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大年踏雪深山行
林思翔
大年初二,闽东出现历史上少见的寒冷。白雪打在树上,旋即化成雨点落在地面,形成树上飘雪,树下洒雨的罕见景观。大地寒凝,周天冻彻。“山上的搬迁贫困户,都搬进新屋过节了吗?”“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驱使当地的地、市两级党政领导驱车向深山进发。
通往山里的路,显得异常冷清。整条路上,只有这一部面包车在环山绕行。雨雪的洒淋,像给路面注入粘合剂,把路面的沙土凝聚成石块。车子挨着峭壁旋转上升,碾压声像是敲打地鼓一样雄浑。往日令人心惊的深壑,此时因有了雪雨的遮挡,倒添了几分朦胧美。掠过车窗的民房,屋顶厚厚积雪的瓦面与雪水消融的瓦沟,像高山低谷一样反差强烈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最为壮观的当数积雪的远山,犹如一尊尊横空出世的蜡像,使难得见到大雪的南国民众大开眼界。
当我们在怡情欣赏雪景,车子已拐到光荣村村口。这是深山里农家比较集中的一个村落。200多户人家,聚居在树林苍郁的四围山色下,加上春节里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绿树红门相映照,显得是那样的安宁、祥和。当领导们进村时,老百姓放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这喜庆的鞭炮声,既是对前来拜年的领导们的欢迎,更是对前几天新迁入该村的16户农民兄弟的祝贺。因为,这16户新村民的到来,给这个原本“光荣”的村庄增添了一份光荣。
原来是这样:这个村由于在山区中算是条件较好的一个居住点,被当地政府定为“造福工程”安置点。“造福工程”这个闽东特色的福利专用俗语,指的是把居住在山脊山坳单楼独户的贫困农民搬迁到相对集中的村落,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这个村去年确定要把分散在各个山头上的远离这里数里远的16户贫困农民搬下来,让他们摆脱孤寂的生活,享受大家庭的温暖。经过三四个月的努力,选址、征地、备料、砌墙、上瓦,政府给政策,给补助;村里给方便,拨地、让田;群众给支持,帮工、献料,使16座砖瓦房年前全部盖成,并做到水电路三通。
当领导们走进搬迁户张步华新屋时,大厅中乔迁贺联还散发着浓郁的墨香,这个六口之家过去住在山顶上一座四面土墙八面通风的破屋,如今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一厅三室,当领导问他住得怎么样时,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全托共产党的福!”搬迁户张仰增的大门口贴了一副大红的对联:红星高照平安宅,富贵常临积善家。他说,共产党就是高照百姓家的福星。在搬迁户汤华英家,这个丧夫特困户几天前刚从高山顶上迁入新居,此时她正和孩子们在灶前忙着蒸饭、煮糕,灶台上还摆着大块的猪肉。从她那堆笑的脸上看得出这家人的春节正过得有滋有味。当了解到她因缺劳力目前还有些困难时,领导们又给送上了“红包”和衣物。离开她家时,她反复交代她的儿子要好好读书,长大后为国家做事,来报答共产党的大恩大德。闽东地区1993年以来实施“造福工程”,三年共有贫困户25000人从单楼独户迁到相对集中的村落,政府还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发展生产,他们中除当年搬迁户外80%脱了贫。该地区打算今明两年再搬迁25000人,实现五年造福五万人的目标。
地市领导走家串户地慰问看望,像一股暖流在村里涌动,温暖着老百姓的心。他们张家进,李家出,不断有东家叔西家婶加入这个行列,以至人流越来越大,乃至走到村口临离开时,从村头到村尾像游龙似的全站满了人。尽管雪雨还在稀稀疏疏地飘忽,人们或放鞭炮,或行走,或目送,越聚越多,久久不散。面对此情此景,我站在村口回眸,心头不仅默诵起自己有感而发的不工整的即景诗:“天地虽寒冻,居室却温馨;人心都有情,百姓最知恩。”在串串的鞭炮声中,面包车满载着深山小村丰盈的情感,欢快地消失在逶迤的山道中。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细雪
周晓萍

这些日子
天空有点儿蓝
天空
充满了内心一样洁白的雨点
我绝对真挚
且冷中有热
难道你没有感受到
我铺天盖地的柔情?
