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要落实到企业
王雷
笔者不久前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查中看到,许多企业严重亏损的真相都是在直接责任者调离之后才被发现的。某市有六家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其中四家在经营者调离之后经审计发现分别有3000万、4000万、5000万、8000万元的亏损。如此巨额的亏损在直接责任者在岗时竟没有被发现,其中一位直接责任者还以经营效益显著为由被提拔重用。这些固定资产也不过三五千万元的企业出现了这样的巨额亏损而又没被察觉,说明造成这个亏损的过程是长期的、隐蔽的,但这些企业在被发现严重亏损之前几个年度中,都曾进行过多次审计,且有数字具体、措辞明确的审计文件来证明企业经营的成就。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何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者严重缺位,缺乏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约,导致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流向不清,流量不明。有些企业经营者搞虚假财务,造成企业财务报表与公开帐目上数据严重失实,一企业主管部门领导同志无可奈何地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有能力造假帐隐瞒其经营中的决策失误及违纪行为。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改进审计方式与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使国有资产经营中的问题能及时地被发现。
上述问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国有企业中建立起依据国有资产所有权,行使对企业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情况监督权的机构势在必行,现在的问题是虽有企业党委与外部执法部门的监督,但无对国有资产运行情况进行专门监督所必需的组织制度与有效手段;虽有财务、税务等多方面的审计,但缺乏监管国有资产必需的经常性、制度化、责任明确的专项审计,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还没有落实到企业中去,对国有资产的审计只是作为一项应急的、附属于其他工作的临时任务在国有企业中进行。这种审计由于缺乏对企业全面情况的了解,由于对审计失实难以追究确定的法律责任,因此出现不少名实不符的审计结果并不奇怪。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严峻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尽快着手解决国有资产运行的有效监管工作,在其他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首先应努力提高国有资产审计的可信度。为此,第一,应该向大型国有企业派驻国有资产监管员,对准确报告国有资产流动状态负专项责任;第二,应对国有大型企业实行定期审计制度,审计工作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审计人员对审计结论负法律责任;第三,经营者离任审计应由经营者、继任者、企业主管部门代表、驻厂国有资产监管人员共同参加,审计结果以四方共同认可生效。落实这三项措施的关键是落实责任,即监管、审计人员与经营者对国有资产各自应负的明确法律责任。
(作者单位:沈阳市委党校)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发展集体经济是一项大政策
徐荣凯
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工业为例,1978年集体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2%,1994年增至40.9%,达31434亿元,已超过国有工业26200亿元的产值。到1994年底,全国城镇集体企业近100万户,从业人员3200多万人,占城镇职工总数的25%;其中,工业产值达5000多亿元,建筑业产值也有1500多亿元。近几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城镇集体企业也占了不小比重。城镇集体经济是城镇中仅次于国有经济的第二大经济力量。
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的主体。集体经济的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否能继续保持并得到巩固。当前,国家正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调整。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将会有所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不仅在质量上,而且在总量上始终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退出某些领域形成的“空白”由谁来填补?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必须而且应当主要由集体经济来填补。因此,集体经济(其中包括股份合作制经济和合作制经济,它们是集体经济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国有经济应当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集体经济在公有制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国有企业改革客观上要求积极推进集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把生产经营职能与一般社会职能分离开来,把富余人员分流出来。实现分离分流,需要采取多种经济形式,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第三产业。而多种经济形式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集体经济。我国1.37万个大中型国有企业,几乎每家都有厂办集体企业。今后,厂办集体企业不仅要担负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分离富余人员及部分社会职能,而且也是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其次,中央提出了“搞好大的,放活小的”的战略措施。这既将推进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也将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快地进入良性循环。就国有经济而言,“放小”就是要放活国有小企业;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放小”就是要放活和搞好各种经济成份的中小企业。我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约53万个,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1.37万个,加上非国有大中型企业共约2万个,其余96%以上为小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集体企业。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生长点,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是解决就业的基本场所,农村集体企业又是反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少而精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导国民经济方向,体现国家实力;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壮大国民经济总量,创造市场活力。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市场主体结构,形成联系密切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第三,国家将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对国有小企业进行改制改组。国有小企业数量占国有企业的80%以上,有八九万家。实行职工集体所有制或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公有制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公有制形式的改革,比较适合小规模生产经营,也容易为职工群众所接受,它可能成为国有小企业改制改组的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
