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创新:农村经济的原动力
国风
我国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奇迹,许多人都为中国在如此短暂的十余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惊叹。中国奇迹的奥秘何在?奥秘就是创新,创新——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共出现过三个方面的大的创新,每一个创新的出现,都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生一个大的跨越。第一个创新是制度创新。这就是改变了原来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次创新的实现,取消了不符合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人民公社,建立了与农村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农民生产习惯的生产经营制度。第二个创新是结构创新,这就是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这个创新,极大地开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改变了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只局限于种植业,特别是只局限于粮食生产的传统界限,使农村各种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得到合理流动和充分利用,为农民的致富开拓了新的途径。第三个创新是技术创新,通过以育种为核心的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这个创新,将通过提高农村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节约劳动和资本,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技术创新的不断出现和重大突破,将使农业摆脱自古以来主要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状况,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由人来决定其发展的产业,真正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三位一体,构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系统的完善的创新机制。这个创新机制的基本特点就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每一个大的创新的实现,都包含无数微观环节、单项产业和个别技术的突破,是一个累积效应。
回顾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每一次创新的出现,都是首先产生于农民群众之中,经过了农民群众的创造和试验,农民群众始终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农村经济创新的主体,这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农民群众的创造力,来源于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要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和创造精神,实现农村经济的不断创新,关键在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一是要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二是要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三是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改革开放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的各级广大干部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就一定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奇迹来。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与科学家对话

  新世纪从哪年开始?
温红彦
编者按:“世纪之交”一词恐怕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那么,本世纪何时结束?新世纪哪年开始?这“世纪之交”的交点在哪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随着新世纪的日益迫近变得复杂起来。它已成为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大事,并有着重大的社会价值。
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李竞,以下是关于世纪之交问题的对话。
记者:21世纪从哪一年开始?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目前国内外有没有一致的看法,有关国际组织有没有明确的规定或权威的认同?
李竞: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人民日报》1982年9月8日刊登的中共十二大报告中,20世纪末指的是2000年。《解放日报》1990年1月6日社论《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则表明20世纪末是1999年。
再看看国外的一些说法。日本西铁城钟表公司已在东京新宿车站的建筑物上装设了一座大钟,开始了世纪转折的倒计时。按大钟倒计时的时间算,本世纪末是2000年12月31日。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2000年1月1日0时0分出生的婴儿,命名为“世纪婴儿”,显然是将2000年算作下一个世纪了。
迄今尚未得知,最权威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例如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牙国际法庭,是否将作出有关世纪之交的明确规定。
记者:前些时候,国内一些传媒报道了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天文学家的看法,认为2001年是21世纪的首年。
李竞:这只是一家之言,不具有国际约束力。
记者:世纪之交的概念如此混乱,问题出在哪里呢?
李竞:问题的根源在于公历纪年中没有公元“0”年。
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是1400多年前提出的基督纪年,起点定为公元1年。逐年推算下来,今年就是1996年。在基督纪年问世200多年后,历史学家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推算公元前的年数,依次定为公元前1年、公元前2年等等。这就是沿用至今的历史纪年法。
历史纪年法中亦不存在公元0年的事实往往被忽视。比如,1989年,我国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人们就将1989-(-551),当然是2540。然而,由于公元无0年,这个减法就做错了。到1989年,孔子诞辰实际只有2539周年。
记者:那么,公元无0年与现在世纪之交概念的混乱到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李竞:由于公元无0年,导致了世纪的划分与年代的划分产生不协调。
这里先谈谈天文纪年法。公元无0年对天文学的计算很不方便,不仅对计算公元前后相隔的年数容易出差错,还使天文学中凡能被4整除的公元纪年均为闰年的规律不适用于公元前。为此,天文学家于1740年规定,将公元1年记为+1年,公元前1年记为0年,公元前2年记为-1年。而在天文纪年法尚未问世之前,已有用“世纪”一词表示100年的说法,即从公元1年至100年为公元1世纪,公元101年至200年为公元2世纪,这样推下来,21世纪自然是从2001年始。但是,出现天文纪年法之后,便有了世纪是从1年开始还是从0年开始的分歧和争议。今日世界各国多将1个世纪划分为10个年代。年代的划分法一般是从0起到9止的10年。例如,20世纪90年代表示的是1990—1999年。而按照前面世纪划分的办法,一个世纪是从1起到0止的。这种世纪和年代二者的不协调,便是问题的焦点所在。
试想,若将20世纪90年代定为1990—1999年同时又将21世纪的起点定为2001年,那么2000年将成为无法纳入任何年代的一年,它既不是20世纪的末年,也不是21世纪的首年。
记者:有消息报道,美、德等国的商人们已开始准备世纪之交的庆祝活动。在美国,欢度世纪之夜的好去处订单爆满。在德国,“2000年烟花项目办公室”计划为历史性的1999年12月31日之夜制造出最大的烟花。多瑙河航运公司已备好驶向新世纪的游船。这些国家的百姓已默许2000年是21世纪的首年。
李竞:这是一个新趋势。不仅在民间,就是在一些著名辞书当中,也有这种倾向。在尚未见到有约束力的国际性明文规定、意见或倡议之前,著名的词典和辞书的解释是值得参考和重视的。
记者:人们总是把新年看成一个新的开端。从这个角度讲,新世纪的开始确实很有纪念意义。
李竞:不仅如此,它还有很现实的社会意义。例如,我国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国民收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翻两番。这些都应在本世纪末年的归属问题明确的前提下来计算。另外,各个国家的政策法规的制定,都有可能涉及到这个问题。国际权威组织尽早做出世纪之交的统一规定,已是人心所向。试想,到2000年,当一些国家认为已经跨入21世纪时,另一些国家还宣称逗留在20世纪,那将是滑稽可笑的事。
记者: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科学界的看法和建议又如何呢?
