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海协与海基会商谈的回顾与评析
——纪念汪辜会谈三周年
清源
自第二次汪辜会谈和海协与台湾海基会的各层级商谈被迫推迟和全面停止以来,两岸同胞已充分认识到台湾当局挟洋人以自重、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危害。值此第一次汪辜会谈举行三周年之际,对三年来两会商谈的情况做一回顾与评述,有助于两岸同胞对今后两会商谈问题与两岸关系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一、一个中国原则是两会商谈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始终是祖国大陆方面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早在1991年海峡两岸以适当名义开始进行事务性接触时,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就向海基会负责人提出处理海峡两岸交往中具体问题应遵循的五项原则,其中第一条就表明:在处理海峡两岸交往事务中,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也反对“一国两府”以及其他类似的主张和行为。海协成立后,根据民间机构受权进行两岸事务性商谈的特点,在与海基会就“两岸公证书使用”和“挂号函件查询、补偿”问题进行的事务性商谈中,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主张具体、系统地表述为:两会事务性商谈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以明确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暂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一个中国原则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海协认为,海峡两岸关系是中国的内部关系,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属中国内部的特殊事务,无论是推动两岸民间交流,还是处理两岸交往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及进行事务性商谈,都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海协的正确主张,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台湾当局不得不改变企图回避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于1992年8月1日由“国统会”对海基会如何对待事务性商谈中一个中国原则表述问题做出“结论”,其中确认“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此后,两会于11月16日就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但是,台湾当局并不真心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他们抛出所谓“1949年以后,中国处于暂时分离的状态,有两个政治实体分治海峡两岸”的观点,对一个中国涵义做出“一个中国两个地区两个政治实体”的“结论”,突显“对等政治实体”,虚化一个中国原则。对此,海协负责人于1992年8月27日发表谈话表示:“我会不同意台湾有关方面对‘一个中国’涵义的理解。我们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立场是一贯的。”
二、台湾方面无解决两岸事务性问题之意,却怀有体现所谓“分裂分治”之心
两会就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后,迅速实现了迈出两岸关系发展中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汪辜会谈。但就在两会商谈和两岸关系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之际,台湾当局却加紧了分裂活动。紧接着1993年4月第一次汪辜会谈成功举行后,台湾当局即于6月公开推动“参与联合国”的活动。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说他从没有讲过“一个中国”,将其鼓吹的“两岸分裂分治”解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和“中华民国在台湾”,并一再声称“中华民国在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割裂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面目昭然若揭。
在此后围绕落实汪辜会谈成果进行的事务性商谈中,台湾当局不遗余力地通过商谈企图达到两岸“分裂分治对等”的政治诉求。从1993年11月厦门商谈开始,台方不再务实地回避“司法管辖权”等政治敏感问题,而是援用国际条约的构架来处理属于一国内部的事务,从根本违背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的共识。在“渔事纠纷处理”等三项议题的商谈中,不断提出与解决实际问题无关的条款,制造政治分歧,以突显台湾所谓“二十四海里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即如“渔事纠纷处理”议题商谈,本为解决两岸渔船之间在正常生产作业时产生的纠纷,但台湾当局硬要加入“公务船的作用”问题,企图划分两岸的“管辖水域”,体现“分裂分治”的“状态”,制造“大陆主权与管辖权均不及于台湾”的“证据”。众所周知,“二十四海里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等均涉及国家主权和统一大业。统一后,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台湾特别行政区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实行高度自治。两岸只要实现了统一,这些问题均可迎刃而解。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绝不是孤立的,必须在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谈判中进行讨论。这绝不是台湾当局所宣称的单纯的“法律问题”,更不是两岸受权讨论事务性问题的海协与海基会所能解决的。然而,台湾当局一再拒绝中共中央一再呼吁的海峡两岸进行和平统一谈判的建议,却在事务性商谈中企图要祖国大陆承认体现台湾“主权存在”与“独立、对等司法管辖权”的政治诉求,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否定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是为了割裂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是为了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还苦心玩弄“连环套”策略,阻挠两会商谈与两岸交流的发展;每当两会负责人的商谈取得进展和突破,台湾当局总要跳出来推翻两会达成的共识,以政治问题干扰事务性问题的解决。事实证明,台湾当局既拒绝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又没有解决事务性问题及通过商谈发展两岸交流交往的诚意。这是两会商谈屡遭延滞的根本原因。
三、海协同台湾当局制造“分裂分治”的图谋进行了坚决斗争,维护了一个中国原则
海协与祖国大陆有关方面对台湾当局的企图与做法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海协提出两会事务性商谈应回避政治敏感问题,不把一方的政治诉求通过事务性协议强加给对方。海协负责人在商谈中一再批驳了台方“分裂分治”的观点,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海峡两岸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目前两岸虽处于暂时的分离状态,但我们不应当把这种暂时的分离状态,通过事务性协议来加以法律化、固定化,来在政治意义上体现所谓‘分裂分治’”。围绕两会商谈是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的定位,针对台湾当局对台湾同胞的舆论欺骗,海协还反复阐明,两会事务性商谈不适合讨论“司法管辖权”等政治敏感问题,海协反对借事务性商谈将一方的政治诉求强加给对方,干扰两岸具体事务性问题的解决。虽然台湾当局千方百计利用政治敏感问题为两会事务性商谈制造障碍,但海协从发展两岸关系、维护两岸同胞权益的大局出发,在不失原则的情况下,为能够达成协议做出了最大努力,付出了最大的诚意。海协负责人并一再表明,两岸政治分歧应通过政治谈判予以解决,如果台湾方面明确公开授权海基会在两会商谈中讨论解决“司法管辖权”等政治问题,海协愿转告有关部门,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授权进行专题商谈,并将提出自己关心的政治问题。海协在商谈过程中所进行的斗争和努力,坚定地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推动两会事务性商谈在艰难曲折中取得了某些进展。但是,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尽管两会负责人对三项事务性协议的内容都取得了具体的文字共识,有的还达成了一致的协议文本,但终于未能签署协议。
四、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与两会商谈才能有稳定发展的基础
