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民的爱戴是真正的丰碑
本报评论员
吴金印,河南省卫辉市委副书记兼唐庄乡党委书记。农民们为他立碑,他撤掉;农民们又为他立碑,他又撤掉。立了几次,他撤了几次。最后,农民们把赞颂他的碑文刻在了太行山的峭壁上!
这个真实的故事,让人听了不能不受到深深的震撼。
是什么原因使得那里的农民非要给吴金印树碑不可呢?吴金印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三头六臂,也不会呼风唤雨。与许多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化成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扑下身子,一门心思为老百姓谋利益,走到哪里,就为老百姓造福到哪里。在他的身后,一道道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米粮川,一户户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农民过上了富裕的好日子,真是“干一处响一处,走一路富一路”。吴金印爱民、为民的高尚精神和突出业绩,感动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敬佩他、爱戴他,执意为他树碑。
令人特别钦佩和感动的是,吴金印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一心为民,不图回报。他在乡镇一干就是31年,其中担任乡镇主要领导职务就有28年,当年与他一起的人,有的当了地、市的领导,有的进了省机关。二十多年中,他多次放弃了组织上调他到上级机关工作的机会,始终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基层,扎在群众之中,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一个党员、一个干部,要为人民做一两件好事并不难,在基层干个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也不是很难。但是要在基层一干干十几年、几十年,而且干得很踏实,很出色,很安心,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就不容易了。有些人,身子下去了,心却浮在上面,成天想着早点儿“进步”,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搞了几个“工程”,但不是真正为群众谋利益,而是为了给自己树碑,向上级表功;一旦得不到满足,就闹情绪,工作消极,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群众的检验。他们所做的好事,同吴金印全心全意为群众做的好事相比,形相似,而精神境界则相去甚远。真正的丰碑不是个人树的,而是人民群众对其工作实绩和思想境界的崇高评价。对我们相当一些同志来说,要不怕艰苦,不怕劳累,更重要的是要过好名利关、地位关。真正淡泊名利,殊非易事。因此,吴金印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更值得学习。
在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赢得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的好干部很多。焦裕禄、孔繁森等是杰出的代表,吴金印是又一个杰出的代表。正是因为有成千成万这样的好干部作为骨干,我们党才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才在人民群众中有崇高的威望。在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愿更多的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心系群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表率,为党旗增辉!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叙利亚总理祖阿比
今起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
应李鹏总理的邀请,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总理马哈茂德·祖阿比将于12月9日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祖阿比1938年生于德拉省,1963年毕业于埃及开罗大学农学院。1972—1973年他任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地区领导农民局秘书长,1975年当选为该党地区领导候补成员,1980年和1985年连续当选为该党中央委员和地区领导成员,主管农民局和群众组织局。祖阿比1981年和1986年连续当选为人民议会议长,1987年11月起任政府总理,1971年、1990年和1995年三次当选为人民议会议员。(新华社发)(附图片)
祖阿比总理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谈“成人宣誓”
金海
近年来,一些城市举行“十八周岁成人宣誓”活动,受到关注。相类似的,还有“告别十四岁宣誓”活动。这些有成千上万名青少年参加的集体活动,不管是对当事人,还是对社会,都形成一种积极影响。
从小到大,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人们往往忽视自己的年龄段,也往往忽视有关年龄段的特点、优势和职责。有关宣誓活动,能够以比较强烈的形式,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段,有利于唤醒其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使其更加自觉地成才和进步。
宣誓活动要注重实效,要辅之以更加生动、更加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切忌流于形式。


第1版(要闻)
专栏:

  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
新华社记者顾月忠朱冬菊本报记者罗盘
巍巍太行山深处,矗立着一座丰碑。碑文记载了一位党的农村基层干部带领山区人民艰苦创业,改造山河,使荒山野沟变成米粮川的不平凡业绩。
一位古稀老人说,俺们立这块碑,就是要让后辈人知道是谁带领大伙儿脱贫致富的,永远记住这位党的好干部——吴金印。