但在风口上,我却变得
像玻璃钢一样坚强
说不清是大地融化了我
还是我融化了大地
我知道,这些日子
春天藏在一件红毛衣里
呼之欲出——

一朵雪花在路旁
嗤嗤地响
一颗宁静的心呵
痛苦而美好地裂开
我恨自己太轻柔
恨在漫天飞雪中
口不能言
如水年华
怎能在地老天荒中
年复一年地消溶
哎,快点抬起头来
春天就在前方
展现得美丽而及时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运河夫妻船
王蓬
儿时读历史,便知隋炀帝沿运河下扬州的故事:龙舟锦旗招摇百里,文武百官尽皆护驾。所到之处,当地官绅争相邀宠,一日三餐肉林酒池,所征纤夫十室九空。名媛美女、笙箫长歌,耍够皇家气派,也播下灭亡祸根。唐太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名言即由此得到启迪。日后才有“贞观之治”的壮举。
眨眼功夫,千把年就过去。一切都“俱往矣!”运河久历沧桑,全盛时期南起杭州,北达北京;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就实际功用,远胜长城,那是防御,这却是沟通,既灌沃野,又飞樯帆,在元、明、清时所起作用,不亚于今日京沪线或大京九。
但是目下多所淤塞,真正正常售票通航仅只在苏杭之间。且航班安排极佳,黄昏由苏州起航,只需一夜,次日清晨便到杭州。所以无论公务、旅游、经商均愿乘此轮。客轮可乘百人,舱分四等,皆有床位,三轮一队由机动船只拖行,颇逶迤壮观。
许是运气,我购得船舱正在首轮船头,视野开阔,正好饱览运河风姿。驰离苏州,已是苍茫暮色,有城市霓彩、喧嚣伴着火车汽笛传来,绝无寒山寺之悠扬钟声飘荡。
次日早起,晨曦中运河及两岸原野浮着雾岚。迷蒙中,细观运河宽约三四十米,基本成直线在水网平原穿越。沿途村落稠密,城镇相连。每有河汊必有附近村落相通。但过城镇,河埠必耸巨牌:收购蚕茧。足见运河早给江南带来蚕桑之利。
天色略明,运河船舶像突然冒出来般骤然增多,颇像城市清晨各类车辆一齐开上马路,顿显拥挤。这些船只大都由柴油发动机启动,船只大小由马力大小决定,就像北方乡村土路奔驶的各类车辆,所不同的北方乡间车辆大都一人驾驶。运河中的船只则注定是一男一女,夫妻相伴。妻子站在船头,一手举面小红旗,给在船尾驾驶柴油机的丈夫指引航向。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只轮胎,每当船只有相撞危险的当口,妻子眼明手疾,一方面挥动小旗告知丈夫及早转舵躲避;另一方面则及时用手中轮胎隔挡,水波动且有让劲,轮胎亦柔软,不至于碰坏船帮。有几次眼见数船相遇,但都被前后配合默契的夫妻躲开,化险为夷,有惊无损。于是便引起我对这些闯荡运河的夫妻船的关注。
驾船的夫妻大都二三十岁左右,正是创家立业的当口,有些中舱还带着床铺粮米,锅碗瓢勺,用绳子拴着孩子,以船为家,运河便是庭院,也是她们生活的航线,长年奔波,四周的景色再引不起她们的兴趣,只是全神贯注地干着营生。尤其妻子始终站立船头,初冬天气,河风猎猎,寒气袭人,单只包块头巾,冻得满脸乌青;后边的丈夫呆在隆隆震响的柴油机旁,一身油污,满脸倦容,看去十分辛苦。
夫妻船大都以运输砖石、水泥、石灰、钢材为主。这也与北方农民运输相仿,承担着城镇建设不可或缺又最笨重的材料。
这天晚间雾大,船慢晚点,途经余杭,日升已高,这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家乡,因有上下旅客,船停码头约半小时,有机会与夫妻船主交谈:“干多少年了?”
“总有七八年吧。”
“自己的船么?多少马力?”
“私家的船,24的柴油机。”
身量不高还显精干的小伙讲他开始是手摇舢板,后来购了条小机动船,去年又刚换条大的,能载5吨货物,每趟正好拉一万块砖。全靠夫妻俩自装自卸,10吨重量便统统压在看去并不强健的小夫妻肩头,其艰辛让人感叹。说江南的繁华,林立的楼房就是他们用肩膀支撑也不过分。“这么辛苦,一年能挣多少?”
