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
专栏:

  农业科技进步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吕飞杰
当前,世界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四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食物。为了满足如此众多人口的生存,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最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现代化。为此,各国都针对二十一世纪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问题,审时度势,超前研究和重点安排。当今世界农业发展总的趋势是:各种高新技术迅速应用于农业,农业生产方式向工厂化转变,现代化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喷灌、微灌等设施产业将成为今后十年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农业遗传资源的拥有和开发利用,将为现代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将作为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农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全球人类的共识和行动指南;规模农业与专业化分工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途径。
把依靠科技进步摆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点。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首要问题。同时,他还指出:要实现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在于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这就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由于全国各地的环境条件和经济基础等情况不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肯定有快有慢,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要始终把依靠科技进步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把农业科技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这样才能把农业真正建成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撑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
我国农业科技要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据统计,到一九九四年底,全国共获得农业科技成果三万多项,其中受到国家、部门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四千一百八十五项。这些成果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因素在农业增产中的份额已达到百分之三十五以上,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在改革开放十几年中取得显著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校的科研机构,已从封闭式的高楼深院式的研究转到面向、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开放式研究,从文献中确立研究课题转到为经济建设需求来设立课题,从而拓宽了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领域;科技政策体系和科技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促进了农业科研机构出成果、出人才;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优越性的发挥,有效地集中力量,组织全国科技攻关,促进了农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工作全面发展。
经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科研领域的传统学科不断向深度发展,空白学科不断被填补,但是,由于我国基础比较薄弱,全国整体科技水平低,人均占有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科技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十五至二十年的差距。可见,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使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大力建设和健全农业科技体系
“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保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到二○○○年粮食总产量要努力争取达到五千亿公斤;二是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因此,“九五”期间至二○一○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应以保证粮、棉、油、糖、肉、蛋、奶、渔等产品的有效供给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使农业科技进步因素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提高到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要加快农业技术改造,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重大基础性研究,为农业持续发展增强后劲。为了实现上述发展战略目标,我国农业科研工作应从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农业应用基础性研究两方面展开。一是突出技术创新,避免重复研究和简单组合;二是突出社会效益大的领域,重点保证粮、棉、油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三是突出发展与改革的结合,以改革带动发展,要求技术集成、资金集成和人才集成,发挥整体优势;四是突出赶超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水平,跟踪学科前沿,攀登农业科技高峰。
要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队伍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研队伍发展很快,截至一九九四年初,我国地区以上的农业科研单位一千一百四十二个,职工总数十二点三万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七点四万人。为了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必须深化改革,大力建设和健全农业科技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企业技术开发力量,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重点在于调整科技系统的结构,分流人才。因此,必须全国性调配力量,重新组建我国的农业科技队伍。当前,各研究单位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配合全国性的调整与改革;要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明确本单位的地位与任务;要把握好面向经济建设与提高科技水平、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自主研究与创新等关系,合理地配置、安排科技力量,促使大批人员通过技术推广、咨询、承包及兴办科技经济实体等形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要建立内部激励竞争机制与约束管理机制,使农业科研单位充满活力和生机,在科教兴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提高广大科技人才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能力,把加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农业科学技术带头人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抓紧抓好,努力拓宽广大科技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新技术应用水平和科研能力,特别要加强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提倡和鼓励他们深入生产实践,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到国外进行合作研究和考察。要积极创造科技人员回国工作的环境,并努力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要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继续坚持和稳定执行对外开放的方针,通过多种途径,在现有基础上推进和国际农业研究组织、机构及各国的双边或多边的科技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加快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缩短与国外农业科技先进水平的差距。
