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从淠史杭看“转变”
张学俭陈颂清
在皖西皖中和豫中豫南有一片新中国建立以来建成的全国最大灌区——淠史杭。
让近水能解渴
到了淠史杭,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利用外资进行渠系配套的工程取得了成功,这项工程还在最近被安徽群众投票评选为“八五”十大建设成就之一。
淠史杭灌区始建于1958年,几十年来边建设边发挥效益,但是渠系不配套的问题一直存在。俗话说,远水难解近渴。可是在这里,近水也难解渴——干渠送水到村头,可是没有支渠接水到田头,逢到旱年还是干着急。当初的设计效益变不了现实。
1986年,安徽省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始对此工程进行配套续建,完成后已显示出明显的成效。过去有的地方,一条支渠开了,水三天都流不到渠尾,现在一天之内都能送到。改建之前的1978年安徽大旱,灌区内大面积减产。而去年、前年同样是大旱,灌区内却大面积丰收,六安地区的一些县还创出了粮食产量的历史最高纪录。如今,淠史杭灌区的粮食产量已占安徽全省粮产量的1/3。
灌区的建设与改造的关系,有点像工业中的铺摊子与搞技改的关系。同样是一元钱,用来搞新建项目,也许听起来轰轰烈烈些,但只能发挥一元钱、甚至更小的效益,但如果用来搞既有工程的配套,虽然在工程的数量上没有增加,但是从效益看,一元钱却可能发挥出两倍、三倍甚至更大的效益,因为它盘活了早先投入的大量存量资产。在整个水利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分辨清楚这个关系对于实现水利行业的“两个转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面对老化与效益衰减
缺钱,对于淠史杭来说,不光是无力上水平,更严重的还是连保持现有的灌溉能力也面临着危机。据调查,目前灌区1/3以上的工程属于老化工程,局部灌溉效益开始出现衰减趋势。13条大干渠,配上套的不足一半。那么,如何维修更新和配套呢?钱从何而来呢?
淠史杭工程在1982年前是完全靠财政拨款吃饭的。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实行了改革,包括提高水费,根据用水多少按方收费等。这样,去年全灌区就收了6500万元。因为解决了大旱的问题,当地农民对于交水费都觉得理所当然。这些钱对于灌区的维修和养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入不敷出的问题依然存在。现在的水费价格只是成本的70%。安徽省已出台了新的水费征收办法,如能实行,无疑将大大缓解这个问题。另一方面,灌区近年来向合肥等城市实行有偿供水,也是途径之一。此外,发展水利经济,也大有文章可做。在同属灌区的寿县,我们看到水利行业的多种经营搞得热火朝天,而寿县的农田基本建设也是安徽省搞得最好的一个。这里面让人看到了水利发展良性循环的曙光。
节水能节出一座水库
“缺钱是事实。但是,有了钱却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话是灌区管委会的负责人说的。他还说,他们计划每年向城市供水5亿立方米,“至于水的来源,光靠节约灌溉用水就毫无问题。”
节约就能节约出一座水库来!如此坚定而自信的口气,透出的其实是灌区管理上的潜力。
为了克服多年来形成的重建设、轻管理的习惯,这几年,灌区实行了“水量包干、水流包段”的细致的计划供水方案,又实行了按方收费,提高了农民的节水意识,还改变了过去“跑水跑土跑肥”的灌水法,结合农业措施推广迟灌等办法,使大田单位用水量比过去明显下降。但是,下级渠道、田间渠道浪费水的现象还是十分严重。这里面可能也会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技术的更新与推广也许更重要。他们正在研究丘陵地区的灌溉特点,一些措施已向课本上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让管理和技术出更多的效益,这是淠史杭人为实现“两个转变”而正在做的,也是需要他们付出更多努力的一个课题。


第2版(经济)
专栏:

