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基斯坦批评美国干涉我内政
波兰认为军事演习是中国内政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14日电(记者胡晓明)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古尔·哈尼夫今天发表谈话,敦促美国政府信守与中国签订的三个联合公报中有关“一个中国”的承诺,把美中关系建立在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之上。
哈尼夫是在此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这一立场的。
他同时强调,巴基斯坦和中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朋友,在台湾问题上,巴基斯坦完全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本报伊斯兰堡3月14日电记者吴迎春报道:有影响的巴基斯坦《穆斯林报》今天发表社论,批评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社论指出,“美国竭力想找中国的麻烦,最近派遣第二艘航空母舰前往台湾海峡,中国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干涉其内政,因为即便华盛顿也不能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社论指出,中国对美国仁至义尽,而美国对中国态度恶劣,经常威胁讹诈,干涉中国的内政。美国派航空母舰到台湾海峡,采取这种行动不可能没有反应。社论赞扬“中国人民是有耐心的人民,他们努力工作、为自己的国家谋福利,在世界事务中赢得声望”。华盛顿“出于某种自私的目的,对此不喜欢,世界有权要求美国站开一点,不要制造危机”。社论还“奉劝美国注意自己的事情,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本报华沙3月12日电记者朱富贤报道:波兰外交部发言人帕韦乌·多布罗沃尔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近举行的导弹训练和海空实弹军事演习属于中国的内政。
这位发言人在电话中说,举行军事演习是一个主权国家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中国的海空实弹演习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
在采访时,这位波兰政府的新闻发言人重申了波兰对华政策,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鲜批评美人权报告
本报平壤3月13日电记者张友新、赵嘉鸣报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发表谈话指出,美国是世界上人权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因而,美国以“人权审判官”自居发表的所谓《年度人权报告》“没有值得评论的价值。”
据朝中社报道,发言人说,美国《年度人权报告》随意捏造包括朝鲜在内的一些国家的人权状况,理应遭到各国的抨击和嘲笑。发言人强调,捍卫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是朝鲜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女王首相谴责枪杀小学生暴行
新华社伦敦3月13日电(记者李文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政府首相梅杰13日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当天上午发生在苏格兰中部珀恩郡邓布兰市一所小学的枪杀事件。
据报道,13日上午一名枪手带着好几件武器冲进这所小学的体育馆,向正在那里上课的4岁至6岁的孩子和教师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6名小学生和两名教师,打伤11名小学生。凶手自杀毙命。
白金汉宫在事发后发表声明说,女王对这次枪杀小学生和教师的暴行感到异常震惊。
正在埃及参加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的梅杰发表声明表示,“没有语言能够表达由这次疯狂恶毒的暴行所引起的震惊和悲伤”。
这次枪击暴行使英国举国震惊,学校治安问题再次引起教育界和家长们的关注。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官员谴责暴力威胁
新华社伦敦3月13日电英国北爱尔兰事务大臣梅休13日说,他对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前景充满希望。他同时谴责了北爱尔兰新教派武装的暴力威胁。
亲英的北爱尔兰新教派武装12日晚发表声明,威胁要报复爱尔兰共和军。今年2月9日,爱尔兰共和军在伦敦制造了一起爆炸事件,宣布结束已历时17个月的停火。此后,爱尔兰共和军又制造了数起爆炸事件。
梅休说,北爱尔兰各政党目前尚未就北爱尔兰6月10日的选举形式达成一致,但目前各种困难问题得以解决的方式都预示多党和谈的前景是光明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通过使用非法力量所形成的威胁或期望自然都是非常严重的”。