要引导科技人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续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第6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李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就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对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小康、缩小城乡差别、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共同富裕和支撑农村与整个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仅关系到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我国全面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乡镇企业是由“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开始的,是以资源、资金的高投入拉动快速发展的。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2%。然而,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速度与效益的逆向发展,产值增加,利润下降。比如,江苏省乡镇企业1985年实现利润28亿元,1990年下降到23亿元,而同期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却净增736亿元;二是长期以资金、资源的高投入来发展乡镇企业,与国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信贷规模,以及资源短缺的矛盾显得更加尖锐。为此,我国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主要不再依靠资金、资源的过高投入,而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投资回报率来求得进一步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乡镇企业走出困境的当务之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乡镇企业生产力水平不高所导致的各种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发展观不端正。在乡镇企业总量较小的一些地方,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速度与产值是硬道理,盲目铺摊子,单纯追求产值,以致乡镇企业存有“浮肿”、“虚胖”现象。二是乡镇企业的规模优势难以形成。“遍地开花、分散投资”的现象形成了乡镇企业“小而全”、“小而散”的格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三是科技含量不高。乡镇企业一般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初级产品多、高耗低值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低耗高附加值产品少。四是人才不足。乡镇企业普遍缺乏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尤其缺乏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许多企业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家长式”、“一言堂”和经验型管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五是机制不完善。乡镇企业产权不清及内部经营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些矛盾,乡镇企业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乡镇企业的外部环境对其提出的迫切要求。当前,乡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在环境变化很大,对其形成强大的压力。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调节功能的强化,乡镇企业的产品、产业与组织结构等都面临挑战,其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的劣势暴露得十分明显;乡镇企业如果不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面临被淘汰的厄运。
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机制,是乡镇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
基本途径
要实现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确立和坚持正确的发展导向。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指导思想。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发展乡镇企业不仅是上项目、铺摊子,重要的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发展乡镇企业不仅要有速度,重要的是要有经济效益;不能把发展乡镇企业单纯地理解为发展乡镇工业,而必须坚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以保证乡镇经济的合理化。其次,各地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乡镇企业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在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坚持走集团化、科技化、国际化之路,乡镇企业设法到国外争市场,尽快在竞争中形成区域、产业和产品优势;在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应实施“富民强农兴工战略”,即依靠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为乡镇企业扩规模、上水平打好基础;在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相对一般的中部和其它地区,实施“城乡联动”战略,即积极扶持支柱产业,形成区域、产业和产品特色。第三,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服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全国的生产力总体布局的需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注意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同时,还要处理好积累和分配的关系,注重积累,扩大规模。总之,我们要立足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实际,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机制,以实现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建立技术进步的优化机制,努力提高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科技贡献率。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而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技术进步机制,是转变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着眼点和立足点。要通过抓技术装备水平,抓产品技术含量,抓劳动者和管理者素质,把乡镇企业的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建立有序的资产流动机制,努力推动乡镇企业资产的结构重组。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分散布点、浅层开发、粗放经营的问题,有不少企业相当数量的存量资产不能发挥作用;同时,也有相当一批市场行情较好的企业因规模不大,难以形成优势。因此,对现有乡镇企业进行结构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是实现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在结构重组中,要以名牌产品为中心,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通过股份合作、拍卖、租赁、兼并、“嫁接”改造等多种手段,多层次多形式地将过于分散的乡镇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实现资产的有效配置,形成资产的聚变效应和企业的规模效应。在结构重组中,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等束缚,按自愿互利的原则,优化组合。
