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茂腔戏闹红胶州
石林孙张
“茂腔剧团唱戏来了!”午饭刚过,山东省胶州市斜沟崖村的村民带着亲朋好友,一呼啦拥进了村委大院,争相观看茂腔戏《秦香莲》,容纳千人的院子霎那间水泄不通,迟到一步的群众只好在院外“以饱耳福”。
看到这种情景,演员张梅香异常兴奋:我们团从正月初三到今天在农村整整演了58场,场场观众都在千人以上,想不到至今群众对茂腔戏还这么喜爱,尽管我们风餐露宿苦点累点,可看到有这么多热心的观众来看戏,什么也都忘了。
台上演员一字一腔,一招一式,深深地吸引着台下的观众,许多人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演员的动作和唱腔。
斜沟崖村是全市有名的秧歌村,对茂腔戏情有独钟。过去听戏只能到城里,这几年家家有电视,进城看戏的人没有了。听说剧团要亲自到村里唱大戏,几天前群众就把亲戚朋友请来了。
“能不能在这里再住上一天,晚上加演一场,明天再演两场。”换场期间,村支部书记吴荣民在几位村民的簇拥下来到后台,又是送水又是倒茶。
在场的演员看到群众看戏热情这样高涨,当即答应下来。
随剧团一起来送戏的市文化局局长郑德建,看着演出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青岛茂腔剧团之所以在农村这样走红,关键是选准了送戏下乡这条路。
茂腔戏起源于民间,以前称做“肘鼓子戏”,是由花鼓秧歌发展、派生出来的,流行于山东东部地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
青岛茂腔剧团成立于1950年,建团伊始就确立了“保持剧种特色,勇于改革创新,不离农民怀抱,跟随时代前进”的办团宗旨,把剧团的发展思路定位在活跃农村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上。一部汽车,40多号人,一年到头泡在农村,演出近200场次,农民戏称其是“大篷车剧团”。戏演多了,剧团兴旺了。1993年该团被评为全国百强剧团,是目前青岛市郊区中最活跃的剧团。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文化景点与景点文化
周易
出席一个全国性工作座谈会,聆听到曹禺先生这样一句话: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经济是明天的文化。笔者寻思许久,感到这是一句哲言。
文化与经济已经联姻。文化在今日的中国再也不是一个苍白的名词,而是一个充满生气的动词。在这个动词的强有力的驱使下,各种文化景点如天女散花,播满神州大地。且不说那些保存完好的古迹,就是层出不穷的“名胜”又有多少。那数不清的公园、数不清的“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正成为招引游客、招财进宝的旗帜。
文化催生着景点,景点衍生着文化。应该说,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当然,文化也好,景点也罢,都有着经济的影子。如果没有经济之诱因,恐怕这些文化景点的壮大速度要大打折扣。也正是有了这一诱因,有了“内”块、“外”块的刺激,景点才如雨后春笋。
文化是块真正的、永远的招牌。人们游览文化景点,还是为了欣赏文化景观。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举着文化招牌的景点有没有文化,有多少文化,有多少真正的文化。
笔者参观过许多风景名胜。应该说,大多数还是名副其实的,欣赏了风景,也欣赏了文化,增长了见闻。但却有不少地方与其名声大相径庭。南方某新开辟的景点,“名人”题字中错别字就达8个,这还不包括乱简乱繁之字。如此大煞风景之“文化”,真令人哭笑不得。
就是一些没有错别字的景点,也不乏倒胃口之处。西南某著名古迹旁,各种现代妇女之内衣在绳上迎风招展,给人以强烈的不适感。而中原某古庙旁,有一牛棚。耕牛之声不绝于耳,实为一种滑稽之伴奏。
说到这里,已涉及景点文化了。应该说,文化景点顾名思义,乃带文化之景点,文化在前,景点在后。景点文化,则是文化景点的文明程度。这里面,既包括景点的文化品位,亦包含景点的文明品格。
笔者前些时期去山西平遥,参观乔家大院。在那么一个僻远的小地方,导游员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举止十分得当,知识面也宽。游客所提之问,她都能对答如流。而中南某著名城市的某著名景点,导游员一口的当地话,让人似懂非懂。更令人遗憾的是,导游员对游客的提问十分不耐烦,你问多了,她不时报以白眼。
可见,文明是一篇更大的文章了。它既有景点固有的文化形象,亦包括景点从业人员的文明素养。景点文化是文化景点的落脚之点。没有一种优质的景点文化,文化景点要想兴旺发达,怕只是一种奢望。
由此想到一些非常著名的古迹上的一些“某某某到此一游”、“某某某敬题”之类的乱写乱画。远的不说,就是北京附近的一千年古刹的墙壁上,下流猥亵之语比比皆是。看来,景点文化还包括景点游客的文明素养了,无论是新生的,还是旧有的文化景点,其文化的维护者应是景点从业人员和景点欣赏人员两个方面。
说到底,要靠文化赚钱,除了全社会热爱文化景点的人多懂点文化外,地方政府还得在景点管理上下点功夫。否则,钱赚到了,文化丢了,其结果很难符合曹禺先生的思路。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巡礼

  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
本报记者杨柏青
“名人”的摇篮
