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七人集团策划暗杀阿拉法特
六名成员深明大义投案自首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21日电巴勒斯坦安全部门今天披露,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组织“七人集团”曾计划于本月28日暗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
这个自称为“复仇部队”的组织中的6名成员最近向情报部门自首,并供认了他们的暗杀阴谋。阿拉法特对这些人自首表示赞赏,并赦免了他们的罪行。
该组织于一年前开始活动,其领导人是齐亚德·基沙维。今年初,基沙维命令上述6人注意阿拉法特的行踪,乘阿拉法特本月28日前往加沙烈士陵园之机将其暗杀。但由于种种原因,这6人后来断绝了与基沙维的关系,并决定自首。


第6版(国际)
专栏:

  意大利议会选举揭晓
中左联盟获胜中右联盟失败
本报罗马4月22日电记者史克栋报道:21日举行的意大利战后以来第十三届议会选举结果于今天中午正式揭晓。以左翼民主党为主要力量的中左联盟获胜。
据意大利内政部公布的投票结果,在参议院的315个议席中,中左联盟获得了167席,中右联盟得116席,北方联盟获27席。在众议院的630个议席中,中左联盟得319席,中右联盟只有246席,北方联盟为59席。
左翼民主党以21.1%的选票成为意大利政坛的第一大政党,意大利力量党以20.6%的选票名列第二。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次选举中,中左联盟与中右联盟分别都提出了自己的总理候选人。中左联盟获胜后,下届政府自然将由其候选人罗马诺·普罗迪出面组阁。在意大利历史上将首次出现以左派力量为主的政府。
普罗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政府的首要任务将是解决意大利的就业问题和进行体制改革。
新选举的议会将于5月9日正式开始工作。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波黑难民有家难回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胡锡进
一批穆斯林难民21日试图重返波黑中部多博伊的战前故里,遭到当地塞尔维亚居民阻拦。双方都带着棍棒,在一座桥上以石块相击。在此之前,驻波黑西部塞、穆族交界城市奥托卡市的执行和平部队动用装甲车,不断鸣枪警告,才阻止了200名穆斯林难民同400名塞族居民的一场械斗。这只是近日波黑中、西部难民“探家”引发的一系列平民冲突的两个例子。国际观察员和联合国高级难民署警告说,这些冲突有可能引发新的紧张局势,他们呼吁国际社会予以高度重视。
据联合国高级难民署统计,波黑战争共造成250万难民,占波黑战前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约100万人仍在波黑,67万人生活在前南各国,70万人进入其他欧洲国家。根据代顿协议,所有难民有重返家园的权利,联合国高级难民署去年底还公布了一个重新安置难民的两年计划。迄今为止,只有极少数人因落实波黑版图,得以随本族军队重返故里。然而,在萨拉热窝统一期间,反而出现近10万新的塞族难民。联合国高级难民署认为,使波黑全部难民重返家园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的家园很多已经毁坏,许多人出于恐惧,也不愿意重返故乡,希望在本族控制区内定居。
波黑难民因目前境遇不同,心态各异。随着波黑和平的巩固,要求对家园作“重返前探访”的难民逐渐增多,联合国高级难民署发言人19日在日内瓦说,该署收到数十起要求对这种探访提供帮助的申请,但是难民署同波黑各方政权联系时,十中有九遭到回绝,这明显违背代顿协议关于波黑全境人员自由通行的规定,不少新闻传媒认为,遣返波黑难民有两大困难,一是解决波黑难民问题有连动效应,逃到本族控制区的难民往往住进他族难民留下的房子,他族难民回归,意味着这些人失去住房,因而遣返工作在民间就有抵触。二是波黑各族控制区的民族单一性已成事实,各族政权,尤其是塞、克族当局都不愿意本族控制区重新出现民族多元化,因而拒绝向遣返难民提供合作。据国际观察员提供的消息,近日抵制难民探家的平民行动,往往受到当地民族政权的暗中鼓动。
解决难民问题对于波黑的未来具有实质性意义,被看作代顿协议能否真正落实的试金石。代顿协议的基本宗旨是把波黑重新建成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统一国家,各民族的混居有助于打破穆—克联邦和塞族实体之间的界限,增加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就今年来说,部分难民重返家园将有利于温和势力在9月波黑大选中取胜。各民族现政权给难民回归设置障碍,则出于相反的考虑。难民问题还牵涉到欧洲国家的实际利益。滞留在德国的波黑难民居西欧之首,达32万人。德国已宣布今年7月开始遣返波黑难民,周边国家纷纷担心这些难民向本国流动。舆论认为,如果连波黑内部的难民都无法重返故里,西欧各国将很难把本国境内的波黑难民送走。
(本报贝尔格莱德4月2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黎以危机十二天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吴文斌
空袭炮击民众遭殃
黎以危机迄今已进入第12天。以色列武装直升机、战斗机和地面炮火,昨天再次对黎南部的纳巴蒂亚、图法赫和西贝卡地区的40多个村镇进行空袭和炮击,以色列军舰昨天继续炮击赛达市以北通往贝鲁特的唯一沿海公路。与此同时,真主党民兵在停止对以炮击8小时之后,昨晚又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3批火箭。
据报道,以色列在历时十几天的大规模空袭和炮击中,共向黎60多个村庄、城镇发射了3000—4000发导弹、火箭和炮弹,打死了170多黎平民,打伤300多人,造成50多万人流离失所。真主党武装则共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531发“喀秋莎”火箭,使1.2万多以色列基尔亚特·什莫纳城的居民逃往以内地避难。
据以色列方面估计,以打死了50名真主党分子,摧毁了5—6个“喀秋莎”火箭发射架。但是,以色列空袭黎重要经济设施发电厂和平民,特别是18日制造的纳巴蒂亚和卡纳惨案,炸死130名在联合国驻地避难的黎无辜平民,引起了黎巴嫩和世界舆论的公愤。舆论纷纷指责以的军事行动已从“防御性”打击,演变为“报复性”打击。
舆论指出,以没能完全阻止真主党向以北部发射“喀秋莎”火箭,只是将发射火箭的地点向北移了20公里;舆论形势对以更为不利,特别是在以制造了两起轰炸无辜平民行动的惨案之后,许多人指责以色列是在搞“国家恐怖主义”。
多方斡旋反应不一
为了制止冲突的进一步恶化,避免局势失控,国际社会强烈呼吁冲突双方立即停火。为早日实现停火,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斡旋和调停。法国外长在与叙、黎、以领导人磋商后,提出了一项停火建议。法国方案受到叙、黎、伊朗等国的欢迎和欧盟国家的支持。叙、黎希望欧盟在中东发挥更大作用,认为美国方案提出的收缴真主党武装,保证以占领区的安全是不能接受的。
