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3月7日,广西代表团第2组的代表审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图为俞芳林(左三)代表就提高对外开放的总体水平谈自己的看法。
本报记者徐烨摄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答记者问

  推进地方政协履行职能规范化制度化
3位地方政协主席接受记者集体采访
●时间:1996年3月7日下午3时
●地点: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
●被采访人:孙奇聂荣贵周雅光
本报记者问:辽宁省某些企业存在着一些困难。请问辽宁省政协在解决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方面向省委、省政府提了哪些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孙奇(辽宁省政协主席):辽宁省确实有一部分企业比较困难。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搞活国有企业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去年省政协就这个问题对城镇职工作了深入的调查,提出了一整套有关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见、建议,并大力推广了大连市的先进经验。辽宁省政府听取并采纳了政协的许多建议。目前这个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正在解决中。
有记者问:四川省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聂荣贵(四川省政协主席):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最终要落实在质量和效果上。四川省政协在推进政协履行职能方面特别强调抓质量、抓效果。如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反腐败、扶贫等,省政协去年向省委、省政府提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一段时间四川省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严重,政协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向省委提了建议。省委书记十分重视,省委还就这个问题下发了文件,及时予以解决。群众反映,政协为教师办了一件大好事。
有记者问: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请问陕西省政协是怎样使民主监督工作收到实效的?
周雅光(陕西省政协主席):政协的民主监督是通过视察、调查,形成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正确决策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意见和建议提到点子上。如省政协在调查中发现铜川矿务局因铁路欠运煤炭严重、煤炭价格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生产大幅度下滑,企业亏损增加,职工工资无法发放。我们提出了6条建议,以文件形式送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这份材料受到了邹家华副总理的重视,并批示煤炭部等组成调查组调查解决。目前这个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又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严重,政协及时向省委、省政府送了报告,引起省里的高度重视。中央办公厅的一份简报也全文刊登了我们的报告,为国家制定坚决禁止“三乱”决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有记者问:作为省的政协主席,你们对于做好政协工作有哪些切身体会?
孙奇:我概括了4条:一是党委重视;二是政府支持;三是政协自身努力;四是争取各方面配合。如辽宁省去年遭受洪涝灾害,省政协中断了重要会议,立即由主席、副主席带队,深入灾区,提出解决灾民困难、重建家园的意见。省里采取的抗洪救灾措施中,采纳了我们很多建议。
聂荣贵:我也有4条,即增进共识是基础,健全制度是保证,提高质量是关键,政协主动是前提。
周雅光:政协委员一定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只有这样,政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才有可操作性。政协在民主监督过程中还要注意依靠和发挥新闻传媒的作用,把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借助舆论的力量来强化民主监督的力度,从而也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本报记者袁建达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

  赵忠祥委员提出:深入下去看中国的希望
本报北京3月7日讯“如果我们老是坐在办公室里,听的都是这个那个问题,就会感到前景黯淡;如果我们多到群众中去走一走,就会发现到处充满生机。我们应该深入下去看中国的希望。”——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赵忠祥,在6日的讨论会上说了这番话。
这位全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以他大量的采访实践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说:他去年曾和记者一起采访京九铁路的建设大军,也曾在严冬凌晨采访天安门广场上的环卫工人,深深被普通劳动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他们是中国的真正脊梁。我们国家能有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脊梁”在默默无闻、本本分分地艰苦奋斗。可是我们对他们的宣传太不够。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把笔锋、镜头对准他们,满怀热情、百折不挠地讴歌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战士的功绩,用来鼓舞全国人民向跨世纪宏伟目标奋进的信心和勇气。
赵忠祥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委员的共鸣。原中国日报总编辑陈砾、华籍美国专家沙博里在发言中都认为,赵忠祥的意见符合李鹏总理报告中引用的毛泽东主席那句名言的精神:“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

  农民盼望“文化下乡”
新华社记者王阿敏本报记者戴鹏
在河南代表团,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是:中原农民在票子多了、肚子饱了的同时,热切盼望用精神食粮来充实脑子。
来自河南巩义市竹林镇的赵明恩代表说,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是各种落后愚昧东西繁衍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全国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就颇受父老乡亲欢迎,是沟通城乡文化联系,用文化支农扶贫的有效途径。
来自河南尉氏县门楼任乡的韩顺风代表说,过去,我们乡亲想看一场戏要赶夜路,冒寒冷,跑到几十里乃至上百里以外的县城去看。现在好了,城里的文艺团体纷纷下乡来,带来的节目,无论是传统的、现代的都很受农民欢迎。
郭中奎代表说,我身居农村,更懂农民的愿望。反映我们农村现实生活的戏,如《能人百不成》、《五福临门》等现代戏,我们农民很喜欢看。一些健康向上的农村片,农民也是百看不厌。文化下乡如何善始善终坚持下去,关键就看各级政府重视的程度。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