“听着也不少,河管费,船管费,乡里村里,七扣八扣,能剩万把块就蛮不错的。”
说话间,运输船队启动,妻子赶紧举小旗拿轮胎站立船头;丈夫也双手把舵坚守岗位。我们的客轮也正鸣笛,前方已是运河尽头杭州。
一个夜晚与半个白昼,领略了京杭大运河的风采,也留下了运河船上夫妻们艰辛忙碌的身影。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正是龙腾虎跃时
程贤章林雨纯
车出深圳市区,沿着深(圳)惠(州)公路再行20公里,只见又一座新城拔地而起,街市纵横,厂房林立;夜幕降垂,各式霓虹灯璀璨夺目,互比艳丽;双向六车道左来右往的现代化公路,车流滚滚,这就是90年代深圳市新成立的龙岗区。
历史进入了90年代,南中国改革大潮在总设计师南巡后,更是洪波涌起。深圳,作为中园第一个经济特区,面向新的世纪,提出了实行农村城市化的目标。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受惠于改革开放的新龙岗正像一条腾空欲飞的巨龙,蹁跹起舞了。
人们现在仍记忆犹深:几年前,龙岗区所辖漫长的30多公里,是繁忙的深惠国道上的“瓶颈”,二车道的公路曲曲弯弯,坑坑洼洼,沿途只有高矮不齐,杂乱无序的“路边店”。同深圳市繁华的景象形成极大反差。曾几何时,龙岗变了,而且变在眼前这三年——国家实行经济宏观调控战略期间。
龙岗,以其崭新的风貌加入了共和国特区形象的塑造中。
龙岗人,以其奋发创造的精神迈向一个新的世纪。
龙岗人的第二次创业
如果说,深圳的崛起,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是一次奇迹般的创业的话,那么,90年代新龙岗区的出现,则是深圳龙岗人的第二次创业。
90年代初,深圳提出了向农村城市化进军的口号。原深圳市管辖的宝安县“一分为二”,西部以原宝安县城为中心的8个镇为宝安区;东部以龙岗镇为中心城市和龙岗区政府的所在地,包括布吉、横岗、平湖、坪地、坪山、坑梓、葵涌、大鹏、南澳十个镇。面积为940平方公里,几乎是深圳面积的一半,可谓深圳“半壁江山”。
龙岗区成立于1993年。建区伊始,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年仅36岁、担任过深圳市计划局计划处处长、副局长的刘志庚,当上了龙岗区第一任民选区长,配合区委书记王炬,励精图治,开发龙岗这片距离城市化依然遥远的处女地。两年后,王炬升任深圳市副市长,刘志庚便挑起这人口近百万的龙岗区区委书记的重担,区委几位副书记苏品宗、黄伟祥都是原来的老伙伴,也是第一批开发龙岗的“开荒牛”。代区长王新建从南山区走马上任。他在南山区任副区长时,办南头火力发电厂饮誉南山,也算是深圳工业方面的一员骁将。刘志庚对我们说,和几位副手在一起干,大家齐心协力,书记与其他四套班子的成员配合得也很默契,十分愉快,真可谓是“时也运也”,政通人和。
创业艰难百战多。作为贫瘠荒凉的农村小镇,改革开放之前,没有工业,1978年以前,年人均收入仅80元。这条尾大不掉的龙,被贫穷所困扰。改革开放以后,宝安县原三任县委书记——方苞、李广镇与李容根同志,都曾为宝安县的开发殚精竭虑,利用特区优势和优惠政策,毗邻港澳有利条件,使关外的横岗和布吉镇,很快成为宝安第一批富裕镇。但当时因财力有限,首尾不济,越向东走,交通条件越差,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距城市化要求有很大距离。
撤县设区,从体制上行政结构上动了一次手术,当时的“龙之首”——第一任区委书记王炬和第一任区长刘志庚,就提出了“农村城市化”的响亮口号。由农村化转入农村城市化,第一关要闯的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公路开到哪里,店铺和房子就建到哪里。时过三年,刘志庚一提起这件事就连连摇头:“50多公里公路,50多公里的街道,你向前延伸1公里公路,店铺便同步跟上。唉,也许世界上最长一条街就出现在我们龙岗区,你说是不是马路经济?”所以他认为,“党和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规划。中心城市有中心城市的规划,各村镇有各村镇的规划。区里拿出近5000万元搞规划,32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公路两边的建筑物,全按总体规划建设。自主权可给,就是要按规划办事。我们第一个硬仗就是在拓宽深惠公路中,拆了50万平方米违章建筑。”
第一次战役就是向传统的小生产挑战,向浅见和短视的小农经济决裂。由乡村向城市过渡,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的必由之路,而作为特区的深圳龙岗区,更有着不寻常的意义。正是追求大手笔、高标准,使龙岗区的建设显露出现代城市化的气象。更为重要的是,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又凝聚了决策者们精神文明建设的思索。现在,一座高速度、高起点、重规划的中心城市已初具模型,水、电、桥、路、通讯配套的新龙岗已在原野上崛起,成为外商投资青睐的新热点。三年来,生产总值年递增38%,工业总产值年递增33.4%;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39%;比建区前的1992年翻了一番多,新区建设基本实现了“三年初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并为“九五”时期的加快发展和“五年大见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数字,犹如一支支美好的音符,吟唱着龙岗人用汗水智慧谱成的抒情诗和进行曲。