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集体企业自身的改革。集体经济担负着历史重任,但现状却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仅就体制来说,在企业类型上,组织形式单一,财产和人员自我封闭;在产权关系上,财产归属复杂,产权界限不清,集体财产与职工个人产权被完全割裂开来;在内部管理上,宪法和法律赋予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得不到落实;在外部管理上,常受到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财产屡遭平调,自主权得不到落实。改革开放以来,集体企业虽已发生较大变化,但仍有许多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城镇集体企业,长期被当作“二全民”对待,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本来面目。这一切,阻碍了集体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改变这种状况,集体企业要不断深化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有多种企业组织形式选择。从各地实践经验看,从集体经济自身特点看,推行股份合作制是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主要选择。股份合作制是职工劳动的联合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实行资本结合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在本质上是公有制,是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尤其适合一般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它应当成为集体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些地方和企业,试行企业职工重新带资入股,以使职工人人都拥有企业股份;也有对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集体资产以及因为长期未分红所积累的资产的一部分,虚拟“量化”到职工个人,即只有分红权,没有所有权;职工不能带走也不能转让;等等,还有各种做法。以上种种做法,都是探索在集体企业中实行财产新的组织形式,以使职工和企业结合得更紧密,落实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调动职工主人翁的积极性。
现在集体企业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国家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和壮大集体经济。
1.大力宣传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集体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很大差距。在一些同志的思想中,在一些舆论宣传中,常把集体经济与私营、个体和三资企业并列,无形中将集体经济从公有制主体地位中画出,成为一种“从属”或“必要补充”。还存在一种偏见:似乎抓公有制靠国有经济,抓经济繁荣靠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失去了它应有的位置。以上种种认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轻视集体经济,使集体经济工作(特别是城镇集体经济工作)成为薄弱环节。今后,应大力宣传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集体经济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来抓。
2.制定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办法,保护集体资产不流失。在税收上对集体企业继续采取支持政策。集体资产也是公有资产,应当像保护国有资产一样保护集体资产。集体资产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国家应当制定专门的清产核资办法,而不是简单比照国有资产办法进行清产核资。特别是在组建企业集团以及企业兼并时,要注意防止用行政办法平调集体资产。城镇集体企业减免税形成的财产归属问题应当尽快解决。国家税收减免形成的财产应当归受惠企业,这是国际税收的通行原则。
3.在金融信贷上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当前需要的支持政策主要有三项:一是集体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国家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供应上应与其他经济成份一视同仁。二是在中小城市,要鼓励发展以集体(合作)制为基础的信用合作社,充分发挥信用合作社服务集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功能。三是大城市将信用合作社改为城市合作银行时,应当强调城市合作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地方集体企业和中小企业,否则,能直接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渠道将受到堵塞,集体企业会更加困难。
4.对国有企业扶持开办的集体企业继续采取支持政策。应当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城镇集体企业条例》和《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明确双方的财产关系、人员管理关系和生产经营关系。在执行中,任何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都应服从国务院法规。
5.加强政府领导,改进管理方式,搞好政策协调。
(作者为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兴省先兴县
孙文盛
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山西省今后15年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而又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山西118个县区,农业县占到111个。农村、农业、农民这个“三农”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
县历来是我国的基本行政单位和基本的经济区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谈不上县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改革开放使山西县区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实力明显增强。1994年与1978年相比,山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6%。分析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有63%是靠资金投入,科技进步成分约为23%。经济增长的主要标志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和粗放经营为主的数量扩张。时至今日,山西省仍有50个贫困县。“七五”以来,全省每个贫困县每年平均补贴300万元,尚还有赤字600万元。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严重存在着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过低、技术进步缓慢、外向度低、初级产品多、资金和人才缺乏、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等问题。