特别引人瞩目的是,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和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20日首次参与外交努力,韦拉亚提在大马士革分别与叙、法、俄、意外长进行了会谈,这反映了欧盟希望伊朗发挥影响和作用的意愿。叙外长沙雷和伊朗外长韦拉亚提还分别会见了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对真主党施加影响。
美国难以主导调解
美国作为中东和谈的调解人,在冲突伊始,无视以对黎南部的占领,将责任归咎于真主党对以北部的炮击,并在6天之后才提出了一项明显偏袒以色列的“停火方案”。以色列总理佩雷斯21日在与克里斯托弗会晤后对记者说,以只接受美国的调解,并指出多渠道、多方案等于无方案。言外之意,拒绝法国、欧盟和俄国的调解和建议。
20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一天之内连续会见了接踵而至的法国外长德沙雷特、意大利外长阿涅利、伊朗外长韦拉亚提、俄外长普里马科夫和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就黎巴嫩局势的最新发展及停火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此同时,5国外长还在大马士革进行了繁忙的双边和多边磋商,协调立场。意大利外长阿涅利表示,他们的会晤旨在使美、法方案之间寻求一个有关各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
围绕调解黎以危机,已形成美国、欧盟和中东地区国家多方插手的局面,美国一家主导调解中东问题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此间观察家认为,由于冲突双方在停火机制和条件、停火后应采取的安排及对黎提出的赔偿等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停火协议一时难以达成,仍须有关各方作不懈的努力。(本报大马士革4月2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日本宪法面临考验
张国成
美国总统克林顿和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日前在东京签署的《日美安保联合宣言》,宣称日美安保体制是“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基础”,并提出,面向21世纪,两国将强化这一体制。这件事自然引起世界舆论的关注。
冷战时代,世界上双边、多边、地区的各类“安全条约”不胜枚举,其目的多是为了在乱世中求得自保。1960年,修订后的新日美安保条约生效,其目的大体也是如此。但是,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美日居然把这个双边防卫条约说成“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基础”。此言似有日美携手、主宰亚太的味道。
日美安保条约从1951年订立迄今已存在45年,在那么漫长而“危险”的年代里,双方并没想到使这个条约不仅适用于日美两国,而且适用于整个亚太地区。而今天两国却渲染“远东出现紧急事态”,从而要把双方的军事行动扩大到整个远东地区。对此,就连日本的报纸也提出了疑问。《朝日新闻》社论“感到吃惊和不安”,“对向着相反方向发展的日美安全合作的现实感到担心”。显然,对于日美强化安保体制的真正目的,日本民众也不能不抱有警惕。
冷战格局结束后,世界上的一些局部战争并没有停止,某些地区依然存在着紧张局势。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寿终正寝。因此,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继续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地区纠纷也应由该地区有关各国共同参与。那种强化双边安保体制进而主宰地区形势的做法,实属“冷战遗风”。
一个时期以来,围绕日美安保体制问题,日本国内舆论发表了种种意见。议论的核心问题是,日本应继续奉行“专守防卫”的政策,还是把军力扩大到日本以外;日本应维护战后制定的和平宪法,还是“修宪”或从实际上突破宪法的约束。日本一位有影响的政治家对这两个问题发表了具有倾向性的意见。他认为,日本战后奉行的“一国和平主义”的外交政策“在冷战时期是必要的。冷战后,日本必须积极参与解决国际纷争”。这实际上是在鼓吹抛弃“专守防卫”政策。他还说,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为了维护生死攸关的商路和海上能源通道,应该为了地区的安全支援美国军队的行动,采取预防性对策。这种主张实际上突破了日本宪法第9条关于永远放弃以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手段的规定。
日本和平宪法是日本在二战中以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代价得出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这个宪法宣布日本将永远放弃战争,不保有军队,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正是这部宪法使日本战后得以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因此,应该说日本宪法是一个界限。一旦这个界限被突破,人们就有理由怀疑日本在所谓“防卫”的道路上还会走多远。《日美防卫合作方针》的修改,使日本的和平宪法面临严峻的考验。日本人民和亚洲人民都在关注事态的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美结束导弹问题会谈
新华社柏林4月21日电(记者邢桂敏)朝鲜和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在柏林就不扩散导弹问题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会谈于21日下午结束。
参加会谈的朝鲜代表团团长是朝外交部美洲司司长李亨哲,美国代表团团长是助理国务卿帮办罗伯特·艾因霍恩。
会谈结束后,双方均未透露会谈内容。此间报纸援引华盛顿方面的报道说,此次会谈主要讨论了“有争议的导弹出口和研制问题”。
据悉,这次会谈是“一轮预备性会谈”。双方均未谈及下次会谈的时间和地点。这是最近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韩国后,朝鲜和美国外交官的首次正式会晤。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间谍卫星待价而沽
德国放弃制造改用现货
据新华社波恩4月21日电据德国《星期日图片报》21日报道,德国政府将冻结费用高达20亿马克(约合14亿美元)的德法联合制造间谍卫星计划,转而使用美国的间谍卫星。
