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6-04-09

1996-04-09新闻联播 文字版

净化亲情

第12版(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br/><br/>  净化亲情<br/> 金惠福<br/> 老辈子人好说:向亲也向理。话儿很质朴,用这样一种口吻警世诫人,既是对向亲悖理的鞭挞,又是对真正意义上的亲情的一种忠诚守望。<br/> 人生之贵,重在一个情字上。有情有意熨帖人心,有情有意使生活有滋有味充满温馨。亲情,作为亲属间应有的感情交往更是值得珍视的一份情义。人在亲情面前撒性使野,在亲情面前倾诉心曲,在亲情面前索要求取,在亲情面前显真露本。亲情使人有所寄托、有所企盼,亲情使人有所瞩望、有所依靠。<br/> 是亲三分向。又是老辈子人的一句名言。亲情的本质是真。真言真行在没有切入社会之前,往往在亲情的伊甸园里孕育玩耍,善行美事亲情可助,丑念恶行亲情也同样可纵。亲情滋养伟男淑女,亲情又喂养奸宄小人。亲情负有大义时,天高气爽。亲情背上私囊后,地暗天昏。<br/>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之广就不止是个细胞,就附有机体或局部的意味。山头的清风净田舍庶人,族系的家风净家又净邻。<br/> 亲情讲情义更应讲情理。是亲什么都好并不好,是亲啥都对也不对,是亲无是非非弄出是非不可。亲情之网需要理智梳理,理智是严厉而又有权威的,亲情徇私时却与之挑战。道德始终是亲情的好友,它常常在亲情间“客串”佳作,净化亲情。毛泽东、周恩来的家风与亲情使他们德昭青史。林彪、叶群的家风与亲情使他们折戟沉沙、遗臭万年。张鸣岐的慈父贤妻,孔繁森的家人亲属使他们成为敬业爱民的楷模。海城芦屯的“段氏四兄弟”加上他们的老妈使其一家混成人间兽类。<br/> 朱子语:人之有爱,本由亲立。第一是爱亲,其次爱兄弟,其次爱亲戚爱故旧,推而至仁民,仁爱皆发。墨子说:不义不亲,不义不近。诸子视亲授道,贵在以义相亲,重义轻利。亲属之间更应是同道相益,同心相济。舍此,亲人关系会渐远,亲情亦会渐淡。君不见:现代文明正冲击俗风古律,家旺国兴将渐成人们的共识共行。君不见:现代文明使地球成村,海内外炎黄子孙已携手视亲事,同心建家园。亲情当志远,明净我华夏。

庄稼人与禾苗(外一首)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庄稼人与禾苗<br/> (外一首)<br/> 厉彦林<br/> 雨水贵如油<br/> 庄稼人扔掉蓑衣<br/> 俯下身子,凝聚目光<br/> 看圆圆的水珠相互追赶<br/> 从叶流到茎<br/> 从茎流到根<br/> 流进土地干裂的唇齿<br/> 谷子苗善解人意<br/> 爱雨如命,顾不上喘气<br/> 忙着扎根<br/> 忙着长骨头<br/> 忙着抽穗<br/> 雨点声<br/> 拔节声<br/> 在农时最深处默契<br/> 此时,庄稼人已拔不动脚<br/> 双脚与谷根<br/> 紧紧地攀结在一起<br/> 端午时节<br/> 日子乍暖还寒<br/> 土生土长的庄稼人<br/> 不懂兮兮斯斯的《楚辞》<br/> 咽口粽子<br/> 扔掉厚棉衣<br/> 大步跨出插束艾草的门<br/> 赶着黄牛、木犁和播种谣<br/> 匆匆忙忙下地<br/> 田野上凉风嗖嗖<br/> 墒沟里弥漫寒气<br/> 可是庄稼人的大刹鞋<br/> 踏酥了初醒的田埂