李竞:全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几年的研讨,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授权,发表如下建议:“21世纪始于2000年1月1日。世纪从0年起计,年代也从0年起计。”
该建议的理由有四:一、这是国际上多数人的主张,符合新的趋势;二、世纪和年代的纪年法一致,二者关系协调;三、世纪和年代都从0起计的法则,符合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时代潮流;四、只要认同,作为一个特例,公元1世纪只有99年,即可回避公元无0年的困惑。
这里要强调的是,世纪和年代的纪年法是个国际性的人为规定,任何国家都不宜各自为政。在世界性方案出台之前,可以研究、讨论,提出看法、建议,最后还是要按照国际惯例办事。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给种子穿衣
——北农大种衣剂厂小记
王兰
被老百姓称为给种子穿衣的一项农业高新技术,已走出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室,在位于河北涿州的北京农大种衣剂厂扎根、开花、结果。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对种子广泛采用包衣处理,作为预防种子病虫害的标准化措施。种子包衣技术是将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缓释剂等,经特殊加工成为药肥复合型农药的新剂型,包在种子表面,从而起到防病治虫保苗作用,一般可提高产量10%—20%左右。当药剂被包在种子上时,可很快固化成膜,就像穿了一层衣服一样。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8亿亩,提高种子的质量是农业科研的大课题。由中国农业大学沈其益、李金玉教授为首的科研人员历时13年研制成功的种衣剂系列产品,已累计在全国粮、棉、瓜菜、药材等多种作物上推广近3亿亩,增收节支近百亿元,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在这场“种子革命”中,冲锋在前的是北农大种衣剂厂。北农大种衣剂厂是由农业部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投资建成的种衣剂定点生产厂,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种衣剂厂,被国家经贸委列入“产学研工程”项目。
种衣剂厂厂长杨金朝年方三十,为把种衣剂推向市场、推向社会、造福广大农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仅3年多的时间,就使种衣剂厂成为年产近5000吨的大厂,为推进全国的种子标准化、为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民族进步的灵魂
王友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这是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的,它代表了当代中国对“创新”——人类这一最有活力的行为的深刻认识。
那么,“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呢?广义地理解,创新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回溯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没有第一个类人猿抬起前肢行走的创新,就没有人类的祖先原始人。
人类是在不断创新中前进的。只有锐意创新,落后者才能充分利用历史提供的契机实现迎头赶上的飞跃。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创新常常会给历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到19世纪中叶才统一起来的德国,工业化开始的时间比英国晚了一个半世纪。然而,由于德国青年科学家霍夫曼等在化学和钢铁领域的创新成就,使德国在40多年的时间里走完了工业化最早的英国用100多年才走完的路程。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典型的一例。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焕发起创新精神,用比外国人少得多的时间造出了大振国威的“两弹一星”。改革开放更是一种创新。它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发动的一场持久的全民族的创新运动。正是这种创新运动使我们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说创新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
创新又有狭义的理解——“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就是把一种或若干种新设想(或新概念)发展到实际和应用的阶段。技术创新既包括发明的生成过程,也包括其走向市场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日本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创新。如以修理收音机、留声机起家的索尼公司,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其优质影视产品誉满全球,靠的就是在开发新技术时的创新。在国际电子行业很有影响的美国英特尔公司,从1991年到1995年,为推出创新产品投资100多亿美元。其结果是一直保持着该公司在芯片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
在技术创新问题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可能有什么“慷慨赐予”。为此,我们要强化企业科技管理工作,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20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给人类留下一句极富创造精神的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将能撬起地球。”那么,这个支点是什么?
