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为青年成才创造条件
——记者与矿长对话录
本报记者唐维红
“我对建设一个现代化矿山很有信心,但对管理好一个现代化企业深感忧虑。因为能够驾驭现代化矿山的人才太少了,尤其是年轻拔尖人才太少了。”——这是江西铜业公司德兴铜矿矿长龚天如几年前在一次公司干部大会上讲的话。正因为有这一忧虑,龚天如才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人才矿长”。
记者日前见到龚天如时,与他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谈话,发现“人才矿长”名不虚传。
记者:现在有为数不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作为全国最大有色矿山的德兴铜矿却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产量和效益逐年增加,采剥总量、铜精矿含铜量、含金量和工业总产值4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11年夺得全国同行业第一,产铜量约占全国的1/4。你们是靠什么赢得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的?
龚天如:一靠转换机制,二靠人才。德铜从60年代井下开采2500吨/日发展到今天露天开采7万吨/日,是几代矿山职工艰苦创业的结果,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而科学技术要转化成生产力就离不开大批的人才。科研尖子是人才,技术工人也是人才。
目前,矿山从穿孔、爆破,到铲装、运输全部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采掘机械作业。为了培养一支与先进设备相适应的职工队伍,我们提出了“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力度,强化岗位培训,加快步伐,提高整体素质”的工作方针,创办了职工教育学校,对职工进行分期分批的脱产培训;同时,倡导一专多能,实行“兼岗增薪”的分配原则,调动了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为适应国际竞争,我们还致力于培养一支懂外语、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职工队伍。“八五”期间,矿山选派出国考察、培训、进修共52批161人次。1994年,129名德铜职工在援助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工程选矿厂的建设中,提前3个月完成合同任务,赢得了国际信誉,为矿山今后进入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分流下岗,培训提高,出国劳务,竞争上岗”的模式已基本形成。实践证明,培养人才的关键是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
记者:据我所知,德铜每年要吸收百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在条件相对艰苦的矿山,你们是靠什么吸引和留住人才的?
龚天如:靠事业留人。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资金十分紧张。然而,在培训和科研经费上我们却从不吝啬。目的就是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干事业的条件,鼓励青年人成名成家。“八五”期间,我们结合矿山发展规划,累计投入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完成科研项目36个,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获江西铜业公司科技进步奖17项。现在,我们德铜拥有青年专家型人才黄勇、程利民、郑功万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科研技术人员。
留人要留心。对个别提出要离开矿山的人才,我总是亲自出面挽留,与他们交换意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确实挽留不住的,就打开大门欢送他们。人才是国家的,我们不能因为单纯考虑矿山的利益而造成人才浪费。正因为如此,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争到本世纪末,把德铜建设成生产规模最大、生产成本最低、运行机制最活、精神面貌最好的中国有色第一矿。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春絮语

  愿多一点英雄崇拜
刘剑欣
