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2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三星”杯世相百态图片比赛

昨晚又播功夫片江西乐安县傅德勇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生活话题

  良心:首先是对义务的尊重
——“个人素质与公德意识”讨论之五
主持人:本版编辑罗华 嘉宾:哲学博士何怀宏
主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的何怀宏博士,多年潜心研究伦理学,有专著及译著多种。他的新著《良心论》着重探讨了传统良知理论在现代社会的转化问题,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最近,我们走访了他,请他就“个人素质与公德意识”讨论谈了一些看法。
做人要明白道理
主持人:上周我们请了三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现身说法,谈了他们的事迹和感想。这些英雄人物是时代的楷模,社会的脊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勇于舍身取义的英雄,是很可悲的。
我们在歌颂英雄的同时,也应看到,道德是分境界、分层次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一定都会遇到生死攸关的场合,即使遇到了,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做到像英雄那样。那么,对普通人来说,应当如何生活?怎样向英雄学习?
何怀宏:首先的一个问题,我想还是要明白道理。过去传统的等级社会讲“读书明理”,“明理”是少数读书人的事。现代平等社会的“明理”,则应该成为大家的事,每一个人的事。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种种困惑。比如说,我们听到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后,心里很感动,但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发现生活中仍有不少丑恶现象,包括自己心里有时也有不干净的东西,于是就产生疑问:我如何才能达到那种崇高的境界?社会如何才能够变得人人都很美好?我们有时想做好事,可能还会遇到来自个别损人利己而又厚颜无耻者的讽刺挖苦。比如说你要做一个好人,也许有人就会说:那你干吗不把自己的工资奖金都拿出来捐献给国家或送给别人,如果你做不到这些事情,那你和我们不也是一样吗?正是这样一些疑惑,使得不少好人或想做好人的人裹足不前,甚至不敢理直气壮。
目前社会上对社会公德的呼声不绝,说明这确实是一个应当引起大家关心的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社会公德可以有两种含义:其狭义是指人们在公共场合的礼仪和交往规则,其广义是指人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与个人的崇高美德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崇高美德是指一种崇高的无私奉献的德性,其小者例如在排队时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别人,其大者例如主动协助警察抓捕持枪逃跑的罪犯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能够维持社会生存、保证社会稳定的基本和起码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等。例如,乘公共汽车、到商场买东西要按先后次序排队,对人要有礼貌等等,也包括孟子所说的看到一个孩子快掉到井里去了,赶快跑过去拉他一把那样一种见义勇为,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各守本分、各尽其责。
社会公德就是大多数人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是你实际上已经在做的事情。比方说,大多数人看到前面的人都在排队买票,一般自己也会排队;大多数人虽然期望生活得好一些,手头的钱多一些,但一般都不愿意以不正当的手段去挣钱。所以,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信心:也许我确实成不了道德上的英雄,或者圣人,但我还是能够做一个有别于恶人的好人,有别于卑鄙者的正直的人。我们不能为一些厚颜无耻的言论所动摇,不应因这些言论而迷失弃恶向善的方向。我认为法国作家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一段话还是有道理的,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但是做一个正直的人,这确是为人的正道。
为人要有良心
主持人:在参加讨论的来稿中,山西大同铁路分局大同生活段的贾秀英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在路边遇见两个小伙子正在殴打一个卖水果缺斤短两的小贩,那小贩倒在地上,满脸是血,被两个小伙子踢过去踢过来。她看不下去,上前劝阻说:“大兄弟,不管因为什么,这样打人是不对的。这样打下去,是要出事的,对他不好,对你们也不好。”两个年轻人便罢手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竹蓉女士也讲了一个劝架的故事:三楼的两家邻居因小事争吵,几乎打起来,住在一楼的她听见了,便和丈夫上楼去劝阻,第二天两家又冲突起来,他们又去劝架,并把情况告诉了居委会,居委会与管片民警一同进行了调解。为劝架,竹蓉女士和她的丈夫耽误了两个晚上的时间,但她认为这么做值得。同样是站出来,同样是制止不道德的行为,有时并不需要面临生死的考验,并不需要惊天动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我们乐于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每个普通人在公德建设中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何怀宏:履行社会公德,要坚持不懈并非很容易,尤其在别人违反公德的情况下,站出来履行公德就会有一定难度。例如看到队形已经乱了,很多人都不排队了,都在往前挤,这时候我怎么办?所以,即使只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只是要履行起码的社会公德,也还是相当不容易的。因而,我们要做到真正履行社会公德,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还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良知,不仅真正从心里明白公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需在平时养成始终如一、从心里敬重公共规范的情感和意志。
所谓良心,就是人们的一种内在的有关正邪、善恶的理性判断和评价能力,是正当与和善的知觉、义务与好恶的情感、控制与抉择的意志、持久的习惯和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综合统一。就像道德可分为社会公德与个人崇高美德一样,良心也有两种定向:一种是社会的定向,即认识和尊重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基本义务,做人就要像一个人,像一个够格的社会成员;另一种定向,则是体现一个人的最高追求和终极目标,例如努力成为一个完全纯洁无私的道德楷模等。当然,一个人即使是有崇高追求,也要从履行基本义务开始。
从有所不为做起
主持人:上周本版刊登了两张照片,反映的是一些人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时随地乱扔果皮、废纸,还爬到华灯杆的底座上去。升国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庄严仪式,看升旗不是看热闹。讲究社会公德,是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中的应有之义。一个不讲公德、小处随便的人,就谈不上真正热爱祖国。因此,我们讲社会公德,要先从严于律己开始,不能把它看成是别人的事情,不能待己宽,待人严。此外,道德修养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也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何怀宏:我们都熟悉这样一句话:“从我做起。”这确实是一个很合适、很鼓舞人的口号。孟子说,先要把自己的田耘好,也就是说,眼睛不要老盯着别人田里的杂草,先要使自己的心田干净。“从我做起”,也适用于社会公德的要求。
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从有所不为做起。这不仅是一条比较合适的个人修身的途径,也是一条比较合适的建设社会公德的途径。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前一阵我出门,发现在每一辆出租车的后窗上都贴着“接送一次乘客,奉献一份爱心”的标语,我问司机这个口号怎样,他说:“我一天接送几十位乘客,要奉献多少份爱心?”我想,这个口号的设计用意自然很好,如果再加上一些具体的、基本的要求,效果会更好些。比如银建出租汽车公司的“银建不拒载”口号。如果司机能普遍地做到不拒载、不乱收费,我相信乘客就比较满意了,司机也就履行了他作为社会中一个成员、一个角色的最起码义务。至于进一步的道德努力,当然也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开始。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少年冤家老来伴
从我记事起,父母好像没有磨擦就不能过日子一般,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其源出于不幸的“拔亲”上。我家在曾祖父时代在当地称得上“小康”,到了祖父那辈,由于他染上鸦片瘾,败光家产,撒手人间。父亲24岁时在别人撮合下与母亲相识,说实在话,当时谁也看不上家徒四壁、满身是债的父亲,只因外祖父看中了父亲也有和他一样的木匠手艺,才答应将女儿许配给父亲。岂知临近结婚,曾祖母突然去世。由于父亲已年龄大了,婚事不能再拖,加上囊中羞涩,只得在祖母的操持下,红白事一起办,用我们乡间的说法叫“拔亲”。这草草凑合的婚姻种下了吵架的种子。加上旧社会兵荒马乱,以及后来多子女、吃不饱等诸多因素,我们家中难得有宁静之日。那时候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父母和睦相处。
待他们进入古稀之年,我们兄弟姐妹皆成了家,一个个远走高飞,只有两个“留守老人”看守故园。虽说可以凭我们的孝敬而坐享清福,但他们那做惯活的一双手岂能闲下来。由于体力问题,父亲不能抡斧头去干木匠活了,于是就地取材,把当地绣花女剩下的布边低价收来,搞起了绞绳的副业。一个人难把绳子绞,于是父亲请母亲搭把手。母亲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欣然加入。于是他们一搭一档,夏日里在树荫下,冬日里在屋檐下的阳光里,父亲添料放绳,母亲手摇绞绳。老俩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根绳系住两颗老人心,感情融洽了,有了共同的语言,有说有笑,不觉辛苦只觉甜。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多年的忧虑终于消散。
江苏海门市天补中学张垣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家庭医疗救护(24)