“苦熬没有头,苦干有奔头”。他在山沟河滩上一呆就是八年,多次晕倒在治山治水的工地上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是革命老区,也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方圆百里就有2600多道岭、2700多条沟,90%的人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1968年春,26岁的吴金印担任这里的主要领导。
上任不久,一天,吴金印来到靳庄村,正赶上乡亲们吃午饭,他端过一位老大娘的饭碗一看,愣住了:灰黑的汤水里,泡着几个糠团,漂着数片野菜。“山里人都吃这个?”老人没有回答,却把头低到了胸前。老区人民曾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可是,解放快20年了,群众还过着这样的苦日子……吴金印暗下决心,拼上一条命,也要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
他带着领导班子成员翻山越岭作调查,饿了吃块干粮,渴了喝口凉水,一天翻五六座山,七八天穿烂一双鞋。沟沟岭岭他跑了个遍,向荒山要耕地,向秃岭要粮食的规划由此产生。
面对着除了石头还是石头的山岭,吴金印想,山搬不动,可以把石头缝里的土挖出来造梯田;沟填不平,可以让河水改道,闸沟造地。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狮豹头的干部群众掀起了挖土造梯田的热潮。经过一冬一春的苦干,筑起了十多条拦河坝,造出了200多亩梯田。谁知到了夏季,暴发的山洪把新造的拦河坝和梯田一扫而光,刚改造的山岭沟又变成了乱石沟。然而,吴金印没有退却,他带着大家总结经验教训,把平面坝改为拱形坝,200多亩梯田又造了出来,种上了庄稼。第二年汛期,接连数场暴雨汇成的滚滚洪水,再一次冲走了满沟的庄稼和良田。眼看着心血又一次付诸东流,干部群众痛心疾首,有的失声痛哭。
灾难伤透了群众的心,吴金印同样万分难过。但他明白,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干部就越要经受住考验,他把全体干部召集到一起,开导他们:梯田被冲垮了,哭是哭不回来的。他鼓励大家,要想不受穷,还得挺起腰杆跟山斗,跟水斗,苦熬没有头,苦干有奔头。大家总结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把拱形坝改为塔形坝,每道坝下面再修一个跌水池,洪水袭来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洪水进入水池后,再从底部的暗渠泄出,梯田就不会受到冲击。第三年,200多亩梯田终于经受住了巨大洪水的考验。昔日的荒山上终于结出金灿灿的果实。
跑马岭下,沧河环绕。1973年10月,吴金印又带领狮豹头的干部群众来到沧河中游的羊湾村,搭起茅草棚,拦河造田。
要在河滩上造田,须先让河水改道。经过测算,隧洞溢洪能力须达到1000个流量,方可保证河水改道成功。吴金印与技术员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峭壁上攀上爬下,终于选准了凿洞的最佳位置并完成了设计:全洞长162米,宽20米,高8米。东西两侧同时开工。
在硝烟弥漫、空气稀薄的山洞里,吴金印与乡亲们抡起大锤,呼呼生风,别人掘进8尺,他掘进12尺。
1975年夏,山洞全线贯通,西洞口已浆砌圈顶,东洞口料石也已备齐,就在这时,暴雨骤降,汛期提前到来。
这天夜里,吴金印提着马灯要下洞察看水位,突击队长抢着要下去,被吴金印一把拦住:“还是我下。我万一有个闪失,抢险你来指挥……”话没说完,人已拽绳而下。突然,一声巨响,一块卧牛大石从山顶上坠入河中,激起冲天水柱,惊得守在洞口的人对着黑沉沉的河底大声高喊:“吴书记——”
吴金印却从与巨石咫尺之处水淋淋地爬上来。怕再出现塌方,大家劝他赶快离开。看着不断上涨的河水,吴金印却把手一挥:“抢险队,上——”自己迅速背起一块石头,冲上了东洞口的拱顶。
头顶上,塌方的石块、泥土簌簌而下;脚底下,咆哮的山洪滚滚而来。整整两天两夜,吴金印与抢险队员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冒着危险,战胜困难,完成了东洞口圈顶,把更大的洪峰远远地抛到了后面。而吴金印却因过度劳累,晕倒在工地上。大伙儿忙把他抬出工地,送进工棚。抢救时,医生解开他的衣服,发现全身衣服补了很多补丁,脚上的那双打掌鞋烂得开了花,手掌上长满了铜钱厚的老茧,十指粗糙得像一把把钢锉,手掌的虎口处结着紫黑色的血痂。两天两夜后,吴金印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他对身旁的人说:“万一我不行了,就把我埋在洞顶的山上,好看着你们把沧河治好……”听着,人们忍不住哭了起来。
吴金印在狮豹头担任主要领导的10多年间,带领群众凿山洞6个,筑大坝85道,建小水库和蓄水池25座,修渠道3.8万米,修筑高标准山区公路20公里,建公路桥8座,植树20万株,造田2000多亩。秃岭上长满了庄稼,乡亲们吃上了白馍。大伙儿乐得合不拢嘴,编了顺口溜来赞颂这位一心为民造福的好领导……
“困难,困难,困在家里跳不出小圈子就难;出路,出路,打破封闭走出山门才有路”。他挥动改革的大笔,绘出唐庄乡的小康图
1987年底,吴金印出任唐庄乡党委书记,挑起了治理这个闻名太行山南麓的穷窝子的重担。在这之前,吴金印先后担任过五四农场党支部书记和李元屯镇党委书记,所到之处,有口皆碑。
时值隆冬,雪压高峰,寒凝平川。走在唐庄乡的山岭田野,吴金印思绪万千:太行山人不笨不傻,不懒不蛮,吃苦耐劳,可思想比较保守,脑子不够开窍,守着金山要饭吃,住在摇钱树下没钱花。于是,他对干部群众说:困在家里跳不出小圈子发展就难,打破封闭走出山门才有出路。
一连几个月,吴金印带着乡党委“一班人”,一个村一个村地了解情况,一块地一块地察看。由此了解到,唐庄乡地形复杂:西边是山区,北面是丘陵,东面南面是平原。同时了解到,西部资源丰富,东部有种菜的历史,北部干旱丘陵适宜种植各类果树,南部洼地土地肥沃,可以建良种基地,发展高效农业。107国道和京广铁路穿境而过。根据这些情况,吴金印提出了唐庄乡发展新思路: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
根据这一思路,1988年,仁里屯村栽了300亩苹果树,让村民承包。随后,吴金印专程到郑州和山东聊城请来技术员,给村民传授果树栽培技术,还带果农到外地参观学习。许多果农很快掌握了技术。1991年,苹果获得了大丰收,每亩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最高达6000元。不少村民只恨当初没有听吴书记的话,失去了一个致富的机会。1992年,村里再度承包,每亩价格定到500元,村民们仍争着承包。
