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达西浦现象”说明什么
刘杰
元月21日和2月1日,正在兴建中的达西浦国际实业(安徽)有限公司在本报刊出招聘广告,很快就得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在内)1万多名应聘者的响应。其中获硕士学位者83人,获博士学位者16人,博士后3人。据统计分析,应聘人员中大多是沿海开放时由安徽东南飞的“孔雀”,如今要回头为中西部崛起而出力;另一部分则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他们看好合肥作为中西部与沿海连接的“桥头堡”的优势,要来安徽一展才华。3月22日和23日,面试者每天都排成几十米的长龙。那几天,合肥人街谈巷议,无不是这令人惊喜的“达西浦现象”。
“达西浦现象”令人瞩目,也引出我们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几点深思。
安徽虽然是农业大省,但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农不忘重工,家电行业更是异军突起,成为全国的轻工大省。安徽还一改“蜗居”之旧貌,去上海,上北京,跑香港,赴美国宣传推销自己,形象大为改观,对海内外投资者产生了很大吸引力。
在发展中西部的大势中要乘机而上,关键是要选好项目,起点要高。达西浦公司是由香港、日本、美国及合肥几家大公司合资兴办的,生产的飞歌牌空调器是针对欧美市场和美国商场设计的。公司主要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全部从日本聘请,技术骨干在日本培训,设备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总投资达1.1亿美元,设计规模为年产120万台各类空调器。这对那些身怀“绝技”、知识渊博、抱负远大者当然是挡不住的诱惑了。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设施齐备,环境优美,令人向往。另外,合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达西浦从立项以来,一直得到省市领导的关心和直接过问。公司的注册手续从申请到批准只用了一个星期;基建用地、供水、供电等有关手续一天内完成。这种速度在沿海城市也是少见的。林秀才能引来凤凰鸟,上上下下的共识,上上下下的行动,怎能不让有识之士为之心动呢?
由“达西浦现象”看出,审时度势,强化自身,不等不靠,积极创造,乃呼应中西部发展大趋势之上上策。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肩担四头突破一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委书记王树斌一席谈
本报记者董伟
王树斌,1942年生,1968年毕业于黑龙江工学院机械系。曾任牡丹江市副市长,齐齐哈尔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现任齐齐哈尔市委书记。
当年读大学工科,现在又在我国闻名的重工业城市——齐齐哈尔市当领导,无论是昔日的报国理想,还是今天肩上的重担,都使我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常想,作为市委书记,要肩担四头——国家、地方、企业(集体)、职工(个人),哪方利益都不容忽视。但是,在“四头”中,企业又是当前最重的一头,因为,它是国家、地方财源(税收)的主体,又是职工发放工资的载体,搞活了这一头,才能活四头。近年来“东北现象”严重困扰齐齐哈尔市,许多企业陷入困境,职工开不出工资。我想,作为市委书记,在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调整而费心的同时,要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多做点具体工作。
上任伊始,我就一头扎在第一机床厂。这个厂在为国家提供先进重型车床设备的同时,实行“母体裂变”,成立了20多个经营实体,大搞多种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主业不盛副业兴。我们在厂里召开了市委班子调整后的第一个重要会议,向全市大中型企业负责人推荐机床一厂的经验。待企业形势好转,我又主张一、二机床厂进行产业组合,建成我国数控机床中心,形成具有垄断地位的产业化优势。
老工业基地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技改投入长期不足,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重中选重,以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同时,在技改中强化企业的投入产出、市场、竞争和效率4个意识,并要求企业在技改项目施工及投产后,必须实行新的机制,以避免走计划经济时企业“不改造等死,改造找死”的老路。现在,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特种车辆、重型设备、特种钢、造纸、体育器材等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实施食品工业发展战略,以解决工业结构偏重问题。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任重道远。现在,我还有一块心病,就是闻名全国的3大军工厂还没有完全活起来。这块病除了,齐齐哈尔市的前途就更充满希望了!