改善投资环境的新目标
随着香港主权回归时间的迫近,作为毗邻香港的深圳特区,对香港主权回归的衔接,负有特别繁重的任务。龙岗人的使命感也与日俱增。
刘志庚面对共和国地图和深圳市地图,深有感触地对他的几位同事说:“我们龙岗区毗邻香港,对香港回归的衔接负有特殊的责任。”他说:“占深圳‘半壁江山’的龙岗区,是香港投资的理想热土,也是香港继续繁荣经济的大后方。”刘志庚一边指着地图一边掐着手指,分析龙岗的土地资源,海港与交通条件,不无感慨地说,雄厚的土地资源,面前又有一港(盐田深水港)二湾(大鹏湾、大亚湾)做依托,不但可以成为香港主权回归的大后方,对龙岗都市化建设的进程,都是得天独厚的条件。谁都知道,作为大都会,除了陆路交通和空中交通,大海港的大吞吐和大容量,更是经济的生命线。
面对深圳第二次创业的新形势,龙岗区的创业者们从增创方面着想,从四个方面创造新优势,重点是改善“软环境”问题。他们认为,一、创造政策活的优势。根据龙岗的实际情况,推出购房入户的新措施,在地价、保证金等方面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二、创造成本低的优惠,从严整治“三乱”。三、创造治安好的优势,让投资者有安全感,没有后顾之忧。四、创造办事效率高的优势,快报快批,以十天为限,不能随便拖延。龙岗区的领导和干部,都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外商来龙岗投资,总是希望赚钱的。外商赚不了钱,政府有责任,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法减低他们的成本。
毋庸讳言,在诸多问题中,治安问题被摆到第一位列上区委的议程。当前,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突出抓社会治安,优化投资环境,是区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把龙岗镇的爱联村作为一个典型来抓,而且一抓到底。
爱联村下辖10个自然村,常住人口约2900人,暂住人口约三万人。该村有外资企业139家,各种商业网点1730多个,固定资产近二亿元,1994年集体纯收入3853万元,人均分配8337元,村的集体纯收入差不多是广东中等贫穷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也达到了全国规定的富裕水平。
这个村党总支有党员56名,下设5个党支部。该村已划进了新龙岗区的中心城区。可是,前几年,村干部埋头抓经济,忽视了政治,致使社会风气下降,黑社会活动猖獗。全村有不少青年人游手好闲,成为不就业、不工作、不读书的“三不青年”。
刘志庚和区委同志认为,经济发展了,精神文明建设更显得重要,抓经济的同时,仍要讲政治。刘志庚亲自率领一个组,进驻爱联村,认真解剖麻雀。他发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做细致思想工作。首先,抓治安,对于黑社会势力,坚决打击;对于广大青少年耐心进行教育。他带领区委党群副书记、组织部长、公安局长、经发局长、共青团区委书记,分别给党员、青年、积极分子上政治课,讲龙岗大好形势,讲龙岗人艰苦创业,讲青年学习知识学好本领的重要性,并开展一帮一的帮教活动。对黑社会势力,进行分化、瓦解,争取从犯,打击主犯,绝不心慈手软。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侦破,瓦解了黑帮团伙,依法抓获43名黑帮成员,缴获了一大批凶器和赃物。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扫黄、禁毒、禁赌。从此,歪风邪气下降,正气伸张,治安稳定。外商李成敬先生看到爱联村的变化,深有感触地说:“龙岗区的党政领导就是敢碰硬,敢捅马蜂窝。黑帮团伙端掉了,治安稳定了,正气伸张,我们可以一心一意办企业,再无后顾之忧。”
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的情况也是个突出例子。该村有个韩国丰年电机厂,是生产高级餐具的。最近发生一件意外的事,该厂丢失了一部新购置的小车。刘志庚接到报告,立即批示公安分局展开侦查破案,并把香港总部的金董事长请到龙岗葵涌镇,表示歉意和侦破此案的决心。韩国的朋友非常感动,并对刘志庚的亲自过问表示感谢,继续给即将投产的丰年电机厂注入资金。
刘志庚在招商引资方面十分重视“远亲与近邻”的关系,目的是:引进有影响的外国大财团。去年秋,刘志庚率团到日本招商,适逢日本大阪、神户大地震和地铁泄毒事件,加之日元升值,震动日本企业界。但他们对到中国投资仍十分重视。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有大影响的报刊以重要的篇幅刊登刘志庚代表龙岗区到日本招商的消息,掀起了一股“龙岗旋风”。后来日本朋友今井先生在龙岗办起了精模厂。今井先生说:富得巴是日本双叶株式会社的子公司。双叶是日本上市公司,拥有一流技术。富得巴公司对龙岗的投资环境表示满意。日本有句谚语:你在那里如果希望事业有成,就得有自己的亲戚。我们感到:龙岗区政府和布吉镇政府,特别是刘志庚先生,非常重视投资者的利益,他们就是我们公司的好亲戚。我们建厂不到一年,就顺利投产了,这说明我们投资的决策正确。我们将不断扩大投资,对华南和广东地区有所贡献,报答龙岗区政府对外商的美意。