永放光辉的贺龙元帅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永放光辉的贺龙元帅<br/> 纪希晨<br/> 今年3月22日是贺龙元帅诞辰100周年。他那光辉的英雄形象,又栩栩如生地闪耀在我的眼前。<br/> 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穿一身灰白的旧军装,腰束皮带,打着绑腿,带着豪迈、爽朗的笑声,大步来到干部集会上。他那魁梧的身躯,阔而圆的额头,浓黑的胡须,洒脱的风度,使我立刻感到“中国夏伯阳”的英雄风采。<br/> 他站在一张白木桌前,侧仰着脸,擦燃火柴,把大烟斗点燃,猛吸两口,然后用那双灼灼发光的眼睛,扫视着全场。他满怀对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期望,激动地说:<br/> “你们这一代青年,生活在革命战争的伟大时代,这是前人不能经历,后人无法看到的时代。这是艰苦、战斗和光荣的时代。只有你们这一代青年,才有幸经历这个时代。你们是时代的创业者,肩负着天下兴亡的重担。”<br/> 日本投降,我作为战地随军记者,随贺老总统率的千军万马,奔向长城内外,转战平绥铁路沿线。1945年10月24日下午,为拦腰斩断敌军,我军直插大青山脚下的卓资山。贺老总不顾长途奔波的疲劳,一来就跑到前沿阵地山包察看地形,指示部队首长黄新廷、余秋里,当晚6时向敌发起攻击。现为硬骨头六连所在的358旅8团,发挥夜战、近战的特长,首先攻入卓资山。在歼灭敌军4000多人的这天晚上,贺老总彻夜没有合眼。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命令身边的警卫班、炊事员全部去前线参加战斗:“你们搁在我身边干什么?还不抓俘虏去?!”<br/> 战斗结束的第二天,我看见远道赶来的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聂荣臻,同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贺龙一道,手握马鞭,肩并肩地漫步在卓资山街头。胜利会师的两支部队,步骑炮兵5万多人,浩浩荡荡,向西挺进。这时,贺老总下令,把火车让给晋察冀老大哥坐,晋绥部队步行,而他自己则骑马扬鞭,迎着塞外的寒风,奔驰在大军的前面。<br/> 这年11月,我军在围攻归绥(今呼市)的同时,奉命西进的晋绥挺进军,直抵包头城下。风雷交加的严寒里,我军英勇拚杀,有4个营攻入包头城内,同敌军展开白刃巷战。但因兵力不足,被迫撤出城外。<br/> 隆冬时节,狂风搅着飞雪,绥蒙高原特有的白毛雪风,铺天盖地,茫茫一片。冰天雪地苦战了两个月的我军,由于缺乏攻坚装备,衣着单薄,奉中央军委命令撤离包头前线。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同志动员我们下连队做思想工作,说明保存有生力量对夺取胜利的重要。他先哈哈大笑,接着说:“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br/> 撤退这天,平时隐蔽在山谷里的大军,像从山野冒出来似的,从四面八方向石拐沟涌来。狭长的山谷,顿时变成人欢马嘶的激流。忽然,一声防空号响,队伍“哗”地四散开来。<br/> 贺老总是最后撤离的。他站在山头上,一看见队伍散开,立刻冲过风雪,跃马下山,飞也似的奔驰过来。……<br/> 1949年秋季,贺老总率军翻越秦岭,进军成都。我随刘邓大军到达重庆。1954年5月10日,我奉《人民日报》编委会的指示,向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征求改进报纸宣传的意见。贺老总殷切希望改进党报的军队宣传。他说:<br/> “应通过党报使军队与人民见面,这样既教育了军队,也教育了人民。”在“文革”的黑暗岁月里,身经百战的元帅,在林彪、江青一伙的魔掌里含冤倒下。我永难忘那泪湿枕巾的时刻。<br/> 1975年6月9日,在一片哭声的“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上,泪如雨下的周恩来总理,走到贺龙元帅遗像前深深地一连鞠了7个躬。他即席发表讲话说:“贺龙同志是一个好同志。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几十年来为党、为人民的革命事业曾作出重大的贡献。”<br/> 贺龙的名字和他史诗般的业绩,永远辉耀人间!