  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农业部负责人答中外记者问
●时间:一九九六年三月七日上午十时
●地点: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
●被采访人:刘江张延喜万宝瑞刘成果
有记者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近来认为下个世纪初中国粮食产量将大幅度下降,由此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请问刘部长对此是怎么看的?
刘江(农业部部长):怀疑中国人能否养活自己的观点并非今天才有。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曾经预言:中国每一届政府都无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言外之意似乎中国共产党也解决不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粮食生产发展很快,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四年,粮食总产量由一点一亿多吨增加到四亿多吨,年均递增百分之三点七,人口虽然由五点四亿增长到十点四三亿,但人均占有量由二百公斤增加到近四百公斤。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五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跨上了四点五亿吨的新台阶,年均递增百分之二。肉类、水产品、禽蛋和蔬菜的人均占有量去年分别达到四十一点三公斤、十九点五公斤、十三公斤和一百九十八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目前正在向小康目标迈进。
中国未来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粮食增产目标?我认为,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到二○三○年,我国人口达到十六亿峰值时,预计需要粮食六亿多吨。按照这个目标,今后三十五年间平均每年粮食产量增加近四十亿公斤,年递增不到百分之一就可以实现。而建国四十六年来,我国粮食年递增为百分之三。
当然,我们增产目标难度是相当大的。今后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格保护耕地;二是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改造中低产田;三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四是加快发展农用工业;五是调整生产结构;六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深化农村改革。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全党全国高度重视农业,确立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立足国内基本解决粮食供给的方针。我相信,再过三十年,我们一定会看到国际上一些人的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有记者问:现在有些地方农民负担出现反弹,请问有何对策?
万宝瑞(农业部副部长):党中央国务院对减轻农民负担十分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已经见效。去年的统筹提留占农民收入的百分之四点八七,低于国务院百分之五的规定。但是有些地方对中央政策贯彻不力,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反弹现象。对此,我们将采取五项措施:第一,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与政绩考核结合起来;第二,严格控制新出台的农民负担,堵住源头;第三,建立预决算制度、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专项费用审计制度;第四,对合同外负担项目严格把关;第五,开展农民负担标本兼治的研究。
科技日报记者问:实行农科教结合是振兴农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但是现在各地开展的情况还很不平衡,请问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全面展开?
刘江: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会上制定了一条方针,就是科教兴国,对农业提出了农业要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首先在农业科技领域、教育领域进行了改革,增加了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同时,我们也引进了国外的一些实用科学技术。“九五”期间,要引进一千项国外的实用技术。国务院成立了农科教三结合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来协调农业领域里的科学研究、教育和技术推广三者的关系。“九五”期间,我们确定了十项实用技术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这将促进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效益。我们还着重抓了九亿农民的教育。最近,农业部编写了《农民政治思想教育读本》和《农民实用技术教育读本》。这两本书发行了一百万套,会起到提高全国农民素质的良好作用。
目前,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是百分之三十五,“九五”期间,争取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因此,农科教需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张延喜(农业部副部长)就台湾记者关于两岸农业交流和两岸贸易问题的提问回答说:两岸的农业交流是我们两岸整个交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农业工作者的迫切愿望。从一九八八年开始,两岸在这方面先后举办了三十多次科技交流研讨会和经贸洽谈会,推动了两岸农业合作。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方面已有了良好的合作开端,特别是海南省、福建省与台湾的农业交流合作更多一些。两岸的农业都有各自的经验、技术优势,如果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将会推动两岸农业的全面繁荣。我们认为,加强与台湾同行的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应该是没有什么阻力的。
扩大两岸的进出口贸易是我们多年来致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一些具体问题还需要和经贸部门进行磋商。
农业部负责人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其它问题。
本报记者何伟王斌来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两会特稿