古人讲,“郡县治则天下定”。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强调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先从县级想办法,努力把基本单元“激活”,使其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兴省先兴县,富民也要先富县。在新的发展时期,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动力,大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快脱贫致富达小康的步伐,从根本上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维护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再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山西省涌现出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区。这些县区尽管条件不同,基础不同,战略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结合各自的实际,固农兴工,既重视县属企业,更注意发展多种经济成份,放手扶持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逐步形成了具有县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将各自的优势尤其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如以芮城为代表的运城林果业,新绛的蔬菜业,侯马的贸易市场,清徐的暖气片制造业,大同、岢岚的畜牧业,平定的煤化工业,介休的焦化工业等等。实践证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是要抓住机遇结合本地实际,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各念各的山水经,各打各的优势仗,把县域经济的振兴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基于上述认识,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去年5月,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表彰了一批先进县、市、区,提出了“龙头企业特色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要抓住四个关键环节,解决好两对矛盾。四个关键环节是:立足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抓好“拳头”产品;调整结构,形成规模优势;灵活多样,实施“多元”体制。两对矛盾: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千家万户经营与千变万化市场的矛盾;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社会效益高与自身效益低的矛盾。9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试行意见》,明确了发展县域经济的指导思想。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思路是:实施“龙头企业特色县”战略,农工商协调发展,整体推进;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内部结构,积极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和市场需求对接的县属企业和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在多种经济成份中建立大财源;加快以商品流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的责任主体是县委、县政府。因此,省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决策,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县区的要求。许多同志都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开始比较冷静地分析认识县情区情,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发达县快马加鞭,落后县奋起直追。山西省县域经济虽然有了一些发展,但从总体上讲,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县区还不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的档次和水平还比较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仍然是一刚刚破题还需浓墨重笔的大文章。
(作者为山西省省长)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
——株洲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
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国有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出路何在?最近,我们赴湖南省株洲市进行调查,看到该市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家在“一五”、“二五”期间建立发展起来的大中型企业效益稳定,生机焕发。近10年中,该市5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平均以年15%以上高速增长,利税年增长幅度在20%左右。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和带动,该市10多年来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连续13年实现市县两级财政无赤字。调查中的所见所闻使我们感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着眼于整体,把改制、改组、改造、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启动企业内力上下功夫。
一、抓住重点,把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放在市委、市政府工作的中心位置
株洲市的特点和优势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支柱和主导作用。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的70%以上在大中型企业,70%左右的科技人员在大中型企业,70%左右的产值和利税来自大中型企业。1995年,据54家大中型企业统计完成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市的65.8%、68.65%和62.8%。特别是“一五”、“二五”期间国家在株洲市布点的11家骨干企业,虽然只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的0.65%,但其总产值和上交利税却分别占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的1/3和1/4以上。株洲市领导认为,株洲市地方工业经济发展要靠国有大中型企业,抓好这些企业,特别是抓好其中的骨干企业,就可以基本盘活全市工业的存量资产,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带动全市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骨干企业活了,靠它支撑的其他企业就能活起来,这是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这一认识,株洲市确立了“企业富市”、“抓住关键的少数”的战略方针,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命运和株洲市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集中精力抓好,使之成为全市改革开放的试点和样板。市场经济是优势经济,选准产品,创出名牌,是企业兴旺之本。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实质就是集中力量发展那些在市场竞争中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株洲市把国有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打破原管理体制的局限,不管是中央部属、省属企业,还是市属企业,哪个企业有优势,就全力支持哪个企业。他们通过发挥“一五”、“二五”期间国家在株洲布点的11家骨干企业在各方面的优势,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轴心和龙头、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培育出一批叫得响、覆盖面大的拳头产品,使老企业打开新局面,新企业迅速崛起。老企业如株洲冶炼厂的电铅、电锌,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的火花塞,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的摩托车,株洲电力机车厂的电力机车;新企业如湖南湘大实业有限公司的“骆驼牌”饲料,株洲千金药业股份公司的妇科千金片,等等,都是有力的证明。
二、兼并联合,优化资产结构,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基础
