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绿色广场上的呼声
本报驻埃及记者刘水明
今天是美国轰炸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10周年纪念日。10年前的4月15日凌晨,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出动170余架飞机,向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倾泻了数百吨炸弹,造成许多无辜平民伤亡,连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的黎波里的一处住宅也被炸塌。
为了纪念轰炸中的遇难者,利比亚政府宣布昨天是全国的“哀悼日”,要求各地都下半旗致哀。往日报头套色的报纸如《新黎明报》、《绿色进军报》等,昨天一律改用黑色字。街头行驶的公共汽车车窗玻璃上,也贴着纪念遇难者的宣传画,那些血淋淋的画面,使的黎波里市民的脸上充满了悲愤的表情。
昨天上午,位于的黎波里市中心的绿色广场上有数千人集会,他们臂戴黑纱,高举“反对美国国家恐怖主义”的标语牌,不断呼喊着反美口号。在绿色广场上,中学生穆罕默德对记者说,他的叔叔马哈福兹,就是那场“罪恶的空袭事件”的牺牲者。他叔叔死后留下3个孩子,他们从小就失去了父爱,靠领取救济度日,生活非常艰难。穆罕默德说:“利比亚人民不会忘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给我们带来的灾祸”。
昨天,离绿色广场不远的联合国驻利比亚办事机构门前,也聚集了数百名示威群众,有9个坐在轮椅上的少年,被人们推到队伍的最前面。年仅10岁半的巴希尔空袭时刚满5个月,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可他的左腿却被横飞的弹片击伤,最后被迫锯掉,使他再也不能站立起来。他说:“每当我看到别的孩子健步如飞,想想自己还未下地学步就失去了一条腿,感到十分伤心。”
空袭以后,利美继续交恶。1991年11月,美国指控利两名情报人员策划炸毁泛美航空公司班机,不断向利施压。在美国的推动下,1992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利实行制裁的748号决议。现在,制裁又给利比亚造成了许多新的受害者。由于禁运,利国内近年药品和医疗器械十分匮乏,许多病人因得不到有效救治而死亡,有的则造成终身残疾。
在昨天的游行示威中,一位名叫苏维赫的9岁男孩,代表成千上万的利比亚少年儿童,向联合国有关机构递交了请愿书,呼吁尽快解除制裁,让利比亚少年儿童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和平地生活。这也是500万利比亚人民的共同心声。
(本报的黎波里4月15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从罗马到都灵
克栋
欧盟3月29日在意大利都灵举行了特别首脑会议。会议发表的《主席国决议》确定了欧盟改革的总体方针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欧盟在下一个世纪的定位,将取决于未来一年的政府间会谈的结果。所以,都灵会议标志欧盟一体化进程进入关键阶段。
欧盟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起来的。从1957年德、法、意、荷、比、卢6国签署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罗马条约》后,第一次重大的改革是1985年在米兰通过实现统一大市场的《欧洲单一文件》,第二次是1990年修改《罗马条约》,它导致了一年后《马约》的诞生。欧共体由此迈进建立经货和政治联盟的阶段。这次都灵会议确定修改《马约》的基本框架,是一次大刀阔斧的变革。从深化与扩大的情况看,前两次仅限于西欧范畴,而这次则涉及中东欧大批国家,其影响和艰难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从罗马条约至都灵会议,欧盟40年间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如今欧盟要在大市场的基础上,首次将一体化延伸到货币、社会、安全和外交等广泛领域。这使“欧洲派”和“欧洲怀疑派”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决策机制、议会权力、防务支柱、共同外交等问题上,很难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舆论界认为,政府间会议上的“舌战”将依然是主权转让这一老问题。
“公民的欧洲”是修改《马约》的新课题。据民意测验,了解这次都灵会议信息的欧盟公民只占15%,欧洲公民的冷漠与政治家的热心之间存在极大的反差。欧盟的改革显然应防止同公众脱节的倾向。在都灵会议上,法国提出一份社会问题的备忘录,特别强调失业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欧盟贴近公民的形象。
至于欧盟的扩大,欧共体曾用20年时间分批完成英国、希腊、西班牙和奥地利等9国加盟的任务,现在《马约》制订翻番的扩大计划,中小国家将占绝对多数。这是一个令各方伤透脑筋的难题,因为欧盟必须找到一种既不要大国主宰、也不让中小国家牵制大国的机制。
目前,西欧经济回升势头减弱,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国家社会危机严重。欧盟反失业和刺激增长计划尚未落实,欧洲公众对一体化的信心低落。一些国家政局的变数增多,政府在欧盟有关问题上的回旋余地有限。但是,不管明天的欧洲将带有什么“异质色彩”,也不管欧盟成员还要进行多少磋商和妥协,联合走向21世纪是欧盟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所在。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将部分归还冲绳基地
本报东京4月15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由日美两国负责外交和国防的官员组成的日美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今天在此间举行会议,批准了两国特别行动委员会关于整顿、合并、缩小驻冲绳美军基地谈判的中间报告。
根据这项报告,美国将分期归还训练场、空军基地、地面通信站、军港等11处驻冲绳军事基地,其中全部归还7处,部分归还4处。归还面积共4700公顷,约为目前驻冲绳美军基地总面积的20%,超过了冲绳回归日本后23年间美国返还基地的总和。
从这次批准的中间报告看,美军基地面积虽然将缩小,但机能却大部分保留下来。如美军在冲绳重要基地之一的普天间空军基地,表面上在5—7年内全部归还,实际上,其运输功能转移到嘉手纳空军基地,空中加油机能转移到山口县的岩国空军基地。由此可见,日美双方实际上都不愿削弱在日本的美国军事力量。参加今天会议的有日本外相池田行彦、防卫厅长官臼井日出男,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和美国驻日大使蒙代尔。
今天,日本外相池田与美国驻日本大使蒙代尔还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根据这项协定,日美可以相互提供军事后勤补给和军事设施。此间舆论认为,这项协定把过去作为例外处理的事情法律化了。
14日,桥本首相会见了当天到达日本的美国国防部长佩里。