  “翻两番”和“翻一番”:振奋人心的宏伟目标
本报记者董建勤刘大保
提交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在这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两个翻番”。
第一个“翻番”: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灭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个“翻番”: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宽裕。
目标的实际内涵
由于原定的“翻两番”目标已在“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1995年提前完成,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原定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均”指标。到2000年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加3亿左右,这样,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本世纪末将是1980年的5.2倍,而不是原来定的4倍。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泊溪提供的图表示意了1980年至2010年30年间的经济发展情况。(附图表)
示意图为刘小青绘
人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30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可达10倍以上。正如李泊溪所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占世界1/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持续30年之久的健康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奇迹”。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刘诗白教授的测算则是,即使按照最保守的评价方法,到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将达到或超过2万亿美元。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都将上到一个新台阶,排居世界的前列。
自然,目标的实现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息息相关的。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长回良玉满怀激情地做了展望:“那时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将大大提高,联网电脑、汽车、科技技能、保健用品等用于提高素质方面的消费将趋于普及,人们减轻了劳动强度,可用更少的时间创造更多的财富……”
“两个翻番”的目标显示了我国将以怎样的一种神采和风貌跨入下一世纪!
振奋人心而又切实可行
展望美好前景,84岁高龄的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贾亦斌感慨万千,他说,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虽在本世纪初领导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囿于历史条件,他不可能实现其在《建国方略》里展现的强国之梦。事实胜于雄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两个翻番”目标的实现,是民族振兴的重大成果,也是对中山先生的最好告慰。
在感受着“两个翻番”目标强大鼓舞力量的同时,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代表和委员们更为注重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他们认为,与1958年盲目提出的赶超目标不同,“两个翻番”是在我国改革开放17年来获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就此,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和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叶雄干根据广东的实际分别做了具体分析,认为有充分的把握完成并超越所提目标。来自内陆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计委主任董家林和新疆石油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戴明梓等代表也认为“目标明确,鼓舞人心”。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国家统计局局长张塞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郑励志等学者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如能保持8%左右的稳定速度,实现“两个翻番”目标是有把握和有余地的。
任务艰巨,要努力奋斗
在看到目标伟大意义和可行性的同时,不少人大代表和委员表示也还要冷静地看到其中的艰巨性。
张塞代表指出:难度在于到那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基数大了。“低处十步易,登高一步难”,实现今后的8%,绝不会比过去的12%更轻松。
董家林代表认为,讲到“人均”要注意各个地区、行业间的区别,措施要及时跟上。他谈到宁夏还有1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注意平均值的同时必须注意差距加大的趋势和速度,要加大投入来遏制这种情形,但真正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看到困难,并不意味着削弱信心,重要的是把握住克服困难的关键。不少代表和委员这样表示。
《纲要(草案)》指出,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转变”。郑励志委员指出,在经济体制的转换中,政企不分是一个最大的障碍,如不能采取有力的措施,就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人大代表、陕西省计委副主任司南认为,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加大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真正把“科教兴国”战略突出出来。人大代表、国家计委副主任郭树言认为,为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建立一些新的考核指标,如投入产出比的资本系数、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节能率、重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等。
“两个翻番”,既宏伟,又可行;既艰巨,又鼓劲。这是代表、委员们的共识。它必将变成全国亿万人民的行动,也必将变成神州大地上的现实!
(附图片)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

  钱正英看望妇女委员时强调
政协妇联组工作应继续加强
本报北京3月7日讯记者杜英姿、董洪亮报道:昨天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来到政协妇联组驻地二十一世纪饭店,看望妇联组委员并听取大家的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就科技在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提出看法。她说,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应提高科技贡献率。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对有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应增加投入,促使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多上市、多出口。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石油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高如曾说,企业带头人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她强调企业干部的待遇和升迁要和企业的效益及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钱正英对照一张写有委员工作单位的登记表,不时侧身关注发言的委员,认真记录精彩的建议、看法。她从妇联14组来到妇联15组后,希望委员们就全国政协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和提案多发表看法。
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巫昌祯开口不离本行,谈及家庭文化、伦理关系,她认为,要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她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教授。婚姻美满和谐与稳定,才能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政协委员、武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童君美,痛感不良影视书刊对青少年产生的消极影响。她说,大众传媒要关心爱护青少年。同时,她建议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金庆民、叶维祯、资华筠、张西蕾等委员还就中国妇女形象、社会转型期的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计划生育与人口素质等问题发表了意见。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钱正英向各位姐妹提前致以节日问候后说,各位委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很受启发。她强调指出,政协妇联组的工作不能削弱,还应进一步加强。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两会漫议

  不负先驱意拳拳
政协委员报到之日,走进房间,就看见桌上摆着一本精装的《纪念黄遵宪先生当代书画艺术国际展览》画册。开始以为是哪家出版社赠给委员的纪念品,没有十分在意。后来翻开一看,原来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南源永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出资赞助出版,赠给全体政协委员的。画册图文并茂,印刷精美,且附有多首黄遵宪关于香港、台湾的感时诗作,捧读之下,不禁心潮汹涌,激动不已。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卓越的外交家和爱国诗人,历任清廷驻日本、英国参赞,驻美国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为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作出过重要贡献。他的诗慷慨悲壮,充满爱国主义激情。我少年时代在课本中读过他的长诗《台湾行》、《哀平壤》,至今难以忘怀。但是他写的有关香港的诗篇,却未曾有缘诵读。今天一读,真是字字血泪,震撼国魂。在这些诗里,他怀着一腔忧天热血,呼唤失土的回归,民族的复兴:“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独有兴亚一腔血,为君户户染红轮”,“黄人捧日撑空起,要放光明照大千”,深刻地表现了他忧国忧民、誓为大义而舍身的精神。尤其是他于1870年到香港时写的一首七绝,对失掉祖国河山的沉痛心情,足以使百年之后的读者为之涕下:
水是尧时日夏时,
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
不见黄龙上大旗。
诗人为见不到中国的国旗而悲愤欲绝,呼唤着中国这头睡狮的猛醒,期待着中国这轮红日光照世界的一天!
诗人的理想,经过一百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的奋斗,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终于快要实现了。
1996年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响起了一个震撼世界的庄严声音:
“今天是3月5日,距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还有483天,海内外同胞正以欢欣鼓舞的心情,期待着这个伟大日子的到来。”
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宣示了12亿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力量,也是对黄遵宪等先哲在天之灵的告慰:中华儿女没有辜负先驱们的拳拳忧国心、报国志期望,中国将以更雄伟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那时的香港,将会是——
登楼四望真吾土,
喜见五星上大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