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帕米尔的传说(油画) 李晓刚
李晓刚1958年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80年代留学日本,获硕士学位。90年代赴意大利研修西方古典美术。曾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20余次。日前,他与中日友好恳谈会合作,捐资兴建了湖南桑植县小庄坪希望小学。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从澳门“春耕团”说起
区达权
南国春早。在珠海斗门东湖村边的田野上,一面红色横幅和“粒粒皆辛苦,澳门春耕团”10个白色大字格外耀眼。水田里,一群穿红着绿的青少年高卷衣裤,弯着腰认真地学习插秧,欢声笑语荡漾,还不时有人朗诵古人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今年春插时节,澳门青年文化协会组织“春耕团”到内地学农。一行60多人由会长和市议员带领,走出高楼林立、灯红酒绿的澳门,返回大陆了解农事民风,体验农村生活,接受农民教育。会长崔世平说,这班后生从未下过农田干农活,更不知道大米是怎样来的,没有尝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吃饭常常浪费粮食。这次来学农,就是让大家亲身体验“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他还说,7月间,还要组织“夏收团”前来参加收割;以后将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劳动感情和创业精神。
善哉,澳门“春耕团”!组织生长在城镇的青少年下田学农,连内地也是多年罕见了。而这类别开生面的活动,正是对年轻一代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啊!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除少数贫困地区外,老百姓丰衣足食,尤其是年轻一代从小就过上幸福生活。这当然是好事,也是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毕生艰苦奋斗所追求的目标。然而,若只让孩子们坐享其成,忽视培养他们刻苦学习、努力创新的精神,则对其本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没有什么好处。明代浮白斋主人撰《雅谑》谓:“吴中某富翁有呆子,年三十,倚父为生。父年五十矣,遇星家推寿当八十,子当六十二。呆子泣曰:我父寿止八十,我六十后,那二年靠谁养活?”悲乎!如此富翁之子,拥有大笔遗产也不知如何养活自己,这恐怕跟其平日的家教大有关系。富翁之子多被视作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仰仗父母大人,以致四体不勤,智力退化,终于贻笑大方。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不同了。这位乡间穷苦人家出身,后来跻身仕途的父母官晚年方得贵子,但他对儿子从不溺爱,常常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儿子的自立能力。在弥留之际,叫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给他吃。当儿子做好馒头端到病榻前时,郑板桥已经咽气了。儿子悲痛欲绝,突然看到茶几上有一张父亲的字条,上面写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先生给儿子上的这最后一课是何等好啊!
为人父母者,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孟母三迁,为的是让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将来成就大业。前段时间,曾闻一些大款不惜重金送子女入读据说是培养时代精英的全封闭式的“贵族学校”,可见当今父母望子成龙之心比古人更迫切。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问题是如何使之“成龙”,是让孩子娇生惯养,以父作马“骑”着走,把他们“抱”大;还是让孩子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勤劳俭朴的优良品质,“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造就能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的好汉?富裕本是好事,但对孩子管教失当,甚至宠坏了,就有可能产生如吴中富翁之子那样的“窝囊废”。让孩子走出家门、校门,多经风雨、见世面,到艰苦一点的环境去体验、磨练一下,对其成长有利而无害。看来,郑板桥和澳门青年文化协会的先生们都深明此理。无论是“最后一课”,还是“春耕团”,都是为了培养好汉,而决不是呆子,这正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第12版(副刊)
专栏:

  徐虎
晁古
徐徐春风
赳赳虎步
对于用户的需求
他从来风雨不误
如干渴中的溪泉
旱苗期盼的雨露
徐徐春风
赳赳虎步
对于一心为私的利欲
对于拜金主义的邪风
他是敢于抵制的猛虎
徐徐春风
赳赳虎步
他来啦
每一扇精神文明的窗口
每一棵正在成长的街树
都在呼唤
徐师傅!徐师傅!


第12版(副刊)
专栏:

