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跨世纪的蓝图新长征的纲领
陈锦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使我国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纲要》的重要特征,是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
《纲要》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与以往相比,计划制定和实施的国内外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经济体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纲要》向社会展示了政府的意愿,提出了较强的政策导向。
突出宏观性。《纲要》着重规划了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和整体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重大经济关系和全国生产力布局,提出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变化的总量指标,以及若干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建设项目,提出了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政策。这与以往计划的指令性,以及指标过细、项目过多、过于具体有明显的不同。
突出战略性。《纲要》注意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在奋斗目标、改革开放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跨世纪重大建设项目等方面进行了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衔接;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科教兴国战略、地区发展战略、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的对外贸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粮棉生产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基础工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等等。这些发展战略,构成了《纲要》的基本脉络。
突出政策性。《纲要》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政策,如保持宏观总量平衡的经济政策,促进结构优化的产业政策,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区域经济政策。在加强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基础工业,振兴支柱产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使《纲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
型转变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纲要》与以往的中长期计划相比,具有的最突出特点。今后15年中国经济发展要在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下,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做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微观活力和宏观调控相统一,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相统一,关键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经济发展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变化,体现竞争原则。国家通过确定奋斗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向社会展示政府引导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意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引导方向,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引导资源合理而有效地配置。计划对微观经济活动不具有约束力,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通过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关键是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微观经济主体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纲要》提出,必须依靠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九五”期间要切实在以下七个方面把经济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充分发挥体制改革带来的活力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二是充分发挥现有基础的潜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四是狠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与合理经济规模的要求,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六是加快流通领域改革,提高流通效率。七是正确运用计划手段和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抓好这七个方面的工作,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克服多年形成的依靠高投入、不注意集约化经营的粗放型观念。经济活动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必须把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纲要》突出强化了对实施科教兴国的要求,强调要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优先发展教育。要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和建立科研、开发、生产、营销紧密结合的机制。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高技术与常规技术的结合,加快推广成熟适用的先进技术。提高产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结合重大工程组织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关键性、共性、基础性的重大技术。通过加强对技术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程。积极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进步,教育是基础。“九五”期间,要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加快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类人才。重点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保持宏观环境稳定,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
适应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公正、公平和稳定的发展环境上。选择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确定宏观调控政策,是《纲要》的特点之一,也是《纲要》的重点之一。《纲要》提出了“九五”期间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取向:
一、保持需求总量的适度增长和需求结构的协调合理,按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把握宏观调控力度。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大力调整投资结构。合理引导消费,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保持消费基金合理增长,调节收入分配结构。
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大力增加粮食等紧缺产品的有效供给,缓解结构性供求矛盾,加强流通体制改革,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加强价格法规建设和价格监督检查,明显降低物价上涨水平,首先使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
三、从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出发,“九五”期间按30%把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国家投资集中用于加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支柱产业的重点建设。实行投资的合理分工,中央掌握的建设资金,集中用于全国性或跨地区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重点工程,以及科技、教育、国防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地方政府投资主要用于本地区公益性、基础性项目。
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强化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控制财政支出,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做到收入增长高于支出增长,逐步减少财政赤字,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控制国债规模,使年度发债规模保持在合理的界限之内。
五、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改善金融调控方式,充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严格控制货币供应总量。“九五”期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18%左右,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23%左右。
六、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采取统一、科学、公开的调节手段,促进商品出口和非贸易创汇继续增长,优化进出口结构。继续实行对外借款的全口径计划管理,控制外债余额的过快增长。按照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到2000年,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中的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非贸易往来力争减少逆差;资本项目保持顺差。
七、“九五”期间,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重点做好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将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同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以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10.83‰,到2000年,总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统筹规划,不断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5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000万个,城镇失业率力争控制在4%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4000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推进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纲要》把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强化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规划。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纲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
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制定过程中,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1996—2010年全国社会发展纲要》提出未来15年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以及包括控制人口、加快教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消除贫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小城镇等内容的主要任务和政策。《纲要》充分吸收了这些内容,同时还吸收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纲要》根据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研究提出加速科技进步,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特别是提出了加强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要求在计划生育、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创制等方面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继续开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废弃物再生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根据这一精神,《纲要》提出要依法保护并合理开发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和海洋资源,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搞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创造条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健全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和保护环境。加强工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逐步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到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加快水土流失地区的综合治理和森林植被的恢复发展,控制农田污染和水污染。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15.5%。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一批小城镇。
