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公仆心声

  抓好党建工作是书记应尽的职责
徐信安
编者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委应当怎样抓好党的建设?县委书记应当怎样尽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此,平陆县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他们的经验证明,只要县委领导聚精会神抓党建,并且形成全县方方面面齐心协力共同抓党建的机制,农村基层组织的后进面貌可以很快得到改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就会明显提高,从而促进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
我担任县委书记以来,时刻牢记党建工作是党委书记的天职,带领县委一班人,以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从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入手,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强化党委书记抓党建的意识
我们在工作中深切感受到,哪里的党组织建设抓得好,作用发挥得好,哪里的工作就顺利,经济发展就较快;否则,工作难开展,任务难落实,形势难稳定,经济难发展。我担任县委书记后的第一次常委会,就研究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决定并组织了“徒步三千里,今日古虞行”的基层党组织状况大调查。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我三上王锡岭,两登庙凹山,先后调查了70多个农村党组织。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着战斗力弱、凝聚力差的问题,有的甚至长期瘫痪。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的各级书记抓党建的力度不够。基于此,我们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党建工作大会,安排部署了全县的党建工作。会上,我明确提出了两点:一是党建工作是县委的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的工作,抓好党建工作是我这个县委书记的天职;二是各级党的书记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的书记不抓党建工作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工作是不称职。这样一来,县、乡、村的三级书记,都承担起了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担子,真正把党建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保证了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牵动面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全党,齐抓共管,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使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推进,卓有成效。在这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唱好“主角”戏,把好“配角”关。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在抓基层党建工作中,县委是“主角”,县其他几套班子是“配角”。只有主配搭当协调,才能唱红唱好基层党建工作这台戏。为此,在制定基层党建的大政方针和开展各项党建活动中,我总是让县委牵头抓总,并带着县其他几套班子共同实施。一年多来,我多次带着县五套班子领导,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到农村看望老党员老干部,了解新情况,研究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
二是提高素质,明确职责。县委各职能部门,是县委与基层党组织的结合部,起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为此,我首先从抓好职能部门整体素质入手,加强县委职能部门建设,先后对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等党务部门干部进行了加强充实,配齐配强了县委主要职能部门的班子。
三是配齐配强乡、村两级班子。我着重抓了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的整顿和调整。1995年以来,针对县直、乡镇班子长期没有调整,基层党组织班子力量薄弱的实际,县委先后分六批调整充实了县直、乡镇班子,并着重加强了党务干部的配备,使县各党委班子得到了充实加强。在抓好党委班子的同时,县委又对全县农村党支部班子进行了全面整顿,并从县直机关抽调60余名青年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其中有16名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有效地加强了基层党支部的班子建设。
重点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我们平陆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村党组织作用发挥得如何,支部书记举足轻重。
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我们首先从提高素质入手,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其次,从发挥作用入手,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管理。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开展讨论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共平陆县委关于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规定》下发后,农村党支部书记称赞这一规定是他们干好工作的“护身符”。
再次,从优化环境入手,支持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为了解决职能部门不太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部门负责人不关心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问题,我们在县、乡机关组织开展了“如何关心支持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大讨论。针对少数农村支部书记遭受打击报复的案件惩处不力的问题,我责成政法部门开展了“破积案、打现行”的活动,公开处理不法分子,震慑了坏人,弘扬了正气。
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证。我始终把建立和完善各种党建工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把执行各项党建工作制度作为行为准则。目前全县农村党支部,普遍坚持和完善了一整套党建工作制度。在做好党建经常性工作的同时,按照制度的规定我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常委会,每季召开一次全县党建会议,专门研究党建工作,在落实与农村党支部书记交朋友的制度上,我坚持与50位朋友保持联系,先后登门拜访、请回谈话、信件往来达300余人次,归纳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70余条。县委的这些做法,为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做出了表率。各项党建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保证了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风气。 (作者系中共山西省平陆县委书记)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加强管理注重培训竞争上岗
淮安抓紧培育奔小康领头人
本报讯江苏省淮安市委为强化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最近,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抓紧培育一大批带领群众致富共富奔小康的领头人。
加大后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的力度。各基层党委按照每村3—4名后备干部的要求对已有的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和调整充实,建立人头档案。市委组织部利用四个培训基地和市委党校分批对600名2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的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并在上半年全部安排上岗锻炼。
加大优秀能人的选拔使用力度。结合村支部到期改选和村支书调整,继续完善和推行村支书竞争上岗,强化村支书和村支委任期目标责任制。村支部调整充实人员,要公开选用干部的条件,努力把优秀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科技能人、乡村企业经营管理骨干、个体大户中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党员选拔上来,以改善和优化班子结构,提高村级领导班子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邵步宏李军)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党建百花园