(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讲述寻常百姓事
——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纪事
本报记者赖仁琼
第一个以普通人为拍摄主体的电视栏目——《生活空间》开播3年来,向观众讲述了千余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然而,许多沉浸或回味于“故事”中的观众并不满足,他们还想知道“故事”后面的故事。
平凡人最值得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可以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正在变革的时代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句话,至少让几亿人听了觉得亲切。”制片人陈虻说,他刚来组里时,栏目还无准确的定位。为此,陈虻发动大家献计献策,他也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但一无所获。就在陈虻给自己限定最后期限的那天半夜,他忽然从睡梦中醒来,抓起笔飞快地在纸上写下一句话。此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了《生活空间》的定位。去年,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特意给陈虻颁发了好点子奖。
在《生活空间》开播之前,电视台还没有一个专门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专栏。随着《老两口走天下》、《百岁老人》、《久远的音符》、《茶博士》、《夏天告别北京》、《评弹艺人跑码头》等节目的播出,观众被片中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深深打动着。那些看似平淡的故事,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让人在无穷的回味中思考生命的价值。
“如果对生活没有热情,不可能对作品充满感情。”摄像毕鉴峰说:“能打动观众的地方,首先打动了我们。”《生活空间》的编导、摄像多为年轻人,有的走出大学校门才几年,在拍摄普通百姓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拍片不是表现自己,而是发现生活。”陈虻这位《生活空间》的当家人对电视有较多独特的思考。他认为,平凡人最值得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可以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正在变革的时代。
为了拍摄《久远的音符》,孙华拉、李晓明与研习古乐的农民一起睡土炕、拉家常;为拍摄《老家》,叶庆华跟随那位大学生到了河南扶沟乡下老家割麦、卖瓜;为拍摄《评弹艺人跑码头》,倪俊与跑码头的艺人一起挤火车、长途汽车……虽然被拍摄者不是英雄豪杰,未干出轰轰烈烈的业绩。然而,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为《生活空间》提供了真实、丰富的素材,从而为观众展示出一幅幅清新、自然的人生画卷。
纪实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贴近普通人的内心就会发现真善美
一些观众看到特别喜欢的片子,常常打电话给《生活空间》,也有影视界同行问陈虻:“你们如何把纪实片拍得如此自然、流畅?”陈虻说,纪实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的拍摄对象几乎从未上过镜头,但在摄像机前却如此放松,关键在于编导、摄像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表达了一种对被拍摄者的理解和尊重。平凡人看似普通,但贴近他们的内心就会发现真善美。
从未见过尸体的编导鄢曼要拍一个与太平间一墙之隔的家庭,看管太平间的李秀珍原本同意拍摄,但不知何故中间又突然变卦。鄢曼遭拒绝后并不放弃选题,而采取交朋友的方式与李秀珍及其家人沟通、熟悉。鄢曼极善“感情投资”,她擅长烹饪,便到农贸市场买些菜拿到李秀珍家大显身手,人家吃了她的自然“嘴短”。后来,《我爱我家》在他们真诚、友好的交往中顺利拍完。李秀珍说:“你们以后不来了,我还真不习惯。”如今,李秀珍常打电话给鄢曼,连女儿的婚事,儿子的就业等都要征求鄢曼的意见。而鄢曼也时常在同事们面前我们家长我们家短地念叨,好像自己已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
虽然《生活空间》播出的节目并非个个都精彩,但每一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片子,拍摄过程大都十分艰难。剪成6集的《母亲》拍了70多本可播放2000多分钟的素材,编导海天等人前后7次去天津,拍摄、制作历时半年。谈及此片的拍摄,海天说,那位90多岁的老太太状告子女不赡养,而几个子女虽成被告却各有各的苦衷或理由,因他们最初受到传媒和公众舆论的一致谴责,所以采访经常遭到无礼拒绝。
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海天的真诚、执著打动了对方,在深入采访拍摄中,他们有许多发现,也有许多感悟。老太太的二女儿看似厉害,但却对自己有残疾的独生女十分疼爱。老太太40多岁守寡,含辛茹苦将子女抚养成人,但在垂暮之年不仅不能与儿孙同享天伦之乐,反因家庭矛盾引起法律纠纷。法院判决后不久恰值“五一”,老太太满以为女儿会来托老所接她回家过节,但一直等到傍晚,谁都没有去。在失望中老太太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她们都挺忙,各家都有各家的事儿……”此情此景使在托老所跟踪采访的海天感慨万端。他说,这部长片真实地纪录了这个家庭的一段生活,尽可能展示了每个人生存的合理性。片尾有这样一句话:“新的一天开始了,又有许多新的生命诞生,又有许多女人做了母亲。”这句话很平常,但却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观众去思考:今后应当怎样做子女,怎样做母亲?