另据报道,爱尔兰外长斯普林说,爱尔兰政府也非常关注北爱尔兰对立派别发表的任何有关恢复暴力的声明,他将与梅休商讨共同努力促使北爱尔兰各政党6月10日参加和谈事宜。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将参与德法新型装甲车研究
据伦敦新闻媒介十三日报道,英国已同德国和法国达成一项联合研制新型多功能装甲车的协议。据称,这项协议是英、法、德三方经过数月谈判后达成的。根据该协议,三国军事工业将在平等基础上共同合作,以提出一项这种新型装甲车的设计方案。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重申未取消拉什迪死刑
伊朗总统办公室的一位高级官员十三说,前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七年前判处英籍作家拉什迪死刑的法令目前没有被撤消,只有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才有权改变这一法令。这位官员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因为这个法令是由领袖霍梅尼发布的,因此,政府官员无权改变。“只有拥有法学权威称号的阿亚图拉·哈梅内伊(霍梅尼接班人)才能修改这一法令。”一九八九年,霍梅尼认为拉什迪的小说《撒旦诗篇》亵渎了伊斯兰教,因而下令处死拉什迪。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呼吁以结束对巴“集体惩罚”
新华社
巴勒斯坦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巴勒斯坦人民党等六个政党十三日在耶路撒冷发表一项声明,呼吁以色列结束对巴勒斯坦人的“集体惩罚”。声明说,巴勒斯坦人民已遭受了两周的围困和饥饿。声明说,“导致本地区暴力活动的根源”是“以色列仍然占领着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区。”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有共识有分歧
——沙姆沙伊赫首脑会议综述
本报驻埃及记者刘水明
3月13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为期一天的“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已经结束。
会议因各方代表意见不一,没有像事先宣布的那样发表一份最后公报,而是由两位召集人穆巴拉克总统和克林顿总统签署了《联合主席声明》。《声明》指出,这次会议是在中东和平进程面临严重威胁的时刻召开的,这一威胁来自阿以双方阵营中的极端主义分子。中东恐怖主义活动的抬头,使稍有缓和的民族、宗教矛盾重趋激化,对和平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消极的影响。《声明》认为,会议将支持反恐怖活动同支持和平进程结合起来,这是中东的一个新发展。
这次首脑会议从筹备到正式开幕,短短几天一再易名,先后有“中东反恐怖特别首脑会议”、“拯救和平首脑会议”、“国际反恐怖主义首脑会议”等,说明与会国家对会议的主旨和究竟什么是中东的当务之急,看法存在分歧。譬如,美国和以色列认为,讨论对付以哈马斯为代表的“伊斯兰恐怖主义”,应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并力主对几个国家采取国际制裁行动。而阿拉伯国家则有不同意见,认为会议应着重讨论和平进程和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幸遭遇。以法国为首的欧盟与会国对美国、以色列提出制裁某几国的建议表示不赞成,它们主张应首先同这几个国家进行直接对话。而拒绝出席这次会议的叙利亚则认为,现在的阿以会谈背离了“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它呼吁召开第二次马德里中东和会,以重新启动和平进程。经过反复磋商,这次会议的宗旨最终被确定为“支持和平进程,维护地区稳定,反对恐怖主义”,并定名为“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
人们注意到,许多首脑在会议发言中都表达了如下共识,即只有继续和平进程,才能最终实现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因此,重申对中东和平进程特别是巴以和平的坚决支持,是这次首脑会议的积极意义所在。在巴以之间一直没有中止调停的穆巴拉克说,支持巴以问题的正确解决,已经成为不可推卸的国际义务。巴以双方领导也都承诺要继续和平进程。巴解主席阿拉法特说,过去两个星期的几起恐怖事件告诉人们,必须加快巴以和平进程。以色列总理佩雷斯也表示,以色列人民经历了痛苦,但没有绝望,以将尽最大努力,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动员一切力量以进一步实现和平。
与会首脑们希望,本次会议提出的措施能有助于尽快消除恐怖事件带来的阴影,使举世关注的巴以和平向着既定目标推进。(本报沙姆沙伊赫3月1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叙黎为何抵制会议
涂龙德
虽然有近30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一些政府代表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出席了沙姆沙伊赫会议,但作为参加过马德里中东和会的另两位“和平缔造者”叙利亚和黎巴嫩总统均未出席,这正如埃及外长穆萨日前所说的那样,这对首脑会议的积极意义“很有影响”。