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无数英雄的上下求索、无私奉献。一位哲人说:“呼吸着英雄的气息前进,我们浑身便会充满力量!”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古往今来,无数爱国志士、英雄模范无不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前辈那里汲取过精神力量。“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文天祥在国步维艰、民族危亡的时刻,以古代的英雄豪杰为榜样,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正气歌。雷锋日记的第一页是黄继光的画像,他立志“要以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等同志为榜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人”。
“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这是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孕育了多少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仁人,孕育了多少为民族独立、祖国富强前仆后继的英雄模范。屈原、苏武、岳飞、林则徐、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数不胜数。崇拜这些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行为规范,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近来接二连三发生的事却让人费解。有人对先烈就义前说的“这是我最后一次党费”这句话进行奚落,把“砍头只当风吹帽”的英雄壮举视为笑谈。有人对邱少云的牺牲经过表示怀疑。有人“发掘”出红军长征并不像过去说的“挖野菜”、“吃树皮”那样艰苦。还有人专门搜集英雄人物身上的所谓琐事加以大肆渲染,甚至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诚然,由于历史的局限,英雄人物不可避免会有弱点、缺点,自然不必为贤者讳。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正是他们用自己的业绩光耀着民族的史册,用不朽的精神辉映着道德的天空。他们的业绩和精神难道不应当崇拜和学习吗?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英雄却对英雄嘲弄的民族同样可悲。愿我们多一点英雄崇拜,多一点对古今英雄们的敬仰和学习。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河南省博爱县交警三中队只有八名青年干警。他们常年累月驻扎在海拔八百余米的太行山上,风餐露宿,艰苦奋战,日夜守卫着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人称——
  太行山“铁军”
赵振水焦东海郭集体
热血青春献事业
在晋、豫太行山区有一支像当年老红军那样以星为伴、以地当铺、风餐露宿、尽职尽责的交警中队,这就是河南省博爱县交警三中队。
为了保证晋煤外运的畅通,1993年8月,博爱县交警大队8名青年干警自告奋勇向局党委立下了军令状,打起背包,带上碗筷,挺进晋豫太行山山口——博爱县寨豁乡玄坦庙村。
这里地势险峻,山高入云,从山口放眼南北,两省巍巍的太行尽收眼底,不仅可以观察两省交通车流,而且也是连接两省通道的“咽喉”。上山后,干警们担负起河南境内35公里长的道路管理和疏导任务。他们白天随着滚滚车流奔波于太行南北,晚上打开铺盖,仰望天空,谈理想,谈人生。但太行山不是风景线,那枯燥单调的生活、恶劣的自然环境给干警们的生活带来了困难。可他们全然不顾,每天奔波山上山下,靠啃干馒头,吃方便面,喝地窖水度日,有时采野菜野果充饥。1994年夏季,山里因连续干旱无雨断了水,干警们只有靠干吃方便面填肚子,结果他们个个嘴唇裂开了血口子。后来,他们从十几公里外挑回了山沟水连续饮用,后因水土不服,个个上吐下泻,几天内使这些平时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个个头发晕、腿发软,难以支撑。但是,当他们听到隆隆的汽车马达声,就立即争先恐后地走上自己的岗位,投入紧张繁忙的交通疏导工作中。
一天,中队长刘兵接到山下堵塞报警时,立即带领干警出发。因天黑路险,刘兵不慎从半山坡上摔了下来。当司机们将这位被摔得鼻青脸肿的小伙子扶起来时,大家都禁不住流下了泪水,感动地说:“警察同志,我们再也不会将车坏在这山路上了。”
悠悠亲情连太行
太行十八弯,弯弯都有警情传。三中队在太行山安营扎寨之后,干警们就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太行山,把亲情献给了太行山人民。
距三中队驻地两公里的白坡村有一位84岁的毋立举老大娘,他的儿子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老大娘孤寡一人含辛茹苦,生活艰难。三中队8名干警得知后,自发掏钱从山下买了一袋大米和生活用品,主动送到大娘家里。当大娘得知他们是山顶上的“铁军”时,紧紧拉住干警们的手说:“孩子啊,你们真像当年的八路军啊!”
有一年春节前夕,沈丘县交通局一辆大客车,满载着37名乘客回家过年,因山险路陡,司机在转弯时,刹车失灵,连车带人翻进10余米深的沟内,造成12人轻伤,4人重伤。深夜1点多,副中队长魏国利巡逻到此,听到山上有人呼救,他立即就着车灯光,奋不顾身跳下山去,一面通知中队干警奔赴现场抢救伤员,一面用对讲机向焦作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求援。在这次重大事故抢救中,交警们整整奋战一夜,直到将伤员一个个送到医院,然后又投入到紧张的道路疏导工作中去。
