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耕地:我们的生命线

  “天下第一大事”
——来自广西的耕地报告
农丰收陈廷一
如果问什么是“天下第一大事”,许多人都会回答:吃饭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不难,解决这个问题却不容易——尤其在广西。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农业大区,1995年人均耕地只有0.86亩。
然而,记者在上千公里行程的采访中分明感到,解决这一问题的信心与力量正在遍地生长,它恰恰来自于对“天下第一大事”的共识……
“农业大区”与“耕地小省”
“广西是一个农业大区,又是一个耕地小省。粮食问题解决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左右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自治区副主席徐炳松接受记者采访时,用这样的话来概括广西的区情和区策。
现实不容广西人轻松。广西全区土地面积约23.66万平方公里,耕地只占总面积的14%。
全区一年产粮大概150多亿公斤,除去农民留口粮,商品粮尚有缺口18亿公斤左右。
徐炳松谈到1988年和1994年广西发生两次特大自然灾害,由于粮食大减产,上上下下忙着外出采购粮食,各方面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他说,“广西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前提就看耕地利用得怎么样,管理得怎么样,控制得怎么样。所以,今后5年,广西的土地管理,要在严格控制使用总量上下功夫”。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建设,广西从1990年就开始了。目前已划定保护区面积3330万亩,保护率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5.2%。
春风吹拂,沟渠纵横的田野上,一块块矗立着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牌,有如一个个守卫良田沃土的哨兵。在钦州市通往防城港的公路上,记者看到康熙岭镇刚刚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里,几辆汽车正从田间把堆放在那里准备起房子用的片石一车车地往外拉,这不能说不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力量。
传统美德与保护制度
记者来到广西首富县——享有南珠之乡美誉的合浦县。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1995年,合浦县划定农田保护区时,闸口镇庆丰村一位60多岁的农民一直跟着工作队走了3天,指指点点,为工作队提供耕地情况。原来,他是担心自己承包的耕地划不进保护区,所以直到证实自家地划上了才安然回家。这个村的村长吴业安得知工作人员要在他承包的田里立保护牌后,爽快地说:“我一分钱补偿费也不要,早就该这样搞了,否则子孙们恐怕田都没得种了!”
朴实的农民,把他们承包的农田很自然地看作“第一大事”。
在桂林市至全州县的路上,记者采访了兴安县的乐施堂村。这是一个三面环山、中间一块280亩水田的小盆地。80多户住房紧挨石山脚,形成了大半个弧形。
这个160多人的小村,人均耕地不到0.8亩。几年来,他们劈山凿石,平整出宅基地近5000平方米,建起29座房屋后,还剩下1000多平方米可用。
有人讥笑他们没有经济头脑。确实,如果沿着公路开发“路边店”,经济收入要比种那几亩田高得多。然而那里的村民不是这么算。他们说,如果在路边的人家都毁田经商,毁的田越来越多,人还靠什么来养活?
尊土惜地,是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结合,是耕地保护最强大的内在力量。
节流与开源
1995年的土地大清理,广西进行了5个月,共清理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998宗,面积82489亩,其中属耕地的31552.2亩。对这些闲置土地的处理,一是采用经济手段限期开发利用,二是收回土地使用权,三是恢复耕地。
教训也是财富。大清理最重要的成果是清理了思想。广西在用地总量控制上从此更加严格。自治区土地局局长韦家国告诉记者,区里给了土地局一项任务:凡用耕地的建设项目,都要土地局下去审核。1995年,仅自治区土地管理局审核的用地项目,就核减不合理用地500多亩。
严格的审核,不是“卡”建设,而是在衡量建设项目时加把“尺”,这把“尺”就是“天下第一大事”。
为了这件大事,一要节流,二要开源。1987年以来,全区年均开发、复垦耕地20多万亩。玉林人争取“在水中再造一个玉林”,已利用养殖的水面达34万亩;北流市向荒山要财,光荔枝园就有23万亩;合浦县向山海要地,海涂养殖、种树达20多万亩,去年一年又开发荒坡15多万亩……