建立以市场为中心和起点的投入产出机制,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乡镇企业要切实改变以生产为中心和起点,能生产什么就推销什么的做法,实行以市场为中心和起点,市场上需要什么,就组织生产什么的做法。同时,乡镇企业还要实行投入产出的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投入成本,狠抓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追求投入回报的最大化。
建立风险约束机制,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一要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坚持谁决定项目投资谁负责,谁经营企业谁负责的原则,改变过去项目决策错误或企业经营亏损,多集体负责少个人负责或无人负责的状况。二要明确风险责任内容。从乡镇企业经营者到每个职工,均要明确不同的风险责任,从经济、法律等各方面加以规范。三要严格风险兑现,切实改变在乡镇企业经营过程中负盈不负亏的不正常状况。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着力解决乡镇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一是确立正确的竞争观,把乡镇企业间的竞争引导到效益的竞争上,把乡镇企业员工间的竞争引导到实绩的竞争上;二是制订竞争规则,实行公开公平竞争,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三是确定较高的竞争目标,拓宽竞争空间,不仅要在乡镇企业之间竞争,还要与大中型企业竞争,不仅要同本地的企业竞争,还要与国内外的企业竞争,注意克服“小富即满”、闭关自守的小农意识。
进一步提高发展乡镇企业的组织水平,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
本保证
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良好的宏观体制和内部机制配套,需要有精明强干的经营管理者来组织实施。为了促进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必须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的组织水平。
第一,提高乡镇企业的决策水平,为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决策保证。一是建立科学的企业发展评估体系,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从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比较中寻找与肯定优势;二是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要考察企业发展的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避免单一追求产值的负面效应;三是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体系,努力提高投资回报率和回收率,强化投资责任约束。
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体制保证。乡镇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虽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机制,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比,它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是产权不清、民主性差、随意性大,因而必须深化改革,在保持自身机制特长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制度创新,为乡镇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微观基础。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乡镇企业产权构成较为复杂,有些企业产权既有国家、集体的,又有个人的。因此,必须明晰其产权关系,保证国家集体的资产不被流失。二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依靠职工进行民主管理,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经营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三是实行政企分开。乡镇政府对直接投资的企业只管理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利润上交指标,而不能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乡镇企业经营者队伍,为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组织保证。当前应加快现有乡镇企业经营者队伍的培训,实行乡镇企业经营者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建立乡镇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建立择优汰劣的选拔机制,努力建成一支政治素质高、开拓精神强、懂经营、会管理、甘于奉献的乡镇企业经营者队伍。要鼓励企业经营者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结构创新与制度创新方面的能力。
第四,注重建立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为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要改变以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善于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指导、调节和控制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质量和速度,使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尽快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


第6版(理论)
专栏:

  从“粗放”走向“集约”
——从太旧高速公路建设谈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杜五安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往往出现超概算、延工期、质量差、效益不好的现象。因此,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等大型项目的建设,怎样从“粗放”走向“集约”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建设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从省会太原到省界旧关的公路,是山西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是国家和山西省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它全长144公里,其中122公里横跨太行山,穿山越岭,而且经过黄土地带和煤炭采空区,是山西公路建设史上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条件最艰苦、工程量最大的建设项目。但是,由于改变了管理组织、施工作业等方式,这条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全线施工进度快,五年工期三年即可完成。二是工程质量全国一流,总合格率为98.2%。三是在施工过程中,一些项目虽然提高了设计和施工标准,但仍保证建设资金不超概算。究其原因,主要是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加强科学管理,实现重点工程管理体制向现代化转变
选配高质量的领导班子。按照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选配懂技术、善管理、有开拓进取精神、德才兼备的同志组成太旧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及中段建设指挥部、武宿立交桥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宣传指挥部等领导班子,对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太旧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工程艰巨等实际情况,他们以时间进程为主线,将投资、质量和工程进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管理、均衡安排,使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实现科学化、制度化,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和建设水平,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
