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6-03-04

1996-03-04新闻联播 文字版

进城要守城市规矩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农村杂谈<br/><br/>  进城要守城市规矩<br/> ●●刘鲜日<br/> 去年年底,北京市有关部门对丰台区大红门地区的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退工作,劝退了一批无暂住证、无就业证、未到公安部门登记的外地农民,同时拆除了一些私建的容留外地“三无”人员的违章建筑。这一行动,使以“脏、乱、差”著称的大红门外地流动人员居留区的状况大为改观。<br/> 这一举措,无疑得到了市民们的好评。然而,另一方面,不少农民却因此而产生了疑问——是不是城市不再欢迎我们?有的农民朋友甚至打电话问,是不是要把农民统统赶回农村去?<br/> 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应该说,城市对进城务工经商农民是欢迎的,很多城市还尽最大努力来保障外地农民朋友的权益。少数农民由于对城市缺乏认识,对有关的规定和法律缺乏了解,对城市的生活习惯和秩序不太适应,因而造成部分集中居留区“脏、乱、差”现象严重,加上他们长期集中居留某处,又未形成自律自管的权威组织来进行自我约束,当地管理工作再未跟上,因此出现了一些社会治安问题。<br/> 城市是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它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水平。如果某个城市有几个集中区集“脏、乱、差”于一体,打架斗殴经常有之,强买强卖经常有之,违章建筑处处有之,废弃物品处处见之,岂不让人望而却步、谈之色变?!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整顿。<br/> 城市是永远敞开大门欢迎农民朋友的,这不仅仅因为城市的许多建筑都凝集着农民的血汗,城市人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农民的劳动,而且这也是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量剩余,一些有敢闯精神的农民朋友来到了城市,他们积极参与城市的经济活动,丰富了市场,活跃了贸易,方便了市民,在赚到大把钞票的同时也大开了眼界,逐步适应了城市生活,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今天,农民朋友在城市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已越来越多地为广大城市市民和政府管理部门所重视、所认同。上海市及江浙等省的不少城市还专门建立私营经济小特区,吸纳农民朋友按照有关程序和规章务工经商、居留、发展,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其服务。<br/> 清理脏乱差是为了规范发展,打击非法经营是为了保障合法经营,只要广大农民朋友按照有关部门的正当程序进入城市,遵纪守法,适应城市,城市是欢迎的。

’95回首看棉花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br/><br/>  ’95回首看棉花<br/> ●●毛寒松<br/> 1995年我国棉花获得较好收成,总产量达8800万担,比上年略增,继续呈恢复性增产,缓解了国内供应紧张的局面。收获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在棉花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增产何以取得?增产后农民的收益又怎样?<br/> 最近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棉花主产区1000户不同生产类型的棉农生产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br/> 生产投入增加,棉田管理加强<br/> 1995年政策环境较为有利,各级领导重视、国家棉花收购价格提高,生产投入的热情较高。虽然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化肥施用量仍增长了11.3%,每亩增加8.1公斤,其中钾肥、复合肥和磷肥分别提高58%、24.7%和18.4%,化肥结构进一步合理;各地在科技兴农上增加了力度,加强了棉田管理,提高良种率、地膜覆盖率,防虫抗旱夺丰收,良种面积、地膜面积和适时播种面积占到播种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96.6%、46.1%和92%,比上年分别提高了8个、14个和3个百分点。<br/> 从历史经验看,1972年以来,我国主要棉区进行了三次大范围的品种换代,每次品种的换代能提高单产10%左右,而“两膜”的使用平均提高单产在20%以上。<br/> 总体上气候条件较为有利,灾害造成损失小<br/> 1995年棉花生产长期气候条件属中等偏上年景。三大棉区中,新疆除春季低温影响播种,造成棉苗长势较差外,在整个生长期,光、热条件均利于棉花生长发育;黄河流域除裂铃吐絮期部分地区出现低温阴雨外,其它发育阶段气候条件正常;长江流域气候条件相对较差,但后期条件对棉花生长十分有利。调查反映,受灾面积与上年持平,但成灾面积比上年减少近20%,其中,旱灾、风雹灾和病虫害分别减少93%、46.6%和22.9%,水灾对5.8%的棉田造成危害,比上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因此灾害损失比上年降低了30%以上。<br/> 生产费用虽然大幅度增加,但农民从棉花中得到的收益的增幅高于费用的提高<br/> 1995年,农资价格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8%,致使物质费用增长很快,每亩达262元,比上年多投入了67元,增长34.5%;棉花收购价格提高较多(国家新棉收购价由每担540元提高到700元),在气候和投入的联合作用下,亩产比上年有较大提高,达每亩56.5公斤,成为继1984年、1987年、1991年后的第四个单产丰收年。这两个因素使得每亩纯收益达到524.1元,比1994年增加了157.8元,增幅为43.1%,据测算每亩棉花因价格上涨增收约84元,单产因素增收约30元。<br/>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棉花恢复性增产对我们这个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既增产又增收,鼓舞了广大农民的种棉积极性,这对于“九五”乃至今后的经济发展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谷城:农民办“家庭书屋”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农村新事<br/><br/>  谷城:农民办“家庭书屋”<br/> ●●阮勇<br/> 晚霞散尽,乡村寂然。湖北省谷城县乡村的5.2万多个书屋里灯火通明,不少农民正在灯下埋头读书。这是该县先富起来的农民自费投资兴办的学习专用场所。<br/> 谷城县是湖北省37个贫困县之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一部分农民率先走上了富裕路,他们在走向市场过程中,深深感到:不懂得党的农村政策,不掌握农业科技知识,不了解市场信息,就难以致富。为了给乡邻们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他们便拿出一部分富余资金办起了“家庭书屋”,购买各种条例、法规、政策和市场体制方面的理论书籍,以及有关产品介绍、经营策略、价格说明,还有林果、食用菌、黑木耳、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各类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试验实用书,把自己比较宽绰的房间或建新房时专门留一间房做“家庭书屋”。这些“家庭书屋”一诞生便吸引了渴望致富的农民们,每到晚上或茶余饭后,忙完一天农活的农民们便三五成群地涌到书屋来学习。