第6版(国际)
专栏:热点对话

  黎以冲突与中东和平
本报国际部编辑朱梦魁本报驻叙利亚记者吴文斌
编辑:最近,随着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黎以冲突骤然升级。黎以冲突的紧张态势引起有关方面和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记者:11日凌晨,以色列突然出动两架战斗轰炸机对位于黎巴嫩东部贝卡地区巴勒贝克市附近的黎真主党基地进行空袭,随后又用激光制导的空对地导弹袭击了位于首都贝鲁特南郊人口稠密区真主党军事指挥部。与此同时,停泊在黎巴嫩沿海的以色列军舰对黎领海进行严密封锁,并向沿海城市赛达、苏尔地区的真主党武装阵地进行炮击。驻扎在黎巴嫩南部“安全区”内的以军还用坦克和大炮向黎南部的格勒格里亚、亚塔尔、哈尼耶及纳巴蒂耶等十几个城镇、村庄及周围地区进行炮击。12日,以武装直升机空袭了贝鲁特郊区的叙军阵地和黎军阵地,炸死一名军官和7名士兵。以军在连续4天的大规模空袭和炮击中,已炸死30多人,炸伤1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平民。近25万黎南部居民携家带口,逃离家园,沦为战争难民。
以色列总理佩雷斯宣布,军事行动是对真主党向以北部发射“喀秋莎”火箭的报复,并宣称,只要以北部基里亚特、谢莫纳城没有安全和稳定,贝鲁特也别想安宁;强调以北部的安全与贝鲁特的安全相互关联。黎真主党也不示弱,发誓要对以进行更严厉的报复。连日来,真主党武装不断地向以北部加利利地区的城市和定居点发射“喀秋莎”火箭,使那里的居民纷纷南撤或躲避在防空洞内,终日生活在恐慌之中。
编辑:事发后,美国指责真主党挑起事端;伊朗认为美国有意包庇以色列;黎巴嫩政府表示不能、也无法约束抵抗以色列占领的活动;叙利亚和阿盟先后宣布,支持黎巴嫩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和法国总统希拉克则希望有关各方克制。请介绍一下此次黎以冲突的起因。
记者:以色列占领军与亲伊朗的黎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的武装冲突由来已久。仅今年以来,真主党就对“安全区”内以占领军和亲以的南黎巴嫩军进行了120多次袭击活动,特别是在3月4日以政府因哈马斯极端分子制造恐怖爆炸事件而中止了叙以和谈及沙姆沙伊赫反恐怖首脑会议之后,真主党对黎南部“安全区”以军的自杀性袭击和炮击次数增多,给以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和损失。以军9日对真主党武装进行还击。真主党又向以色列境内基里亚特、谢莫纳定居点发射了28枚“喀秋莎”火箭。真主党对以北部及“安全区”的袭击,在以朝野和北部居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愤怒。利库德集团和以色列其他反对党借题发挥,指责佩雷斯无力保护以人民的安全,政府内要求对真主党进行还击的呼声日高。
以政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采取上述军事行动的。
编辑:由于哈马斯等阿拉伯激进派别接连发动了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袭击,以色列反对党借此向佩雷斯政府发难。考虑到下月底的大选,佩雷斯对哈马斯武装和支持哈马斯的黎巴嫩真主党都转而采取强硬态度。
记者:以色列即将在5月29日提前举行大选。佩雷斯总理在以色列北部连遭袭击的问题上,面临国内政界和军界的巨大压力。在大选前一个月,以色列对真主党采取如此大规模军事行动,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向支持真主党的黎、叙、伊朗政府发出一个信号,要他们约束真主党的行动,否则他们将对放纵真主党行动的后果承担责任;二是向以选民和反对派表明,政府有能力维护以的安全,以打消对非军人出身的佩雷斯总理能否保证以安全的忧虑;三是试图以军事升级的手段,引起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的关注,敦促有关方面采取外交行动。
编辑:黎以争端的焦点是黎巴嫩南部以占区问题,目前双方边境地区有哪些新的动态?
记者:黎以争端的焦点是以色列迄今仍占领着黎南部边境地区85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已成为中东地区目前最大的热点。
1982年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黎巴嫩半壁河山。1985年3月以色列从黎撤军,但同时以保障其北部地区安全为由继续占领与其接壤的一块面积约85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作为“安全区”,拒绝撤出;而且还扶植了亲以色列的“南黎巴嫩军”,与黎巴嫩政府分庭抗礼。此后,伊朗支持的真主党等黎巴嫩抵抗组织不断采取反对占领的军事行动。真主党拥有约5000名武装人员,该党反对中东和谈,认为美国主持下的阿以和谈不可能给中东带来公正的和平,主张武装斗争是解放被占领土的唯一途径。
编辑:黎巴嫩一直维护与叙利亚的“特殊关系”,并坚持在中东和谈中“叙黎同步”的立场,在叙以谈判未有突破的形势下,黎以和平谈判明显滞后于约以、巴以和叙以谈判。
记者:1991年,黎巴嫩同叙签订了《叙黎兄弟合作协调关系条约》。黎以在前年底中止谈判前的十几轮谈判中已就撤军原则框架达成一致,即,以根据安理会425号决议从“安全区”全面撤军;黎政府军进驻黎以边界地区,保证以的安全。但双方仍在先保证安全、后撤军还是先撤军、后保证安全的问题上争执不下。
黎巴嫩总理哈里里不久前访问埃及之前表示,只有在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重大问题获得解决后,黎以和谈才有可能恢复和进展。
编辑:当前的黎以军事冲突升级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出于有关方面的内部需要。黎以冲突的加剧对中东和谈的大局和黎巴嫩南部问题的解决都将产生负面效应。由于冲突仍在继续,请就事态的症结和后果作简要评估。
记者:目前双方的军事冲突仍在继续升温,以方增加了轰炸的次数,并扩大了打击的范围,同时不断向南部“安全区”内增派军队以及重型大炮和坦克。真主党在进行军事动员的同时,持续炮击以北部,黎、叙地面防空部队对以机还击。事态发展大有进一步升级和恶化的危险。
尽管以色列凭借军事力量迫使巴解组织和游击队撤离黎巴嫩,并在黎南部设立了“安全区”,但黎巴嫩人民反抗占领的斗争从未停止,以色列北部的安全也未得到保障。1993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了“清算行动”,在历时7天的“焦土式”入侵中,打死了130人,打伤600多人,完全摧毁1500多所房屋,使1.5万栋建筑遭到严重破坏,迫使30多万居民逃离家园,沦为战争难民。虽然事后双方达成“谅解协议”,但黎抵抗武装对以的袭击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频繁。
此间分析家指出,由于真主党武装有当地民众的掩护,以色列此次虽然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不可能完全摧毁真主党的武装,反而会使本已积怨甚深的阿以矛盾雪上加霜,阻碍中东和平进程。


第6版(国际)
专栏:

