:儿童玩具是增长孩子智力、启迪孩子心灵的教科书。绝不能允许通过玩具对孩子造成身心伤害。
图书更是儿童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伴侣。儿童图书从数量、种类、装帧、印刷、图画,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可以说正在走向繁荣。但这几年大量出版的儿童书中错字病句之多,也是过去所没有的。幼儿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阶段,记住一个错误的句子,多少年都不会忘记、都难以纠正。我们的每一个小小的疏漏所留在孩子心中的遗憾和影响都是巨大的。
能不能有一条规定呢?直接供孩子阅读的儿童书,不准出现骂人的脏话!有人说: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难道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删除了骂人的脏话,文学性就消失了?人物就立不起来了?整体文化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们的祖国是日益繁荣强盛的伟大国家,受到全世界的尊敬,我们人民的语言文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啊!
我无意贬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某些歌曲,但听到幼儿园的孩子多会唱《纤夫的爱》时,心中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面对商业潮、广告潮,面对繁杂的世界,孩子们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接受了许多不该接受的东西,如何引导启发孩子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非常重要。
今年荣获冰心新作奖的一篇作品写了一段小故事:小姑娘手里攥着钞票,高高兴兴地去买雪糕,她见一位盲人过马路,就急忙跑去帮助,小手里的钞票给风吹跑了,她没有去追,仍细心地牵着盲人的手,送他走到马路对面。这牵手的镜头多么感人!祖国的明天寄托于孩子们。引导孩子走向美好的未来,也请伸出你的手!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简讯

  献给“六·一”的《小小飞虎队》问世
一部反映抗日时期鲁南铁路边的孩子与敌斗争故事的五集儿童电视剧《小小飞虎队》“六·一”期间将与全国广大小观众见面。
《小小飞虎队》是根据刘知侠中篇小说《小铁道游击队员》改编的,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枣庄电视台、山东电影制片厂、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的。该剧充满着童趣和浪漫主义色彩。以《大地缘》、《回归爱的世界》、《孔繁森》等剧作享誉电视界的赵冬苓为本片编剧,导演为钱晓鸿。 (文一)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北京市少年宫于1993年开办学前儿童艺术班,设置了舞蹈、朗诵、声乐、电子琴、扬琴等专业项目,3年中已培养了近300名学有专长的儿童,深受家长的好评。赵素勤摄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小明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