株洲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但支柱产业不够强大。为了冲破存量资产僵化的格局,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使呆滞、闲置、沉淀的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株洲市做了三件事:一是把企业兼并作为盘活国有资产、优化存量资产组合的“重头戏”,调“强”一批。他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中央部属、省属大中型企业兼并市属企业。1982年以来,全市完成各种类型兼并129起,盘活国有固定资产2.3亿元,各类机械设备4000多台套,近2万名职工得到重新安置。二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以新产品为龙头,推动企业联合,培育企业集团,调“大”一批。几年来,他们以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重点,吸纳全市50多个企业,先后组建了以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化工集团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体和企业群体。三是对一些管理基础好、后劲足、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调“活”一批。他们以完善法人制度为核心,以建立有限责任公司为特征,以加强管理为保证,积极进行公司制和股份合作制的试点,到去年底为止,全市已组建股份制企业49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资产增值率都在20%以上,有的高达40%。株洲市的企业兼并联合之所以推得开、效果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单兵突进,而是把改制和改组结合起来,通过政策引导推进,部门组织协调,法律规范行为,着力进行产业、产品、资本的重组,从调整结构、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中要速度、要资金、要效益。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这个“老军工”曾因军工订货锐减而发不出工资。他们对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实行优化组合,研制、开发出多种型号的摩托车,年产值由1978年不足1亿元发展到1994年的16.6亿元,兼并10家企业,年增产值6亿多元,利税6000多万元。
三、坚持技术改造,提高经济素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80年代,株洲市领导已逐步意识到企业老化的问题,下决心开始对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他们以高、新、精、尖为目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有计划地对传统产业、落后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筹资金,进行“二次创业”,自觉走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素质的轨道,逐步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株洲冶炼厂在产品滞销、利润下降的困难面前,采取“滚动方式”进行技改。从1991年起,几轮技改共投入资金4亿多元,生产能力扩大1/3,出口创汇总额增长16.5倍,自营出口创汇增长25倍,并取得了国际银行企业的合作,以预付款方式解决流动资金,成功地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株洲电力机车厂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走“桑塔纳”式的发展道路,以国际水平的新型电力机车在国际招标中一举中标,夺得了总价值57亿日元的国外订货。株洲汽车齿轮厂实施“低谷大投入,波谷大产出”技改战略,1975—1985年10年间产值年均增长100万元,1985—1992年年递增1000万元,1994年产值增长800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83年人均0.65万元增加到1994年的5.2万元。“八五”前四年,全市技术改造和引进累计投资28.52亿元,其中60%注入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企业年新增工业产值和利税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六五”的30%,提高到“八五”的40%,在全省保持了领先水平。高起点、高标准的技改,使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产品得以更新换代,一批主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株洲市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不搞技改等死,搞技改找死”的消极观念是可以打破的。事实是,哪个企业搞了技改,哪个企业就主动,就活得好。
四、“放水养鱼”,增资减债,为企业参与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国有企业需要技术改造,钱从哪里来?株洲市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一是运用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冲销企业公积金和资本金,处理历年来形成的呆帐、坏帐和潜亏等造成的损失4.05亿元;减免历史上欠交的税款、承包上交利润,转作国家资本金,减轻了企业债务4.5亿元。二是对国有企业排队分类,“一户一策”、“一户一目标”,由税务照章收税,通过财政将部分地方税款以工业支出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平均每年增加企业资本金8000万元以上。三是鼓励企业加速折旧、增提自有流动资金和技术开发费,使企业每年增加自有资金3亿元左右。四是通过“冲、改、缓、转”四种途径,继续为企业卸减包袱,去年共处理国企资产损失金额1.3亿元。市委市政府注意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五、突破难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养老、失业为重点的社会保险,以企业“二次剥离”为中心的富余人员分流,是株洲市最为成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特点是:第一,起步早。株洲市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与三项制度的改革同步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的。1986年起步,1987年被国务院列为试点城市,一直在全国企业改革中处于领先地位。第二,覆盖面大。社会保险的种类从养老保险开始,已经扩大到失业、女工生育、医疗和工伤保险;保险范围从国有企业开始,已发展到集体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现在全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社会统筹面在国有企业中均达到100%,在集体企业中也分别达到90%和70%。第三,全市规范,统一管理。目前已建立起统一的市县两级管理网络,确定了统一的征缴基数和比例,实行了基金的统一调配和使用。第四,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与物价指数挂钩。通过不断调整标准,保证下岗人员的基本生活,解除了部分职工的后顾之忧。第五,在企业改革的“二次剥离”分流中发挥作用。从1992年起,株洲市开始将企业的后勤服务和辅助生产部门逐步变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使其由福利分配型变为经营服务型。以此为契机,株洲市的社会保障从提供扶植金、提供劳务市场等方面加大了服务的力度和深度。
六、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政治优势,造就过硬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思想组织保证
株洲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党的组织健全,党员力量雄厚,职工素质较高。他们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党在企业的政治领导权问题,核心是抓住三个坚持。即坚持党管企业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委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组织对企业行为的有效监督。二是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问题,关键是方式、方法上的改善。三是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问题,主要体现在维护职工权益上。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唐山、北京两市联合建设的跨世纪的“北方大港”——京唐港,位于唐山市东南八十公里处的渤海湾中心。目前,港口有八个万吨级以上集装箱、散杂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七百八十万吨,成为北京、唐山乃至“三北”地区通向世界的理想海上通道。 刘慧纯 李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