唐庄乡西边6个村,土地贫瘠,交通困难。一天,吴金印到后沟村发放救济粮,看到满山的石头没有利用,便问村支书:“你们守着宝山,为啥不开发?”支书说:“我们这里没有路,车进不来,东西出不去,没法开发。”吴金印决心帮助后沟村架桥修路。
在鸿沟上架桥,这是后沟人梦寐以求的事。消息传开,全村一片欢腾。村民们纷纷送来自家的木料供修桥用。
为了早日建好大桥,吴金印为村里请来了施工队,自己每天办完公事就到工地,查看施工情况,同大家一起抬石运土。在吴金印的带领下,大家农忙时节务农,农闲时节架桥;需要石料,自己上山开采;没有机械设备,就凭几百双粗壮的手和几百个厚实的肩膀。
大桥竣工后,乡里又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三条硬化路。道路通,百业兴。如今,山上建起了73个石砟厂、85个石灰窑和大大小小的石料厂。每天生产石砟3000多立方米、石灰2000多立方米、各类石料20000多立方米。近千部各种机动车在公路上奔忙,将石料和石灰运出山门。后沟村很快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人均收入由过去的400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元,家家盖上了红砖房,结束了祖祖辈辈住土窑的历史。
唐庄乡腾飞了。1995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6.87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6.16亿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14.45倍和19.5倍。吴金印刚到任时,这个乡人均收入519元,去年达到2337元。
“老百姓是爹娘,谁不好好为他们办事,谁就是不孝之子”。他为生病的老人洗脚剪趾甲,为贫困老人尽心尽责
吴金印出生于河南卫辉市一个贫苦农民家里,青年时期,党组织把他送到河南省团校和中央团校学习。穷苦出身和党的培养教育,使吴金印对人民群众一往情深。他经常说,干部和群众,是鱼水关系,活鱼水中游,死鱼水上漂,离开了群众就是死路一条。
狮豹头乡池山村的群众不会忘记是吴金印帮助他们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半盆水,洗了菜,又刷锅,最后饮牲畜,池山村世世代代受缺水的困扰。老乡们为挑一担水,得跑十几里山路,到一个叫凉水泉的地方接水。因为泉水小而接水人多,群众常常带着铺盖去等水。上百副水桶用绳子穿起来排队,争水引起械斗的事时有发生。为了把群众从缺水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吴金印号召山区青壮年劳力一人打一旱井,蓄住山洪。
吴金印带头打井,每天下班后到村后的崖壁前掏石挖土,经过一段时间,打成了一口深两丈许、能蓄十几立方米水的旱井。汛期,他把水蓄进井里,春冬干旱季节,他把一担担清水倒进山村人家的水缸里。池山村的几十户人家都吃过吴金印挑来的水。
池山村群众感激他,爱戴他。一次,吴金印到杨务新家吃派饭,老两口偷偷地把一只母鸡杀了。当香喷喷的鸡肉端上桌时,吴金印说啥也不吃,他对杨务新老两口说:“你们俩年纪大,吃了补补身子,我年轻力壮不能当客待。”说完跑到另一家盛了碗粗饭吃,老两口死活也扯不回他。
有位宋大娘,大儿子在战争年代牺牲了;二儿子在外地工作,儿媳早逝,留下三个幼小的孩子。吴金印住进了宋大娘家,扶老携幼,成了这家的顶梁柱。房子漏了,他修理;没柴烧了,他去砍;缺水吃了,他下沟挑;大娘病了,他请医买药;逢年过节,他买回油盐、点心和肉。吴金印下山开会办事,老人就要扳起指头算日子。有一次宋大娘病重,昏迷中直呼吴金印的名字,苏醒过来,一再叮嘱儿孙:“你们不要忘了他,晚生后辈都要记住,他是共产党的好干部。”弥留之际,老人喊的是“金印,金印……”吴金印惊闻噩耗,大哭一场。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到老人的坟上去看看,添上几锹土。
在砂掌村蹲点时,吴金印了解到五保户武忠体弱多病,便住进了他家,和老人床挨床,铺挨铺。老人见书记给自己端水送饭、挑水扫地、买药洗衣服,十分感动,逢人便说吴书记胜似亲儿子。一次,吴金印见老人走路一瘸一拐,便问:“大爷,您怎么啦?”怕吴金印担心,老人说没什么。吴金印搬起老人的脚仔细看了看,发现有一个脚趾甲弯进了肉里,外边磨出了一层老茧,马上烧了盆热水,给老人洗完脚,用小刀轻轻地一层一层将老茧割去,把趾甲一点点剜出来。
带着干部钻最深的沟,爬最高的山,跑遍村村户户,访贫问苦,成为吴金印每年工作的重要内容,群众也把吴金印看作自己的亲人。1980年,吴金印奉调离开狮豹头,为不惊动老乡,他悄悄下山。走到小店河村头,被群众发现了,正在河边洗衣服的妇女放下手中的衣裳跑过来了,锄地的青年丢下锄头跑过来了,老大娘老大爷拄着拐杖跑过来了……人们纷纷拉着吴金印的手舍不得他走。当吴金印挥手和乡亲们告别时,大家含泪喊道:“吴书记,山里是你的家,你可要常来啊!”
“支持干的,批评看的,处理捣乱的”。建设过硬的班子,带出为人民办实事的队伍
给钱给物,更要建一个好支部,选一个好书记。吴金印在基层工作多年,经常听到农民的这一呼声。
1987年吴金印初到唐庄时,这个乡不少行政村的干部坐不到一条凳子上,开不成会,形不成决议;有的村里电线被剪断,喇叭被偷走;有的村干部家的房屋被毁坏,家畜被药死,庄稼被拔掉。全乡31个村,有7个村的支书或村委会主任撂挑子。
吴金印深入调查后得出结论:几乎所有的穷村乱点都是一个病根——班子不健全,缺少领头雁。在乡党委会上,他提出:“农村工作千万条,班子建设最重要。要支持干的,批评看的,处理捣乱的。”
1990年冬的一个夜晚,吴金印正在读有关资料,构想发展规划,突然传来消息:六庄店一位村干部家柴垛被烧了个精光。吴金印立即赶到这个村,发现村内多处张贴着揭发干部“问题”的小字报。不久,罗列有该村党支部书记曾卫阴20条“罪状”的状纸也送到了乡里,曾卫阴满面愁容地对吴金印说:“我干不了,换人吧。”
吴金印立即派出工作组,三进六庄店,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最后查清:曾卫阴自1977年起担任六庄店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使这个村成为计划生育先进村。由于得罪了人,一些人滋事报复。是非弄清后,吴金印立即让工作组到六庄店向群众宣布:六庄店村党支部是坚强的战斗堡垒,曾卫阴是一个好支书。对在背后煽风点火的一名预备党员和另一名党员作了严肃处理。
