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两会特稿

  掌握发展的辩证法
——代表委员谈学习“论十二大关系”
本报记者何伟郑德刚
“两会”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过程中,既思考着贯穿这个《纲要》的理论内涵,又提出实现这个《纲要》应有的哲学思维。
新时期经济工作的高度理论概括
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全国政协委员、理论工作者卢之超从历史的视角思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次飞跃,都离不开理论的武装。
1956年,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总结我国的经验,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与挫折的教训,集中全党的智慧,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及一整套处理各种关系的正确原则。
以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当前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集中论述了新时期应当正确处理的十二大关系,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代表们欣喜地说:“论十二大关系”,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标志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指导现代化建设在理论上的成熟。这次人代会审议的《纲要》贯穿了“论十二大关系”的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腾飞的智慧之翼。
深刻认识现代化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代表、委员们认为,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十二大关系的论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
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叶连松说,摆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一条坦途。构建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这里面有许多重大关系要妥善处理。新矛盾、新问题的解决,都呼唤高瞻远瞩的辩证思维的“钥匙”。
衡水地委书记白润璋代表认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总揽全局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发展又都需稳定作为基本条件。他说,现在有一种片面观点,认为只要改革,就会发展。更有人仅仅把改革当作招牌,认为不改革就没面子,至于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则“六神无主”。我们必须像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正确认识、全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辩证地处理各种关系,已经深入人心。广东代表说,速度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要看速度是怎样形成的。河北代表说,决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四川代表说,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就是支持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使驶向21世纪的中国之船具有理性的航标,才能解决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历史性课题。
把握好“度”,才能奏出世纪之交的和谐乐章
在掌握和运用辩证法过程中,代表、委员们认为把握好“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河北省委政研室主任李瑞昌代表说,关键在“度”的把握上。他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宏观调控的力度、物价上涨的幅度、改革措施的强度,都应掌握一定的“火候”,“火候”不及,要吃夹生饭;“火候”过了,要吃糊饭。
联系“八五”的实践,白润璋代表说,党中央、国务院指导改革越来越成熟。譬如,既强调微观搞活,又强调宏观调控,既以企业改革为中心,又强调方方面面配套。财政、税收、金融、汇率并轨与价格等一系列改革,由于适时又适度,因而在多年犹豫难下决心的难点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代表、委员们认为,把握“度”的艺术,要从实际出发,强化群众观点。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理解、参与、承受的程度。江泽民同志关于十二大关系的论述,不是书斋里的演绎,而是从火热群众实践中熔铸而成的。
代表们还认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应注意的方面有四戒:坚持全面性,力戒片面性;坚持系统性,力戒孤立性;坚持客观性,力戒主观性;坚持创造性,力戒墨守成规。
宏伟、美好的跨世纪蓝图已经清晰地勾勒出来了。掌握唯物辩证思维“艺术”的中国人民,一定会演奏出气势磅礴的“世纪之交”的乐章。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两会特稿

  抓好三个到位
——代表委员谈做好起步之年的工作
本报记者董洪亮赵京安严冰
1996年是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起步之年”。怎样开好头,起好步?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要从提高认识、完善规划、落实措施三个方面着手。
认识到位
代表、委员认为,今年的“两会”是确定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会议。参加这样的会议,也受到了转变观念的教育。他们认为,实现两个转变关键在于观念转变。会后,要把这个思想扩展到全社会。在1996年工作中,要学习和宣传大会精神,抓“认识到位”。只有提高了全民的认识,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有正确的行动。
国家计委副主任陈同海、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徐大铨、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等来自中央各部委的代表、委员认为,“九五”计划是第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五年计划,今后我们采取的行动、措施都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眼光去审视、判断其合理性。
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江西省省长舒圣佑等来自省市的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说:“对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要有切肤之痛!”他们认为,能否卓有成效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则是跃进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朱正林、赣新电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饬海等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委员的共同心声。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代表、委员认为,必须首先把不适应“两个转变”的观念转变过来,才能真正起好步。
规划到位