  搞好项目引进优化产业结构
广州开发区努力增创新优势
本报讯原有的优惠政策逐渐淡化后,在改革开放中兴起的特区、开发区怎样争创新的优势?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苦练内功,努力提高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在前期开发的198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上已有257家企业试投产,近20家跨国企业正在紧张筹建,1995年共实现工业产值116.9亿元,每平方米产出达5892元。
区党委认识到,实现“两个转变”是开发区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开发区必须转而从内涵发展上寻找新的动力,提高开发区的整体经济素质。为此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
招大的,引高的,上好的,把好项目引进关。广州开发区明确提出,招商要“跨出港、澳、台,走向欧、美、日”;引进项目要“招大的,引高的,上好的。”凡是能耗高、效益差,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均不引进。他们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服务,邀请国外驻广州领事馆的领事们及商社的负责人来区考察参观,同时走出国外招商。1995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1个,合同引资5.9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12个;今年一季度,新批项目29个,合同引资3.26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高达17个。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增强经济的技术含量。从1986年开始,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就每年从财政拨出500万元,1994年增至800万元建立科技基金,用以扶持一些重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并在税收、用地、用电价格等多方面给高新技术企业以政策倾斜,已扶持企业100多家,经济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开发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先进技术企业42家,科技企业80多家,其产值占全区的70%以上。
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广州开发区通过挖掘潜力、调整工业用地等措施来带动和促进全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开发区一方面对原有的规划进行了适当调整,把原来基础设施齐全的小区建设目标,改为一个单纯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将商住区移置区外,腾出土地安排大项目。对那些迟迟不开工的项目依法进行土地清理,近年来,拆迁搬出一批企业,腾出土地30多万平方米。工业用地比例提高了,投资密度、产出密度也随之提高,据统计,1995年开发区每平方米投资额达700美元,工业用地每平方公里的工业产值高达58亿多元。
(李天柱黄炳海)


第2版(经济)
专栏:

  客观评价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
一、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由来
中美两国自从1979年1月1日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据中方统计,双边贸易额由1979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1995年的408亿美元,两国贸易额以年均20%的速度迅速增长。两国政界和工商界的有识之士一致认为,中美两国已相互成为对本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互利的经济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摩擦不断,此起彼伏。一段时间以来,美方某些人士或是别有用心,或是受人蛊惑,他们对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大肆渲染,声称美国对华贸易存在着巨额逆差,并借此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横加指责。贸易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美方并不存在所谓的对华巨额逆差
与一般的双边贸易不同,中美两国贸易中存在很高比例的转口。据中方分析,中国对美出口的60%和自美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而据美方资料分析,中国货物只有20%直接运往美国,而80%都是通过第三方转口到美国的。由于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构成和贸易过程的特殊性,出口货物经香港转口的平均增值率高达40%(即若中国出口值为1美元,香港转口到美国或美国进口值增加至1.4美元)。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产品如玩具和服装的转口增值率甚至超过了100%。
尽管美方表示其贸易统计是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的,但是美国的贸易统计却极大地夸张了美方的贸易逆差的幅度。仅仅因为双边贸易中所存在的转口及转口增加值这一个因素,1995年美方就夸大了约130亿美元,相当于夸大了60%。显然,美国的贸易统计极大地夸张了美方逆差的幅度,美方并不存在所谓的对华巨额贸易逆差。
三、中美贸易平衡关系反映了广泛的经济意义
首先,中国对美顺差绝不是影响美国贸易平衡的关键因素。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伴随着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等亚洲“四小龙”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增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随之转移到中国。由于这些企业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依赖于传统的销售渠道经香港出口到美国等传统市场,因而“四小龙”的对美贸易顺差也转移到中国。
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对中国及亚洲“四小龙”贸易平衡总的状况并无明显改变,只是由于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使得美方逆差在区域内发生了转移,其结果是对中国的逆差增加,而对亚洲“四小龙”逆差减少。
美国对于这一亚洲经济区域贸易平衡的总体状况并无明显变化,中方顺差反映的只是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市场动力所导致的区域性顺差转移,以及亚洲区域经济与美国传统经济关系的继续。因此,中方顺差是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它并未影响近十年来美国贸易平衡总体状况的走向,也绝不是影响美国贸易平衡的关键因素。
其次,港台和外国企业集团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直接的受益者。对中国出口的贸易过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对美顺差在上述亚洲区域内的转移,是通过加工贸易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实现的。中国的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中国对美顺差的70%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形成的。外商投资企业对美顺差又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加工贸易是对美顺差的主导因素。同时香港的统计资料也显示,中国经香港转口的产品中有80%与经由香港外发中国加工的贸易有关。
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所收取的主要是加工费,因而加工贸易出口的实际收汇十分有限。事实表明,实际的商业利益并未随着贸易顺差一并转移到中国大陆,参与和利用这一过程的港台和外国企业集团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直接受益者。
第三,双方贸易反映了亚洲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美国经济结构之间的互利关系。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反映的是多方参与的区域经济与美国长期经济关系的延续和稳定发展。从中美贸易的商品构成也可看出,中国对美出口的绝大多数是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进口的则主要是精密机械、飞机和化肥等技术及资本构成极高的商品。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反映的是两国经济结构的这种互利性、互补性和非竞争性,双方都会因此而受益。无视中美贸易的这种互利性和双方的共同利益,出于某种非经济的因素,以贸易平衡问题为借口阻挠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损失的不仅是中国和亚洲区域经济,美国经济也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美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影响中美贸易平衡的关键
对美国贸易收支总体状况的研究表明,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是影响美国贸易平衡的关键因素。提高美国高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推动美国对华贸易的发展,既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够在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过程中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在两国经贸关系中,仍然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影响甚至恶化了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对华出口的环境。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措施使美国企业失去了高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和参与竞争的良好时机,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问题严重影响了两国工商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信心,其结果都严重影响了美国高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贸易统计的角度分析,美方的统计严重地夸张了其对华贸易逆差的幅度;而评价中美两国的贸易平衡状况,更应着重分析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性质和实质。
中方顺差并未影响近十年来美国贸易平衡总体状况的走向,绝不是影响美国贸易平衡的关键因素,更未加剧美国国内的就业状况等经济问题;中国出口贸易的特点和贸易过程,决定了中方得到的实际利益只是贸易统计显示的中方顺差的一小部分,实际的商业利益并未随着贸易顺差一并转移到中国大陆;中美贸易的商品结构明显地反映了两国经济之间的互利关系,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是对美国产品的替代和竞争。
美方某些人士不顾事实真相,无视两国贸易中的实际情况,在贸易平衡问题上大作文章,甚至不负责地扬言中国将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美方以贸易平衡问题为由而对中国进行的种种指责是毫无道理的。美方的当务之急应当是采取实质性的步骤,取消对华贸易的制裁及其他种种限制与障碍,为美国的出口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中美两国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的和建设性的步骤,促进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家木材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奠基
本报讯迄今为止我国林业规模最大的科技基础工程——国家木材工业工程研究中心,五月十四日在北京门头沟石龙工业开发区开始建设。(林萱)


第2版(经济)
专栏:

  亚奇亚在京举办产品演示会
本报讯日前,北京亚奇亚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产品演示会,向中国用户介绍了日本兄弟公司两款新型传真机。这两种机型除具有一般传真机的功能外,还具有复印机、扫描仪、打印机的功能,其价格与市场上中档传真机相当。
(刘晓飞)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白水苹果形成产业链
本报讯我国苹果之乡陕西省白水县充分发挥40万亩苹果种植优势,积极推进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成功地组建起一条城乡携手共同开拓市场的产业链。
近几年,白水县把久负盛名的苹果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着力强化和开发。全县基本达到了“78万亩耕地40万亩苹果,21万果农人均1.7亩苹果园”的产业规模。去年以来,县里制定了“小苹果,大贸易”的发展战略,对外设立10个“市场窗口”,对内壮大10个营销集团;全县城乡建起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贸工农联合体300多个,还创建各种形式的果品贸易区。
(李军成志彬)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洛铁分局治理“白色污染”
本报讯令人头疼的铁路“白色污染”如何治理?洛阳铁路分局今年4月份以来对担当的6对客车实行列车垃圾装袋定点投放制度,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于乘车旅客和一些列车乘务人员在行车途中随意扔纸盒或倾倒垃圾,造成铁路沿线“白色污染”。对此,该分局决定从自身做起,对管内列车实行垃圾装袋定点投放,规定了6趟客车在沿线投放垃圾的车站。为取得旅客的支持,该分局在列车上定时进行广播宣传,对向铁路沿线丢弃废物的旅客予以劝阻,并通过列车广播进行批评,营造讲卫生讲文明光荣的氛围。(汪安良马其林)


第2版(经济)
专栏:

  内蒙古领导立下脱贫“军令状”
保证乌盟66万特困人口5年全部脱贫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20日电(记者徐战前)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自治区主席乌力吉与乌兰察布盟党政领导一起,在“乌兰察布盟脱贫责任状”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保证乌盟66万特困人口5年内全部稳定脱贫。
地处阴山南北的乌兰察布盟是内蒙古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全盟一半以上的农业人口和耕地处于我国风蚀沙化极为严重的地带,贫困人口66万,占全区贫困人口的近1/3。为确保在本世纪最后的5年里彻底解决内蒙古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动员社会各界在乌盟实施扶贫攻坚。
为确保扶贫攻坚战的胜利,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采取责任到人、领导先行的办法,按年度考核验收盟、旗(县市)脱贫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责任状中还就自治区帮助、支持乌兰察布盟脱贫的政策和措施做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增加对乌盟的专项资金投入,多渠道、多形式增加乌盟的信贷资金投入,加大对乌盟的科技教育投入和财政补贴,对乌盟的重大基础建设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和鼓励自治区骨干企业与乌盟发展联合协作等。目前,乌兰察布盟已抽调各级干部和科技人员5000多人,组成专门的扶贫队伍下到基层,掀起了以“双百万”脱贫工程为重点的春耕生产热潮,全盟已完成覆膜种植110多万亩。


第2版(经济)
专栏:

  理顺国有企业与其所办集体企业关系
我国将发布产权界定规定
本报讯记者龚雯报道: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透露,旨在理顺国有产权关系、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全民办集体企业产权界定暂行规定》近期内可望发布。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企业富余人员和职工待业子女就业问题,按照政府决定,全国国有厂矿、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出资、借款、出物、出场地等许多形式扶持创办了大量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俗称“全民办集体企业”或“厂办集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全民办集体企业”约20万个,职工900多万人,十几年来累计解决了2000多万人就业,在为国家分担就业困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理顺国有企业与其所办集体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国家国资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在起草制定有关规定,并将尽快下发执行。


第2版(经济)
专栏:

  湖北农行启动“银桥工程”
本报讯为推动湖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和自身经营方式转化,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酝酿已久的“银桥工程”,于日前正式启动。
4月9日上午,汉川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潜江幸福集团公司等“银桥工程”首批40家各具优势企业的法人代表,在武昌从湖北省省长蒋祝平、副省长王生铁等手中接过“银桥工程”挂名匾牌。省、地、市(县)农行,已有4.55亿元规模贷款落实到这些在农行开户的大型企业。
据农行湖北省分行行长马能泽介绍,今年启动的“银桥工程”,共集中了10.3亿元信贷规模和资金,分批投入100家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支持其加快发展,以增强这些企业对整个农村经济的辐射力,形成“龙”型产业链,把湖北省农业、农村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张鸣创)


第2版(经济)
专栏:

  五部委要求加紧清查预算外资金
本报讯财政部、国家计委、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迅速开展预算外资金的清理检查工作。自国务院批转五部委《关于清理检查预算外资金的意见》及全国清理检查预算外资金电视会议后,绝大多数地区和部门采取措施动员和部署了清理检查工作,但也有个别地区和部门重视不够,抓得不紧。对此,五部委要求各地区的领导干部务必重视此事。


