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答记者问

  加强法制建设保护环境与资源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负责人答记者问
时间: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五日下午
地点: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
被采访人:曲格平林宗棠杨纪珂
有记者问:当前,我国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曲格平(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两方面;另一类是以农业为中心的生态问题,突出的是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要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第一,必须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第二,加强法制建设;第三,依靠国家的科技进步;第四,加大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投入。
有记者问:“中华环保世纪行”起到了哪些作用?
曲格平:为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三年来,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组织了“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先后以“向环境污染宣战”、“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为主题,开展了环境与资源法律执行情况的宣传报道。在这项活动的推动下,淮河流域严重污染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召集有关省负责人开了两次现场办公会议,国务院颁发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要求二○○○年实现河水变清。苏鲁豫皖四省政府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治理工作已经开始。连续出现特大沙暴的阿拉善地区生态破坏问题、晋陕蒙“黑三角”能源和生态破坏问题及小秦岭金矿乱采乱挖问题,均引起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关注,已多次召开现场会议,拨出专款,限期进行治理。
一九九六年,全国人大环资委将继续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围绕“保护生命之水”的主题,重点报道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更多的省、市和自治区将继续开展本地区的“环保世纪行”活动。
林宗棠(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项活动得到李鹏总理的大力支持。他希望把这项活动开展得更好、更有效果。乔石、朱镕基、田纪云等中央领导同志也明确支持开展这项活动。
本报记者问:中国的资源能否支撑中国在下个世纪的可持续发展?
曲格平:中国的资源总量很大,处在世界前列。但问题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我国在资源利用上的问题,是由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带来的。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自然资源中,耕地、淡水两项资源虽已很紧缺,但如果能合理开发利用,保证中国下一世纪可持续发展应该没有问题。全国人大将加快关于资源方面的立法进程;另外,各地应按经济规律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补偿制度及有偿使用制度等。
杨纪珂(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要在全社会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增强保护自然资源的紧迫感、责任感,利用和保护并重。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负责人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其他问题。
本报记者李建兴袁建达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代表论坛

  经济要发展法制要健全
全国人大代表卢功勋
经济要发展,法制要健全,这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保证。
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法制健全和完善的条件,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加快法制建设进程,学会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任务已提到日程上来。
首先要加强立法,特别是经济立法,推进经济体制的法制化、民主化。目前出现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以及商品价格没谱等现象,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法制的保证。可以说,没有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经济法制化的过程,后者对前者具有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
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目前人大的职能还不到位。1995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全国第一个《评议工作条例》,为发挥代表的监督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我们准备抓5个方面的监督重点,即市场秩序、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净化、秉公执法和农业的土地、投入等问题。
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去年山西违反《土地法》的人,有些是领导干部。要把执法监督、评议监督、代表视察形成系列化,总体上达到“四有”(有深度、力度、震动和效果)的目的。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

  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提案交办会举行
一百二十八家承办单位接收提案
本报北京3月15日讯记者杜英姿、董洪亮报道:截至3月13日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闭幕,政协提案委员会共收到大会期间委员提案2358件,立案2208件。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办公厅举行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提案交办会,将部分提案送交在京的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中央军委有关部门及北京市政府的128家承办单位。会后,将把其余提案移交相关的省、市、自治区政府。
据了解,全国政协委员对去年以来提案办理情况满意率增高。这次会议期间收到的提案数量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内容比较集中的是围绕制定和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在立案的2208件提案中,经济类1004件,科教文卫类600件,政法等方面的提案604件。不少提案具有宏观性和前瞻性,也有很多是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政协大会期间的提案,在8月底以前办复;平时提案一般要求3个月内答复。政协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希望各承办单位加强对提案办理工作的领导,要重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委员的重要提案,注重工作实效。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代表论坛

  保一方平安关键在“两头”
全国人大代表郑增茂
河南作为一个治安情况比较复杂的人口大省,又居于交通要冲,综合治理工作所以能逐年好转,国家评估名次由1992年以前的第10位以后跃升到第8位、第5位和1994年的第4位,就在于抓住了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和基层基础建设这“两头”。
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负总责,把这项工作与经济、计生工作同等看待,作为升降奖惩的主要条件。对完不成目标、治安状况长期混乱或发生重大治安事件地区的领导实行一票否决,抽其上升的“梯子”,摘其现在的“帽子”,仅去年以来就有402个单位、357个责任人受此“待遇”。河南话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你保不了一方平安,还有何颜继续为官?
话说回来,没有健全的基层网络和过硬的基层队伍,光“挤”上头又会有多大效果?要真正做到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帮其解决实际困难。农村关键是乡、村两级班子建设,必须对软弱、瘫痪、半瘫痪的班子进行彻底整顿,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都配备了专抓综合治理的专兼职副职,设置了“综治办”,充实了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建立巡警和治安联防队伍,加强全民普法教育和治保民调工作,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铺得开、收得住、提得起的治安网络。只有抓住了这“两头”,才能取得打击社会犯罪,保护良民百姓,消除丑恶现象,确保一方平安的实际效果。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