这支中队自1993年8月份以来,先后为群众排忧解难1350余件。他们还扶持玄坦庙村发展个体运输业,使这个村一跃成为焦作市第一个山区“小康村”。三中队接到全国各地及太行山区送来的表扬信、锦旗、镜匾达150余件(次)。
毫不留情打车匪
巍巍太行,过去曾是我党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如今随着“乌金”要道的畅通,也成了车匪路霸抢劫国家物资、破坏运输车辆、掠夺过往司机钱财的重点袭击目标。怎样才能使三中队真正成为一支意志坚强、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打击犯罪、保卫人民的坚强“铁军”?焦作市公安局局长李民庆以及博爱县公安局局长张保、交警大队队长梁成富等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三中队的队伍建设。他们多次到三中队看望干警,并同干警们一起制订了“反腐倡廉规章制度”、“廉洁爱民”措施、“干警请销假制度”。三中队的干警们也制定了执勤文明用语、忌语各30条及每周二、五学习制度。他们每人都有一个学习园地、一本学习笔记。靠着这些强有力的措施,干警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为了确保晋煤外运“乌金”要道的社会治安秩序,3年来,他们凌厉出击,多次开展打击车匪路霸和各类违法犯罪斗争。一天凌晨,河南周口地区一辆满载生铁的货车由山西行至河南山区寨豁路段时,因车制动失灵,翻进10余米深的山沟内,司机被扣在车内,身负重伤。几名歹徒看到后,不仅不救人,反而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前哄抢生铁。三中队干警接到报案后,立即赶赴现场,一面救人,一面组织警力追捕歹徒,经过近3个小时的山路跋涉,终于将价值近万元的生铁全部追回,歹徒也被绳之以法。3年来,三中队干警抓获违法犯罪分子50余人。他们用热血青春在太行山区筑起了一道铁壁铜墙。(附图片) 题图为三中队的8名交警。刘建新 逯有文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风雨人生

  破烂堆中“拣”出的留学生
张金如牛耕耘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一个平淡却并不轻松的故事。
因为家境贫寒,白天,他衣衫褴褛地在街头拣拾破烂儿;晚上,他穿戴整齐地走进夜校,孜孜不倦地学习着日语……
经过艰苦的岁月后,知识的殿堂终于为他打开了一扇成功的大门……成功的背后,向我们所展示的是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乡农民张福龙的那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为了母亲、妻儿不再为贫穷而哭泣,4年前,26岁的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乡农民张福龙怀揣着已经捂得发烫的10元钱,在妻子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声中到南京去打工了。
从农村到城市,他在火车站广场睡了三天,第四天便随人去拣拾破烂
初到南京,孤零零的他在城里跑来跑去。渴了,就喝一口凉水;饿了,就啃一点硬饼;困了,就找个没人的地方打个盹。到了晚上,他也学着别人的样子,拾几张破报纸垫在身下,往火车站广场的地上一躺,数着满天的星星,想着自己的境遇,仰天长叹。
偶然的一次,那一声声长吁短叹,惊动了紧挨着他身旁躺着的一位民工模样的人。这位与他有同样遭遇的老大哥听完他的陈述后,笑了笑,说:“只要你手脚勤快,不怕吃苦,有的是力气,破烂堆里也能生财。不信,你明天就跟着我去试试。”
到了这份上,还有什么可挑挑拣拣的呢?
就这样,张福龙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提着一只编织袋子,跟在这位老大哥的屁股后面,东跑西颠,拣起破烂来。
一个星期干下来,大大小小的毛票加在一起,竟然也有百十来块钱。之后,他在南京城外一个叫“大庄”的地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拾破烂儿人住的“集中营”旁边,找到了一间仅有八九平方米的简陋民房作为自己的“落脚点”。
拿到钱后,他总是赶紧奔邮局,把自己用汗水和辛苦换来的钱寄回家中,他深深挂念着那虽然贫寒但温暖的家。
一张“招聘女服务员”的海报,使他这个男性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
终于,他有了一份“临时工”的“饭碗”
岁月在拣破烂的生活中流逝。张福龙的心也一天天不安起来。他不甘心自己一生都是一个与“破烂打交道的人”。
1993年春节的一天。当他到影剧院收拾易拉罐等废品时,无意中看到了南京市最大的一家电影院———影视百花园的门前张贴着一张招聘服务员的海报。他便想:自己以往在影剧院碰到的服务员所干的差事,不就是招呼招呼客人,收检查看门票,维持场内秩序等一些并非很复杂、很繁琐的活吗?而这些活,对于他这个受惯了苦累的农村青年来说,又有哪样能被难住呢?于是,他也没有细看海报的内容,就径直跑到了报名接待处。
当接待人员问他“你来瞎凑什么热闹”时,张福龙被问得噎住了。是啊,人家要的是女服务员,而且招的是有南京市户口的人,你又符合哪一条呢?