  西部圣女喀纳斯
赵云雁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市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中,是一个高山罕见的湖泊。湖距市区有300多公里,路途难走,交通不便,乘车到那里大概要用一天的时间。一路上,经过戈壁沙滩、崇山大壑、森林牧场,我们领略了哈萨克和蒙古族的牧区风情,看到一片片肥沃的牧场放牧着一群群骆驼和牛羊,还有一座座白色蘑菇状的毡包,品尝到了新鲜美味的马奶子。
接近喀纳斯湖,景色变得更加奇特。崇山起伏,峻岭叠嶂,沟壑纵横,森林与草地相间。山坡上,一片片秀丽的冷杉、挺拔的云杉和苍老的红松,青黛滴翠。路旁和道边,长着齐胸高的艳丽红花。一条清冷灰白浅绿的河水,在峡谷间湍流奔涌,宛若一条玉龙。岸上松杉郁郁,水边杨桦成林。尤其是那些银白修长的桦树,亭亭而立,青枝披拂,绿叶婆娑,犹如少女一般秀美。这条河是我国唯一的一条属北冰洋水系的河,而喀纳斯湖便是她的源头了。
沿着这道风光绮丽的河谷上行,到了前面的一座木桥,便进入喀纳斯湖风景区了。桥的上边河水很宽,似一片小湖,半边清流回旋,半边平如玉镜。桥的下边河水瀑布滚雪溅玉。乘车过桥,穿过一片秀挺的松桦林,前行不远,右下方的河谷很宽,是一片平静的绿水,此处称锅底湖。湖中有两座秀美的小岛,好似两片树叶,岛上芳草萋萋,松杨挺立,天鹅和黑颈鹤等珍禽常在岛上栖息。湖的岸边连着一片牧场。再前行,河岸边是一大片浅水沼泽,沼泽中有一片青青的芦苇,水边连着牧场,放牧的牛群、马群倒映水中。再前行,片片挺拔古老的红松中有一小块草坪,上有一座座整齐的木屋,都是圆木夹垒,那是蒙古牧民居住的村落。
这些奇景,似一幅幅油画,又如一道道帷幕,最后才令人看到喀纳斯湖的真面目。穿过红松间的一片大草坪,我来到管理站别致的木屋后,驻足岸边,透过山谷中松杉的林梢,只见底下是一片狭长的彩湖,有的地方淡蓝,有的地方灰白,有的地方浅绿,有的地方又是绿中透蓝,有的地方波如细鳞泛金,有的地方又静如玉镜,真是鲜亮极了,美妍极了!两岸松杉挺立,苍苍郁郁。湖的四周,群山嶂立如屏,有的披着一层浅草,有的怪岩裸露,有的顶上积雪皑皑。据说,这喀纳斯湖最深的地方有180多米,水中还有一种红鱼可吞牛,这也使她显得愈加神秘莫测。徜徉湖畔,湖水的颜色也随之变幻,是那样的扑朔迷离,令人捉摸不透。穿过一片原始森林,来到湖边,湖水又变得洁净透明,似乎没有任何污染。码头上停放几只小船,游人可以乘船浏览湖上风光。湖滨的小岛上,一群马正在悠闲地吃草。
喀纳斯湖是美丽的。每年的夏秋季节,这里林木葱郁,繁花似锦;到了冬天,又变得银妆素裹,如玉雕粉琢。她不愧是我国西部的圣女,不愧是一种美的象征。


第12版(副刊)
专栏:

  正是樱桃扬花时
于书恒
春天爱俊,很会打扮自己,杏花刚落,桃花又开,接着便将樱桃花擎出野外。
偏偏《烟台晚报》上,一则“六月樱桃五月熟”的简讯,改变了开花结果的自然规律,引起我的采访兴趣。
车出烟台市区,我们直奔城郊只楚镇,这里名声很响,号称北方“樱桃第一镇”。五月开头,正是樱桃扬花的时节,远远望去,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如同冬日的雪景,美得让人叫绝。微风吹过,散发出醉人的清香。蜜蜂总是跟着花儿走,更带来了春意融融。一场小雨刚停,园林中就见忙碌的身影,果农的心都在树上,因为枝头上挂着他们的“存折”。今年的花情好,白得晶亮,都说“瑞雪兆丰年”,准有个好收成。
山东烟台是我国大樱桃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市西郊区一带,又是大樱桃的集中产地,只楚镇就有3500亩,年产量在30万公斤以上。每当樱桃熟了的六月,就会红了山,红了坡,红了农家的话题。那“红灯”、“大紫”、“巨红”,诸多的品种在枝头累累,似珍珠玛瑙,晶莹剔透,把空气都熏得甜丝丝的。此时,候鸟般的客商,会从天南海北云集这里,争相抢购。
花开五月,怎么会有樱桃熟呢?镇上的同志引我们去了南上坊村,进了塑料大棚,就解开了这个谜。这里是另一个世界,棚外花正怒,棚内已结果,那樱桃一嘟噜一嘟噜,泛着粉红色的小脸蛋,惹人喜爱,约摸再呆十天八日即可上市。大棚的主人邹本连是个农家的能人,早年干过技术员,爱动脑,肯钻研,时间观念使他的思路产生了效益。樱桃早熟就是金钱,何不设法为樱桃园挡风御寒,催它早做贡献?于是去年他投资3万元,为六分半果园搭起一座遮天盖地的塑料大棚,实行科学管理,结果一次试验成功,提前一个月熟了果实,还未上市,就有人找上门来,以每公斤几十倍的高价收走。今年他又扩大到1.4亩的棚盖面积,预计可产300多公斤。鲜事越传越远,早有东北几个地方来订货。到时候又是飞机上的“客”,那鲜红的果儿,刚摘下一两个小时就能上席,为餐桌生辉。只楚镇的大樱桃往年就曾漂洋过海,引得“老外”一声声“哇!”
正是樱桃扬花时,却见红果挂枝头。我看到一个个中国农民,凭着智慧,构思出一篇篇杰作——季节跟着科技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