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春之讯
潘永修
春天,常常不知不觉就来了——
当你出门忘了穿大衣,围巾放错了地方,手套忽然不见了;
当房后的积雪悄然少了许多,瓦檐上的冰凌啪啪掉落;
当你傍晚忘记放下棉帘子,进门时忘了随手带门,天黑了没关窗子,或者烤火炉忘了加炭,电热器忘了通电;
当你第一次感觉到冷风不是那么刺骨,阳光带有一丝暖意;
当溪流里的水开始涌动,崖头的小草悄然发绿,柳树枝条的幼芽泛出鹅黄,桃杏枝端的蓓蕾微微萌动;
当你听到河边的第一声芦笛,看到空中的第一只春燕;
当天边响过第一声春雷,下过第一场春雨;
当你在田野里听到春犊的哞叫,看到第一垄新翻的土地,听到第一声摇耧的铜铃;
当你看到第一颗膨胀的种子,连着鹅黄色的嫩芽儿破土而出……于是乎,春天就来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书法家张瑞龄书法新作《唐诗三百首小楷墨迹》、《宋词三百首小楷墨迹》近日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林祖基所著《窗外世界》最近由海天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海边絮语》之后的第二本散文集。
△杨雪的散文集《早起看风景》由成都出版社出版。
△胡真所著《我的出版观》近由湖南出版社出版。
△徐山林笔耕不辍,继199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碧水集》后,另一本诗集《黄楼诗草》又于近期问世。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乡戏
李莹
傍晚下班时途经广场,广场一角人头攒动,琴声悠扬,透过黑压压的人群一看,原来是几位离退休老人在自娱自乐唱戏。老人们唱得很投入,不时赢得喝彩声,站着看了一会儿,不知不觉竟忘了回家。
小时候在乡下,看乡戏是最大的快事。村子离集镇远,城里的电影放映队一年难得光顾几次,收完秋进入农闲,村里的老老少少除了喂喂牛、串串门,就很难有什么娱乐了。那时在乡里流动演出的多是由粗通戏文与音律的农民组织起来的草台班子,一个班里七八号人,由一两个人领头,带上锣鼓、胡琴等乐器,再驮着装满道具的大木箱,即可以走村串户地演出了。
乡戏的舞台设施很简陋,选个平坦、开阔的空场当戏场,场边埋两根柱,柱上挂上花布幕和马灯,即可以锣鼓喧天地开演了;看乡戏也不要买票,乡人们丢了晚饭碗拎个小板凳朝台下一坐,便俨然成了观众,几出戏唱下来,队长领着戏班子的头拎个布口袋挨门逐户凑一瓷缸米即可了事。
奶奶是方圆几里出了名的戏迷,又天性热情好客,我刚记事的那些年,戏班子每进我们村,便常常住我家。奶奶往往拾掇出最好的床端出最好的菜来款待戏班子里的人,一是鼓励他们好好唱戏,二来即是表达一份心意了。在乡人的眼里,戏班里的人都是有些“文气”的人,男的不亚于秀才,女的则赛过仙女了,能与戏班里的人交往是值得夸耀的事。至于哪家闺女能有幸嫁个唱戏的做媳妇,或是哪家小子能有福讨个唱戏的做老婆,在十里八里要成为新闻人物呢!就是那些年,在家乡村东的乡场上,我接触到《穆桂英挂帅》、《薛仁贵征西》、《郑小姣》等古典剧目,幼小的心灵最早受到质朴的民间文化的熏陶。
由于戏班子受欢迎,因而戏在一个村里唱不了几日,便会被邻村接了去,稍大一些的时候,我便和一群伙伴们去邻村赶戏了。那时我已经上学,傍晚放学后听说邻村有戏,草草扒几口饭,心便被邻村的锣鼓声引了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夏夜,我和十岁的表弟跑七八里去邻村赶戏,看到中途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毛毛雨,看戏的人兴犹未尽,戏场只好由露天搬到一个新盖房的农户家里。无奈屋小人多,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我和表弟个小,怎么也看不到,最后是表弟找来梯子,我和他骑到了房梁上,终于可以一览无余了。也许是因为跑了远路,骑在梁上不久,表弟便开始打盹,头像小鸡啄米似的点着,最后终于一头闪了下来,幸亏被下面的人接着,才不至于摔伤。数年后和表弟提起此事,表弟还脸红地说:“看戏图的是份热闹,我那是看戏、睡觉两不误哎!”
上中学后,读鲁迅先生的名文《社戏》,甚为先生故里江浙一带的社戏心折,在我的想象中,那是江南满天星斗的夜晚,少年的先生和伙伴们撑着乌篷船到邻村看戏,那水中的渔火,渔火环绕中时紧时缓的锣鼓,是如此令人心醉。至于途中偷罗汉豆,众口齐歌,那一份悠悠的情味与我儿时的际遇是如此相似!
在城市旋转的舞台上,已很难找到看乡戏的那份感觉,人生的经历就是有意思,有时是很平常的一幕,在数年后回首起来,是如此的余味深长。