隐性电价应当制止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来信<br/><br/>  隐性电价应当制止编辑同志:<br/> 中央和省减轻农民负担的精神家喻户晓,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时有发生,隐性电价就是加重农民负担的表现之一。<br/> 据对某县的调查了解,在收取农民电费时,每度电仍收取零点四五元,这从表面上是无从查出问题的。然而在电度表指数上却作了文章,一般多加三分之一的电表指数,美其名曰为线路损耗。这样,每度电一般都在零点六零元左右。对这种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应予以制止。<br/> 河北省农调队

种薯一亩收万元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四面八方<br/><br/>  种薯一亩收万元<br/> 河南省唐河县桐河乡王连庄村科技农户王汉三,去年种了一亩红薯,收入一万元。其它六户农民由此受益,均收入不下5000元。<br/> 王汉三去年3月引进“52—7”型号红薯新品种。该薯属两茬红薯,3月份种植,7月份收获,8月上旬再栽二茬,10月底收获。王汉三在红薯生长期间认真钻研新技术,喷施“红薯喷大素”、“着壮素”;不翻秧,又治虫。结果第一茬收薯7500公斤,二茬收薯5000公斤,总计收入现金1万元。由于第一茬收薯时效益可观,种第二茬时本组6户农民也种了5亩,到10月底,总计收薯2.6万公斤,产量和收入比其它一般品种高出3倍。 (金少庚)

致富盼“红匾”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四面八方<br/><br/>  致富盼“红匾”<br/> 眼下,山东省阳信县农民兴起一种新时尚:盼望嵌有“小康之家”的红匾进家门。家有红匾,儿子不愁找不到好媳妇,女儿也能找到好婆家,家有红匾,洽谈买卖就像有了一张信誉凭证。<br/> 几年前,县、乡、村各级组织,因地制宜地开展市场经济、法制政策、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教育,并录制了专业村、专业户致富经验的专题片,在各村巡回播放,观众达30万人次。各乡镇、村举办了林果、蔬菜、畜牧、缝纫、地毯加工等培训班。不少村民由此掌握了致富的“金钥匙”。县委及时对达到小康标准的1389个家庭作了表彰,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在鼓乐声中,亲自为这些家庭挂上了“小康之家”的红匾。 (寇崇佩郭涛)