到2000年,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既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也是中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向全世界所做的承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切实落实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继续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对扶贫开发的投入,搞好以工代赈,增加并管好用好各项扶贫资金。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加强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支援,巩固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口扶持。
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强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九五”期间,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全国性基地的中西部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实行投资倾斜。跨地区的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进行建设,引导东部地区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提高资源开发收益,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央财政实力的增强,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引导更多的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60%以上要用于中西部地区。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组织好中西部地区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
《纲要》是切合人民心愿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一面催人奋进的旗帜。实现《纲要》提出的这些目标,我国的经济总量将从目前的5.76万亿元,增加到本世纪末的8.5万亿元和2010年的17万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继而达到更加宽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基本建立走向比较完善,产业结构从进一步完善到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技术水平和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境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从力争得到基本控制到有明显改善。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为全面完成《纲要》制定的宏伟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9版(理论)
专栏:

  结合两个根本性转变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罗元铮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为此,国际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到高消耗追求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发展的要求,必须努力寻找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兼顾当代与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行计划生育、防治环境污染、加强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困扰。原因在于:
我国人口基数大。90年代以来,我国年净增人口大幅度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在1400万左右,新增国民收入每年约有1/4用于新增人口。全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体在1.2亿到1.5亿之间,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一年一度的“民工潮”。此外,全国还有贫困人口6500万。因此,努力创造较为宽松的人口与就业条件,便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均资源少且浪费相当严重。我国在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例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和耕地亩均水资源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1993年全国57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不同程度地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从总体上说,国内水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已成为我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两大重要障碍。农业自然资源,包括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持续利用也有许多问题。其他资源,包括不可再生的一些矿产资源也存在短缺问题或严重不足,且消耗过大、乱挖滥采、浪费惊人,同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不适应。
环保的投入不足。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1992年起,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确定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工作取得了进展。但由于人口压力大,工业化、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技术、经济实力不强,对环保的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造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传统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助长这种失衡的重要原因。值得欣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并列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不但研究制定了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内容的《中国21世纪议程》,而且研究了如何在中长期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后,如何更有效地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这里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现在,一些地方和有关单位对《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已经展开。如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北京电视台播放的20集系列片《二十一世纪不是梦》,都是有效的宣传和舆论监督方式。但是,这种宣传还没有做到家喻户晓,为广大公众所知道。建议有关部门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科技界、经济界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负有特殊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密切科技界、经济界与政府有关决策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决策部门要为科技界、经济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重点研究、反馈信息、传播知识提供政策、资金等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第二,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这次人代会审议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目标和内容,要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并予以实施。按照这个要求检查已定建设项目,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重估、修改、完善,特别是在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中要体现这些要求。建议主管部门合理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适当提高节能、节约原材料的投资比重,较多地增加科教投资;增加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投资,包括发展生态农业的投资;注意增加污染治理的投入,要把污染治理工作搞上去。
第三,加快立法,强化执法。为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议加快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并强化执法。要结合两个根本性转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法律调整手段。建议地方立法也要体现这个要求,使全国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各地得到有效的实施。不但要有这方面的立法,还要有这方面具体的法律实施细则和相应的管理体制与政策。例如,推进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加快建立国有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体制,加强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管理,严格实行矿产资源的有偿开发和使用,杜绝或减少资源的浪费。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一部党史教学的好教材
王顺生
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组织编写、后勤指挥学院邵维正教授主编的《中共党史专题教程》已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综观全书,有以下特点:
立意新颖独特,选题精当实用。全书采用专题讲授的办法,共分为9个专题。前4个专题,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道路,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开创,均选择党的重大历史问题,删繁就简,重点突出;后5个专题,即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则集中地阐述了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教程的结构与体系焕然一新。这些专题既清楚地说明了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上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又着重论述了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与理论、路线、方针。其中关于国际战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两个专题的设计更具特色,颇有新鲜感。
历史叙述简明扼要,理论概括深入透彻。全书各专题在叙述历史时,均采用概述的笔法,简明扼要,避免了教学中一般历史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将重点放在理论的阐发、经验的总结与启迪上。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每一专题都安排一节,集中阐述历史经验或历史启示。
内容完整丰满,分析客观公正。本书各专题的内容既注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说明党的路线、方针的理论渊源,又侧重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独创性发展;既着眼于历史的回顾反思,又侧重于当今现实的发展需要;既汲取了近年来研究的新成果,又有作者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从而增强了教材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