第2版(经济)
专栏:

  浙江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
五年投资两百多亿元建设重点项目六十五项
本报讯浙江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近5年全省共完成投资240亿元,建成重点项目65项,其中包括宁波北仑港扩建工程、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顺利完工。
这些重点建设一个明显特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优先发展,是“重中之重”。“八五”期间,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182亿元,占同期重点建设总投资的76%。在农用水利建设方面狠抓水利设施建设,新增水库蓄水容量10.3亿立方米,恢复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50万亩;在交通方面,公路、铁路、水路建设均有长足发展,累计新增通车公路里程4375公里、铁路新线和复线43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2000万吨,新增民用航空线路73条;短短5年,邮电通信方面和电力方面得到迅速发展,浙江省邮电通信业遥居全国领先地位,新增程控电话交换机近400万门,全省业已形成一个环形光缆通信网。电力方面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已成为全国七个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中不少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安装的国内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它的一期工程30万千瓦机组去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从此结束了我国核电业空白的历史。此外,该省还建成投产一大批重要原材料项目如浙江腈纶厂、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3.2万吨离子膜烧碱等,从而改变了重要原材料从省外或国外进口的状况,节省了大量外汇。(赵相如刘琼)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中行部署今年信贷工作
本报天津5月19日电记者陈杰报道:中国银行1996年全国信贷工作会议于5月15日至19日在天津召开。会议提出,今年中国银行信贷工作的总任务是:认真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方针,加大信贷体制改革的力度,依法规范信贷行为,加强风险贷款管理,增强经济效益观念,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会议指出,人民币贷款要重点支持外贸进出口企业增加有效益的出口创汇,既防止对有市场、有效益的出口农副产品收购打白条,又防止企业挤占挪用银行出口收购资金。外汇贷款必须努力盘活存量,优先保重点、保结转、保开证,集中支持基础原材料项目建设。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合肥种子公司创品牌
本报讯安徽省合肥市种子公司通过走种子产业化道路,经过10年的发展,由创立之初的14.7万元固定资产发展成为拥有资产总额达9580万元的种子企业。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走品牌道路,创出了丰乐品牌。
1995年这个公司经营粮油瓜菜各类良种350万公斤,销售收入突破7000万元,实现利税600万元,创社会效益3亿元。目前,这个公司的拳头产品丰乐牌西瓜良种年供种量达40万公斤,占全国用种量的1/3以上,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孙兰芳)


第2版(经济)
专栏:

  南京铁路分局安全行车二千五百天
本报讯截至五月十八日十八时,成功开行我国首列快速列车“先行号”的南京铁路分局胜利实现行车安全二千五百天,创造该分局历史最高纪录,跨入全国铁路安全先进行列,为华东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陈万钧)


第2版(经济)
专栏:

  柴达木第一条通信光缆开工建设
柴达木盆地第一条通信光缆——花土沟至格尔木480路光纤数字通信线路,日前从盆地西部的新兴石油城花土沟开工建设。这条光缆全长四百九十六公里,西起石油城花土沟,东至昆仑山下戈壁新城格尔木。(凌须斌)


第2版(经济)
专栏:

  伟利达公司与我合作有新突破
本报讯世界著名柴油发动机制造商伟利达—珀金斯公司日前在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专用制造设备展览会”上宣布:该公司已与柳州汽车制造厂、常州客车制造厂以及四平联合收割机公司签署了向这些厂家提供该公司“飞驰”发动机的协议。 (申明河)


第2版(经济)
专栏:

火车开进菜市场
5月1日,河北保定新建成的蔬菜批发市场铁路专线投入使用。市场日吞吐能力从原来的120万公斤增加到200万公斤,成为辐射华北乃至全国的集蔬菜、果品、生产资料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张宝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