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供销社,支农吃亏吗?
平峰
近来下乡,走了两家乡级供销社。闲谈中,某乡供销社主任唉声叹气:“我们年年亏损,吃亏就吃在支农上,经营农资有的只能保本,有的倒贴。眼下又要支援春耕,真叫人作难!”而另一乡供销社主任却语出惊人:“为农服务工作搞得越好,供销社的效益就越好。”
越是注重为农服务就越有好效益吗?仔细想想,确有道理: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对象也是农民,特别是基层供销社,销售额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钱袋里有多少钱。要让农民从荷包里掏钱,首先要让农民的荷包装钱,农民的购买力有限,你经营的商品再多利润再高卖不出去也是白搭。
认为为农服务吃亏的人,就没有想通这一道理,他们只看到经销农药、农膜、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毛利低,且占用资金多、周转慢,远不如经销工业品利润高,因此对支农任务敷衍应付,大打折扣。这样消极支农的结果必然是在影响农民生产与增收的同时,也影响自己的销售收入。说“为农服务搞得越好效益就越好”的那位主任有过经验教训:以前他们对为农服务认识不够,明里喊支农喊服务,暗里把工业品的经营放在首位,资金向所属百货门市部倾斜,结果有货销不动;他们所在的乡仅有一万多人,供销社也只有50多人,到1994年全社亏损17万元;去年他们千方百计保证支农物资供应与服务,为农民增收出力,一年减亏13.2万元,单工业品的销售额就比1994年上升7万多元。
当然,支农不完全是供销部门的事,农民增收与提高购买力也不完全靠供销部门的支农,但不可否认,供销部门是农民自己的组织,是支农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对农民增产增收与否有着重要作用。
支农的效益固然主要是社会效益,但由于供销社立根在农民当中,从长远看,其社会效益定会变成供销社的经济效益。我们有些亏损严重的供销社不妨想一想,自己的支农工作做得怎么样?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神农之子

  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就是苦干。没有苦干的领导,就没有苦干的群众。昔日林州最穷的山村所以发生巨变,就是因为村中有位好的带头人,他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山乡……
山乡烛光
本报记者王慧敏
这是1984年1月的一天。许存山从峭壁下爬上来,眼前的情景让他吃了一惊:寒风中山民们有的拢袖坐在锹把上谈天,有的蹲在崖跟的背风处下五子棋。看到他,全都停止了活动,怒目盯着他,有人甚至紧攥着拳头——一种敌对情绪笼罩着山崖。
“怎么都不干了?”许存山问副支书。
“存山,乡亲们饿得实在受不了……”
许存山环视着眼前一张张面带菜色、皴裂的脸,喉头有点发涩。是啊,每人每顿饭只有一个杂面馒头,一碗面糊汤,别说干重体力活,就是在寒风中站上半天也够受了。
“谁挑的头?”许存山平静地问。
“我。”村民李路生站出人群,昂首瞪着许存山。
“如果吃饱了,你还干不干?”