一九九五年各省(市、区)农村经济十大新闻(八)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省报传真<br/><br/>  一九九五年各省(市、区)农村经济十大新闻(八)<br/> 浙江<br/> 一、扭转滑坡势头,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br/> 二、政府确定粮食产销政策,实行粮肥挂钩。<br/> 三、“浙北第一村”文子岭村恢复“三熟制”。<br/> 四、省委书记三上海塘。<br/> 五、政府与各地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br/> 六、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树立起一大批质量高、效益好的“排头兵”。<br/> 七、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成立。<br/> 八、慈溪市林长松等三位农民包租飞机贩活蟹。<br/> 九、舟山围海垦地120平方公里。<br/> 十、8个贫困县实现乡乡通公路。<br/> (浙江日报供稿)<br/> 河北<br/> 一、加大小康建设工作力度,专家组成评议组与各县、市、区谋划小康建设思路。<br/> 二、以发展特色产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带动县域经济跨上新台阶。<br/> 三、河北战胜多种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获丰收。<br/> 四、采取对口帮扶办法,推动全省扶贫攻坚向纵深发展。<br/> 五、植保工作者经过三年攻关,研究出控制棉铃虫综合技术配套措施。<br/> 六、“白色革命”工程建设效益可喜,蔬菜、瓜果、食用菌总产量达97亿多公斤。<br/> 七、邯郸农协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br/> 八、建成“双千田”805万亩,亩均产粮723公斤,亩产值达1359元。<br/> 九、农机事业发展迅猛,农机总动力、排灌机械动力、农用三轮车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br/> 十、农村女青年吕红玲创棉花单产全国第一。<br/> (河北日报供稿)<br/> 福建<br/> 一、出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10项政策。<br/> 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农村调研,指导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增粮增收保供给,促进农业升温。<br/> 三、福建省作出建设五大防御体系决定。<br/> 四、粮食生产获得丰收,产量超历史水平。<br/> 五、“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顺利完成。<br/> 六、永春县美岭村党总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效显著,省委、省政府号召向他们学习。<br/> 七、实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战略,全省水产人均占有量连年全国第一。<br/> 八、“造福工程”使2.5万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的农民摆脱了贫困。<br/> 九、农民负担过重得到有效遏制。<br/> 十、依法保护耕地取得成效。(福建日报供稿)<br/> 云南<br/> 一、总书记出一个点子,文山州披一片绿荫(引种湿地松改良土壤成功)。<br/> 二、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广12项科技成果。<br/> 三、赵安明等七位山民捐资筑路。<br/> 四、垦区百万亩橡胶园亩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br/> 五、鲜切花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出口创汇400万美元。<br/> 六、依靠科技开发生物资源,瞄准市场培植支柱产业。<br/> 七、怒江发展“峡谷经济”,走出脱贫致富新路。<br/> 八、弥勒“甘蔗大战”。<br/> 九、农业软硬并举创辉煌。<br/> 十、五里冲水库下闸蓄水成功。(云南日报供稿)