龙岗区领导刹乱收费歪风很坚决,这样就减低了工厂生产成本。改善了投资环境。现在,许多外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成了主人。这几年,有一千多家工厂企业到龙岗落户。龙岗区委区政府为改善投资环境下了大力气,也取得了良好成果。上面这些就是证明。
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
经济建设靠什么保证?靠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的人。这是我们事业的脊梁,也是我们事业的希望之所在。
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提高党员素质尤为重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旨之一:就是“党要管党”。如何把这一重要理论落到实处,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大业中至关重要的保证,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新建的龙岗区百业待兴,工作千头万绪,但刘志庚强调: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有人认为:特区只抓经济,只“向钱看”。不对了,这是一种误解。刘志庚作为龙岗区的第一把手,始终注意讲政治。他在亲自率工作组摧毁了爱联村的黑社会组织,端正民风社风之后,深有体会地说:“党支部不讲政治,党员不讲政治,经济上得再快,也会走歪路。爱联村的歪风邪气上升,黑社会活动猖獗,也是因为党支部少管政治,这个教训我们要永远记取。”
爱联村党支部吸取这个教训,探索了一条在特区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新路子。为了开展经常性的组织活动,村支部书记肖福松决定拨款十多万元,建了一个党员活动中心。这个活动中心,有一个设施完备的会议室,可以开会,也可以读书。党员们都乐意在这里活动,成了党员聚会议事的场所。这里的青年活动中心,则根据青年的特点,既可以作读书课堂,又可以作为娱乐场所。
爱联村还建立住宅文明小区。这里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外来打工的人多,对此,他们进行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建立居民档案制度。每一村,每一户,常住、流动,每个人有什么情况和特点都输入电脑中,村治保干部心中有数。用电脑管理村民户口,使文明小区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省委领导同志谢非、张帼英、刘凤仪,市委书记厉有为等都先后到爱联村考察指导工作并作了充分肯定,使爱联村的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另一个是人才问题。新开发的龙岗区创业伊始,特别是深圳特区提出“第二次创业浪潮”,人才问题被提到了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上。他们提出引进人才的两个途径:一是在引进外资时引进海外人才。二是在国内各地引进。短短二三年内,引进中级职称的工作人员已近1200多人。但刘志庚对此并不满足,他把人才的渠道,转向自身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具有战略目标的人才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最佳途径。
龙岗区委要求:科以下的工作人员要达到中专以上水平,科级干部达到大专水平,处以上干部要达到大学本科水平,没有达到的要想法进修。
他们通过省委党校这一渠道,在龙岗区办党校大专班和本科班以解决人才问题。近年来,龙岗区风风火火地争取了主动,建立了人才的培训基地。现在设在龙岗区的本科班有153人。另外,有两个大专班和六个中专班。三年间,区镇两级举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厂长、经理、理论骨干培训班120多期,培训达8000多人次,通过各种渠道和基地,缓解了龙岗区人才匮乏的矛盾。