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太旧高速公路中段和武宿立交桥工程进行了全国公开招标,最后由17个优秀施工单位中标。这样大规模地面向全国招标,在山西尚属首次。
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太旧高速公路和武宿立交桥工程先后成立了7个监理部,组织160余名高级工程师承担了整个工程的施工监理任务;按照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互独立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对太旧高速公路的施工合同、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工程建设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粗放”走向“集约”,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提高技术起点,选用先进适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在建设太旧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建设者们始终把科学态度和技术创新放在首位。针对发现的新问题,广大科技人员不断优化设计,有关部门还先后邀请省内外30余名专家进行了5天的考查研究,优化了武宿立交桥、聂家庄特大桥的设计方案,对深挖高填、半挖半填路段铺筑路面的对策及公路路线通过采空区的技术方案进行了科学论证;选用了一大批先进的大中型路面施工设备,充分发挥机械施工的优势,并采用大兵团作战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施工技术难题,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施工队伍向专业化转变
先进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要求有素质优良的施工队伍来加以运用。为了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指挥部在工程前期通过请专家、办夜校,加强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并在工地上展开了大学习、大练兵活动;同时,还邀请了北京市公路局、交通部一局二公司、天津市政公司、河北公路局等四个有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经验的队伍参加太旧高速公路建设会战,开展“传、帮、带”活动。省内各施工单位结合实际,取长补短,在很短的时间内理顺了各种关系,解决了许多难题,使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使山西各施工队伍的机械施工能力和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为太旧高速公路高速优质地建成奠定了基础。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建设者的思想作风向奉献型转变
在建设太旧高速公路时期,建设者们高扬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两面旗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山西省交通厅党组把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等重要论述汇编成册,开展了“争当太旧功臣”的活动,并在太旧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上开展了抓质量、抓管理、反浪费、堵漏洞活动,及时解决一些职工遇到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推动下,太旧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无私奉献、勇于拚搏的动人事迹。


第6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信史长留天地间
——《叶剑英在1976》修订本读后
杨子才
由王震作序、范硕撰著的《叶剑英在1976》一书,自1990年问世之后,深受读者欢迎,得到社会各界好评,荣获“金钥匙”奖;几年间重印10次,销售24余万册,依然供不应求;全国有十几家报刊纷纷连载或选登;一些影视单位还筹划将其内容搬上银幕、荧屏。一部长篇纪实作品产生这样的效应,实为近年来所罕见。
作者范硕是一个极重文德和史德、至老弥笃的作家。他说:“文以纪实。‘文不称实,未可谓是’。‘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他是将《叶剑英在1976》一书作为一部信史,而不只是作为纪实文学作品对待的。清人梁启超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其责任至重,而其成就至难。”这番话乃是真知灼见。史书的撰著,是不朽之伟业。世无史书,尧舜与桀纣,贤哲与奸佞,身后坟土未干,便会善恶不分,妍媸同灭。有了史书,则其人虽亡,而其事长存,忠奸彰明较著,为举世所共见,并使后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正是怀着这样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作者才对此书的撰著与流布慎之又慎。他身为军事科学院叶剑英元帅传记编写组组长,从1980年起,曾有幸访问过叶帅50多次,聆听老人家亲口讲述其一生经历,详为介绍1976年那个“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的重大历史事件。此外,他还走访了许多有关当事人、知情人,又查阅了难以胜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正是这种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驱使作者在此书初版问世之后,依然锲而不舍,继续搜集与那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资料,即使片言只字也不放过。积数年的努力,范硕又发现了数量可观、足资补充的新材料。于是,他毅然决定停止重印原书,并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之约,花费三年多时间,对全书作了劳动量巨大的精心修订。对比初版和修订本,读者刚一翻阅,就会有面目一新的感觉。
史文不可以凭虚别构。其根本要求是“不掩恶,不虚美”,务必真实。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对忌讳百端、把重大史事写得隐约其词的人说:“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这个“直书其事”的要求,魏徵称之为“至公之道”。本书作者秉此精神,将几年来进一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对照原书所述,考其虚实,辨其异同,一一条分缕析,务求精确。对于新获得的以及再次考证核实的史料(包括新解密的档案资料),诸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李先念、邓颖超、陈毅、徐向前、聂荣臻、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所言所行,当时党中央领导人等新发表的有关回忆文字和记录,乃至“王、张、江、姚”及其同伙的有关辩词、供词、日记、会议记录、汇报材料等等,凡有助于人们清晰了解20年前粉碎“四人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材料,作者都按时间顺序,摘要收入各章各节。全书初版26万多字,修订本增加了1/3的内容,达到近36万字,从而使史事更翔实,史料更丰富,也更具立体感。这个修订本,说它是描述1976年那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的一部信史,是会得到人们认可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视著书立说为人间盛事,孜孜不倦再三修改,力求臻于完美,是文人的情怀和素质。当代著作等身的史学家顾颉刚,一生以不断修改其著作为乐。《尚书·大诰译证》的一篇序言,竟留存改稿十二份之多。他说:“改一次,深入一次,其精湛处有想象不到者,真一乐也。”著述不少的作者范硕,在这方面也力追前人。《叶剑英在1976》一书,他从初始写作到这次完成修订,前后费去七八年之久,数易其稿,用力之勤,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说:“史无文则行不远,文无理则义不深。”为达此目的,在修订过程中,他既十分尊重史实,又很注重文学的素描和哲理的阐发,力求“使文、史、哲三者融为一体”,以收真实、生动、深刻之效。正是此种抱负和追求,使他乐此不疲,年复一年在笔砚间讨生活,不知老之将至,赢得满头霜雪。十年磨剑快锋刃,天公不负有心人。他在这方面的苦苦求索,使得全书下笔无虚,唯真唯实;文采昭然,烟云满纸;警语迭出,理深义直。对此,读者自能从书中一一领略,毋庸笔者赘述。
“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笔者相信,作者范硕于垂暮之年倾其全力,呕心沥血写成的这本书,是那个浩劫空前、天地悲泣、百姓遭殃的动乱年代的实录,字里行间充溢着遂民愿、救苍生、除妖气、伸张历史正义的“乾坤清气”。因此,它必能在人世间流传久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