前瞻后顾说粮食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农村经济观察<br/><br/>  前瞻后顾说粮食<br/> ●●徐柏园<br/> 1995年粮食产销形势评述<br/> (一)从总体上看,1995年粮食市场供给好于1994年,尽管总量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到位,效果明显。1995年夏粮获得丰收,总产量达10655万吨,比上年增产225万吨,增产2.2%,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秋粮也喜获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6亿吨以上,成为历史上粮食产量较高的丰收年。在市场上,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摆脱了1994年粮食价格持续高涨的险峻局势,1995年上半年虽然在高价位上继续缓慢攀升,但是到下半年环比增幅明显下降。分析大米、玉米、小麦三种粮食全年混合平均价,1995年全年比1994年上涨了48.75%,其中玉米上涨54.39%,小麦上涨48.20%,大米上涨43.73%。全年中,上半年三种粮食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64.19%;下半年粮价呈现持平略增的态势,年底三种粮食价格比7月份上涨1.84%,除玉米与7月份持平外,小麦上涨了2.35%,大米上涨了2.51%。环比增幅回落,对全国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5%以内,是有显著成绩的。<br/> 1995年粮食产销形势有这样几个特点:<br/> 1.1995年4月中央出台了“粮食省长负责制”的大举措,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全国已从过去平均每年减少耕地600万亩左右,逐步降低到300万亩左右,各省永久性的农田保护区都在积极建立和不断发展。农业大省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提高。<br/> 2.乡镇企业和城市一些工贸公司介入农业,到农村兴办绿色企业探索以工建农的新路子。如深圳一家公司到黑龙江开发20万亩粮豆生产基地。大连市一家合资(加拿大)公司到黑龙江合资开发18万亩粮豆生产基地。江苏华西村到肇东投资开发1500亩水稻基地。<br/> 3.省际粮食交易增多,农业生产资料购销两旺。东南沿海粮食销区,纷纷到粮食主产区洽谈贸易,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这是由靠计划调拨逐步转向靠市场调节过渡,推动了粮食经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br/> (二)粮食产销形势中,依然存在的一些严峻问题。<br/> 1.定购价和市场价差距拉大,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1995年的粮食定购价与市场价差距比较大,以河南为例,小麦市场价格1.60元/公斤左右,而收购价格1.08元/公斤,每公斤相差0.60元左右。中央同意有条件的省份可以实行价外补贴和粮肥挂钩,使农民得到一定补偿。据统计,全国实行上述办法的仅19个省,占全部省份的63%。<br/> 2.储备和资金问题也值得关注,不少地区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br/> 3.根本性的难题:“一高”、“一低”、“一重”、“一不足”。“一高”为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高,不仅比价高,而且涨幅也高。农资价格一直在高位攀升。综合涨幅远远高于同期全国物价上涨指数,高于农产品价格涨幅。据统计,1995年全国玉米市场收购价由1月份的每吨1380元上升到8月份的1646元,涨幅达19.3%,而1—11月份农资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8%。<br/> “一低”为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比工副业低,种植业比养殖业低,粮棉种植比经济作物低。有资料显示,1995年小麦、早稻、中晚稻、玉米的定购价与市场价差价每公斤分别为0.57元、0.48元、0.77元和0.65元。<br/> “一重”为农民负担重,反弹势头猛。农业部调查,1995年农民社会负担比上年增长20.74%,其中各项罚款集资摊派增长14.34%。有的绕过5%的规定线,增加农民负担,形势非常严峻。<br/> “一不足”为农业投入不足。从宏观看,1995年,农业投资占社会总投资比重没有明显增加。从基层看,一半以上的粮棉大县和各类农业基地县反映,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专项贷款长期未能足额到位,同时到位的资金中,有的被挪作他用。<br/> 1996年展望及政策建议<br/> 1996年粮食市场价格依然呈上升趋势,预计全年粮食价格月涨幅在3%左右,价格走势与1993年和1995年接近。预计1996年粮食总需求在4.61亿吨左右,供需基本平衡,并略有结余。但今年粮价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我国粮食生产成本高于世界水平,其价格自然略高于世界市场。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价格跟踪监测1995年12月份主要粮食的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集市均价分别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9%、11%、62.5%。<br/> 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1996年可以在定购价上微调,以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以定购粮500亿公斤为准,其中去掉农业税征实100亿公斤,也就是400亿公斤,仅占整个商品粮的1/3,其他2/3的商品粮已经完全放开。但是想从价格上涨来完全解决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问题,已不适合我国国情,而必须要从深层次上进行农村改革才是上策,具体政策建议如下:<br/> 1.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继续强化农民的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家庭经营可以进一步完善,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形式的规模经营。比如,可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据1994年统计,全国有近9万个村,9000多万亩土地实行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仅占全国14.2365亿亩耕地的6%。其次,规模并不等于集约,有的搞了,产量没有提高,这是当前值得注意的。我国的农业要适当扩大规模,首先必须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剩下少数人种地。一是要创办乡镇企业,发展二、三产业,把富余劳动力安置好,二是必须实现机械化。而这两个条件,广大中、西部地区还不具备。就全国农村而言,核心是强化生产经营自主权,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br/> 2.提高定购价、放开粮价与提高农民收入问题。我国粮源长期偏紧,特别是优质粮的品种,今后更是需求量不断上升。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关键,而提高粮价是刺激生产的有效办法。据测算,保护价每年提高3—5%,粮食产量可因价格刺激增长1.0—1.3%,应以完全成本加14—20%的利润作为确定保护价的依据。当前,暂时可将保护价与定购价实行同一价格,最好不搞几年一次大调,避免粮价大起大落,可保证农民每年收入有一定增长。但是,提高农民收入仅仅通过提高粮食价格非常有限,一是国内粮价已超过国际粮价;二是粮价是百价之基,会带动相关产品轮番涨价,有个比价复归问题。今后,一是广开生产门路,扩大就业领域。另外,继续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使农民增收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二是要立足整个国土资源,大力发展林牧渔业和多种经营;三是走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路子。国外农业利润的70—80%来自深加工和流通领域。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是主要途径之一。<br/> 3.通过产业化,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有助于农民进入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经济的主导产业按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的基本思路。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种植业利益低但同多种经营紧密结合,可以形成强大的产业,同加工、销售一起就可增值增效。<br/> 4.科技创新与高产、优质、低耗。解决我国粮食生产力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和推动力是科技创新,只有如此才能使粮食达到高产、优质、低耗,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报酬率。

图片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br/><br/> 河西走廊西部的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牧民畜牧业连年丰收,牧民经济收入连年增加,牧民们安居乐业。图为团结乡的哈萨克牧民品尝着丰盛的奶产品,弹起冬不拉,唱着欢乐的歌曲,赞美幸福生活。田萍摄

图片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br/><br/> 电“锤”马士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