  3·15:人大代表说“名牌”
本报记者董建勤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树立“名牌意识”,是人大代表关注的中心话题。
什么是名牌产品?一些代表认为就是在相同条件下,产品质量高、社会信誉高、用户满意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
近年来,不少国外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与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合资并要求控股,用他们的牌子取代中国名牌。浙江省嘉兴市商业局局长潘燕飞代表说:“这当然对我们也是一种刺激,他们是国际水平的竞争对手,只要敢想、敢干、善战,用我们的优势——对中国市场及文化的熟悉和了解,生产出更加贴近消费者的产品,也能拥有相当的竞争实力。”
北京市三环毛纺针织集团公司产品设计室总设计师杨衣云代表说:“名牌的正常消费也有赖于消费者的成熟,目前一些人有一种盲目的‘崇洋心理’,这也是一种偏颇。”
山西省长治洗衣机厂厂长梁吉祥代表说:“重要的是企业要创出广大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内部管理要过得硬,不单要质量好,售后服务有保证,‘宁可少些,但要好些’。”
青岛海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绵绵代表认为:“让消费者付出的代价得到相应的使用价值,超值满足他们的需求,使物有所值,谁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得到用户。海尔集团去年推出星级服务,就是满足消费者新的需要,在售前、售中及售后各个环节充分为消费者着想。当年销售收入达43亿元。”
管理部门又是如何考虑“名牌”的呢?河南省轻工业厅厅长沈秋萍代表说:“‘八五’期间我们实施‘名牌’战略,不少企业创出了自己的牌子,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九五’期间,河南省要创出10个占领国内市场并在国际市场有一定份额的名牌、30个全国性名牌及60个地方名牌。提出目标,就是对企业提出了一个最现实的市场导向,引导它们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以此为目标,来改造和管理自己的企业。”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两会漫议

  献计与出力
于宁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已近尾声,不少代表在继续对会议文件进行认真审议的同时,正在认真考虑会后怎么办的问题。据笔者了解,这几天,代表们住地的长途电话十分忙碌,有时深夜还铃声不绝。这主要是代表们通过电话,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同志商量会后如何传达,如何贯彻,如何行动。
解放军代表赵新先说得好:“这次人大会议即将通过我国跨世纪的发展大计,意义重大。我们作为人大代表,在会上要积极献计献策;会后,要为实现大计带头出力。”在去年的人代会上,为了促进我国农业问题的解决,赵新先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了“神农计划”议案,主张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他所领导的三九集团率先拿出5000万元组建了“神农公司”,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在开发农业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姜春云副总理赞扬三九集团在支援农业上又走在前面了。赵新先说:“李鹏总理指出,解决好农业问题是今后15年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而又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我们要再接再厉,为完成这项难度最大的任务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积极献计,带头出力”,许多代表都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这是一种可贵的人民代表意识,可贵的主人翁意识。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纲领,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这种“献计出力”的主人翁意识。
从去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到这次全国人大即将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在起草和修改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征求了各阶层、各方面人士的意见,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在这次“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这个跨世纪的宏伟纲领,是亿万人积极献计献策的丰硕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离开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制定出这样一个宏伟的蓝图是不可能的。
要把这个蓝图变成现实,更是一项异常艰巨、异常复杂、异常宏伟的大工程,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在向新的目标进军的征途上,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团结群众,依靠群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每个中华儿女也应当胸怀祖国,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为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21世纪以现代化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古人云:“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我们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这次人大会议之后,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把12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振兴中华的大业必定胜利、必定成功!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两会特稿