第12版(副刊)
专栏:茶楼

  “听”的学问
季音
电视连续剧《唐太宗李世民》,近日正在北京电视台播出,据说收视率颇高。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大建树的帝王之一,他开创了被史学界称为盛唐的辉煌年代,受到后人的称颂。作为杰出历史人物的李世民,他一生的言行,确实有不少对今人仍有启发。
李世民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重视“纳谏”,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注意听取批评建议。他首先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圣人”。李世民酷爱弓箭,藏有几十把好弓。有一天,他请一个著名的工匠来鉴别,工匠仔细看了以后,指出这些弓都不算是最好的弓,并说出了一番道理。李世民听了大为感慨,说:“我用弓箭定天下,想不到还不真正懂得弓箭,何况天下的事,我怎能都懂得呢?”当他知道了自己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就有了纳谏的自觉性。这是他执政23年中取得许多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历史上一些有见地的政治家与思想家,都主张为政者要多接触实际,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汉桓宽在《盐铁论·刺议》里有几句精辟的话:“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多看多听,才能视野博大,知识丰富,如果拒绝批评建议,闭目塞听,个人独断专行,必然陷于孤立。
这些年来,中央一再强调,决策要民主化、科学化,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把决策建立在广泛听取人民意见、特别是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如今,每项重大决策的出台,都事先层层倾听意见,反复论证,务求切合实际,从而避免了政策上的失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和高度重视“听”,无疑大有关系。
最近,首都正在召开的“两会”期间,中央领导同志一个个来到小组讨论会上,听取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发言,听得专注,记得认真,并且相互切磋,这情景使人深受鼓舞。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也使人们面临一个又一个新矛盾与新问题,讲究“听”的学问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如果我们的各级决策者都能切实地在“听”上下功夫,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并集中正确意见付诸实施,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必能更加兴旺。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考察”察什么
孙信成
这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出考察的人数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行程也越来越远,从北京、上海,到深圳、珠海,眼下又时兴漂洋过海。据某新闻单位一驻外记者透露,他在美国到处可以见到中国形形色色的考察团,在好莱坞、迪斯尼乐园常常见到成群结队的考察者,仅洛杉矶就有近十家专门“精于”接待国内各种考察团的旅行社(过去只有两三家,因生意好越办越多),他们从发邀请信到订计划,办护照和签证,代写“考察报告”,提供“成套”服务。这么多人不远万里,走出国门,究竟去“察”什么呢?
据笔者对“考察”之考察发现,有人为了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去考察外国公司或企业;有人为了引进资金、设备,去考察资金来源和设备状况;有人为了兴办合资企业,去考察外方的资质和信誉;但也有人是去“考察”人家的“旅游文化”、“消费文化”的,甚至连外国的赌城、“红灯区”也要“考察”一番。原天津市一商局副局长王明和一行6人,赴美考察期间,不是去色情场所“考察”脱衣舞女“精彩”的表演了吗?这倒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宋朝时兴的“考察热”。据史载,苏东坡成名之后,前往考察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有人去学诗文,有人去学书画,也有人去学烧“东坡肉”。慕名趋雅之心自古至今人皆有之,但究竟该向别人学习什么却各有讲究。
有人在考察当中学到了人家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高的工作效率和可贵的敬业精神,考察回来有人吸引了外资,引进了技术,兴办了企业,强化了管理,提高了效益;但也有人考察了人家的“红灯区”,回来之后搞起了“三陪服务”;有人考察了人家的赌城,回来之后购置了吃角子的老虎机。某县一效益颇好的集体企业的厂长,去国外兜了一圈,回来之后所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厂里三楼的会议室改装成歌舞厅,过起了花天酒地、声色犬马的生活,“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厂长不早朝”。由于疏于管理,工厂效益急转直下,如今工厂停产,工人下岗,工资发不出,工人们为此提出惩治败家子的正当要求。从这位厂长大人考察回来的所作所为不难想象,他在国外考察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是一味地效仿。外国的东西并非十全十美,洋人队伍中有奋发有为之士,也有骄奢淫逸之徒,我们应该考察学习人家进步的对我们有益的东西,而不能囫囵吞枣,“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学那苍蝇专门追腥逐臭,把糟粕当作精华,统统“拿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

紫雪飘 黄敏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