记者完全有理由相信,胸装“天下第一大事”的4000万广西人民,在山上、水上都会再造广西,实现建设农业强区的目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寻访贫困乡
云南省会泽县近年来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累计投入资金二点七亿元,先后解决了二十七点八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去年农民人均收入六百三十八元,人均有粮二百八十点六公斤。
上图为曲靖地委书记程政宁(右一)、县委书记肖聪(左一)等日前来到老厂乡老厂村李世洪家共商脱贫致富之计。
下图为老厂乡农民正奋力开拓通往乡里的道路。“若要富,先修路”在老厂乡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全乡的乡村公路全长九十二公里,预计投资一百六十五点六万元,五年修通。 本报记者 徐烨摄影报道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免开尊口 杨绍福作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河北省辛集市引进国外渗灌技术,不仅比畦灌节水60%以上,而且通过严格按照作物生长和发育规律控制灌水及配置空气和肥料,瓜果产量明显提高。一亩大棚蕃茄产量达到7680公斤,黄瓜9835公斤,分别比对照田块增产2150公斤和4197公斤。这是美国专家在农户大棚考察。
赵立昆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市场不相信眼泪
天流
海南黄瓜数年来走遍全国,一副清新、娇贵身,怎么顷刻间就被弃之路旁、街头,车碾人踏?怎么一公斤4角钱的成本,才卖出1角的价钱?黑压压一“手扶”黄瓜,装载了农民多少辛苦和汗水,怎么还换不回一小包“红梅”?!
海南黄瓜的遭遇,缘于市场的无情。市场就是买和卖,市场就是供和需,市场就是看谁的东西好,谁的成本低。天气转暖,技术普及,别人在当地便可生产冬季黄瓜,为何还要千里迢迢来海南三亚?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省下一公斤四五角钱的运输成本,海南黄瓜还有多大优势?卖主多了,买客少了,如果还照先前那般种,就难免出现眼前的遭遇。
海南黄瓜令人同情,市场却从不相信眼泪。海南黄瓜市场的波动,可以找出很多原因。但就黄瓜谈黄瓜,显然不够。事实上,海南黄瓜的遭遇,表明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刻:怎样根据全国其他地方蔬菜产销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结构和品种,真正发挥出海南“天然大温室”的独特优势。笔者去年走南走北,到乡下看农业结构调整,干部农民给我们看的最得意的“田间杰作”,便是温室大棚里翠绿绿的黄瓜苗和金灿灿的黄瓜花。海南黄瓜,远在几千里之外,对此不能无动于衷。海南有必要去了解这些动向,并从中有所警醒。
黄瓜只是个预兆。如果不及时调整,海南的冬季瓜菜,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优势是相对的,优势是变化的。发挥优势,抓住优势,就是干别人干不了、干不好、干了成本也会很高的事情。只有不断地发现优势,再造优势,才能在市场上永不言败。
市场永不相信眼泪。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产品市场波动透析⑩

  一“手扶”黄瓜换不回一包“红梅”
本报记者李丹
海南三亚崖城一位妇女装满了一手扶拖拉机鲜嫩的黄瓜,高兴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听说黄瓜每公斤8分钱,1角钱,顿觉如雷轰顶,站在路旁泪水涟涟。一位老汉想用一手扶拖拉机的黄瓜换回一包“红梅”香烟,都没人换,他一脸懊丧、无奈,最后愤怒地将黄瓜倒在路旁。今年1月中旬至春节,在三亚崖城的路旁、街头到处可见被倒扔的新鲜黄瓜,任汽车压,行人踩。
4月中旬,记者到崖城采访时,提起黄瓜,干部、农民仍在痛心。他们说,种一亩地黄瓜,要投资1200元,按亩产3000公斤计算,每公斤要卖到0.4元才能保本。一角钱一公斤,连买种子钱都不够。后来,市委、市政府多方努力,黄瓜收购价有所上扬,每公斤可卖0.4—0.6元,但仍救不了菜农。三亚黄瓜市场价格惨跌一个月,深深刺伤了农民,他们弄不明白,元旦左右还5元钱1公斤的黄瓜,为什么几天工夫就跌得这么惨。
海南有“天然大温室”之称,发展冬季瓜菜独有优势。从1987年开始,全岛冬季瓜菜的面积逐年增多。到199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约9万多公顷,年产蔬菜130多万吨,种植地域已从沿海向山区延伸,从少数几个县辐射到了全岛,全岛种植4000公顷以上的已有9个市县,有20多个乡镇分别建立起1600公顷以上的生产基地。三亚市农业产值中,冬季瓜菜占35%,两个月产量突破30万吨,农村人均达到1吨多瓜菜,而崖城镇高达50%。据崖城的拱北、城东两个村统计,每年冬季瓜菜收入超过2万元的农家就有近900户,占两村总数的69%。由此可见,冬季瓜菜生产已在海南形成规模,不仅突出了海南热带农业的特点,丰富了许多城市的“菜篮子”,也使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但是,近几年,海南农民也因为种瓜菜吃了不少苦头。蔬菜大的波动就有3次,第一次是1989年,海南青椒喜获丰收,结果每公斤卖不到1角钱;第二次是1993年,全岛黄瓜滞销;今年是第三次。在这期间,还发生过西瓜、芒果、香蕉因为有市无价烂在地里,倒在沟里等水果滞销问题。多次的潮涨潮落,使农民遭遇了许多“灾难”。
