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恭喜发财
——新春寄语
今天这块版是“猪年”的最后一块农村经济版。我们农村经济版的全体编辑在此向广大读者拜个早年,祝广大农民朋友、农村干部及各界读者在即将到来的“鼠年”里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过春节道一声“恭喜发财”,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发财”本是好事。搞改革开放,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就是为让老百姓过上富裕日子吗?只要是守法经营、勤劳致富,毋须讳言“发财”。
不过,“恭喜发财”只是一句吉祥话,表示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没有谁是因为被“恭喜”而发了财的。发财,靠真本事,靠实干。譬如去年农民收入比上年增长5%,靠的是党的政策,靠的是农民兄弟的汗水。今年一开年,党中央就首先开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再次申明把农业摆在经济工作之首,并把增加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列为农村工作重点之一。国务院还派出检查组检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和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情况。这就是咱们农民“发财”的东风。愿在新的一年里,9亿农民父老兄弟眼更明——盯住市场;耳更聪——捕捉信息;手更勤——多出力多流汗;兜更鼓——增加收入;“包袱”更轻——不合理负担减下来,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鼠年了。别看小老鼠其貌不扬,它却是十二生肖的第一名哩!愿广大农民朋友、农村干部在新的一年里,以争创第一的精神,安排好生产和生活;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9亿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附图片)
经济部农村组全体编辑向读者恭贺新春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彭俊、刘鲜日、蒋亚平、江夏、何加正(经济部副主任)。后排从左至右依次为:潘承凡、夏珺、王慈敏、周泓洋、高云才。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燕赵新农民
——石家庄郊区见闻
王金良王志强宦均
1995年被誉为河北省省会石家庄“金环”的市郊区,在河北省第一个实现小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农业部城郊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这里涌现了一批极具市场观念、敢为人先的新型农民,石家庄郊区的发展也走上了规模型、效益型的轨道。
2000天干出一个世界第一
1995年11月27日,世界上最大的土霉素碱生产基地——石家庄郊区南高营村华曙联合制药厂三期工程正式开工投产,一群农民2000天干出了一个世界第一。
从京石高速公路进入石家庄市,南行400米,我们来到了华曙联合制药厂。走进厂区,新栽的冬青,一排排整齐翠绿,车间里管道纵横,大罐林立,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看到技术人员在微机监控室内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
这个厂占地600亩,职工1100人,主导产品土霉素碱是一种抗生素原料药,既可直接药用,也可作为原料制做四环素、红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药物。
1987年,南高营村与华北制药厂联合,投资3000万元,兴建了华曙联合制药厂,继而,又进行二、三期工程扩建。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他们十分注重产品质量提高,这个厂的产品完全按照英国药典BP版和美国药典USP23版标准进行生产。1993年,他们又从日本引进了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质量检测系统。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引”“买”“育”三条路子吸收各类技术人才200多名,使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有了可靠的保障。
目前,世界土霉素碱的年产量在两万吨左右,而该厂一年就能生产4000吨,产品70%出口,销往西欧、东南亚、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土霉素碱的产量、出口量世界第一,年销售收入5亿元,创利税1亿元。
庄稼汉生产出了“白黄金”
在西三庄村的清华液晶材料厂的产品陈列室里,排列着一排排的电视机、电子表、BP机和众多的电子仪表。“国内的电子显示装置70%都使用了我们的产品”,厂长付虎林向我们介绍说。
液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显示系统的高科技产品,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工业发达国家能够生产,而西三庄清华液晶材料厂产量在亚洲雄居榜首。
清华液晶厂是西三庄村和清华大学联办的。西三庄村出资金和土地,清华大学出技术,利润两家三七分成。
在生产车间里我们见到了液晶的半成品,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细小颗粒。可别小看这些白糁糁,在国际市场1公斤能卖2000多美元,该厂一年能生产5吨,相当于十几吨黄金。