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大家吃苦受累,但却无怨无悔
在《生活空间》组,拍摄、制作节目与其说是一种工作,不如说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这些讲述老百姓故事的人自己也有许多故事,而这些故事无一不饱含着他们的热情、真诚与艰辛。
《生活空间》的拍摄对象全是老百姓,久而久之,老百姓的生活也感染、影响、改变着他们。编导郭佳说,上大学时自我感觉良好,来《生活空间》后不仅学会了拍片,还学会了换位思考。她十分感慨地说:“我发现自己变得善良了。”
几乎每一个选题都会使编导倪俊引发片子以外的联想:《蹬三轮的小伙》、《滑翔队》、《离婚》……毕业于戏剧学院的倪俊从中感到,生活远比想象的要丰富、复杂得多。
因为热爱电视才来《生活空间》,这是全组人员的共同感慨。他们说,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吃苦受累,但却无怨无悔。《准备高考》有这样一组镜头:考生复习功课到凌晨3点后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考生起床,字幕打出“第二天早上6点”。原来,为了保证连续拍摄的真实性,编导樊馨蔓、摄像杨林当时没地方休息,一直坐在考生家的客厅。
“拍老百姓的故事我不断被感动,被净化。”编导叶庆华说,他原在地方电视台拍专题片,来《生活空间》后,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观察,发现并提炼生活。学会讲故事的摄像李晓明认为,真实不是简单的煽情,必须用“心”去拍摄,片子才可能真实感人。
老百姓的故事不仅老百姓爱看,文化人也爱看,而且一些专家也说好。真实、自然、平和,这既是《生活空间》的栏目风格,也是摄制组30来位创作者的品格。(附图片)
左上图:《生活空间》全体人员合影。
左下图、下图:《生活空间》工作照。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沂蒙山走出贫困
本报记者贾建舟刘磊
最近,位于革命老区沂蒙山区的沂水、沂南、蒙阴、平邑、费县、苍山、泗水、山亭终于摘掉戴了11年的贫困县(区)帽子。至此,沂蒙山区的国家重点扶贫县已全部脱贫。在全国18个重点连片扶贫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新愚公”绣出“山水画”
76岁的李奉田每天还在山上忙着,挖坑,栽树,浇水。他与这座当地人称作北山的青石山结伴已12个年头了。
那还是1984年,村里想把这座寸木不长的北山承包给村民,可没人敢要这块难啃的“骨头”。“五保户”李奉田坐不住了:吃“五保”有啥意思!他拎着镐头就上了山。李奉田硬是用镐头劈开石头,把土抠出来栽上树。就这样,老人磨秃了10多把铁镐,栽了2万棵树。李奉田无儿无女,但他留下了一座郁郁葱葱的青山。山亭区政府给他立了一块碑,上书5个大字:“当代新愚公”。
在沂蒙山区,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当代新愚公”,将座座荒山变成了“花果山”。这一带山区几乎都是只长石头不长庄稼的砂石山和青石山,从1991年起,不甘贫困的沂蒙人开始大规模的山区开发。省扶贫办主任张殿忠告诉记者,当时制定了一个5年开发100万亩砂石山的规划。刚开始老百姓热情并不高,但砂石山开发的良好效益很快唤起他们的积极性。他们用炸药将满山的石头炸碎,然后开出平整的梯田,种下花生,栽上果树。5年过去了,省里一验收,开发面积竟达158万亩,新增耕地56万亩,新建果园100多万亩。
10年前,本报发表过一篇《沂蒙印象》,描述当时的沂蒙山还是“起伏的荒山,大片大片秃裸的浅褐色,点缀着稀稀落落的绿斑”。但今天的沂蒙山,已是满眼翠绿,座座青山,连绵不绝。许多地方已形成“山顶松柏戴帽,山坡果林缠腰,山脚粮菜丰茂”的立体种植格局。在这美丽的“山水画”背后,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5年山区开发,累计投工2.6亿个!