李路生迟疑了一下:“干。”
“炊事员,把我今天中午和晚上的饭,都让给他了。”
“那你……”
许存山什么也没说,他将绳子重新系到腰上坠下了悬崖。
李路生愣住了。崖畔上的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都操起了家伙。

回村当支书,绝非许存山当初之愿。这位解放军某部的副排长,退伍前,朋友就和他约好了,到建筑队当工头,年薪上万元。
1980年5月,26岁的他从西藏退伍回乡,乡党委让他出任大垴村党支部书记,他没有答应。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垴人,对大垴村的情况他很清楚。这个隶属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乡的只有76户人家的小山村,坐落在海拔近2000米的太行山主峰九联山的顶部,四周皆峭壁。山上气候多变,5月飘大雪,6月烤炉火,年无霜期只有120多天。吃水要到10多公里的山下去挑,而下山靠的是乾隆五十二年修的一条羊肠小道,往往一碗水,全家人洗脸用几天,最后再让牲畜饮用。因为行路难,到1980年,全村40岁以上的人中,有多半从来未下过山。1980年,村民人均收入24元。在这样的村里当支书,无疑要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就在这时,卖猪带来的痛楚,使他改变了主意。对大垴人来说,卖猪的意义非同一般,没有其它收入来源,村民的婚丧嫁娶、打针吃药全靠它了。市食品公司每年下乡收一次猪,各村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将猪送到指定的地点。大垴村接到通知已是收购的前一天下午。村民们马上把猪捆好,连夜往山下送。全村的男女老少几乎全部加入了送猪的行列。崎岖的山道上,4名壮汉抬1头猪,妇女小孩在边上打着灯笼火把,整整一夜的跋涉,等把猪抬到收购地点时,比规定时间迟到了10分钟,眼看着运猪的汽车扬着尘土驶去。村民们全愣住了,大人孩子坐在地上抱头痛哭起来。孕育了一年的希望破灭了!许存山牙都咬出了血。回去后,他主动向乡党委请缨——出任大垴村党支部书记。

1980年7月,新的一届支部成立了。面对上届交过来的9分钱和18646.35元贷款的现实,如何带领群众去改天换地呢?经过勘查,许存山制定了“两年通电,三年解决水,五年修通路,十年之中大植树”的发展规划。当他把规划提交支部讨论时,一下子把从未出过山门的庄稼汉们吓住了:完成这些工程,需投资67万元,全村人均2600元;98名劳动力人均需投工11000个。对于一贫如洗的山里人来说,简直是异想天开。
是苦干还是苦熬,两种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支部会开了7天7夜。有人说,村里要钱没钱,要人缺人,你说凭啥?反正共产党不让饿死人,没有钱有救济,没有粮有统销,就这样将就着过吧。许存山说,坐着等,贫穷永远离不开大垴。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就是苦干。没有苦干的精神就没有苦干的行动;没有苦干的党员,就没有苦干的群众。群众中蕴藏着无穷力量,只要党员带头把这种力量凝聚起来,必将铸造出一个新天地。最后,支部通过了许存山的规划。
没有资金,许存山卖掉了家里的牲畜、树木、连同300元退伍费一起交到了村里。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村人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奋战两个冬春架设电线2.6万米,使全村76户都通了电。
1983年春,“修路之战”打响了。在数百米高的悬崖陡壁上修路,危险随时可能发生,许存山率先立下了生死状:“如果我遇难,不向集体提任何要求,由我的妻子接着干。”全体党员也跟着立下了生死状。
悬空作业、除险、点炮、排哑炮这些险活、累活,许存山总是抢在前面。长时间的悬空作业,使他的腰部被绳索勒得血肉模糊,晚上睡觉,衣服和肉粘在了一起,无法脱下;在悬崖下打炮眼,直不起腰,他就跪着干,膝盖磨出了血,他找双布鞋捆在膝盖上接着干。
经过8年苦战,通往山下的全长38公里长的公路终于修通了。当汽车喇叭声第一次在大垴村鸣响的时候,许存山却住进了医院……
此后,许存山又带领群众在坚硬的千层石上打旱井64眼,建旱池13座,建泉池两座,不仅解决了群众吃水问题,还使全村60%的田地变成了水浇地。10多年来,全村绿化荒山1.03万亩,但许存山和他的村组干部们没领过1分钱的报酬。