这个支点就是“创新”。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你可曾想起我
——通译软件的自述
陈光火
我是电脑家族中的一员,我的名字叫通译翻译软件。别看我貌不惊人,但我的用处可不小。我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好帮手。无论是各种标书合同,还是各种外贸函电,使用说明书或者技术规范,我都能把它们译成相应的另一种文字。
我是在1991年诞生于天津大通通译软件研究所的。在当时,科技人员为了研制我可花费了不少的心血。我是一种由外围功能模块、核心功能模块、词汇库这三大部分组成的双向性科技翻译软件系列。天津大通通译软件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设计我时,为用户考虑得非常周到。我的整个翻译系统全部采用WINDOWS上下拉式菜单,这样可使提示明确,功能齐全,操作简单而方便。我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包括机械、电信、经贸、化学化工、冶金等二十多个专业,并且具有输出输入、预处理及自动检错、批量翻译、实时翻译、全自动翻译、人机交互式翻译等十大实用功能。我的工作效率相当于9—10位翻译高手的工作效率,可读性可达95%以上。
我的词汇库含有丰富的词汇,所涉及的专业范围非常广。另外科技人员为用户着想,研制出了三种类型的版本:标准版、专业版和综合版。标准版是一种以新英汉词典和新英汉技术词典为蓝本的以通用技术词汇为主的版本。专业版是一种以上述某一专业词典为蓝本另外附加标准版所有词汇的以专业技术词汇为主的版本。它可用来翻译各种专业的技术资料。
朋友:假如您是一位总工程师,此时正在为如何把刚刚从国外引进设备所附带的一大批英文资料翻译成中文而一筹莫展,您可曾想起了我?假如您是一位从事过多年科技翻译工作的专业翻译人员,正在想如何扩大业务范围,意欲筹办一家翻译公司,承揽更多的翻译业务时,您是不是想拥有我?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饮水的科学
任红
水孕育生命,水维持生命。自有生命以来,水就以它特有的功能陪伴着人类。
但水正在威胁人类的健康!由于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和地球磁场减退,使地球上的水日益枯萎,退化,活性降低,水的生理功能减弱。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世界有80%的疾病都来自水,由于水的污染和退化,全世界每年有5000万儿童死亡,有7000万人患结石病,9000万人患肝炎病。目前已发现至少有50多种疾病的病源来自不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尤其是自来水,经长距离输送管道及高楼水箱和楼群蓄水池的二次污染,更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日趋完善,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今天我们不但提倡穿得好,吃得好,更重要的是应该提倡喝得好。
怎样才能喝得好?长期从事饮水科学研究的北京IDM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复兴教授认为,好水(即健康水)应该是不含有害物质,含适量矿物质,酸碱度为中性或弱碱性,水分子团小,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含量适度,水的媒体生理功能如溶解力、渗透力要强。健康水应该是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渗透压,使水接近生物体的细胞水。
由于水污染及水质退化,在人们越来越向往干净水的同时,有人认为:水越纯净越好!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
纯净水往往偏酸性,分子集团大,无氧,是不能产生生命活力的。尤其老人、小孩、孕妇长期饮用纯净水易患骨质疏松、神经麻痹等症。
人们经历了天然水到净化水(即自来水)的第一次“饮水革命”,现在又面临着从净化水到健康水的第二次“饮水革命”。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科学家敏感地把目光凝聚在“水”这一生命之源,使之成为研究焦点。李复兴教授近年来着力于水营养及“健康饮用水”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自然回归水”的科学理念和生产工艺。自然回归水系依据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技术,对自然水进行综合处理,赋予水以能量;使水分子集团变小;增强水的溶解力、渗透力、乳化力、洗净力、代谢力、扩散力;恢复水的正常构架和振频,使之具有纯净、富氧、活化等特性;令水的生理功能接近人体细胞水。这些属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名为“生理饮用水的净化、电化、充氧及生物活化处理工艺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目前已落户广州,由广州万年清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投入工业生产。
回归自然是现代人的向往。当历史进入21世纪时,自然回归水将逐渐得到普及而成为小康之家的一个标志,对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电脑与生活

  感受电脑
王勇
家里终于有了一台电脑,女儿乐得什么似的,仿佛我们获得了其乐无穷的神秘宝物,请进了一位全能的家庭教师,妻子也喜出望外,觉得蓬荜生辉,领潮流之先,至少是没有被人落下。的确,当许多人家安装了电话的时候,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借用对门的电话,当许多人开始议论小霸王并着手购买的时候,我们只能看着商店里成龙手拿小霸王笑眯眯的模样无奈地离开。如今,弟弟无偿地送了我一台电脑,作为我写作的帮手,同时亦是对他的小侄女的学习的鼓励。
面对无声的电脑(其实它是有声的),我不禁肃然起敬。的确,电脑是一位严师,它只有理智。它的严格的程序容不得你有半点马虎,需要真正的“一丝不苟”。古人为“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妙而苦苦思索,为后人留下了“推敲”的典故,树立了字斟句酌的样板。今天,我则可以用“打敲”来承袭古人治学谨严的衣钵,不亦快哉?