分析今年初黄瓜有市无价的原因,有人认为,一是去年天气较暖,内地及一些沿海地区有的地方可以种黄瓜,到三亚收购的少了,二是运费增加,运到武汉、杭州,一车黄瓜运费要7000—8000元,摊到每公斤黄瓜上就要四五毛钱,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应当承认,这些情况,是导致黄瓜价格下跌的一个因素,但是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产销问题没有解决造成的。
目前,海南冬季瓜菜生产仍以粗放型为主,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基本是盲目的、自流的,没有准确的信息。农民一是根据外地来琼收购瓜菜的商人从内地反馈来的信息;二是根据上一年的经验,哪个品种赚钱次年就种哪个品种。由于市场供求情况掌握不准,往往造成今年紧缺的品种,下一年一哄而上,价格下跌。收购资金匮乏,运销也形不成规模。由于来海南做瓜菜收购的多是个体户,他们的实力有限、规模小、运力不强、分布较散,不能与农民形成产销共同体。大的企业又无法解决流动资金问题,无法组织规模运销,造成只能依赖个体运输户组织运销,销售不稳定。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承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
本报讯毗邻京津的河北承德市,8县却有6个县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被人们称为环绕京津的贫困带。近几年,承德市走科技扶贫开发的路子,集中上千万元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使科技入户率高达90%。目前,承德人均收入已达1300元,1100多个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还涌现出300多个小康村。
全市各县区普遍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已有2.96万人获得“绿证”。全市每年还有5000多人参加农业广播学校、农民中专和农函大的学习,有100万农民参加科技大培训。
两年来,承德注入5000多万元资金建成的10大农业科技基地,实现产值5.7亿元,使7万多贫困户受益。 (任国平金焕林)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兴国千余“农协会”显威力
本报讯目前,在革命老区江西省兴国县活跃着1000多个养鹅、养猪、养红鲤等农协会,拥有会员4.8万人。这些农协会以当地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能人”为骨干,以推广传授技术为主,同时开展其它服务。
为尽快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全县1100多名高级、中级农技人员深入到乡村,担任“农协会”的顾问,为“农协会”会员讲课、提供资料及现场指导。
据统计,从1993年至今,兴国县的各类“农协会”共普及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17项,新增产值3.8亿多元,实现利税1.15亿元。目前全县农业新增产值中科技贡献的份额已占61.5%。(傅传蔚)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无情最是假种子
刘永国
种稻得草
春天,正是播种季节。到农村走一走,不时会听到农民对假种子的议论。
随州市淮河镇的农民说:“化肥涨价、农药涨价、农膜涨价……怕不怕?怕!但,最怕的还是假种子———它能叫你白忙几个月,钱花了,工用了,却落个颗粒无收。”
无情最是假种子。有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假种子却叫你种稻得草。1995年,淮河镇有1.2万亩水田因假杂交稻种而大面积减产,造成300万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据随州市农业局统计,1995年,随州市有14个乡镇的23720亩水稻不同程度地受到假、伪、劣种子的危害,受害面积占全市水稻面积的2.89%。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假种子不仅仅对一市一镇的农业造成危害,据《湖北日报》报道,湖北省种子违法案件,1993年690起,1994年870起,1995年竟高达1170起。假种子的危害面大有逐年蔓延的势头。
假种探因
为什么假种灾祸屡屡出现呢?