  培育重量级选手
——代表委员谈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本报记者陈颂清黄嵘
进入90年代,在中国企业界,一个声音响亮起来:培育自己的大企业、大集团!
“重点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1995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议中写上了这句话。
“国家近期要集中力量抓好1000户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改革与发展”,“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抓好一批国有骨干企业”——1996年3月5日,李鹏总理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报告中又提出了上述要求。
人们在关注: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培育大企业、建立大集团?
放眼全球:培育大集团是决定下一个世纪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的重大战略问题
本次“两会”讨论的是中华民族跨世纪发展战略问题。环顾四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我国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看,企业集团化是其共同的制胜之道。日本战后经济的崛起,就是通过企业集团化重新进行生产要素组合来完成的。美国企业发展史上也经历了三次大的合并浪潮。根据1993年的资料,全球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美国有159家,其销售额占全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9%;日本有135家,销售额占了该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2%。我们国内的情况,建国以来,在“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上,发展起了像大庆、宝钢这样的大型企业。但是,从世界范围来说,我们的企业规模仍然偏小。以我国最大的工业企业大庆石油管理局为例,它的年销售额约为358亿元人民币,不到43亿美元,而同期世界500强企业的最后一名的年销售值是78亿美元。
难怪有人要大声疾呼:靠现有企业的规模能参与国际竞争吗?靠大量“散、小、低”的企业能占有一席之地吗?必须培育我们自己的重量级选手!
谈到这一点,政协委员、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林深有感触。他说,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是国有企业跻身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我们的企业只有自己上了规模有了效益,国际资本市场才会信任你,才愿意投资与你。反过来,企业再利用这些投资壮大规模,提高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是关系下一个世纪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的重大战略问题。
着眼国内:组建大集团是实现资产重组、从总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有效途径
李鹏总理在报告中将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列为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尽管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办法见仁见智,但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有一条共识已经形成:应通过对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从总体上搞活国有经济。而组建大企业、大集团正是实现资产重组的有效途径。
山东省有一家盐场和一家纯碱厂,效益都不好,想了不少办法也未见有大的起色。去年,两家合并组建集团。仅原盐直供碱厂减少中间环节一项,每年就节省3000多万元。来自该集团的杜德富代表说,实践证明,组建集团,发挥整体优势,确实是搞活国有经济的一条捷径。
组建集团的意义,还在于它可以带活一大批中小企业。去年底以来,上海进行了以培育大集团为重点的工业资本重组,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进行资产优化组合,推动优势、名牌企业壮大规模、发展生产。一批优势、名牌企业,都已通过收购、兼并效益不佳的中小企业的方式,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原本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被收购、兼并后,生产蒸蒸日上,重新焕发了青春。人大代表、上海市经委主任徐志毅认为,组建大企业、大集团不能单靠增量,更重要的是要盘活现有存量。利用优势企业带动危困企业,实现存量优化,无疑是实现集团化战略的一条现实、有效的途径,也符合两个转变的要求。
关注难点:挣脱旧体制束缚是顺利实施大集团战略的保证组建集团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条块分割、地区封锁是我国旧有经济体制的弊病之一,也是造成相当部分国有资产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组建集团是对旧体制的挑战。政协委员、天津商学院教授方嘉民说,企业集团的组建只承认经济合理原则,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要冲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界限,还将引起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是对旧体制的猛烈撞击。
正因为如此,一些改革在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重组中受到了一些观念、利益的制约,而显得步履艰难。为此,一些代表要求政府部门做“好红娘”、“好家长”,推进这项工作。与此同时,另一些代表则呼吁在组建集团的过程中,减少政府部门行政干预。来自山东的孙华心代表反映,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由于政府部门“拉郎配”而造成子体未救活、母体先拖垮的现象。
看来,突破旧体制,对于政府,对于企业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江苏省领导及部分市负责人答中外记者问
时间:1996年3月15日上午
地点: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
被采访人:陈焕友郑斯林季允石章新胜徐守盛
江苏省省委书记陈焕友首先介绍了江苏“八五”取得的成就。他说,“八五”期间江苏对外开放有了突破性进展,五年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5712家,实际利用外资153亿美元,1995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65.4亿美元。“九五”期间,江苏将在继续扩大对外经济贸易规模的同时,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进一步推进全省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有记者问:江苏“八五”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快,请问“九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苏南、苏北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郑斯林(江苏省省长)答:“八五”期间,江苏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全省对外贸易总额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1995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7%。“九五”期间,江苏将按照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的总目标,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针对江苏开放型经济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江苏在下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将坚持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加快沿江沿海和沿陆桥经济带的对外开放步伐。对苏南及沿江地区,将增强开放型经济整体素质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对苏北地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实施海上苏东工程和淮北致富工程,加快徐—连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以此推进苏南、苏北对外开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有记者问:近年来许多著名的国际跨国公司相继到江苏投资,请问在吸引外资大项目方面,江苏有什么优势和经验?
季允石(江苏省副省长)答:目前江苏利用外资总量居全国第二位,国际上100家著名跨国公司已有近半数到江苏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已有1200个。这与我们充分发挥江苏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以及濒江沿海的区位优势是分不开的。“九五”期间,我们将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性农业和第三产业,重点做好大公司、大项目及高技术含量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
有记者问: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对于促进陆桥经济带建设有何打算?
徐守盛(连云港市市长)答:连云港市将紧紧与大陆桥经济带的开发开放相呼应。我们既要高标准地抓好港口、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把连云港建设成为陆桥经济带各省区共同的出海口岸和窗口,同时要加强与陆桥沿线各省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吸引各地在连云港设窗口,办工厂,建生产基地、码头,促进陆桥经济带的共同开发和发展。
有记者问:中国新加坡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已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请问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开发进展情况如何?
章新胜(苏州市市长)答: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同年5月正式启动开发。一年多来,中新两国专家合作编制完成了具有较高水准的园区总体规划,3平方公里启动区已完成基础设施“九通一平”。园区现已引进外商投资项目69家,合同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8平方公里园区的开发建设任务。
本报记者刘工践赵京安黄嵘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纷纷谴责李登辉的“台独”立场,认为两岸关系恶化,完全是台湾当局个别人造成的,台湾当局应当及早回到“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来。图为台湾省籍人大代表林丽韫(右一)正在发言。
本报记者 徐烨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