在北京东郊定福庄,有一片绿荫簇拥的院舍,笔直的马路奔泻于前,洁净的小径静躺其间,纯脆的声音飘萦其空,这里便是闻名遐迩的北京广播学院,新中国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
从南郊良乡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技术人员训练班,到礼士路三角地的广播专科学校,从真武庙真切的灰楼,到古运河畔恢弘的今天,北京广播学院历经了42年的风风雨雨。42年的风雨里,走出的是一批批“名人”,一批批共和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栋梁之材。铁城、徐曼、方明、虹云、雅坤、李娟、赵忠祥、敬一丹、肖晓琳、张宏民、罗京、李瑞英、李修平……一个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串串令人鼓舞的故事;一个个故事背后,都是一片片灿烂的阳光。
“说北京广播学院是新中国广播电视领域名人的摇篮,我觉得不算夸张。从建院伊始到今天,广院仅各类播音员就培养了6000多名。”广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继南教授向记者谈起这些时,沉稳中透着自豪。
独具魅力的“特色”教育
“名人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与“钢铁是怎样炼出来的”是一个如此相似的问题。提起这个话题,广院师生的笑容里或多或少总含着几分得意。
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广院已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育人特色。
●办学特色。面向广播电视行业,面向新闻传播界,面向全社会,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依托广播电视系统的优势,建立董事会,聘请兼职教授,通过合作开展科研和联合制作节目等方式,实行开放办学。
●学科特色。注意发挥新闻学、传播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兼容的特点,不断开辟和创立新兴、边缘学科。他们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缺我全”的思路,依据广播电视和新闻传播业的需要而设置、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形成并发挥了学科和专业上的“早、优、全”优势。
●育人特色。重视对学生的时事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倡导“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精神并以此作为校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教学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基础厚、能力强,“三头”即笔头、口头、镜头过硬,“六语”即文学语言、声音语言、音乐语言、画面语言、计算机语言和外国语言皆通;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发,重视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
“现在,许多高校都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教育专业,可以说,是一种百舸争流的局面。广院能立于不败之地,能保持创造‘名人’的旺盛势头,全赖我们的特色教育。”广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焕生这样告诉记者。
生动的校园文化
丰富多姿的校园文化,使得平静的校园生动而新鲜。“高尚、高雅、高层次、高品位”是广院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
素有盛名的广院合唱团,在北京市的多次比赛中获得好名次,曾推出三组组歌,广为传唱。其中校歌《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曾被选为80年代最受青年喜爱的歌曲。合唱团作为全院最大的文艺团体,如同一个熊熊的火炬,点燃着同学们青春的目光,点燃着他们炽烈的爱国热情,点燃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1995年,院团委组织了规模空前的万人“黄河大合唱”,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及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合唱团更是出尽了风头。
广院的文艺活动,已非一般意义上的自娱自乐。那表面上的“业余”,却具有“专业”的性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2届的“广院之春歌手大赛”和已连续举办了11届的“广院艺术节”,组织严密,节目精彩,已成为全院学生的盛大节日。
在立足开展院内文艺活动的同时,院团委还联系组织了众多的专业艺术团体走进校园,以博大精深的严肃艺术陶冶学生们的欣赏情操。盛中国、谭利华、陈中生……众多的艺术家披着掌声走出广院的校门,留下的却是永远的回味。