分析家们认为,叙黎拒绝出席首脑会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叙黎两国认为,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的宗旨越过了中东地区实质性的政治问题而片面强调地区安全,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造成目前中东和平进程面临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是以色列仍然占领着阿拉伯的领土。
二、叙黎两国对“恐怖主义”的观点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也是他们拒绝出席会议的重要原因。此次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是由于恐怖分子在以色列连续制造了5次袭击平民的事件而发起的。此前,西方新闻媒介在报道这次会议时,都称之为“反恐怖国际首脑会议”。而叙黎两国认为,应该把反抗占领的民族抵抗运动和真正的恐怖活动区别开来。
三、本月3日耶路撒冷发生第二次爆炸事件以后,以色列以“当前形势下不适宜继续和谈”为由,于本月4日召回了正在美国参加叙以和谈的以方代表团,中断了叙以和谈,之后,叙利亚方面多次表示,已经为恢复谈判作好准备,但都没有得到以色列的响应。这也打击了叙方的和平诚意。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空军轰炸车臣巴穆特镇
本报莫斯科3月14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传来的消息说,俄罗斯空军今天出动远程飞机轰炸车臣西部地区的巴穆特镇。据认为,该镇是杜达耶夫武装的重要据点之一,有400—700名武装分子和大量的武器弹药。
另据车臣共和国政府提供的消息,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昨天抵达格罗兹尼视察,并于当天晚上召集俄驻车臣联合部队司令部人员和车臣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商讨防止杜达耶夫武装可能再次攻打格罗兹尼的对策。
目前,俄联邦内务部内卫部队和车臣民警部队处于高度战斗准备状态。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姆沙伊赫首脑会议
国际社会反应不一
希拉克不同意美国孤立伊朗
克林顿称向以提供安全援助
黎叙认为和平才能结束暴力
哈马斯声明继续反对以占领
本报巴黎3月14日电记者杨汝生报道:法国总统希拉克昨天在“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结束后会见记者时表示,欧盟15国不同意美国对伊朗实行“全面封锁”的主张,他认为孤立伊朗的政策是“危险的”。
希拉克是在接受法国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记者联合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
他说,在对待伊朗问题上,欧盟与美国存在着分歧,欧盟国家对此的立场是“一致的”。他接着说,经验证明,进行封锁将是“很危险的”,最好的办法是始终坚持进行“对话”。
本报大马士革3月14日电记者吴文斌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昨天在出席了“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后,今天上午破例地率其高级助手出席了以色列总理佩雷斯主持的内阁安全会议,以显示和强调美国和以色列之间存在的战略联盟关系,并为美以两国国内的选举作舆论宣传。
克林顿是昨天参加“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后,于昨天晚上飞抵耶路撒冷对以色列进行“特别访问”的。
虽然美在安全领域许诺对以援助与合作的具体举措未完全公之于众,但克林顿却在以内阁会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将向以提供价值1亿美元的安全援助,以帮助以对付恐怖主义。
据新华社贝鲁特3月13日电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13日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闭幕,黎巴嫩和叙利亚对此次会议很快作出了反应。
黎巴嫩政府今晚在赫拉维总统的主持下举行内阁会议。会后发表的一项声明说,应把恐怖主义与保卫领土的合法权利区分开来。
另据报道,叙利亚大马士革电台今天发表评论说,全面按照马德里中东和会的模式来推动和平进程和以色列结束对阿拉伯领土的占领是结束暴力活动的解决办法。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3月13日电(记者怀成波)据巴勒斯坦传媒通讯中心提供的消息,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今天就刚刚结束的沙姆沙伊赫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发表声明,表示将坚持继续反对以色列占领。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发布加强外交部职权命令