人代会闭幕时,许多担负领导职务的代表在考虑自己所在单位的规划如何按照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是“起步之年”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反反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使陕西省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与李鹏总理的报告更好地衔接?他说:“陕西省作为一个地处西部的欠发达省份,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显得尤为重要。”
陈焕友代表认为,实现“两个转变”是保持江苏省这个沿海发达省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主张在具体工作中要强调规划导向,在编制江苏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要更加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注重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徐大铨委员也表示要在冶金系统的“九五”计划中充分体现出“两个转变”的思路,克服冶金系统存在的粗放经营现象,开好头,起好步。
措施到位
认识和规划只有落实到具体措施和行动,才能使起步之年的工作富有成效。
李泽民代表说:“今年要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农业和国有企业两个突出问题,争取有较大的突破。”他列举了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提高中长期投资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进程等办法,表示浙江省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努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一个良好开端。
今年“两会”期间,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代表利用会议间隙,问计于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共谋兴黔大业;频频与省内有关部门联系,细化今年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他介绍说,贵州省已将今年定为“狠抓落实年”,细化了今年要完成的十件大事,由省里各位主要领导分工负责,对落实情况,实行“年初公布、年中检查、年末验收”,开展“下评上”活动,由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对领导干部的抓落实程度,逐项检验、评议。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的共识是:一定要在这次大会确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指引下,抓住认识到位、规划到位、措施到位,努力创造一个新的良好开端!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两会特稿

  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杠杆
——代表委员谈“科教兴国”战略
本报记者蒋建科董洪亮刘大保
“依靠科技”,“重视教育”。在今年的“两会”上,随处都能听到代表、委员们这样议论;在各种提案、议案里,到处都能看到这几个灼热的字眼。
人们以世纪之交的历史感来谈论这个问题。“落后就要挨打”。从上个世纪中叶“师夷长技”的呐喊到本世纪初的“教育救国行动”,有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苦苦探求科学、教育救国的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这个梦想才真正成为国家的意志。今天,确定跨世纪发展战略,必须把科教放在重要地位。
科技产业化要和产业科技化“接轨”
“两会”代表、委员们认为,在世纪之交,我国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实现,必须依托现代科技。来自陕西的代表说,我国目前经济规模已经很大,每年新增加的投入也很可观,但相当一些企业效益低下的问题仍很突出,究其原因,大都与企业的科技水平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密切相关。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只能老老实实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化经营的新路子。
邯郸钢铁总厂一九九○年曾一度出现大面积效益滑坡,二十八个品种中有二十六个亏损。从一九九一年起,该厂加大技改力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全员劳动生产率从四十一吨猛增到七十四吨钢,基本实现了增钢不增人。五年来,全厂完成的效益和钢产量超过前三十二年的总和。邯钢的变化,正是说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性的典型实例。
王连铮委员则从加强农业的角度阐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双重压力,迫使农业的发展必须寻求依靠科技的出路。据了解,全国每年有上万项农业新成果、新技术被锁在档案柜里,无法发挥作用。他建议,国家应组织科技人员将这批成果进一步完善、配套,将它们变成农民容易掌握的实用技术,同时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新技术,向农村推广,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种粮效益,确保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许多代表和委员都认为,经过十多年体制改革,科技与经济之间结合已大有进展,今后要在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上,探索促进两者“接轨”的有效途径,形成依靠科技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运行机制。
跨世纪发展战略需要培育跨世纪人才
代表、委员们认为,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必须依靠跨世纪人才。
杨海波代表说,科教兴国,教育是根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真正把教育重视起来。同时,要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等,依法治教,保证教育的优先战略地位。
许多代表和委员反映,对科技、教育投入不足、脑体倒挂现象、人才外流等仍然制约着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他们呼吁,要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投入,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高士品委员说,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必须深化教育改革,首先使基础教育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卸掉过重的负担,从小培养学生“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科教兴国”的远大理想。
江景波委员说,高等学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担负着向各前沿领域输送人才的重担,但现在面临着师资队伍不稳定、新老交替出现断层等许多问题。目前应加紧选拔和培养青年学科带头人,弥补这个断层。
令许多代表和委员欣喜的是,国家已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去年和前年两年,国家增加了两百多亿元的教师住房资金投入;去年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拨出了三十九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共达一百多亿元。
以超前意识制订科技战略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何祚庥、龚育之委员从历史的经验说明,制定科技战略必须要有超前意识。