去年4月,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和海协历经两年的积极推动下,台湾当局不得不同意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5月下旬,第一次预备性磋商在台北举行,磋商达成的六点共识显示两会商谈由事务性、经济性向政策性议题的转化,预示第二次汪辜会谈将给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推动力。但事实表明,台湾当局某些领导人在被迫同意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的同时,就已经定下了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计划。他不顾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与外国反华势力相互利用,匆忙于6月初赴美从事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损害了两会商谈的政治气氛,致使第二次汪辜会谈不得不被迫推迟,两会其他层级商谈也不得不暂时停止。
当前,台湾当局的分裂企图受到沉重打击。为摆脱压力,台湾当局领导人一再表示要改善两岸关系,台湾当局的有关人士更是频频表示恢复第二次汪辜会谈和两会商谈。然而,对台湾当局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两岸同胞要求发展两岸关系,要求两会商谈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和平统一发挥作用,海协更是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积极推动两会商谈进程。但三年来两会商谈和两岸关系的历史经验说明,台湾当局并无解决两岸事务性问题的诚意,而是利用两会商谈制造“分裂分治”和两岸关系“缓和”假象,策应与掩盖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活动。因此,在台湾当局无意放弃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能以实际行动回到一个中国原则上来之前,两岸事务性问题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相反,台湾当局却可以两会已恢复协商为幌子,借此欺骗希望缓和与改善两岸关系的广大台湾同胞,从而继续掩盖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因此,台湾当局只有在行动上真正放弃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站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来,才能为恢复两会商谈创造应有的条件和适宜的气氛。两会商谈的前景如何,且看台湾当局下一步如何动作。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第2版(要闻)
专栏:

  树立文明的丧葬新风尚
本报评论员
40年前的今天,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151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倡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了名,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彻底唯物主义的博大胸怀和倡导文明新风的决心与气魄。这一签名,掀开了新中国殡葬改革史上崭新的一页,是我国殡葬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对推进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产生了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40年来,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倡导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我国的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我国死亡人口的34%都实行了火葬,火化量逐年增长,殡葬改革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在推行火葬的同时,我国的殡葬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殡葬事业单位从无到有,职工队伍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拥有三万多名职工的新兴的特殊服务行业。
殡葬改革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影响,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对于保护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更新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提高对殡葬改革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推进殡葬改革。
我国数十年殡葬改革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诸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划定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明确各自的改革重点;不断完善殡葬法规,对殡葬工作依法管理,在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的同时,狠抓丧葬习俗的改革;既要防止急于求成,又要克服放任自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党政领导重视,民政牵头,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一类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使社会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机结合起来,等等。这些被实践证明了的经验和做法,应当坚持下去,力争做得更好。
由于我国受封建社会影响较深,殡葬改革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和反复性,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新的形势下,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当前一些地方出现了丧葬陋俗回潮、封建迷信抬头,未经政府批准乱建公墓,殡仪服务设施和水平相对落后等,加大了殡葬改革的难度。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殡葬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实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陋俗,文明简办丧事,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丧葬新风尚,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殡葬改革的主要任务。
殡葬改革不仅仅是民政部门的事,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殡葬改革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为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殡葬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殡葬法规,对殡葬工作依法管理,加大破除丧葬陋俗力度,不断完善殡仪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殡葬事业的科技进步,提高殡仪职工素质。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搞好殡葬改革,在全社会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丧葬新风尚,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第2版(要闻)
专栏:

  改革殡葬移风易俗
纪念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40周年座谈会举行
本报北京4月26日讯记者翟启运报道:民政部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40周年。
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在发言中回顾了40年来我国殡葬改革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他强调,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大力推进殡葬改革的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殡葬改革纳入到城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之中,克服困难,理顺关系,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促进殡葬改革广泛深入地开展。
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农业部、北京市政府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殡葬行业先进模范近100人出席了会议。马文瑞、张邦英、朱穆之3位老同志在发言中回顾了当年签名的情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