  千名干部驻村包点百村农民齐奔小康
南昌市干群合力促进农村发展
本报讯江西南昌市切实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持贫困村,巩固小康示范村,整顿落后村,下派干部包村蹲点,干群合力帮助农民致富,使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市涌现出先进村党支部225个,95个村率先实现了小康。
为帮助贫困村、落后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南昌市先后投入扶贫资金480.4万元,新开发果园1.2万亩,开挖精养鱼池1.3万亩,帮助扶贫点启动项目74个,加速了贫困村脱贫致富进程,为农村奔小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他们还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入手,积极为农民办好事,做实事。2月24日,在干群合力下,该市鄱阳湖岛中间的新建县南矶乡终于正式通电。(洪新轩)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党建百花园

  从政治角度想问题按根本宗旨办事情
庆云县委把讲政治融入实际工作中
本报讯山东庆云县委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按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办事情,把讲政治融入各项实际工作中,领导全县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带出一个政通人和、经济快步发展的局面。
庆云县委抓工作注重从政治上考虑问题,他们讲政治不尚空谈,而是把政治融入各项实际工作中。
县委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所盼。该县地处海浸区,全县有13万多人世代喝苦水、雨水、高氟水,导致地方病、传染病流行不断,危害群众健康,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县委经过反复讨论、论证,横下决心,在苦水区兴建庆云水库。水库占地5200亩,容水1525万立方米,总投资4500万元。县委还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全县建起了4个蔬菜基地,果树发展到25万株。
(朱殿封郑以胜刘月新)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本月话题

  称职的村干部为何想“撂担子”?
——湖南省常德市1870个农村党支部的调查
“撂担子”现象令人忧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湖南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面前,这就是一些越是能力较强、工作出色的村干部越“撂担子”。据湖南省常德市1870个行政村统计,仅1994年以来就有757名村干部想“撂担子”,占村干部总数的8.1%,其中“撂担子”的村党支部书记213名,占村支书总数的11.4%。他们平均年龄为42.6岁,任职时间最长者9年,最短的11个月,且绝大多数是工作称职的村干部。受“撂担子”的影响,不久前又有369名村干部提出申请,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村干部难当、怕当、不愿当的心理。
他们为何“撂担子”
农村村干部“撂担子”的原因比较复杂。通过调查分析,“撂担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原因之一,普遍偏低的工资待遇使他们产生了心理上的失衡,诱发了“撂担子”的想法。村干部常年累月奔走在外,工作繁忙辛苦,基本上是不脱产的脱产干部。他们的年工资大多在七八百元至一千元左右,大抵相当于或低于本村的人均收入水平,而且还要到年终才能兑现。加之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一些富裕了的个体户在村里神气活现,个别村干部下海后,利用自己懂经营、会管理的才能,很快成了农民眼中的“款爷”,这些对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工作清苦、报酬菲薄的现职村干部形成较大的冲击,使部分村干部感到困惑,思想产生骤变,觉得不如早点“撂担子”,多赚点钱更实惠。常德市石门县和安乡县有68名村级干部就是因为抵挡不住这种诱惑而“撂担子”。
原因之二,工作难度不断增大,部分土生土长的村干部感到力不从心,产生了“撂担子”的念头。常德市村级干部中47%的是初中以下文化,其中小学文化的占16.9%。长期囿于土地与农民的生活圈子,决定了部分村级干部不愿也不知道怎样走向大市场,当市场经济扑面涌来,一些村干部无所适从,不知从何抓起。由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他们看山山愁,看水水恶,发展经济没思路,脱贫致富没门路。由于农村方方面面各项工作的落脚点都在村里,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什么工作都需要村级干部去抓落实,使他们感到压力很大,不如一“撂”了之。
原因之三,后顾之忧无人管。不少村干部反映,工作了一辈子,也成不了国家干部,子女就业更是无门路,还不如到乡镇企事业单位谋个职。由于“前程”渺茫,任职长的心灰意冷,新任职的无工作干劲,严重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常德市有47名有一技之长的民办教师,被村民举荐当上村支书,上任仅一年多,就使村里的面貌大为改观,集体经济收入从长期亏损到盈利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群众十分满意,可他们看到政府规定,民办教师到2000年将全部转为国家公办教师的消息后,说什么也不干了,又决然回到了从前的教师岗位。
原因之四,工作弹性大,使部分村干部左右为难。调查中,有43%的村干部对地方一些政策持怀疑情绪。安乡县90%的村均负债“生产”,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由于债务沉重,村干部在群众中讲不起硬话,树不起威信,而一年到头上门讨债的接二连三,有时甚至逢年过节都不得安宁,村干部只好东藏西躲。仅1994年该县就有79名支部书记“撂担子”,占全县支部书记总数的31.4%。常德市安乡县仅发生无理谩骂和殴打村支书的事件就达80多起,其中1人还被夺去了生命。面对此种情况,不少村干部气愤地说:“为了工作却遭别人暗算,这个问题不解决,叫我们怎么干下去?”
“撂担子”的对策思考
农村村干部频繁“撂担子”现象是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给农村工作带来了严重不良后果,致使有的村“群龙无首”,有的村工作甚至处于软弱瘫痪状态,直接影响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稳定村级干部队伍,具体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多树立正面典型,搞好宣传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从农村发展的大局出发,培养和树立一大批肯于吃苦、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村级干部典型。
二是着力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给他们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以进一步增强村级干部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三是积极为广大村干部排忧解难。各级各部门要从稳定农村政策的大局出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要加大整治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力度,从严处理殴打和行凶报复村级干部的行为,为广大村干部撑腰壮胆,千方百计支持他们的工作。
四是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要特别注意把那些开拓意识强,有一定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的农村知识青年、复退军人等,选拔到村级干部队伍中来。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