大垴人的生存条件改变了。但是,许存山很快发现,大垴要走向富裕,还有更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
首先是长期封闭形成的封闭心态,使新事物在这里很难被接受。为了提高玉米产量,许存山从市农科所买回100公斤新品种玉米,请大家种。有人看了种子说:“颗粒还没咱的大,能行?娶媳妇是一代,种地是一季,可不能胡来!”结果没有一户要。山上土特产多,许存山反复动员大家把这些东西运下山去换些活钱。没人响应。有人说:“出力流汗俺愿意。可让俺当奸商,那不中。”他们无法想象除了反复折腾脚下的泥土外还有其它过日子的方式。
许存山把全村的12名党员找来说:“玉米种子大家分回去种,秋后,比别人少收多少,我许存山给补多少。”
这年秋天,老品种玉米亩产54公斤,新种262公斤。第二年,新品种玉米在全村得到了推广。接着许存山又在全村推广了地膜覆盖技术,使大垴的玉米亩产超过了千斤。
由于无霜期短,冬小麦在大垴无法存活。许存山开始了种植冬小麦的探索。他在地头搭了个草庵子,把家安在地里。寒冬,旷野滴水成冰,为了观察积温,他在实验田里一蹲就是半夜。经过两年探索,他终于摸索出了高寒山地由一熟变两熟、三熟的种植模式。这一成果,被载入《中国科技大全》和《中国科技成果大辞典》两部书中。
1989年以来,他先后在村里推广新品种24个,自己拿1000多元钱买种无偿供村民使用。新品种推广以前,他总是先在自己的田里实验。大垴气候复杂,实验失败在所难免。于是,他成了村里的缺粮户,妻子不得不经常到山下的亲戚家借粮。1989年春节,左邻右舍都在高高兴兴忙年饭,他家却断了粮,乡亲们知道了,含着热泪为他凑了25公斤玉米。
村民们鄙薄经商,许存山就挨家挨户收集大家挖的药材、采的山果拉到集上去卖。一次、两次、三次……手头从未有过这么多钱,村民们的心头荡起了涟漪。终于,山下的集贸市场上开始有大垴人的身影了。
15年过去了,大垴,昔日林州最穷的山村,如今成了市里的科技示范村,经济开发先进村。以往吃不饱肚子的山民们,如今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许存山,40刚出头,却已是华发满头。这位省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就像一支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山乡。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江苏将开发百万亩滩涂
本报讯“九五”期间,江苏省将开发百万亩滩涂,这一战略工程已在如东、东台开始启动。首期围垦开垦面积达15万亩。
“九五”期间,江苏省滩涂开发以发展农业为主,同时大力发展水产、畜牧等多种经营,并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五大区域,即海州湾水产盐业区、淮北盐业水产区、射阳水产芦苇区、东台大丰农林牧渔综合区、南通农业水产区。建成11个畜牧生产和加工基地,即粮棉、经济贝类、对虾、紫菜、鳗鱼、海珍品、海淡水养殖、芦苇、林果、畜禽、盐业等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经教科一体化的基地。(韦建华)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费县挖水库淤泥造地
本报讯缺乏土地历来是造成库区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最近山东费县推出一项新举措:发动广大群众从水库底下挖出库泥,帮助两岸移民村建造良田。
今年针对抗旱用水多,水库库底裸露的情况,该县拿出10万元扶贫款。规定凡在兴利水位以上挖库泥垫高土层厚度1.5米以上并验收合格者,每造地一亩,补给1000元钱。同时发动全镇群众,帮助移民村造地。目前新造高标准良田81亩。(任志玺林化德)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兄弟“赛瓜”
钟世伟