刘志庚和龙岗区委领导,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很舍得投入。他叮嘱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钟华兴说:“你们管后勤的,要树立为机关服务的思想,资料室要多订报刊,不要省钱。少上几次馆子吃饭,就把钱省下来了,”龙岗区有一条规矩,无论中央还是省市,来了领导干部,都在机关食堂用餐,大家都很自觉,刹住了公款请客风。而管理区书记以上的干部,人人订一份《人民日报》,这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全区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建设镇一级文化站、多功能文化综合大楼和56个书亭,丰富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为倡导文明新风,龙岗区政府在1995年举办了由107个城市参加的自行车比赛,于春节前举办了55对青年集体婚礼,100对优秀金婚夫妇纪念活动。塑造和树立了改革时期龙岗人民的新精神新风貌。刘志庚经常说:“富裕地区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担心干部群众思想上的空虚和精神生活的贫困,愚者与智者,此事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1995年底,龙岗被评为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典型,刘志庚总结经验时说,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理论为领导者提供新思路
在刘志庚的带动下,龙岗区干部形成了学理论的新风尚。
事情要回溯到十多年前。当时在广东兴宁县一个偏僻的农村正在犁地的刘志庚,接到了吉林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开始了他四年寒窗苦读生活,也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大学毕业后,他投入到深圳特区建设的洪流中,在市计划局综合处任职。工作之余,刘志庚钻研经济理论问题,并结合深圳特区实践,撰写了大量经济理论论文。他的著作《深圳经济发展探秘》、《论深圳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等,把宏观的理论思考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结合起来,研究特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他著述和主编的十多部著作勾勒出一个学者型领导的形象。
在刘志庚的办公室里,挂着著名画家关山月的书法“风正好扬帆”。刘志庚很喜欢这幅书法的意蕴。改革开放的时代东风,为我们提供了扬帆远航的历史机遇,好风凭借力,风正一帆悬。刘志庚把这当作对龙岗,对创业者的厚望。
面临着全国深入实施九五计划、更加深入地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开放和九七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期,刘志庚认为,龙岗新区困难和优势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创业难、守业难,再上台阶更要新的思路。于是,他和区委领导提出了四个要求:当政之要在于兴业;从政之策在于创新;治政之道在于安民;施政之本在于廉政。
同刘志庚谈话,我们不时从他在对龙岗的规划和展望的各种新鲜数据中,受到感染。他那儒雅的精细的思辨型的谈吐,使你忘却他是执掌一个上百万人口的区委领导,你会不时地想到他那许多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特区经济实践的论著,那在勤政之余挑灯夜战,寻觅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龙岗改革的理论思维,那集学问与政务于一身的新型领导者作风……
1995年底,刘志庚出版了《历史的视点》一书。他写道:“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或者做一个有所建树的学者,都是我的愿望和志向。因此,做一个学者型的领导或者是领导型的学者,就成为我努力的目标和志向,我已尝试并将继续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理论为领导者提供新思路,肩挑开发龙岗大梁,勤于经验总结和理论学习写作的刘志庚,他的选择与追求证明他是一个敢于迎接挑战的智者与强者。
刘志庚《历史的视点》一书出版时,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黄华华为此书写了一篇序言,说:作为全市最年轻的一位区委书记,志庚同志的善于思考,勤于写作是广为乐道的。据我所知,近来他已出版了多部专著,在国内外60多家报纸发表了400多篇论文。这样的成果,对于学者来说都属不易,而志庚同志是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下完成的,实属难能可贵……引发我思考的,我想强调的正是这一点:愿意不愿意,善于不善于结合实际学好用好理论,是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尽快提高领导水平,能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关键所在。
时代提供了机遇。现在的龙岗正是龙腾虎跃时,有了实践经验的人,一旦掌握了理论武器,便骤然如虎添翼,展翅翱翔。在上级党委领导下的龙岗,正以奋发进取的姿态,迎接深圳经济特区的第二次创业浪潮和21世纪的新曙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