4月14日,正在加拿大访问的乔石委员长乘专机抵达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加参议院议长吉尔达斯·莫尔加特到机场迎接。新华社记者刘少山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访高加索三国
马总统说钱其琛访马富有成果
据新华社埃里温4月15日电(记者黄慧珠)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15日从马其顿抵达埃里温,开始对外高加索3国进行为期4天的首次正式访问。
亚美尼亚是钱其琛高加索之行的第一站。他在埃里温机场发表书面讲话说:“我此次访问虽时间不长,但将有机会同亚美尼亚总统、总理、外长、议长等主要领导人举行会谈和会见,就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我相信,这次访问一定能达到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合作的目的,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外长是应帕帕江外长的邀请前来这里访问的。钱其琛外长夫人周寒琼及其随行人员同机到达埃里温。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杨克容及使馆工作人员也到机场欢迎钱外长一行。
钱其琛外长访问亚美尼亚后,还将访问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国。
据新华社斯科普里4月14日电(记者王洪起)马其顿总统格利戈罗夫14日对中国记者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对马其顿的访问富有成果。格利戈罗夫说,尽管马中两国相距遥远,但相互之间存在着传统的友谊,两国关系迄今非常好,发展顺利,相信将来也会如此。
格利戈罗夫高度赞扬中国政府奉行的原则性的外交政策,即不分大小,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不干涉别国内政。


第6版(国际)
专栏:

  乔石委员长看望我驻加工作人员
本报渥太华4月14日电记者张德真、邹德浩报道:今天晚上,乔石委员长和夫人郁文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张毅君的陪同下,到使馆亲切看望使馆和中国驻加其他机构人员,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乔石委员长代表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对我驻加工作人员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乔石向大家介绍了近几天访问加拿大的情况,认为这次访问将取得圆满成功。


第6版(国际)
专栏:

  黎以争端
黎开展外交活动力促以停火
佩雷斯说以军无意再次入黎
法叙两国向黎难民提供援助
据新华社巴黎4月14日电(记者沈孝泉)正在巴黎访问的黎巴嫩总理哈里里14日晚接受法国电视一台采访时强烈谴责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南部和贝鲁特郊区进行的轰炸行动,并要求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领土上全部撤走。
哈里里说,以色列自1978年起就一直占领黎巴嫩南部地区,但始终未能解决那里的安全问题,它应当从黎巴嫩撤军,由黎巴嫩自己、并在联合国和法国的协助下,担负起保障黎南部的安全和确保那里的居民和平相处的责任。
哈里里是14日下午抵达巴黎的。当晚,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爱丽舍宫会见了哈里里。
据新华社贝鲁特4月14日电黎巴嫩外长布维兹今天下午在这里说,黎巴嫩正在与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接触,探讨迫使以色列立即停火的途径。
布维兹今天在他的办公室与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的大使以及欧洲联盟国家和阿拉伯联盟的特使举行了会谈。
布维兹说,联合国安理会将在15日晚开会讨论黎巴嫩提出的要求。他透露说,黎巴嫩向安理会提出的要求集中在三个方面:实施安理会425号决议、谴责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入侵和立即停止这种入侵。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14日电以色列总理佩雷斯今天表示,以色列军队无意再次进入黎巴嫩,也不想与叙利亚或黎巴嫩军队发生正面冲突。
佩雷斯在今天的内阁会议后同时宣布,尽管如此,以色列也不允许真主党游击队从黎巴嫩南部村庄攻击以色列目标,“不能允许真主党将自己隐藏在平民之中”为其军事行动作掩护。
佩雷斯警告说,如果以色列民用设施遭到袭击,黎巴嫩的相应目标也难以幸免。但是他强调,以色列的政策不是要伤害平民。
据新华社贝鲁特4月15日电(记者符卫建)法国和叙利亚向黎巴嫩难民提供的救灾物资14日晚运抵贝鲁特。
法国用飞机运送了40吨救灾物资,包括药品、食品和日用品。
邻国叙利亚在提供药品和医疗用品的同时,还派出了一支由12名医生、8名护士和7名司机组成的医疗队。
以色列对黎巴嫩连续五天的空袭和炮击已造成100多人伤亡,20多万人沦为难民。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克林顿出访韩日俄
本报驻美国记者黄晴
4月1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开始其韩国、日本和俄国之行。这是他在大选年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动,因而受到舆论的普遍关注。
朝鲜半岛的安全问题,是克林顿与韩国金泳三总统会谈的中心议题。在克林顿访韩之前,朝鲜提出以朝美签订正式和平协定取代1953年停战协定的意向,美国声称不会就朝鲜半岛的和平安排与朝鲜直接打交道。近来,朝鲜半岛又出现新的紧张局势。据估计,这将是美韩两国总统讨论的问题之一。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称,克林顿和金泳三会见时将重申美国对韩国的安全承诺,并加强美韩军事合作。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国面对复杂的南北关系问题。在过去两年中,美国和朝鲜在核设施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在美国压力下,韩国同意提供朝鲜核反应堆替代计划所需的75%的资金。此间人士认为克林顿的韩国之行旨在协调美韩之间的关系,按美国的意向安排东亚的安全格局。
日本是克林顿此次出访的第二站。这次美日首脑会谈的首要议题将是东亚地区的安全问题。自从去年美军士兵冲绳施暴事件后,日本社会反美情绪强烈,要求废除美日安保条约和美军撤出日本的呼声高涨。美国坚持在日本的军事存在,在此前提下,也拟对美军在日本的部署做某些调整,以缓和日本社会的愤怒情绪。克里斯托弗11日说,双方将签署新的美日安保条约,重申在这一地区保持美国前沿基地和现有兵力水平的决心,并强调与日本进行有效的防卫合作。