“当初上这个项目我们冒了很大风险,因为这种产品国内没有人搞过。最后我们还是上了,一是看好了它的市场,二是相信清华大学的技术。”村党总支书记付新民兴奋地说,“现在液晶厂给我们村创造了财富,也给实验室里的专家教授们提供了机会。”
老百姓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接受了高科技。继而二期、三期工程相继投产,1995年,清华液晶厂销售收入8000万元,人均创利100万元。
柳辛庄葡香园
在石家庄市北出市口,有一座占地200余亩的葡萄园,柳辛庄人给它起了一个优雅的名字——葡香园。
园如其名。金秋时节,园内弥漫着浓郁的葡萄香,沁人心脾。一串串晶莹剔透味道各异的葡萄,一杯杯质地纯正清香四溢的葡萄酒令人流连陶醉。
葡香园建于1988年,最初是一个葡萄栽培实验基地。在河北省果树研究所专家指导下,他们进行葡萄北方栽培的品种、架式、整形、施肥等课题实验。他们先后培育了两个系列的葡萄新种,并把栽培上的新技术传播到了河北、山东、江苏、四川、辽宁、天津等十五个省市和地区。现在,园中有百余个品种的葡萄近3万株,年产葡萄80吨,除了出售,他们还自己酿造葡萄酒。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说,他们采用的是法国的传统工艺,这里的每一杯酒,至少都要在酒窖贮存三年以上。
如今的葡香园已是一个集生产、科研、品尝、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体。柳辛庄村投资200万元对葡香园进行了改造,设立了葡湖山庄和汲趣园两个景区,修建了有100多个座位专门供游人品尝葡萄和美酒的葡香居。每到节假日,葡香园便成了城里人和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个能人换来1个亿
1990年元月,南翟营村从某国营大厂“买”来一个名叫杜刚的“能人”担任链轮厂厂长。当时的石家庄链轮厂仅有27名工人,2台车床和不足7000元的流动资金。
“我要让链轮转出国门,赚美钞。”进厂的第一天杜刚就“吹”出大话。
“两台车床也想去占洋市场,这不是白日做梦吗?”冷风随之吹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10个月汗水终于浇开了成功之花。1991年3月,该厂产品得到ISO认定,正式出口西欧。
10台车床,100台车床……德国客商来了,日本用户到了,北美市场打开了……链轮厂像吃了助长剂一样迅速膨胀着。短短四年,该厂产品发展到六大系列13000多个品种,99%以上出口,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年创汇1亿多元人民币,成为我国最大也是唯一的系列传动件出口企业。
为了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杜刚在企业建立了一整套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工资能多能少的先进管理机制,作为乡镇企业又超前要求中层干部做到“三会”,会开四轮,会打四通,会四项业务技术,既而又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职工技术学校。
新年伊始,又传来喜讯。1996、1997两年销货合同已全部签满。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给土地留份“压岁钱”
陆志坚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忙碌了一年的农民,都想趁此机会尽情地乐一乐,潇洒潇洒。掏出一年的积蓄,买电器、添新衣、进卡拉OK厅等等,为的是图个欢快,这本无可非议。
然而,笔者发现,有些农民在春节期间热衷于愚型消费,颇令人忧虑。一是打牌赌博,全家老少齐上阵,输掉千儿八百的是常事,将全年的血汗钱白白地扔在了牌桌上;二是人情消费,吃了东家请西家,你来我往,喝个一醉方休;三是盲目攀比,比谁家电器多,比谁家鞭炮响,比谁家烟酒档次高。据悉,去年春节,湖南两个并不富裕的小村互相比富,人均集资200多元唱花鼓戏,使不少农户债台高筑。另外,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烧香焚纸、吹吹打打,祈求神灵保佑新年家业兴旺,等等。如此下来,不少农民春节后囊内所剩无几,无力投入农业生产,只好望“田”兴叹。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后,对农民来说,迫在眉睫的是备足资金买种子、化肥。如资金投入不足,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因此,在今年春节来临之际,笔者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吃饭穿衣量家当,精打细算巧用钱。”为土地留份“压岁钱”。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夫妻擂台赛
张炳寿许庆常薛树理
“丈夫务工善经营,妻子包田巧耕耘,夫妻摆擂对手赛,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河北南宫市高寨乡农民王玉亮和妻子李秀芬勤劳致富的真实写照。
王玉亮和李秀芬婚后办过养鸡场,跑过运输,后来又办起了家庭胶鞋底厂,年纯收入二三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1994年春季,上级发出“爱国发家,多种棉花”的号召,望着村边150亩废弃的旱薄地,李秀芬几年没摆弄过棉花的手又痒了起来。她几次和爱人商议,想把那块地承包下来,创办棉花农场。爱人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说现在棉铃虫厉害得很,万一治不住,150亩棉花一年几万元的投入岂不是打了水漂儿?一向不服输的李秀芬又来了犟脾气,对爱人说:“你开你的工厂,俺种俺的田,咱摆个擂台,秋后你能比俺种棉多挣钱,俺头拱地转三圈!”