该报援引德国联邦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克劳斯·罗泽的话说:“德法间谍卫星可能投入使用的费用、时间和卫星的性能还远远没有确定。在目前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更情愿使用已有明确费用的东西。”他说,美国已表示,德国出6亿马克(约合4.2亿美元)就可使用美国的间谍卫星。


第6版(国际)
专栏:

  乌一些人士不赞成炸毁导弹发射装置
据新华社基辅4月21日电(记者陈畅)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州有关人士不赞成炸毁洲际导弹井式发射装置。
赫梅利尼茨基州是原苏联重要的核武器储存基地。乌克兰境内的130个洲际导弹井式发射装置中有90个部署在这个州。根据1993年11月批准的第一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1994年1月乌、美、俄三方声明,1996年1月5日在乌克兰炸毁了第一个洲际导弹井式发射装置。
赫梅利尼茨基州有关人士对此表示反对和不安,认为炸毁这些井式发射装置,不仅给本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带来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他们认为不应炸毁这些已无核武器威胁的发射装置,而建议通过拆卸、组装的方式使这些发射装置转为民用。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总统外交助理谈叶利钦访华
加强俄中关系有利世界稳定
新华社莫斯科4月22日电(记者张铁钢)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外交助理留里科夫今天强调,叶利钦即将对中国进行的访问,不仅可以加强俄中两国关系,而且将有助于世界的稳定。
留里科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叶利钦的这次国事访问,是短短三年来俄中第三次最高级会晤,是加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俄中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留里科夫介绍说,叶利钦将在北京同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并签署多项文件,其中包括两国面向21世纪建设性伙伴关系原则基础的联合声明以及加强经贸、核能、宇航、能源等领域合作的协议。
在上海,叶利钦将参观一些经济项目,会见一些企业界人士,并将同中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领导人签署一项在共同边界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议。
留里科夫说,俄领导“非常重视”发展俄中两国关系,过去年代的一些不快已经消除,现在两国关系已发展成为伙伴、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俄总统外交助理重申,俄对台湾问题的立场非常明确: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他说,俄与台湾仅仅保持着非官方的贸易关系。
据留里科夫介绍,叶利钦访华期间将同中国领导人正式建立“热线联系”,双方还将建立俄中人民面向21世纪友好委员会,以加强两国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与往来。留里科夫称,这次访问之后,俄中关系必将达到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水平”。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会见俄政界人士
据新华社莫斯科4月21日电正在俄罗斯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21日在莫斯科会见了俄罗斯的一些政界人士,就俄罗斯6月总统大选前的政治和经济形势进行了交谈。
应邀参加这次会见的有“亚博卢”集团领导人亚夫林斯基、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俄国家杜马议员列别德、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等。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总统访华前夕表示
俄中是面向21世纪建设性伙伴
本报莫斯科4月22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即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叶利钦总统今天在克里姆林宫接受本报和新华社驻俄罗斯记者的联合采访时表示,俄中关系是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叶利钦总统说,在过去的3年中,俄中关系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两国关系提高到了一个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的全新的水平。现在,完全有理由把这种关系说成是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他说,俄中已建立定期的政治对话,两国的边界正成为稳定合作的纽带。“今天,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不存在政治性的问题。”他说,两个最大邻国相互关系的新进展不仅有助于实现俄罗斯和中国国内发展的任务,加强两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是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他表示相信,他即将对中国的访问将成为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和加深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合作的重要事件。
叶利钦总统说,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邻国。俄中关系已达到的水平和具有的性质是我们共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财富。珍惜并增加这一财富是我们对未来几代人的义务。正如中国俗话所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谈到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亚太政策问题时,叶利钦总统说,俄中两国首先在亚洲开始就边境地区的缓和信任措施进行会谈。他说,希望在访问北京期间,我们同中国伙伴将共同收获这种会谈的丰硕成果。他说,俄在国际舞台上遵循现代国际法公认的原则:国家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武力和不用武力相威胁;尊重国家领土完整及和平解决争端。在同亚太国家的关系方面,我们将努力创造对俄罗斯进行经济改革、加快远东经济发展、使俄罗斯参与该地区政治与经济进程的有利条件。在这方面,同中国的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谈到俄罗斯国内形势问题时,叶利钦总统说,俄罗斯的改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开始在慢慢地提高。他说,俄罗斯即将举行总统选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俄罗斯国家的命运将取决于这次选举。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泳三会见尉健行