俄罗斯第一副外长伊万诺夫十三日说,叶利钦总统十二日签署的关于责成外交部协调各部门外事活动的命令,对提高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命令说,凡是涉及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利益的一切建议,在提交总统和政府之前,必须先征求外交部的同意。命令重申,只有俄罗斯国家元首、政府总理和外交部长才能就对外政策问题发表正式声明和倡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拉总统主张加入北约
拉脱维亚总统乌尔马尼斯十三日说,拉脱维亚应该成为北约成员国,而不是一个中立国家。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乌尔马尼斯是十三日会见西方外交使节时发表上述谈话的。这位总统说,鉴于过去的教训和目前的地缘政治状况,拉脱维亚不可能以中立国身份存在。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多尔领先成定局
——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预选形势明朗
本报驻美国记者刘爱成
3月12日是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进行角逐的“超级星期二”,这一天同时有7个州进行预选,总共产生362名代表,占该党候选人提名所需代表的1/3以上。这是继3月5日“小超级星期二”之后的又一次关键“战役”。
自2月12日共和党所有总统竞选人在衣阿华州参加角逐以来一个月中,几经激烈较量,共和党原来的9名竞选人已大半自行淘汰。在剩下的竞争者中,共和党参院领袖多尔、出版业大亨福布斯和保守派政论家布坎南仍在你追我赶马不停蹄。但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明显拉开,尤其是通过这次“超级星期二”的关键性一战,使三者的距离越拉越远。
跑在最前面的是多尔。角逐初期,多尔的战绩并不理想,前20天中,他基本处于劣势。在新罕布什尔、特拉华等州先后输给了布坎南和福布斯。但在最近的10天中,多尔急起直追。3月2日,他在南方第一个预选州——南卡州旗开得胜;3天后在“小超级星期二”中,又横扫8州,包揽了200多名代表的支持;7日,多尔在纽约州再次夺魁,获该州全部93名代表的支持;在12日“超级星期二”的冲刺中,他又一次大胜,在7个州中至少得到了346名代表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多尔累计赢得至少有738名代表的支持,占共和党候选人所需996名代表数的3/4。而福布斯和布坎南所得代表人数累计分别为76名和71名,已难与多尔抗衡。
多尔近期竞选势如破竹,有几个因素。一是得到共和党主流派的支持。多尔是正统的共和党人,并是该党的领袖之一,资格老,被认为是共和党主流的代表。而布坎南和福布斯虽是共和党人,但并非职业政客。尤其是布坎南,他的极端保守观点为主流派所不容,并被指责有分裂共和党的企图。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共和党主流派打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旗号,一面设法阻止布坎南的得势,一面全力支持多尔。
二是得到共和党要员的支持。自多尔在“小超级星期二”横扫8州以后,许多共和党要员和州长见大势所趋,便纷纷表示要支持多尔。共和党众议院领袖金里奇公开呼吁其他竞选人退出竞选,全力支持多尔。而原来与多尔竞争的格拉姆、亚历山大、卢格及百万富翁泰勒等先后退出竞选,并公开表示支持多尔。他们及其支持者的转向使多尔赢得了更多的选票。
三是争取了中间派选民。与党内其他竞选人相比,多尔没有明确、突出的竞选纲领,但从他在经济、平衡预算、社会福利、对外贸易等问题上的表态来看,他的立场既有别于民主党,又不同于党内“极端主义”,争取了不少中间选民。比如,开始时多尔的支持者主要是老年人和老兵,后来他的支持者逐渐增多。因为许多人通过比较,发现布坎南日趋保守,其“种族主义”、“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给他们一种完全开倒车的感觉,所以转向支持多尔。还有一些人发现福布斯的“单一税制”竞选纲领仅对富人有利,因而也转向支持多尔。
在上述情况下,多尔的领先和上升已是显而易见。布坎南虽远远落后,但表示不放弃角逐,坚持要奉陪到底。
纵观整个竞选态势,如果不发生意外情况,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将非多尔莫属。
(本报华盛顿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古巴抨击美制裁法案
欧盟强调对古贸易不受法案阻碍
据新华社哈瓦那3月13日电自克林顿总统12日批准旨在进一步强化对古巴封锁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后,古巴一些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连日来相继发表谈话或举行抗议活动,谴责美国这一敌视古巴的法案。
继古巴人大主席阿拉尔孔12日谴责这一法案后,古巴外国投资与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塔拉德里13日在哈瓦那指出,赫尔姆斯—伯顿法案虽然损害了古巴的利益,但外国投资者对古巴的兴趣不会减弱。