“精品课系列”和“学术沙龙”活动,使学生们既能领略校内外知名学者的风采,又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星罗棋布的各类社团,积极活跃,形式多样,它们依托学生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广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成系列化、制度化。具体说来,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符合青年特点的活动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在活动中得到升华;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学术活动,为广大学生的成材需要服务;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用格调高雅、品质精湛的艺术形式和作品陶冶青年学生的艺术情操。”刘继南院长讲起这些时,态度十分诚恳。
可喜的“良性循环”
由无名走向有名,成为“名人”后,再回到母校,参与培养新的“名人”,这就是广院师生几十年来的传统,一种可喜的“良性循环”。
这种“良性循环”的产生,来自于学生们的“母校情结”,来自于母校强大的磁感效应。
赵忠祥说:“我为广院骄傲。她是我心中的净土,风风雨雨,荣辱与共,情意深深。这是一种割不断的缘分与亲情,注定相伴相随我一生。”
马国力说:“如果我从电视台出来,我就回广院。当学生是不行了,但我愿做一名教师,重新去嗅一嗅那些白杨发出来的清新。”
李瑞英说:“大学时的一情一景我仍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每每想起母校,耳畔总回响着那首校园歌曲,‘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
这些深情的言语背后,是深情的祝福,深情的回报。近年来,从广院走出的各界知名人士不断走回母校,走上讲台,用自己生动的学识和阅历开启一颗颗年轻的心灵,焕发着后来者蓬勃向上的志向。
一批批后来者瞻望着“名人”们成功的足印,迅速踏了上去,大胆地尝试着新的跨越。他们稚嫩的目光里,有着未来的风景。
(附图片)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中国文物鉴定》
录像带正式出版发行
一套包含《绘画》、《瓷器》、《玉器》、《青铜器》、《货币》、《铜镜》、《工艺美术品》等七个内容的《中国文物鉴定》录像带,近日由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这套录像带由国家文物局监制,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机关服务中心、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联合录制,特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史树青、李学勤、杨伯达、朱家溍、章津才、李辉柄、孔祥星等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讲授。每集讲授内容均以各种文物发展简史为线索,根据各时期的特点,详实地阐述了真伪品鉴定的理论依据。结合各专家鉴定实践经验,并辅以大量的真伪实物,加之讲授语言简练、生动易懂,是广大文物工作者和爱好者较好的学习资料。(韩晓春)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报春之歌
——来自建设中的毛泽东文学院的报告
谭谈
麓山北麓,湘水西畔,一片土地沸腾了。
在轰隆隆的推土机的进行曲中,一个山头奇迹般地消失了,一块大坪变戏法似地出现在人们面前。设计师们的笔,建筑工人的手,正在这里描绘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
这里,就是建设中的毛泽东文学院。

去年元宵节那天,湖南省委常委会议室里,召开着一个不同寻常的会议。
这是这一年省委第二次党务例会。省委分管党务的常委们,集体听取省作家协会和省文化厅的汇报。关于这次汇报,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亲自定了一个题目:文学创作与戏剧改革。会上,王茂林同志说,文学艺术的发达,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句空话,要办实事。当作家协会负责同志汇报关于文学奖的名称,有作家提议,叫毛泽东文学奖时,茂林书记说:好!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这个奖,就叫毛泽东文学奖;这个基金,就叫毛泽东文学奖励基金。当他得知中国作家协会将在全国部分省市建立青年作家培训中心时,就积极支持省作家协会向中国作家协会争取,并说,这个青年作家培训中心就叫毛泽东文学院。
汇报会后,王茂林同志亲自给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同志写信。这封信,成为中国作家协会工作会上的“热点”。
不久,在王茂林同志的倡议下,长沙市决定无偿划拨40亩土地,支持毛泽东文学院的建设。这年3月15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文选德,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秦光荣亲自到实地察看,为文学院选址,拉开了毛泽东文学院建设的序幕。

就在毛泽东文学院开始选址的时候,江泽民总书记到湖南来视察来了。
负责文学院筹建工作的同志想,要是总书记能够为毛泽东文学院题写一个院名,那该有多好啊!