艺文短波

第12版(副刊)<br/>专栏:艺文短波<br/><br/>  艺文短波<br/> “神州之光”新诗和传统诗词创作大奖赛由中国作协《诗刊》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华诗词》联合举办。北京神州之光文化艺术中心主办,向海内外一切用华文写作的诗歌爱好者征稿。大奖赛设新诗和传统诗词奖。获奖作品由《诗刊》、《中华诗词》择优发表。

陇上晚唱(木刻)(图片)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陇上晚唱(木刻)

藏北路上(三章)

第12版(副刊)<br/>专栏:大地文学副刊<br/><br/>  藏北路上(三章)<br/> 王宗仁<br/> 女兵祭<br/> 在这陌生的旅途上,与你相逢,我感到格外亲切。<br/> 藏北高原被圣洁的冬雪覆盖着,满目的宁静延伸到荒原之极。你安魂的这座朴素的土丘是宁静的中心。<br/> 风儿带着哨音寻找着一个遥远的故事。<br/> 你把自己沉入泥土已经40余年,触摸你的脉搏、血管,还在微微颤动。<br/> 因了你的长驻,这片无人烟的山野一直醒着。<br/> 你每天都沐浴着阳光,同时也承受风雪飞沙的袭击。土丘矮了没人添高,青草枯了却能萌发新的生命。<br/> 你把热血给了另一代人,骨骸矗立成一座丰碑。<br/> 你炯炯的目光始终没有熄灭。<br/> 一个冬日的午后,一位白发老妪来到你坟前长跪不起。她是哪个,无人晓得;来自何处,谁也不知。唯你清楚她是当年和你一起进军西藏的战友,后来成为江南某市的书记,头年退位下岗,特地从遥远的湘西赶来与你相会。<br/> 她老了;你却依然活着,还是当年那个年轻的18岁。<br/> 在你的坟头找不到死亡。<br/> 藏家少女<br/> 太阳的沸水泡着盛夏。<br/> 所有的砂粒都在冒烟,所有的歌声都变得干涩,连鹰投在地上的影子也是干的。<br/> 戴着遮阳帽的藏家少女走过夏季,站在公路的拐弯处。左手提水壶,右手端铜碗,甜甜润润地重复着一句话:<br/> “过路的叔叔阿姨们,请喝藏家一碗水!”<br/> 天下的干渴都被她收进壶里。她用清凉的风洗着世界。<br/> 姑娘身后站着拉水的骆驼,蓝蓝的天幕映着驼峰立体的美感。<br/> 藏家女,戈壁滩上一朵落雨的云。<br/> 雪原白杨树<br/> 当这片绿荫真的出现在当雄兵站的院里时,许多人以为是幻景而不敢走近。<br/> 整个藏北高原也许就这一棵树。<br/> 它很孤独,却不寂寞,那并不庞大的根系正孕育着一个春天。<br/> 暴风雪扫荡多少次,它的年轮就刻下多少圈经历;贫瘠的冻土层亏待了它多少年,它生命的旅途上就有多少年的辉煌。<br/> 每年入冬,寒风都要揭下它的绿衣,浑身变得光秃,人们担心它长眠后再也睁不开眼睛,可是来年它总会出人意料地伸出绿色手掌,与狂躁的风沙相握。<br/> 有个故事在西藏流传——80年代初,天府盆地来的一个士兵把带上高原的白杨树栽在雪原上。小树出奇地活了,士兵在服役的第三个年头却因高山缺氧倒了下去。<br/> 战友们把他掩埋在白杨树旁。白杨树也就成了他的墓碑。<br/> 冬雪覆盖着藏北高原。我来瞻仰士兵的墓碑。<br/> 守墓的藏族老人把珍藏多年的一片杨树叶子送给了我。他说:过去的岁月并不遥远。<br/> 我带着叶子回到京城,肩也沉沉,心也沉沉。我知道,在时间的“黑匣子”里,这叶子的价值会变得比黄金还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