本报汉城4月22日电记者徐宝康报道:韩国总统金泳三今天在总统府青瓦台会见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金泳三说,韩中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我对现在的两国关系的发展感到十分满意。韩中经贸关系发展很快,今年双边贸易额可望突破2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对外第一大投资对象国,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大发展。
尉健行充分肯定中韩两国和两国工会关系的良好发展,相信通过访问,这种友好合作关系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为团长的中国工会代表团是4月20日抵韩国进行友好访问的。访问期间,尉健行同韩国劳总朴仁相委员长举行了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工会的交流合作具有广阔前景,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捷领导人会见钱其琛
钱其琛与捷外长会谈
据新华社布拉格4月22日电(记者孙希有)捷克总统哈韦尔22日在布拉格宫会见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宾主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
哈韦尔总统对钱其琛访问捷克共和国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捷克政府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怀有友好的感情。捷克政府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把中国看作具有世界意义的政治伙伴。他说,捷中两国共同点很多,两国都在进行经济改革,捷中双边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钱其琛对捷近年来政治逐渐稳定、经济逐渐恢复、社会安定、改革取得初步成果表示高兴。他说,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也较快,市场不断扩大,这为中捷两国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只要两国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捷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就会得到健康发展。
会见中,哈韦尔总统重申台湾问题和西藏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捷克不予干涉。
钱其琛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哈韦尔总统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哈韦尔也请钱其琛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据新华社布拉格4月21日电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21日晚飞往捷东部工业城市普热罗夫,与捷克总理克劳斯举行会晤,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钱其琛说,今天我与齐耶莱涅茨外长和德劳希工商部长进行了很好的会谈,我们都认为发展中捷关系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中捷两国都在进行经济改革,改革经验也可相互借鉴。中捷两国不存在利害冲突,两国应在平等互利和求同存异的原则基础上发展长期和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克劳斯说,捷克对发展对华关系有浓厚兴趣,希望发展包括政治、经贸和文化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关系,希望在捷市场上看到更多的中国产品,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捷克商品出口到中国。克劳斯重申了“一个中国”的政策。他说捷克把台湾看作中国的一个地区,保证只与台湾发展非官方关系。钱其琛对此表示赞赏。
据新华社布拉格4月21日电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21日与捷克外长齐耶莱涅茨在布拉格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国关系、地区和国际局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钱其琛说,中国重视同捷克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尊重捷克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同捷克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关于两国经贸关系,齐耶莱涅茨说,捷企业界对中国市场感兴趣,希望到中国做生意和投资,两国政府对此应给予支持。
齐耶莱涅茨重申捷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捷不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关于西藏问题,捷克外长强调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捷克从来没有,今后也不支持西藏的分裂势力。钱其琛对此表示赞赏。
钱其琛是20日抵达捷克首都布拉格开始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4月21日,以色列飞机继续轰炸黎巴嫩南部。这是以色列士兵在阵地上准备炮弹。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