  注意功能性消化不良
对于消化不良,许多人并不陌生,这是个常见的病症。然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在1994年洛杉矶国际胃肠病学术会议上,才正式给功能性消化不良命名,并明确其定义、病因及诊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早饱、腹胀、食欲减退等,尤其在餐后更明显,而且以上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这不同于日常所说的那种因为饮食不慎引起的消化不良,又区别于因肝、胆、胰腺和肿瘤、糖尿病等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病因是胃肠动力障碍。因此,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前提是必须经过化验、B超、胃镜甚至CT检查,排除各有关内脏的器质性病变。胃肠运动功能检查对此病诊断是有特异性的。有条件者可以进行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胃电图或腔内压力测定。所以,当您感到上腹部经常不适时,应去医院检查,以确定是否患了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英国学者统计,每年有20—40%的成年人为此去求医。我国临床医生发现,在消化内科门诊中几乎有一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国外有的学者甚至断言,每个人一生中总会有或轻或重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经历。本病虽不危及生命,却给身心带来很大压力,影响生活质量,故不可等闲视之。
对于本病的治疗,服用传统的助消化药如多酶片、乳酶生、双歧杆菌制剂均无济于事。特效药是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如西沙比利、吗丁啉、胃复安等。同时,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应进行心理调整,规律作息,参加体育活动,不吃辛辣食物,少食产气食品如豆类、薯类、碳酸饮料等。
北京垂杨柳医院副主任医师 曹志军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实话实说