电脑这位老师虽然没有情感,它却可以对你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你的错误。电脑也仿佛是一位高智商的“情人”,刚见面时她不说话,因为她不知道你有多高文化、多大学识,所以她要等你先开口。如果你不学无术,她不屑与你交谈;如果你才疏学浅,她不愿陪你深谈;如果你学有所专,她则乐于和你进行恳谈与交流。如果谈着谈着她发现你富于灵气触类旁通可堪造就,她则要和你成为老“铁”了。
学生用电脑,寓学于乐、学玩结合、其乐无穷;作家用电脑写作,爬格之苦变为码字之趣。你再不必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而烦恼,也再不必因写错了一两个字而整页都要撕掉重写了,你随时都可以构思,来了灵感可以在文章上任意插入、修改。而且电脑还具有帮助你“联想”的功能。它不但是一座文字库,也是一座智慧库。在电脑面前,任何人也不敢说:“我都会了。”
我感到欣慰,也感到幸福,因为有了电脑。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神奇的信箱
孙斌
您见过普通的信箱吧,当主人不在家中时,它忠实地替主人守着邮递员送来的报刊、信件。那您知道电子信箱吗?
电子信箱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交换各种信息的新型通信手段。北京电子信箱与中国公众分组交换网相连接;它的主机是一台中型计算机,近期它可以开放3000个信箱,终期可以开放4.5万个信箱。1991年,北京电报局引进了电子信箱系统。目前,已与美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十余个国家的电子信箱连通。
在电子信箱系统内,实现了数据交换网、电话网和电报网的互相连接。因此,只要您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一部本地电话和一个调制解调器,您就可以获得电子信箱的多种功能。电子信箱除具有信件的起草、编辑、搜索等功能以外,还具有回信件转发、文件的归档、同文发送等功能。
普通信箱加锁是为了您的报刊、信件的安全。而电子信箱也有一把无形的锁,这就是密码。您可以对密码进行改动,以保证您的文件安全。
电子信箱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这就是它的传真工作站的功能。您可以利用电子信箱在逻辑上与电传机、传真机连接起来,对方一旦发出信件,您的电传机、传真机立即收到。
由于电子信箱的指令都是英文显示,这对于不熟悉英文的我国用户来说,确是一大憾事。北京电报局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这一情况,已经攻克了这道难题。目前,电子信箱终端汉化已普遍被用户采用。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北票飞出“孔子鸟”
秦春
一批罕见的晚侏罗世鸟化石被我国科学家近日在辽宁北票地区发现。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打破了100多年来世界上德国始祖鸟为鸟类祖先的统领局面,而且对当今盛行的“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热门假说也给予巨大冲击。
众所周知,闻名世界的始祖鸟于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晚侏罗世地层被发现,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研究鸟类起源的唯一根据。而目前在我国辽西地区发现的晚侏罗世鸟类化石中,有两块具有新特征,被命名为孔子鸟,是包括“中国鸟”、“华夏鸟”在内的异鸟次亚纲的新成员,填补了始祖鸟与中生代重要的陆栖鸟类——异鸟次亚纲之间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继德国始祖鸟之后100多年来最重大的发现,已引起国际鸟类学家的极大关注。
和始祖鸟相比,以孔子鸟为代表的中国侏罗纪鸟类,在形态上和始祖鸟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显著差异,最根本的区别是它没有牙,而具有最初的角质喙。这表明鸟类的分化在晚侏罗世已经开始。由此可以推测,鸟类最早的祖先在晚侏罗世之前已经出现,其起源的时间应该比始祖鸟更早。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岁月悠悠,一晃十年,当年一纸建议书,变成今天高科技成果千千万。在举国庆祝“863”计划十周年生日的时候,四位建议者更是心潮澎湃。图为四位建议者中王大珩(左)、王淦昌(右)两位院士近照。张新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