姚庄村是7个最乱村之一,吴金印将这个村的13名党员接到乡里,和他们一块学习党章,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吴金印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混乱只能使群众受苦,大家遭殃。”通过学习,党员的觉悟提高了,认识统一了,并选举了新的村党支部。同时,乡里对不法分子进行了严厉打击。姚庄村党支部在吴金印的大力支持下,带领群众修了环村路,打井修渠,挖鱼塘,建鸡场,还修建了学校,全村出现了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吴金印选了人均只有八分地的代庄村作试验。他在那里带领大家建了个塑料棚,种了三分地的黄瓜,两茬卖了3000多元。但当时的村支书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迟迟不引导群众种蔬菜,乡领导多次帮助,没有结果。眼看机遇悄悄溜过,吴金印焦急万分。乡党委会上,他提出,“光说不干,就没有资格当干部”。乡党委经过研究,免去了原支部书记的职务,任命一位有开拓精神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代庄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免一任,在全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乡、村干部各尽其责,真抓实干,再没有人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了。
1995年夏,乡里一名干部下村检查工作,临近中午,这个村的干部群众热情地留他吃饭,盛情难却,这位干部与村支书对饮了几盅。消息传到吴金印耳里,他那总是含笑的脸沉了下来,马上找来那位干部:“你下村时喝酒了?”
“嗯。”
“你说说乡里的‘四不’规定。”
“身不懒,积极参加劳动;嘴不馋,不在群众家吃喝;耳不聋,倾听群众意见;手不长,不拿群众东西。”那位干部说着说着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忙说:“吴书记,我违反了乡里规定,一定改正,今后不再犯了。”
“好,你在干部大会上作个检查。”
干部下村工作喝了点酒,要开大会作检查,群众听说后,连忙来求情:干部下乡工作很辛苦,为了慰劳他们,我们请他喝了几盅酒;是我们让他喝的,要处理就处理我们吧。老吴对群众说,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群众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不久,吴金印果真召开了乡直机关大会,让那位干部作了深刻检查。
这以后,唐庄乡的干部人人严守规矩:下乡不住村部,住五保户、困难户或烈军属家;帮群众挑水、扫地;与农民同吃一锅饭,不搞特殊化。
“干部是面镜,群众是杆秤。要想打好铁,必须自身硬”。他为大家舍小家,从不为金钱所动
改变了狮豹头贫穷面貌,为唐庄人带来小康的吴金印却清贫如故。知情者说,并非老吴没有致富的机会,而是机会全被他放走了。
1988年,唐庄乡党委决定在万亩丘陵种植60万棵山楂树,统一购苗,分散栽种。消息传出,经营果苗的客商纷纷找到吴金印,有的说:“我们的山楂果苗,市场上卖2毛钱一棵,给您算1毛8分,另外给您每棵5分钱的好处费。”有的说:“我们每棵收1角3分钱,开票每棵1角5分,从我们这里买60万棵苗,您便可以成为万元户了。”吴金印回答:“这样的万元户,我永远不当!”通过货比三家,最后乡里价廉质优地购进了60万棵山楂苗。
1992年秋末,唐庄乡决定兴建水泥厂,吴金印带人到外地考察。在北京考察时,他签了30吨汽油购买合同,当时每公斤1元,时隔不久,汽油每公斤上涨到3元多。于是,30吨平价汽油顿时成了一些人追逐的目标,有的愿以两万元套购合同,有的愿以每公斤3.5元购买,有的愿以房屋电器与汽油合同互赠……吴金印对来人说:“当共产党的干部,手中掌握着人民群众给的权力,想要发财,机会很多,可那不成了以权谋私了吗?咱可不能这么干。”最后,他把30吨汽油交给了乡办电磁厂,没要分文报酬。
1993年10月,唐庄乡计划中的12万吨水泥厂立项。在订购设备和机器安装阶段,许多打承包主意的人蜂拥而至,各自许诺的“回扣”、“好处费”颇具诱惑。有的给吴金印送来三五千元,有的送来三五万元,多者达十余万元。吴金印清楚地意识到,好处费的背后是承包价的上涨。他把礼金一一退回,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咱当的是老百姓的官,工资是从人民上交的税款中来的,再拿人民的钱财换取‘好处费’,不成了吸血鬼了吗?”他连开了几次专项研究会,走访市场了解行情,并采取招标的形式购买设备和承包安装工程。就这样,原计划951万元的工程,最后只花了500多万元。整个水泥厂建成完工,共节省了1100多万元。干部群众高兴地说:老吴真会算,省了1000万。
唐庄离吴金印家才10公里,狮豹头离吴金印家也仅30多公里,但吴金印难得回一次家。他的儿子说,因为很少见到爸爸,小时候对父亲几乎没有印象。读小学四年级时,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记我的父亲”,他却无法完成。繁忙的工作,使吴金印无暇顾及家人,他有时也为此感到深深地歉疚。
吴金印每次回家,差不多都是利用开会出差的机会。回到家,他都要给父母亲洗洗脚,梳梳头,尽自己的一分孝心。
吴金印在乡镇一干就是31年,担任乡镇主要领导28年。当年与他一起工作的人,有的当了地、市领导,有的进了省机关。20多年中,他多次放弃了组织上调他到上级机关工作的机会,始终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基层,扎在群众之中。1993年2月,吴金印被任命为卫辉市委副书记兼唐庄乡党委书记;1994年,他被中组部推荐为“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宣传人选;1995年,他被河南省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今年“七一”又被中组部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心务实,吴金印以此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爱戴。狮豹头、唐庄的群众几次为他立碑,都被他撤了。羊湾村的群众怕他再撤碑,就把碑文刻在了太行山的峭壁上。
一个党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形象,就像这太行山一样巍峨高大,矗立在人们心中。(附图片) 上图:唐庄乡党委书记吴金印。左图:吴金印和群众在一起。李照森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基辛格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今天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宾主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基辛格是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来京作短暂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玻利维亚客人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玻利维亚民族主义革命运动第一副主席吉列尔莫·贝德雷加尔及夫人。