用科技作“撑杆”跳得高
几年前,“科学种田”这个词对山里人来说,还是那样遥远和陌生。在他们看来,果树栽下了,也就没事了,再就是开几朵花结几个果,还能变出个啥花样?于是,政府无偿提供塑料薄膜,农民没人想要;农技员说果树要进行人工授粉,果农没人相信。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句老话了。但沂蒙人近几年才悟出应该怎么“吃”:那就是靠科技。
“我们与先进地区差距很大,最重要的差距就表现在人的素质上。”这是蒙阴县委书记刘宗元南下考察归来后最深的感悟。正是有了这种认识,蒙阴在已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又在全县开展了“扫科盲”的活动。1995年,全县90%的农村劳动力都接受了科技培训,培养出一个个庄稼地里的“能人”。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790元,而10年前被定为国家重点扶贫县时,农民人均收入仅188元。
尝到科技甜头的农民,参加培训的热情也高涨起来。过去,搞科技培训,补贴误工费,农民还不乐意。可现在,听说有培训,大家都抢着参加。
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全国许多贫困山区都瞄上了林果业。面对这种形势,山亭区副区长王长海说,现在山区发展林果业,靠那些大路货已没有出路了,只有在“名、优、稀、特”上做文章,才能在市场上领先一步。近年来,沂蒙山区引进大量“名、优、稀、特”的林果精品。发展畜牧业,也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牲畜良种。各地通过引进精品、良种,结合各自特点,形成了当地的优势产品。
沂蒙山区这几年的发展是跳跃式的,如果说有一根神奇的“撑杆”,那就是科技。
打开“山门”闯世界
山东省最大的批发市场在哪里?想不到就在沂蒙山区的临沂市。这个占地2.7平方公里,由20个专业批发市场组成的临沂批发城,高峰时日上市超过15万人次,每天从这个批发城开出的货车就有上千辆。全省十大商厦中,临沂竟占其二。
历史上曾被视为“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之地的沂蒙山区,这几年打开山门,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各类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沂蒙人的“脑门”也开窍了。平邑县有个小山村,多少年来都是“一年种粮半年挨饿”,人称“无粮店”。1990年,他们请来专家,鉴定发现这里的石头都是质量上乘的花岗岩。于是,村里迅速开始了花岗石的开采加工。到1993年,这个村一举成为全县第一个“亿元村”。村子富了,庄户人把村名改成了“余粮店”。
余粮店的变迁,是沂蒙山区变化的一个缩影。沂蒙山各区、县都找各自的优势发展经济。平邑县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花岗石开采加工基地;苍山县以其50万亩蔬菜成为山东省的“南菜园”,蔬菜远销20多个省市;蒙阴县利用山区草多的优势,发展养殖业,长毛兔存养量达220万只,成为全国最大的长毛兔基地;费县年出栏生猪50万头,跨入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行列。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几年的磨砺,沂蒙人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变得越来越自信和成熟。(附图片)
题图:治理后的山亭区水泉乡围泉流域。
李广友刘子林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徐恒昌“当官”记
本报记者程曦
今年32岁的徐恒昌当上吉安市长塘乡大塘村党支部书记,还是去年10月的事。此前,他也算个“官”,而且还是“京官”呢。
1987年,24岁的徐恒昌从部队退伍回家,单枪匹马到北京做起贩菜生意。由于菜的质量好,价格低,而且雨雪冰霜、春夏秋冬从不歇脚,生意越做越大,连钓鱼台国宾馆用的菜都是他送的。徐恒昌在北京又贩菜,又开餐馆,还开公司,成了吉安老乡公认的“头”,被戏称为“菜帮帮主”。
1992年,为管理好6000多人的“贩菜大军”,吉安市专门设立吉安长塘乡驻京联络处,成立党支部。徐恒昌就当上了联络处主任。这主任没有级别,没有工资,但什么都要管,从计划生育一直管到业务协调和接待客人。自“当官”以来,不但没有从中赚到“一两银子”,反倒贴上了十几万元,但他并没有因赔钱而递交辞呈。
徐恒昌在北京活出了“人样”,可大塘村的贫穷在吉安市依然榜上有名。为了大塘村也能有个“村样”,上级领导想到了徐恒昌。这回,徐恒昌犹豫了,回村当支书,意味着放弃8年奋斗打下的江山,大塘村欠债1万多元,18年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许多人关心的是有没有救济款。这副烂摊子,谁愿意来整治啊?可最后,徐恒昌还是经不住地委王书记“三顾茅庐”,走马上任。
村里穷得丁当响,如何干事业呢?徐恒昌变起了“戏法”。
吉安市商品交易会搭建竹棚工程要招标,徐恒昌灵机一动,制订方案投标。结果,大塘村一举夺标。二天半完成任务,既得到商品交易会组织者的称赞,又挣了1万多元钱,还清了两年欠债。
针对村里要地没地,要钱没钱的情况,徐恒昌想办法争取到150万元贷款,利用邻村的28.3亩土地,建起了甲鱼养殖场,又利用甲鱼池与邻村的养甲鱼大户合作,引进资金750万元,还引进养甲鱼技术。徐恒昌的“小九九”是:3年后收回贷款,每年还可以为村里创收30多万元。
他还团结村干部,带领村民们修了路,办起砖厂、果园。在计划生育、旱床育秧技术推广方面,大塘村也从后进变成先进。这些事情,是徐恒昌上任不到6个月办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