李秀芬与高寨村村委会签订了承包150亩废弃地创办棉花农场的合同。为了种好棉花,她把老人接来照顾孩子,自己一头扎进农场里。秋后一算帐,150亩棉田获得了亩产皮棉75公斤的好收成,纯收入高达10万元。
而王玉亮掂算盘一拨拉,自己开办的家庭工厂一年收入不过2万多元。他嘴上服了气,但心里老觉着憋着一股劲没使出来。
有了上年的种植经验,李秀芬经营好家庭农场的劲头更足了。她在田里忙,爱人在厂里忙活。王玉亮在办好家庭胶鞋底厂的同时,瞄准市场需求,去年7月与乡政府联营办起了橡塑厂。
最近,李秀芬的家庭棉花农场又传出喜讯,在去年遇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获得了单产皮棉70公斤的较好收成,由于棉花提价,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可王玉亮并不服气,他告诉爱人:“今年秋后咱再算帐,俺准能把你比下去!”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好日子攥在自己手里
——老牧民巴达玛苏荣的致富心得
本报记者刘亮明
在呼伦贝尔草原深处,在老牧民巴达玛苏荣120平方米的砖瓦房里,坐在沙发上和老巴聊天,记者感到舒畅惬意。
52岁的巴达玛苏荣是内蒙古鄂温克旗巴彦淖尔嘎查(村)蒙古族牧民,全家祖孙三代6口在一起生活。
“全家就这一个吃闲饭的。”指着出生刚3个月的小孙子,巴的老伴儿道尔金乐呵呵地插了一句。
这是一个日子过得和睦殷实的牧民家庭。从1990年以来,每年的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现在,牧养牲畜已达到近700头(只),其中羊600多只,牛20多头,马10多匹;牧业生产用的拖拉机、打草机、搂草机等设备齐全;家用的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应有尽有。
聊起致富的事,老巴话匣子大开,不时地甩出一些新词儿。
“最要紧的有三条:脑子必须换,基础必须牢,市场必须找。”他扳着手指头概括得一清二楚。
1983年,巴彦淖尔嘎查实行了包产到户。巴达玛苏荣家分了6000亩草场,20多只羊,10头牛。明摆着牲畜少,空有那么大草场。1986年,他“斗胆一咬牙”贷款1万多元,买了100多只羊。同时,开始在多余的草场上打草卖。结果立竿见影,不到两年,贷款还清了,羊也发展到200多只了。
有了牲畜是一回事,养好牲畜、让它生出好的效益来是又一回事。当了大半辈子牧民的老巴觉悟到,再靠自然牧放是不行了。生产的主动权“得握在自个儿手里”。
从1988年开始,老巴加紧在牧业生产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几年间,置齐了牧业机械,建起了大面积的饲草基地和10多亩饲料基地。
“这会儿,再厉害的风灾雪灾咱也能对付得了。”老巴深有体会地说,过去一遇自然灾害,牲畜死得闹不住,人们却干瞪眼,没有法子,吃的就是没“基础”的亏。
“1989年,我一下明白了:要想多养牲畜多赚钱,不能舍不得出售,得边养边瞅市场边卖。这样牧业生产才能由死变活,越滚越大,越搞越好。”老巴脸上露出发现新大陆般的欣喜。
最初,老巴的畜产品主要卖到旗镇南屯。1990年后,他找到了更好的市场——海拉尔市。从此,他每年都要卖羊150只左右、牛1到2头,商品率从20%逐步提高到了30%。近两年,巴看到牛奶市场好,又养了10多头奶牛,每天定点儿向海市送牛奶。
问到有多少存款,老巴只是笑嘻嘻地说:“赚钱是不少,但我家在嘎查里最多是个中上等水平,富裕人家多着呢!好日子就攥在自个儿手里。”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冬天里的春天
——农村掠影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利用冬闲时间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图为太平镇二道村的村民在家里演唱卡拉OK。 朱松琪摄
全国最大的柳编基地安徽省霍邱县沿淮农民能编出4000多种精巧的柳编工艺品,产品远销27个国家和地区。瞧,活跃的柳编市场交易,引来了采访的记者。李忠诚摄
河南省偃师市李村镇兴办集体企业走共同致富道路。目前,该镇村村通了水泥路,家家用上自来水,他们还投资40万元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 赵朝军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深山访贫
春节将至,大雪纷飞。中共湖北襄樊市委书记杨斌庆等领导同志,深入到谷城、保康、南漳三个山区的16个乡镇,走家串户,访贫问计,同当地农民、干部促膝谈心,探讨脱贫致富的办法。图为市领导将棉衣、棉被和救济款送到群众手中。 陶官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