胡锦涛对贝德雷加尔夫妇访华表示热烈欢迎。他说,1985年中玻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顺利。玻民革运曾为中玻建交作出了重要贡献。贵党执政期间,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共产党愿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同玻利维亚民族主义革命运动的友好合作关系。胡锦涛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把中玻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贝德雷加尔对胡锦涛的会见表示感谢。他说,他对中国一直有着美好的回忆。这次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再次来华访问感到非常高兴。中国正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改革。中国取得的飞速发展是最令世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对他们是莫大的激励。他还说,他们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中联部部长李淑铮和玻利维亚驻华大使雷耶斯·查韦斯参加了会见。贝德雷加尔夫妇是于12月7日抵京的。他们将先后在北京、西安、杭州、上海参观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广东70家国有大企业发展势头好
广东“抓大”初见成效。70家“国”字号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势头持续强劲。今年头九个月已实现销售收入1367亿元,实现税利134.6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1%和0.6%。其中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数0.2%的55家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了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销售收入和总利润的24.2%和69.6%。广东省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总体目标是:到2000年,全省建成一批年销售额30亿元至100亿元,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集工、科、贸、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梁兆明)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四川二十三家特困企业走出低谷
四川省二十三家特困企业,经过一年多扭亏解困出现了转机,实现盈利和减亏,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实施企业扭亏增盈战略,于去年初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二十三家特困企业进行扭亏解困试点。这二十三家特困企业扭亏增盈工作有以下三个特点:按照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改善和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市场要求,对企业实行改制重组和产品的配套改造;增强职工负重自强意识,树立爱岗敬业,苦干实干的好风尚。 (刘裕国)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湖南百万灾民安然入冬
12月7日清晨,六辆大卡车满载着1.1万多件过冬棉衣,分赴重灾区益阳市、岳阳市、郴州市等地。至此,由湖南省民政厅安排的1200多万元资金,分10多个生产点加工赶制的8.7万件棉衣和4.7万套棉被,以及通过各种途径,从省内省外募集到的840多万件衣被,已全部发放到灾民手中。全省近百万灾民已安然入冬。据介绍,省里还从多个方面拓宽灾民建房资金筹措渠道,并制定了土地使用、建材供应等18条优惠政策。目前,省地两级共安排建房资金1.21亿元,90%的灾民可望在春节前搬进新居。(周立耘)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黄河大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
黄河干流上又一座大型水电站——大峡水电站首台7.5万千瓦发电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12月8日一次并网发电成功。大峡水电站位于兰州市东北65公里的黄河西峡口,也是黄河著名的“小三峡”——小峡、大峡、乌金峡梯级滚动开发的龙头工程。电站装有4台单机为7.5万千瓦、1台2.45万千瓦的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投资25亿元。电站还兼具灌溉、航运功能,将改善和新增自流灌溉面积13万亩。(据新华社电)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自强者胜
“没有糟糕的企业,只有糟糕的企业领导者”。进入天津圣罗衬衫厂,迎面便可看到这条标语。厂长吴树旺以此自励,算得上一种勇敢。
一般企业或用“团结、奋进”来作一般号召,或用“严守操作规程”来规范劳动者,直截了当给厂长自己当头棒喝者尚未多见。其实,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企业领导班子敢于自动加压,可说抓住了牛鼻子。
一些企业暂时不景气,不单纯是企业领导个人的原因。但是,犹如沙场拼搏,关键还在将帅。自强者胜。而企业领导人的自强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计划会议部署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