古巴驻美国利益照管办事处代表雷米雷斯12日在华盛顿发表谈话指出,这一法案改变不了古巴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
新华社哈瓦那3月13日电古巴首都数千名大学生今天在哈瓦那举行集会,抗议美国政府通过和批准强化制裁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
古巴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加西亚在集会上发表讲话说,“我们永远不接受凌辱,也不接受外部的压力,古巴的大学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是古巴革命的堡垒”。
古巴人大主席阿拉尔孔、外长罗瓦伊纳等领导人参加了今天的抗议集会。
新华社巴黎3月12日电(记者杨起)法国外交部副发言人伊夫·杜特里欧12日在此间强调,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联盟成员国希望美国旨在制裁古巴的任何法律都不要阻碍欧盟与古巴的贸易。
他说,在涉及与古巴贸易的问题上,欧盟于上周已经商定了统一的立场。欧盟无意介入美国和古巴的冲突,但不希望美国通过任何影响欧洲企业在古巴运作的法令。
他强调,“美国法律不拥有治外法权,联合国安理会也没有决定对古巴进行制裁。”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建议组建欧洲部队
法国政府总理朱佩十三日在巴黎提议建立一支由二十五万至三十万人组成、由西欧联盟直接指挥和管辖的欧洲部队。朱佩是在欧洲民主联盟会议上发表演说时提出这项建议的。他说,这支部队将由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五个欧盟主要国家各自派遣五至六万名军人组成,这支武装力量将自主行动,或在北约的范围内同美国部队协同行动。朱佩强调,今年欧洲联盟应当在建立共同防务计划方面采取具体的步骤;今后,无论有无美国部队参与,欧盟各国都应为联合军事行动作出必要的准备。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共和”驶入慢车道
李学江
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4年多前上台伊始,便为国家的未来规划了宏伟的蓝图:面向亚洲,走向共和,脱离与英国君主的关系。然而他宏愿未酬,便中途落马。为此,英国报刊着实兴奋了一阵,多以为澳的共和列车可能从此停驶。
3月11日举行的霍华德新政府就职仪式有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霍华德的誓词与过去不同。以前澳总理就职誓词的第一句是“竭诚尽忠地服务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和她的法定继承人”。1993年,基廷再次当选后,将它改为“竭诚尽忠地服务于澳大利亚联邦”。而在本次就职仪式上,霍华德又将誓词改为“竭诚尽忠地服务于澳大利亚人民,并忠诚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这个细节反映了两人在共和问题上的差异。
基廷是一位坚定的共和主义者。去年6月,他正式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将澳变为共和国的建议。在这次大选中,基廷再次将共和问题列入竞选纲领,并拟分两步走:明年初举行非约束性公民投票,对是否愿意让澳大利亚人作国家元首作出回答;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便在议会成立各党联席委员会,拟定实现共和的修宪方案,在本世纪末之前交付全民公决。
霍华德原本是一位君主立宪制的拥护者,曾反对澳成为共和国。但他现在表示遵从公民的选择。他提出的方案是:先召集“人民宪政会议”,就是否举行全民公决进行研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再举行全民公决不迟。这给人们的印象是,他并不急于求成,宁肯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路子。
霍华德批评基廷在大选中提出这个问题是企图转移选民视线,回避人们关切的失业、家庭和中小企业困境等问题。基廷则指责霍华德其实并不赞成共和,只不过是想拖延时间而已。显然,共和问题成了政党斗争中的一个筹码。
在这个问题上,公众是有分歧的。一年来的民意测验表明,支持共和的略占多数,但从来没有超过60%。而有些人又认为,现在的总督只在名义上是英女王的代表,但一直是由澳总理任命的澳大利亚人担任,实际上已是澳的国家元首。因此,共和问题并没有如基廷所期望的那样成为大选辩论的主题。
从长远来看,澳大利亚脱欧入亚的趋势不可逆转,而澳移民构成的变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也都会使共和潮流日益增强。霍华德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誓词中仅仅说效忠女王,而没有提及要效忠女王的继任人。不过,他不会像基廷那样积极推动澳的共和列车前进,但共和列车也并不会从此停驶,只不过暂时驶入了慢车道而已。


第6版(国际)
专栏:

11日,加沙一所大学里,一些女大学生打出横幅标语,反对以色列对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封锁。自从2月25日的爆炸事件发生以来,巴勒斯坦安全部队已逮捕了600名伊斯兰激进组织成员以及哈马斯骨干分子。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