他们立即向王茂林书记写了一封信,向他报告了这个想法,并请求他给予支持。
3月23日,总书记在江西视察后来到了湖南。他一到长沙,就去被洪水摧毁河堤的龙王港视察,并和民工们一起铲土筑堤。晚上,王茂林同志到他的住所去看他,并向他汇报湖南的工作。汇报中,说到湖南正准备和中国作家协会一道,筹建毛泽东文学院。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说,这是好事。办好事,我支持。当王茂林同志请他为毛泽东文学院题写院名时,他欣然命笔。他一连写了两个,一个横的,一个竖的。都是一整张的宣纸。

毛泽东是人民的毛泽东。人民爱戴他,人民缅怀他。
毛泽东文学院的建设,得到了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的支持。在1995年2月的湖南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当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省里将兴建毛泽东文学院时,参加会议的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零陵卷烟厂厂长武俊瑶,立即给厂里挂电话,与厂里其他领导同志商定,捐款100万元支持毛泽东文学院的建设。
零陵卷烟厂率先捐款,为毛泽东文学院的筹资工作开了先河。接着,长沙卷烟厂在厂长肖寿松的支持下,捐资150万元设立毛泽东文学奖励基金,这次又捐款100万元建设毛泽东文学院。湖南省建材集团总公司在总经理王玉林、副经理王德元的支持下,捐献水泥5200吨,解决了文学院建设用的全部水泥。涟源钢铁厂在厂长宋焕威、党委书记张友陵的支持下,捐献钢材500吨。常德卷烟厂、省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和学院承建单位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也各捐款100万元。捐款50万元的企业则有好几家。社会知名人士侯希贵先生捐来现金110万元……省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们,精心设计,反复修改,而且把他们应得的设计费全部捐给文学院。学院建设基地的农民兄弟们,则拆屋腾地,表现了对毛主席深深的敬仰之情。承担土方工程的永安机械化施工公司的工人同志们,冒着严寒,日夜奋战,短短12个昼夜,就搬掉了一个山头,推出了一块大坪……
1995年12月25日,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2周年的前一天,这里红旗招展,鞭炮齐鸣。毛泽东文学院奠基了!
这是春天里孕育的一个童话。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建筑史上的奇迹。一个占地40亩、建筑面积达16400平方米的工程,年初动议,年底动工。
到1997年那个收获的秋季里,这个全国目前最大的文学院,就将屹立在麓山之下,湘水之畔……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毕昇墓碑“走”进中国印刷博物馆
此碑确认揭开千古之谜
4月8日,湖北省英山县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将毕昇墓碑送进中国印刷博物馆,这标志着中国科学史料收集上的一项突破,它填补了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空白,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
北宋毕昇是举世公认的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仅有274字叙述了毕昇的身份为“布衣”,创制活字版的时间为“庆历(1041—1048年)中”,未记毕昇的籍贯,卒年及生平,因而,他的身世成为千古之谜。1990年秋,在湖北省英山县睡狮山毕家坳发现了毕昇及其妻李氏合葬墓及墓碑。墓碑字迹、图纹清晰可辨,中间阳刻双行“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其下共一“墓”字,碑左侧阴刻字“孝子毕惠(嘉)、毕文、毕成、毕荣,孝孙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碑右侧阴刻字“□□四年十二月初七日”。年号□□二字漫漶不清,但第一个字上部“白”字和其下一横可识别,认定是“皇”字,第二字有人认为是“祐”字,有人认为是“庆”字。自宋迄元,只有北宋仁宗有“皇祐”年号,元仁宗有“皇庆”年号,但“皇庆”只有二年,与墓碑明晰可认的四年不合,由此可以断定是皇祐四年即1052年,又毕昇墓碑有“神主”二字,系客死外地一年后的招魂葬,则此墓墓主与《辞海》毕所注卒年相吻合。
毕昇墓碑与墓地发现迄今,英山县已陆续发现了毕昇孙毕文忠墓及大量相关文物。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在考察了两墓墓地,反复观摩了墓碑及拓片、照片后,欣喜以诗代论:“名姓昭昭见梦溪,千年行迹至今谜,英山考古有新获,识得淮南老布衣。”“神主毕昇伴妙音,模糊岁月尚堪寻,纪年皇字仍留白,一字分明值万金。”至此,揭开了毕昇籍贯、卒年千古之谜。(翟刚)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人物剪影

  赤诚的眷恋
红路
孟宪杰已由镇委书记升为山东省章丘市市长了。其政务繁忙日甚一日,工作担子屡屡有加。然而,其文学作品却如喷涌的百脉泉水不断问世,陆续登载各地报刊。
孟宪杰是个农民的儿子。故乡旧军,这片曾孕育了一代儒商孟雒川的厚土,是他生命的根基。他与所有的从土地里走出来的国人一样,血脉里总是流淌着那浓得化不开的故土情结。因而,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他的散文作品,或借物咏怀比兴言志,或直抒胸臆纵笔狂情,无不是追忆往事激情的迸发,对故土和人民未来前进的探索和呐喊。