  在农村提倡讲公德
山东日照市陈疃镇西陈疃三村许传习
我是个农民。在我们农村,不讲公德的现象随处可见:张三耕作时把自己田里的石头瓦块顺手扔到李四地里,李四干活时又扔到王五田里,王五说不定又扔回张三的田里,很有点儿连环的样子。有的人为多种几棵庄稼,把道路挖得越来越窄;有的在本来就不宽的街道上栽树或堆粪土杂物等……
这些现象虽说是小事,但它使人感到别扭、窝心。小事不小,社会公德问题理应引起农民兄弟的重视。一提起讲公德,农民往往觉得这个文绉绉的词是城里人的事,与庄户人没啥关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别人把石头瓦块扔到你田里;把你经常走的路挖窄;堵塞胡同使你进出不便,你心里如何想?我敢保证,你绝不会为这种行为叫好。有句俗话说:“将心比心”,不做你厌恶的事,也是讲公德。
我不是圣贤,也没有存心夸耀自己的意思,只是平心讲讲自己在这件事上的所作所为。我在耕种菜园、土地时,常常带个粪筐什么的,地里刨出的石头瓦块我先堆放一边,然后再拾到筐里,挎到水沟河滩等不妨碍别人的地方倒掉,长期以来已养成习惯。我有这样的想法:将乱扔石头瓦块这一连环从我这儿打断,地里的石头就会越来越少。
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公德意识,除靠农民兄弟注意自我修养、经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外,更需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应把这个内容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使人人都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自觉去遵守,让生活多几分温馨,少几分遗憾。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事中有法

  不得擅自鉴定胎儿性别
张然
刘某在医院从事B超诊断。不久前,刘某的表弟找到他,要他帮忙鉴定一下其妻所怀胎儿性别,因为他表弟是家里的独苗儿子,非常想生男孩。刘某偷偷为表弟媳妇作了检查,并告知胎儿系女婴。后来,刘某的表弟带妻子去个体诊所做引产手术发生事故,险些丧命。医院知道真相后,对刘某给予开除留用察看一年处分,并调离B超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明确规定,严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违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由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之所以作出如此规定,主要是因为一些重男轻女的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胎儿性别进行鉴定,如发现是女性胎儿便中止妊娠,这样会导致男女儿童比例失调,形成严重社会问题。
不允许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是相对的法律规定,医学上认为确有必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可以例外。以血友病为例,此病属危害极大的半性遗传病,如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其致病基因传女不传男。这种情况,可作性别鉴定。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编读往来

  特殊家庭里大家的爱
你报三月一日第九版刊登的《一个特殊的五口之家》一文感动了许多读者。看到报道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恩施市市长专程到谢林玉家慰问,称赞她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好典型。湖北、江苏、浙江、贵州、四川等地读者给谢林玉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称赞她一家人品德高尚,许多读者寄来钱物,帮助谢林玉一家渡过难关。有的读者还写信和打电话给文章作者,表示愿意帮助谢林玉的小孩上学。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电网管理局副局长李高轩一行,冒雨赶到谢林玉家,送去了全局一百四十四名职工捐的现金和一台新电视机。
当四月中旬我们再次来到谢林玉家时,看到躺在床上的春阶已用上山东青岛市盐城路杨凤清一家寄来的棉被和床单。谢林玉含着热泪告诉我们,在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家的债务已基本还清,春阶十多年来想看一场电影的愿望也已实现。她再三要求我们代她一家向关心他们的好心人表示感谢。
湖北恩施市鄂西报社 文林胡卫东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识见录

  幸福的奥秘
邓春芽
世人都在寻找幸福。有的找到了,有的一辈子都没有找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机会。寻找幸福,关键是认识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有人认为幸福是拥有金钱,于是使出浑身解数,拚命赚钱,待腰缠万贯之后,还是觉得不幸福——因为世上还有许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有人以为幸福是拥有美女,于是千方百计,寻找国色天姿,待跪在美女裙下之后,还是觉得不幸福——因为美女有一天也会衰老。有人以为幸福是拥有权势,于是绞尽脑汁,疏通官路,待登上显赫的官位之后,还是觉得不幸福——因为当官不为民作主,让老百姓戳脊梁骨。有人以为幸福是长寿,于是注重饮食,调养身体,待活到八九十岁之后,还是觉得不幸福——因为庸碌一生,无所作为,活得很空虚。
其实,幸福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幽灵,它原本是很平常的。简单地说为别人服务,使别人幸福,就是幸福。使别人幸福,就意味着“给”。“给”是谋取自身幸福的真谛。马克思是幸福的,因为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智慧、全部爱心都献给了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他给了那么多,理所当然地要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周恩来是幸福的,因为他把温暖给了老人,他把鼓励给了青年,他把希望给了小孩,把忠心给了党、给了祖国,甚至死后连自己的骨灰也给了祖国的江河大地。周总理给得是那样完全、彻底,所以他的幸福也是无穷尽的,他将世世代代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孔繁森是幸福的,为了建设西藏,使西藏人民生活得美好幸福,他两进西藏;为了抚养孤儿,培养后代,他节衣缩食,卖血献血;为了阿里的发展和牧民的健康,他又当书记,又当医生,身背药箱下草原。最后,孔繁森把自己的宝贵生命也献给了西藏人民。人民群众爱戴他,永远不会忘记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