五十年代,我国政府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抱定“宁可卖掉裤子”的决心,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一九六四年十月成功地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两位委员提出,在即将跨入新世纪时,我们该做哪些新的重大科技战略决策,需要尽早动手,精心研究,迅速决断,莫失良机。
许多代表和委员都认为,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生长点,在下个世纪将成为又一竞争焦点。只有从现在动手抢占一些制高点,才能在下个世纪赢得主动。
司南代表认为制约科技产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资金不足,他建议通过各种途径,如发行高新技术产业债券等方式,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
陈智周代表说,国家要给高科技发展以特别优惠的政策,让高科技这条“长腿”提前跨入下个世纪。惠永正代表认为,坚持目标有限原则比较符合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全力突破。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两会特稿

  力求新突破
——代表委员谈国有企业改革
本报记者王清宪刘工践
江泽民同志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与成败。在谋划、确定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时候,力求企业改革实现新突破,成为这次“两会”代表、委员的重要话题。
必须有所突破
“八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步伐。1994年出台的金融、财政、税制等一系列宏观体制改革,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包袱过重、冗员过多等问题,更由于实现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衔接,是前所未有的开拓性事业,具有相当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所以,进入制度创新阶段的企业改革,便成了整个改革深化中的难点。
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说,国有企业改革,关系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等问题。要抓住“八五”期间改革和发展的好势头,不失时机地实现这个方面的突破。
人大代表、吉林省人大副主任谷长春说,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有所突破,这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国有企业焕发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可能最终确立。
人大代表、邯郸市人大主任朱志武说,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的讲话中强调,要从政治的高度看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义,这一点非常重要。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国有大中型企业搞好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才牢靠,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得以保证。
能够有所突破
“八五”期间企业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标、原则和要求都已明确。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把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企业改革的重要谈话,进一步统一了全党认识。国有企业改革在扎实推进: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8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56户企业集团试点和3户国有控股公司试点,进展顺利。
应该说,在进一步加快和深化企业改革的一些思路上,大家已形成共识:搞活国有企业必须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着眼于企业制度的创新;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改革、改组、改造,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三改一加强”几方面结合;抓大放小,分类指导,等等。
这一切都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地收到良好效果,并将有益地指导今后的企业改革的实践。代表、委员们认为,实现企业改革新突破完全有可能。现在,关键是要认真落实。
政协委员、吉林化工集团总经理刘树林说,吉化集团现在效益比较好,1995年利润达11亿元。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是:把中央制定的大原则化作适合企业操作的具体办法,使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的发展、改革互相协调配套。
选准突破点
综合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国有企业改革要在三个层次上寻求突破。
在微观层次上,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通过减轻企业债务负担、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增资、技改、分流等措施,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在企业内部塑造国有资产的合格代表。
人大代表、东风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马跃说,国务院授权东风进行国有资产经营后,他们建立了以资产为纽带、以转机建制为目标的母子公司体制,促进了产品结构优化,降低了成本,救活了一批亏损企业,国有资产迅速增长,销售额达200亿元。
在宏观层次上,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整体搞活国有经济,就要有适应这种要求的、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者职能与作为所有者的资产管理职能分开的国有资产宏观管理体制。政资不分,政企就难以分开。
上海市经委主任徐志毅介绍,多年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但总是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职能没有分开。要使二者分开,就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上海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政府8个主管局通过授权改制,变成财团性控股公司、实体性集团公司,效果是很明显的。
在社会层次上,要加快完善综合配套改革。历史包袱沉、企业冗员多、办社会负担重是企业改革目前遇到的三大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记者从经贸委、劳动部、人民银行等单位了解到,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在抓紧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两会”代表、委员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单靠政府是不行的,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代表、委员们坚信,跨进“九五”,企业改革的新突破是必需的、必然的、必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