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本报北京12月8日讯新华社记者李安定、本报记者费伟伟报道:全国计划会议于12月5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讨论和部署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稳定和改善宏观经济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会议期间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负责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做好明年的经济计划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总结了1996年计划执行情况,提出了1997年计划应当贯彻的原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和主要任务,着重阐述了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加快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创造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并对计划、物价部门明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认为,199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比较好地实现了宏观调控目标,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达到了中央提出的为“九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
会议指出,做好1997年的计划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坚决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把握大局,稳中求进,搞好总量平衡,抓好结构调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上述原则和宏观调控目标,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必需的宏观经济环境;继续保持工业适度增长,努力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合理控制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努力发展科技教育,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会议强调,实现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保持和发展“九五”开局的良好势头,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按照两个转变的要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这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解决当前国有企业困难,实现宏观调控有效引导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途径。当前调整结构,首先要通过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完善国家产业政策、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深化计划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信息工作,切实解决经济生活中“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问题,使“九五”期间的经济发展走上新的轨道。从全国来看,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要注重从城镇居民住房和电子信息产品等入手,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增产适销对路的农村生产和生活用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各地区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国家的整体布局,发挥地区优势,开辟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点。这既能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又能有效地克服地区的结构雷同。
会议指出,完成明年的各项任务,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要搞好经济总量平衡,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切实按照物价上涨幅度比1996年有所降低的要求,合理安排1997年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加快实施“再就业工程”,广开就业渠道,落实必要资金,帮助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强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建立和完善微观约束机制,控制凭借垄断地位和特殊条件获得过高收入,大中城市要逐步实行职工最低工资和居民最低生活费收入保障制度。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主管计划工作的负责同志和计委主任、物价局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负责同志,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的代表。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在全总十二届四次执委会上强调