不管散文以何种形式出现,它的灵魂应是一个“真”字。孟宪杰的散文之所以能产生较强的社会效应,归于他对故土的眷恋,对人民的真诚。在他看来,故乡处处都美,都可入诗入画;人民个个都亲,都是父母兄弟。文学源于生活,人民是作家的母亲。这正是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赤诚的眷恋与永久的记忆是一对孪生姊妹。在孟宪杰的散文中,回忆故旧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既有个人情感的追思,也有对普通人的刻画和礼赞。
如果说真情和眷恋是他创作的动力,那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则是他进步的基础。读书、散步、思考是他的三大习好,也是他生活中的乐趣。从他满满的几个书橱的藏书中可见他的好学和渊博。他无论多忙,每天的报纸都要看,每周都安排时间集中读书。他的剪报、随笔、日记的数量,非一般行政干部所能及。他把晚间散步作为消除疲劳和思考的最佳方法。无论春夏秋冬,每晚散步一个多小时,这已是多年形成的习惯。或百脉泉边、绣江河畔,或田间地头,公园小路,河畔泉边,花前月下,都可见他悠闲的步履和若有所思的身影。一个个政府决策在漫步中诞生,一个个文学构思在脚步延伸中形成。健身、思考、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孟宪杰无意当作家,所以他从不刻意为文,只是用赤诚的眷恋拥抱生活。尽管他常常称羡梁实秋等散文大家笔法的圆熟和空灵,但他实在难以躲到象牙塔里去弄那种“超凡脱俗”的东西。因而单从艺术技巧而言,孟宪杰的作品还不能说已达到了圆满的境界。但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忠于实践,忠于职守,忠于人民的责任感,却有着强烈的感召力。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神州采风

  民间故事村
李俐
道教圣地湖北省武当山北麓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叫伍家沟的村子。全村876人,几乎人人都会讲故事、编故事。因而,这里便成了闻名遐迩的“民间故事村”。
讲故事是伍家沟村民一大习俗,是他们的一个艺苑世界。他们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传。田边、地头、树下、场边、茶余饭后,红白喜事,哪里有聚会,哪就有人讲故事。一到农闲,村里的“故事协会”还举办全村民间故事有奖大赛。凡此大赛,邻乡近村的人们也总要跑来看热闹听稀奇,上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和一些文化工作者,甚至省里的专家也要赶来或一饱眼福或汲取所需。
至于自发的“家庭故事会”、“妇女故事会”、“老人故事会”,则不分农忙农闲,随时随地举行。
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54名,大都能讲100多个故事,中、青年人能讲50多个故事的要占80%以上,12岁以下、7岁以上的娃娃们95%能讲10多个故事。
伍家沟地处历史文化中心,古麋国首都锡穴,孔子听《孺子歌》处,震惊中外考古界的“南猿”(今称郧阳人)头骨化石出土地曲远河,秦代吕不韦家族的流放地古房陵,唐太宗三太子濮王李泰的流放地郧乡,汉代武当县“三王城”,均距伍家沟不超过50公里。加之又地处武当道教圣地,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已普遍渗透于其口头文学之中。
现在,《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伍家沟村民间歌谣集》已经出版。湖北省文化厅已命名该村为“民间文学艺术之乡”。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已在该村命名3位民间故事家。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画册《胡志明主席
与中国》出版
在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胡志明主席诞辰105周年之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持编辑的大型画册《胡志明主席与中国》。
《胡志明主席与中国》特色十分突出。它体例严谨,结构完整,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胡志明在将近半个世纪中与中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刊出的许多图片资料非常珍贵,从而使这部画册极富长久保存价值及研究价值。
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一位外国领导人与中国关系的画册,是中越两国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友谊的真实记录。正如我国老外交家、现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会长黄华在为画册题词中所评价的那样,是“友谊的实录,历史的丰碑”。(海田)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秋香于秦昭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某星献歌图 吴之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