在往回走的路上,张福龙越想越觉得不大对劲。于是就急急忙忙地从他所住的小屋里,翻出一套平时不舍得穿的西服,很用心地将自己上上下下收拾了一遍,提起了精神,又返回到影视百花园,直接闯进了经理室。
也许是他纯朴憨厚的本色,也许是他诚实而又精干的外表兼言词恳切的请求,主持这家百花园影院工作的沙振荣经理二话没说,就将他留了下来。除了给他安排一份打杂的活外,还给了他一个“学放电影”的差事。
在经历了与高文化层次人们的接触后,张福龙开始意识到了自己与城里人的差别在于知识修养和文化素质上的悬殊。他回到小屋,拿出了自己随身带来的《新华字典》,趴在地铺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与此同时,他还买来了一些与中国的人文地理相关的书籍,坚持“每天一读”。久而久之,他从书本中“认识”到了许许多多先前他应该知道却不知道的东西……
一天,张福龙在前厅当班时结识了在南京中医学院的韩国青年李载晃。几句问候后,张福龙便直截了当地向李载晃表明自己想学习韩国语,要拜他为师的意思。没料到,话一出口就得到了对方应允。
从那以后,张福龙一到下班时间就赶紧往李载晃那里跑,学习韩语的功底也日渐长进……遗憾的是,半年之后,李载晃就学成归国了。
当时的南京城里张福龙几乎转了一个遍,也没打听到有一个系统教学韩语的辅导班。他只好拿着刊有“金陵国际语言进修学院”招生简章的《扬子晚服》,按图索骥,找到这家学院进行咨询。在征求了学院老师的意见后,他选择了与韩国语同属亚洲语系的日语,并在1993年暑期报名入学。
为了学习,他卖掉了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去卖血
为了保证听课时间,他不得不辞去“影视百花园”晚班的工作,又开始了这样的生活:白天,他一身素装去拣拾破烂;晚上,却西装革履地在夜校学习日语。
从夜校到张福龙居住的牛毛毡小屋,来回要走三个多小时路程。每逢开课的这一天,他都带上一点干粮,第一个出现在教室里。晚上下课后,他便走一路,拣一路的破烂。回到小屋后,不管多晚,他都要将当天所学的功课温习一遍。碰到不能记住的词组,他就顺手写在墙上,为了自己第二天早晨醒来一睁眼就能看到。
他没有学日语用的“随身听”,随身带的是自制的日语会话一千句小册子。为了校正自己的日语发音,他不放过每一次学习和练习的机会。当他从韩国朋友李载晃的来信中得知,南京中医学院有一位从日本来的名叫森永忠夫的留学生还在继续攻读时,就连忙找到了森永忠夫的寓所。森永忠夫伸出了双手,接纳了张福龙这个农民学生。他们除了每周一晚上的“会话”交流外,张福龙还每隔十天半月,将自己归纳整理出来的一些疑难问题向森永忠夫求教,并请他帮助自己校正语音发声。
1994年的夏秋之交,江淮地区没完没了的雨总是下个不停。不能外出拣拾破烂,120元的生活费从哪里来?80元的房租,谁来替他交?还有,他那乡下的妻子,每逢月头还在眼巴巴盼着他往回寄100元钱呢!更为重要的是:新的一学期开课在即,那几百元的学费又从哪里出呢?
情急之中,张福龙悄悄地来到了一家医院的血库,要求献血。护士看到他眼圈发青,就婉言劝道:“你身体这么瘦弱,不适合献血。”
张福龙连忙恳求道:“我和我的家里都急需用钱,请帮个忙吧!”护士只好同意他的请求。
就这样,殷红的鲜血,从张福龙的体内缓缓流入了针管。
此事,感动了金陵国际语言学院的老师们。后来,他们不但免了张福龙第四学期的全部学费,而且还退回了他前几个学期的钱。
他将东渡扶桑求学。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许许多多相识、不相识
的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两年后的张福龙,不但顺利地通过了上海日语定级统一考试,而且还梦想成真地捧回了相当于本科学历的日语二级证书。
手捧着那红底金字的学历文凭,出乎意料的是:1995年7月,张福龙却放弃了南京翻译院、南京台湾新潮皮件五金有限公司等20多家单位优厚报酬的聘请,以及他的母校——“金陵国际语言学院”要求他留校任教的挽留,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乡。
他说,他现在最想的是到日本去学一些先进的知识回来,为父老乡亲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
在回到家乡后的日子里,张福龙一边坚持自学日语高级课程,一边向日本国方面联系出国留学事宜。40多封记述着他经历与坎坷的信件从他的家乡仪征市发出了……数月后,终于有两家大学同意接收他去“留学深造”。其中一家就是东京国际日本语学院。院长横小路喜代仁被这位中国农村青年的求学精神感动后,就亲自从日本国打来电话向张福龙本人核实了解情况,并从东京为他寄来了厚厚的一沓子有关学校情况介绍的资料,同时还向他说明他必须要找到出国担保人。
张福龙最后申请了进东京国际日本语学院入学手续。
出国的担保人又到哪里去寻呢?谁又愿意为一个曾经是靠拣拾破烂养家糊口的农民去冒这个风险呢?