首先是因为近几年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供小于求,种源偏紧,客观上给假种子的“出现”提供了可乘之机,从农业部通报的假劣种子事件中可以看出,“假种子”大都出现在种子的调入地。湖北省随州市去年23720亩水田深受假稻种之害,安徽岳西万亩水稻绝收,都是因为本地稻种不够,从外地调进稻种,见利忘义者从中做了手脚。
假种灾祸屡屡出现的又一重要原因是种子经营者的见利忘义,以权谋私。1995年秋,农业部通报的6起假劣种子事件,其中有两起为“种子公司”所为,两起为农业开发研究所和涉农服务公司所为,只有两起为“不法种子商贩”所为。
其三是虚假广告的误导。如有些水稻减产和绝收,是因为农民误将“遗传工程稻”当作“杂交稻”种植。究其原因是一些传媒发布广告时,不清楚“遗传工程稻”与“杂交稻”的区别,未能识破“不法种子商贩”的蒙骗,而回过头又误导了用户。
加强管理
要让农民有种有收、丰产丰收,首先,要完善种子市场,统一供种渠道。湖北省随州市一些地方,今年实行统一供种的办法,由现有种子公司、农技站统一供种。不允许未经检验的种子上市,不允许未经批准的单位和个人经销种子。种子公司、农技站承担统一供种任务后,与用户签订责任合同,承担收益风险。这在种子经营管理部门“裁判”、“球员”一身二任体制下,不失为强化供种责任的一个可行办法。
同时,有识之士指出,种子的管理与经营职能最终必须一分为二,各司其职。行使管理职能的应兢兢业业地搞管理,政府财政对这一块要给饭吃,不要让他们挤进经营渠道“找饭吃”。
此外,广大农民兄弟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道是“好种出好苗,好葫芦才能锯好瓢”,农民朋友要学习种子知识,识别种子优劣。同时,还要识别广告的真伪,不为花言巧语所动,不为“便宜价格”所诱,到政府公布的种子经营部门去购种。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西峡涌现“非+农”科研所
本报讯近年来,河南省西峡县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自筹资金,到大城市与科技人员“攀亲”,高薪引进或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在农家小院里创办了各种类型的“非+农”科研所。目前,全县这种“非+农”科研所已有197个。
“非+农”科研所的兴起,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通过“非+农”科研所,全县共推广名优珍稀养殖、种植技术180多项,推广反季蔬菜、药材种植、水果高产栽培等种植新品种90多个。
出现了养殖大户2.2万个,2000多名农民获得各类技术职称,以“非+农”科研所为龙头带起的科技示范户达1万多个,年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
(唐朝刚)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种子“身份证”
周建和
凡是到襄樊市种子公司门市部购种的农民都能得到一张卡,上面不仅有种子的产地、批次、品种和各项质量指标,而且将购种人的家庭住址、姓名、购种数量也作了详细登记。大家形象地称之为“种子身份证”。
前来购种的襄阳县牛首镇农民张金山告诉笔者,他每年都在国营种子公司买种子,如果种子有质量问题,可以找种子公司,如今搞了“种子身份证”,就更好了。刚刚买完种子的襄阳县朱集镇农民翟吉全说:“我去年从种贩子手里买了5公斤汕优63稻种,就有一半不发芽。今天,我跑百十里地到国营种子公司买种子,图的就是买个放心。”
据襄樊市种子公司负责人介绍,去年春耕期间,有少部分杂交稻种存在质量问题,曾给春耕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为防患于未然,种子部门进一步加大了种子质量管理力度,严格坚持先检验,检验合格再入库的程序,并将种子产地、制种农户的姓名、数量和各项质量指标一一登记在册。对不合格种子就地封存,把好种子入库关。出库时进行复检,检验不合格不得出售。该公司今年推出的“种子身份证”,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方便,也提高了种子部门的信誉。截至目前,已为购种农民办理“种子身份证”7万多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