3月29日上午,江西省全南县龙源坝乡政府礼堂里,正在举行全乡三级干部大会暨1995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的颁奖仪式,当?头村上围村民小组魏修平和魏修昌同时登上领奖台,各自从乡领导手中接过一个300元的大红包、一床踏花被和荣誉证书时,会场上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兄弟俩怎么会双双登上领奖台?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去年春节刚过,魏修平和魏修昌兄弟俩提议,两家来场种西瓜夺高产增收入致富赛,看谁家种瓜亩产量高收入多。兄弟俩一拍即合。
于是,元宵节刚过,这场种瓜致富赛便拉开了序幕。
兄弟俩都是头一年种植西瓜,双方都引进了同样的西瓜优良新品种,他们从浸种、催芽、播种、施肥、防病灭虫到田间管理,全部运用科学技术措施,同时,兄弟俩广积农家肥,各显神通。
功夫不负有心人。待到西瓜收获后,这场种瓜赛也结出了令人欣喜的硕果,兄弟俩把互相监督记下的产量和收入一算:结果哥哥魏修平种瓜7.6亩,总产量24202公斤,亩产3184公斤,总收入23728元,平均每亩收入3122元;弟弟魏修昌种瓜7.2亩,总产量22896公斤,亩均产量3180公斤,总收入21600元,亩均收入3000元,按照亩均产量和亩均收入来计算,“冠军”还是被哥哥魏修平夺得了,但兄弟俩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瓜万元户”。
魏修平和魏修昌兄弟俩种瓜致富赛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当地一时成为佳话。这不,兄弟俩双双被县乡评为1995年度“种瓜先进大户”,受到了县乡的表彰和奖励。
今年的种瓜赛又摆开了擂台,和他们兄弟俩较劲儿的是邻村的“种瓜王”——表弟钟仁。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灯下明”引来八方客
李金堂
小小一爿市场,使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两番,成为溧阳市声威显赫的“小康村”。这家建材市场,是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唐家村一群农民1995年建起的。
唐家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原有耕地800多亩,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全村耕地只剩下一个零头——30亩。地少人多,危机顿生。村民们除了“提篮小卖”外,别无生路。集体经济由此陷入了城郊结合部“灯下黑”的困境。
如何变“灯下黑”为“灯下明”?镇党委书记潘云芳与村干部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城郊结合部虽然地少,但也有其独特优势:人口密集、交通发达、信息灵通。如果兴办三产,不仅可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还可使群众尽快富起来。于是,他们把创办市场作为发展经济的切入口。
溧阳市号称建材之乡,全市建材企业门类众多,唯独没有建材市场。唐家村农民抓住这一机遇,决定建立一个建材交易中心。
办市场需要一笔巨资,钱从何来?他们采取了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即吸纳村民闲散资金,由村集体控股、农民参股,共同经营。很快筹足了300万元。第一期工程100多个店面立即被抢购一空,从此,唐家村农民结束了“提篮小卖”式的分散经营,一个个成为大市场中跑大买卖的“老板”。外地的经销商也纷纷进驻市场,全国各地的建材精品源源不断涌来。
市场算是办起来了,但并非万事大吉。村干部认为,只有管理好市场,全方位提供配套服务,才能促进市场良性发展。为此,市场开业前,村里主动与邮电局联系,把电话线路通到每个店门口,并投入数十万元,到周边县市大做广告宣传,扩大市场知名度;开业后,把村里剩余劳力安置到市场内,组成专业搬运队和治安小组,专司服务。同时,协调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进驻市场,进行全方位的“保驾”。买卖中遇到一些难题,村里协力予以解决。资金短缺时,村里主动帮助借贷。浙江籍个体户叶品仪感慨地说:“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营,我有使不完的劲!”