工人阶级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八日电(记者李光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今天开幕的全总十二届四次执委会上强调,工人阶级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各级工会组织要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两个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主持今天的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对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正确的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先导和指南。要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首先必须认真学好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他要求广大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并向广大职工群众宣讲文件精神,把大家的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他强调,各级工会组织既要抓思想到位,又要抓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从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把六中全会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加以具体化,切实变为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倡导爱国奉献、爱厂如家、爱岗敬业的精神。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大力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弘扬行业文明新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各级工会组织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要把创建文明行业、文明“窗口”作为主要工作,常抓不懈、毫不放松。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强调,各级工会组织要着眼于我国未来发展,坚持按照“四有”目标建设好职工队伍。要把先进性要求与普遍性要求结合起来,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同科学文化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
胡锦涛说,中央最近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宏观调控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政策措施。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进一步把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做贡献上来。他要求工会组织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国有企业的重大意义,继续围绕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开展工作。要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正确对待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支持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要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励他们不断为企业转机建制、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献计献策。要动员职工群众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和发明创造等活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积极配合党和政府,进一步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好,通过入情入理、扎实细致的工作,及时化解和消除影响稳定的各种因素,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胡锦涛指出,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职工的生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深入到困难企业中去,深入到病残、离退休、老劳模和下岗等生活最困难的职工家庭中去,访贫帮困,排忧解难,使广大职工群众都能高高兴兴地过好元旦和春节。胡锦涛在讲话中还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胡锦涛特别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根本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没有变,也不能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针对执行这一方针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逐个解决,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在企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出席今天会议的还有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丁华,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全总执委会委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