王迪开当支书六年,全村人均收入增长十一倍,其中的奥秘何在?
  向桥村致富趣事
本报记者傅振国
有关湖北省蕲春县向桥乡向桥村党支部书记王迪开带领村民致富的种种趣事,我最先是从蕲春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文耀那里听到的。他只讲了几个故事的轮廓,就激起我前往采访的浓厚兴趣。
针尖对麦芒的比喻
1989年,王迪开还在当村长。乡里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到葛洲坝参观,要带300元钱。村里拿不出,支部书记让王迪开去借贷款。
当时向桥村人均年纯收入才105元,全村欠外债6.4万元。王迪开借贷款时引来一阵嘲讽。
人家说:“你们村还有1万多元贷款久拖不还。给你们贷款,恐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一句话激得26岁的年轻人火起,王迪开咬牙切齿:“你听着,房上的瓦有俯有仰的时候,我向桥村有穷也有富的时候。向桥村不富起来,我王迪开头朝地倒着走!”
1990年王迪开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他在民政部门支持下,在村民中组织生产救灾互助储金会。民政局给了两万元铺底的资金。王迪开卖掉自家的新房,将所得15000元全部入会。其他村干部和村民们也纷纷带钱入会,筹集了几万元,发展生产有了启动资金。
带猪“示众”
向桥村地处蕲春县北部山区,实在没有致富的门路。要想富,先养猪。但是,如果像过去那样,一户养一头两头猪也富不起来,必须发展规模养猪。党支部要求平均每人养两头。村民们发愁:怎么养得起?都在互相观望着。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王迪开带上妻子到武汉那些大养猪场学习,买回科学养猪的书籍钻研,一下子养了43头。
夏天的傍晚,正当村民都聚集在街上乘凉聊天的时候,王迪开和妻子便赶着这43头肥猪,浩浩荡荡,从村西头走到村东头。说是给猪洗澡,实际上是带猪“游行示众”,让村民看看榜样的力量。
“迪开,这猪长得真是爱死人啰!”
“迪开,一家伙养43头,吃什么呢?”
王迪开就趁机开讲,大讲特讲。
这一年王迪开卖猪得纯利12000元。他不藏富,逢人就讲:我一年养猪就得了多少多少。
“啧啧……”村民们投来羡慕的眼光。
送你一头小母猪
现在,村民想养猪的多了,可是没钱买仔猪。按村党支部的要求每人养两头,4口之家就得8头,那要1000多元啊。
王迪开又想出一个“点子”:从本村生产救灾互助储金会里拿出55000元,买优质母猪153头,送给没钱买母猪的农户。为了收回成本,只提一个条件:等母猪生下小猪时,每一窝给村里送一头就行。
怪不得村民说“支书点子‘怪’”呢,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
村民乐意。省去了启动资金1000元,等于白手可以起家。一头母猪一年下两窝仔猪,一窝8到10头,一年就是16至20头。仔猪每头可卖100元以上,除去送回村里两头,还可得1400至1800元。更重要的是,自家养猪用不着去买仔猪了。
村里的集体经济也不吃亏:送村民一头母猪,一年可收回两头小猪,每年收回306头,等于收回3万元,两年收回全部投资,到第三年就开始赚了。更重要的是,这153头母猪送下去,一年繁殖五六千头,一下就解决了要达到人均两头猪的仔猪问题。
死猪按照活猪赔
养猪就怕猪瘟。为了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王迪开找到当地责任心强、技术好的兽医张菊签合同,承包向桥村生猪的防疫工作,一年给两万元收入。这在农村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同时又规定,如病死一头,则按出售活猪的价格赔钱。死一头50公斤重的猪,得赔四五百元。这一招确实厉害,逼得兽医关心猪的死活超过了养猪的户主。张菊承包了3年,病猪死猪逐年减少,如今基本没见死猪了。村党支部除了兑现合同外,给张菊的奖励也是一年比一年高。1995年奖他四室一厅的房子,但产权归向桥村。张菊在向桥村一天,这房子就给他住一天,离开向桥就要退房。这也是“拴心留人”啦!
离开向桥村的时候,我和陈文耀副县长在车上给向桥村算了一笔帐:1995年这个村人均纯收入1260元。王迪开当党支部书记6年间,向桥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倍。农村最需要这样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人。农村党的建设最关键是选好党支部书记。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来信