生意的大进大出,让各地农民“眼热”。他们捧着钱跑到唐家村,强烈要求扩建市场。目前,总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第二期工程已经破土动工。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困扰湖北农业的五个问题
效益趋降,大部分优惠政策未落实,科技成果储备不足,科技事业费严重不足,耕地锐减
湖北省农调队谢伶俐
一是农业效益在下降,影响农民积极性。去年生产资料价格全面猛涨。国家平价统配优质肥料比常年少30多万吨;全省优质肥平均价和地产肥平均价均比上年高。仅肥料一项农民增支15亿元以上。同时,农产品价格在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后,保持平稳,有的还有下降,出现了农业增产多、增收少的状况。
二是已出台的政策大部分未落实,影响地方政府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年初,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科技的政策,但至今仍有粮棉大县政策、“两高一优”示范区的政策、收取粮食技改费的政策、种子收购经费政策、稳定科技队伍的政策等没有落实,而且“温饱工程”、粮专资金等项目已经或即将取消。
三是科技成果储备不足,农业持续发展难度大。“八五”期间,杂交优势利用、地膜覆盖、生化调控、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等技术措施,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乃至“九五”期间,这些技术虽有一定的推广潜力,但其增产的力度将会大大弱化,目前又尚无类似上述技术增产当量的新科技成果,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缺乏新的科技成果支持。
四是农业科技事业费严重不足,现有科技推广力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人均只有经费1700元,不足工资的50%,迫使相当部分科技人员弃技经商,以维持生计。
五是耕地锐减,靠提高单产难以填补耕地减少的产量差额。“八五”前四年,全省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8万亩,按复播指数220%计算,相当于减少了80多万亩农作物播种面,如种粮食,则因耕地减少使粮食减产近3亿公斤,在现有科技水平下,这个数量是无法通过科技进步来填补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小珠子”滚出大市场
张以进
虞宅村地处浙江中部的浦江县西部山区,四周群山环抱。十年前,村民仅靠喂猪、养蚕和种粮维持生计,人均收入不足300元。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位上海师傅在虞宅乡办了一家装饰品厂,村里许多人进厂当了工人,学到了一手加工水晶玻璃珠的技艺。后来,这种适合家庭生产的水晶玻璃珠加工业成为虞宅村民的致富珠。
走在虞宅村平坦的水泥路上,到处听到“咝咝”的夹珠声和“呜呜”的磨珠声。村党支部书记虞水苟告诉笔者,如今,虞宅村90%以上的农户从事水晶玻璃珠加工业,有磨珠机1000多台,夹珠机200多台,除了本村村民从事水晶玻璃珠生产外,还有外地打工者1400多人。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跻身全省“百强村”行列。
虞宅村如今有三多:一是新房多;二是电话多;三是电视机多。随着水晶玻璃珠加工业的发展,村里先后投资50多万元,将50千伏的变压器增容到300千伏,拓宽道路,新办工业小区等工程正在实施之中。如今,虞宅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玻璃珠加工集散地。市场经济的风雨也磨练出了一批弄潮儿,近两年来,虞宅村有100多位村民常年在外,走南闯北,把虞宅的水晶玻璃珠带到广州、北京、杭州等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又从全国各地发回信息,于是,心灵手巧的虞宅村人又开发出新的水晶玻璃饰品,从水晶玻璃珠、水晶挂片到水晶玻璃工艺品,品种上千;还有的村民创办了水晶玻璃灯饰企业,走上了规模经营的路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五台给“土地爷”强身
本报讯山西省五台县为使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同步增长,今年第一季度筹资4000万元,作为“土地爷”的专项强身款。
该县用这笔钱备足化肥1万多吨、籽种25万公斤、农药20多吨、地膜300多吨、疏通“土地爷”水脉200多公里,为“土地爷”补充农家肥2000万担。(杜云贵)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在五月四日包头附近发生的六点四级地震中,位于库布齐沙漠腹地的库布齐沙漠治理示范区里的恩格贝水库大坝严重塌方,塌方面宽约八十米,纵深约一百来,崩塌土方约四万立方米。
本报记者潘承凡摄影报道
恩格贝水库堪称库布齐沙漠的生命之源。失去它,沙漠中所有生命将立刻萎顿消亡。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刻组织抢险,伊克昭盟盟长邢云(左一)火速从外地返回,承担起大坝抢险总指挥的重任。
经过四昼夜奋战,大坝终于安然脱险,世所罕见的沙漠水库保住了,人类对库布齐沙漠的征战又能继续下去……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哟!不少呢
在市农行的支持下,河南省许昌市逐步实现了烟叶品种良种化、种植区域化,烟叶产量年年居全省首位。瞧,这位烟农多开心!
郭松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