就在我们因此而为本文的主人公担心时,张福龙从他的家乡专程打来电话,带给了我们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发现和培养张福龙的伯乐、66岁高龄的教育家、南京金陵国际语言学院院长涂元唏老先生,在这段日子里,从南京到仪征,又从仪征到南京,马不停蹄地一次次为他出国留学的事宜奔波。他告诉张福龙,他愿意做张福龙申请出国的担保人。
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出国留学需一次性交纳一年的学杂费人民币6万元整。东京国际日本语学院知道张福龙的情况后,放宽了对他的“要求”,同意他只需暂时交纳3万元,剩下的3万元待他入学后再补齐。而要凑齐这3万元,对于张福龙这个无固定收入的农民来说,不知如何才能办到……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张福龙人生道路的紧急关头,总有人间的爱心与温情,以及救困扶危的双手在支撑着他挺胸昂首奋力前行——
今年元月,张福龙在南京第四十二中学为全体师生讲述他那催人泪下的自强不息的奋斗者足迹时,1000多名学生自发地组成了一支“集资大军”,将他们平时省吃俭用省下的那一元一元的零花钱,送到他的手中。其情其景,使张福龙这个硬汉子当时就泪水盈眶……
众手同心,正在托起张福龙心中升腾起的那一轮不灭的希望,也给予他人生旅途上奋力前行的生命助力……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一分钱”爱心基金会
葛昌秋董鹏
3月9日,唐山卫校学生李晓波因车祸死亡。第三天,料理后事的家长意外地收到了学校爱心基金会的捐助。家长捧着同学们送来的200元钱激动不已。这是该校“一分钱”爱心基金会帮助的第224名同学。
“省下一分钱,帮人度难关。”5年来这“一分钱”已经深入人心,爱心基金会吸引着全校近3000名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送到爱心基金会攒起来,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至今已收到1.5万多元。看到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能解同学各种燃眉之急,学生们感受到了这一分钱的作用,特别珍惜这一分钱的爱心。尽管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这项活动却从没间断,各班每月按时把攒起来的“一分钱”送到基金会。基金会章程规定,因学生是消费者,所以,不接受学生的高额捐款,每月最多不超过一元钱。
据副校长王庆中介绍,爱心基金会成立于1991年6月。当时校雷锋班班长、学生会主席魏文涛因抢救落水同学而牺牲。在处理后事时,学校发现英雄家中非常困难。护士57班的同学们提出倡议: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帮助魏文涛的亲属。于是学校开展了“心中有他人、奉献爱心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一部分,并且筹建了奉献爱心基金会,由学生会自己管理。
打一入学就听说了爱心基金会,也参加了“一分钱”活动的宋宝林起初对此并没太在意。他家住滦县农村,家里本来就不富裕,1993年入学时,父亲病逝。1995年11月,母亲又去世。他和上中学的弟弟一下子成了孤儿。没了经济来源,宋宝林痛苦不堪,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没想到刚过3天,爱心基金会就把350元钱送到他手中。宋宝林说他感受的不仅仅是爱心基金会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了他生活的勇气。
这“一分钱”的爱心不仅帮助了有困难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们艰苦朴素、奉献社会、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湖南省岳阳造纸厂子弟学校578名少先队员,与遭受旱灾的平江老区邵阳村小学结成“小伙伴”,向他们捐赠衣服、鞋袜、文具、乐器和现金。图为政教主任张立、少先队代表张娟茹正在为山村学童穿上捐赠的服装。 何志贤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