  要把党员之家建好
党员活动室作为基层党员活动的一个固定场所,一直被称为党员之家。然而,近年来有不少基层的党员之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以前那样红火了,甚至有名无实,变得家不像家,党员对此也不满意。据笔者考察,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门不常开。这一类党员之家条件不错,但是非等每月一次的党日活动不开门,非等上面来人检查不开门。平时党员想进党员之家活动进不去,看着自己的活动室却不能自由活动。
二是缺少内容。不少的党员之家比较“穷”,只是两间房子,一个牌子,几条凳子,四壁空空,缺少实实在在的活动内容和条件。有的有电视机,但没有电;有的有几本报刊杂志都是几年前的。久而久之,党员们感到家无恋头便敬而远之。
三是名不符实。有不少的党员之家名存实亡,早已变成单位或部门的仓库,堆积着破橱烂桌或产品货物。农村有的党员之家成了农机具的库房,本身就失去了党员活动的功能。
党员之家变形走调的情况一定要引起基层党组织的高度重视,要千方百计保住和建好党员之家这个阵地,并充分发挥党员之家在新形势下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的有效功能和作用。连云港市委组织部李东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党建百花园

  立足整体规划着眼长远发展宁乡县加强农村党的建设
本报讯湖南省宁乡县委立足整体规划,着眼长远发展,不断实践提高,探索了一条党建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路子。全县35个乡镇、914个村,乡乡有基层党校,村村有党员活动室。县委统筹安排,组织部、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每年还分别在县、区、乡镇党校分批举办村党支部书记、科技村主任、会计、妇女主任、治保主任、建党积极分子等综合或专业培训班,五年累计县级集中培训村干部达6100人次。
(宁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日前,四川开县举办《人民公仆——孔繁森大型图片、实物展览》,进一步掀起了学习孔繁森的热潮。    魏培容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辽宁省义县张家堡乡报恩寺村党支部书记巩凤龙,组织党员成立党员春耕服务队,设立便民车,为春耕生产服务。图为巩凤龙(左)利用便民车义务为春耕村民运送农肥。   劲舟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河南省平顶山市组织3480名干部,组成624个工作组进驻3031个行政村,为流动人口办证,广泛开展为独生子女户“送温暖·添光彩”活动。图为曹镇乡秦庄村独女户张秋云(右一)在接受工作组的慰问品。
彭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