克林顿还将与桥本就美日贸易关系进行磋商,督促日本进一步向美国开放市场、削减巨额贸易逆差等问题。目前,美日之间有关半导体、航空、保险等产业的贸易谈判阴影犹在,预计双方在这方面难有大的突破。但由于美国近两年对日出口情况转好,正在进行谈判的有关产业对两国来说影响面较小,因此,双方的分歧不至闹到像去年汽车贸易谈判那样的紧张程度,而会进入一个贸易缓和期。
克林顿将于18日抵俄国,19日至20日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8国首脑会议,讨论冷战后核安全保障问题。克林顿还将和叶利钦举行双边首脑会晤。
据报道,克林顿和叶利钦4月9日曾进行了40分钟的电话交谈,双方就军备控制、核安全、车臣事件以及俄大选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未能就导弹防御和欧洲常规武器控制条约等问题取得共识。美方声称,美国希望在首脑会议上就战区导弹防御的界定签署条约,并将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签字国扩大到前苏联地区各国。而俄罗斯目前提出,要求限制战区导弹防御中的高速截击导弹。
在国际安全问题上,美国近年来日益重视多边关系和多边结构。克林顿的这次韩、日、俄三国之行,看来意在为美国的新安全构想投石问路和进行布局。当然,他也想以此显示他的外交成就,为其竞选连任造势。
(本报华盛顿4月1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侵犯墨移民人权
去年竟达七万多起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4月14日电墨西哥外交部最近发表一份报告指出,1995年美国侵犯墨西哥移民人权事件达72864起。
这份题为《保护在美国的墨西哥人》的报告说,1996年的头几个月已经发生美国侵犯墨西哥移民人权18起。今年4月1日就发生了一起震惊国际社会的美国警察毒打手无寸铁的墨西哥移民事件。
据统计,目前在美国共有500多万墨西哥移民,每年还有几十万墨西哥人越过边界进入美国打工。


第6版(国际)
专栏:

  友好往来
▲约旦国王侯赛因和王后努尔14日在安曼会见中国妇女代表团团长陈慕华时说,约中两国是友好国家,约旦重视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两国应进一步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陈慕华团长对约旦在侯赛因国王领导下在发展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特别是妇女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12日在哈拉雷会见由中国国务委员陈俊生率领的中国政府农业代表团时高度赞扬津中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他说,津巴布韦始终把中国视为最可靠的朋友。陈俊生说,津巴布韦在烟草和棉花种植及销售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黎巴嫩总理哈里里11日在贝鲁特强调,中黎两国有着友好的关系,并希望两国进一步加强交往,增进友谊。哈里里是在会见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黄启璪为团长的中国妇女代表团时说这番话的。黄启璪强调,中国尊重黎巴嫩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重视黎巴嫩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作用,并希望黎巴嫩能早日收复南部失地。(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4月14日,一位脚被子弹击伤的利比里亚儿童在首都蒙罗维亚美国驻利使馆内一个庇护所接受治疗。自13日蒙罗维亚再次爆发武装冲突以来,已有大约两万人逃到这里寻求避难。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