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晓来谁染霜林醉
王充闾
已是深秋,水瘦山寒,霜清露冷,一般是没有多少绮思艳意的了。可是,当面对丹枫满坞,绛雪千林,影醉夕阳,光炫远目的奇观丽景,又会觉得秋色撩人,不禁兴薄云霄,飘然神爽。你会带着哲人般的明悟,领略那烦嚣后的萧闲,清寂中的逸趣。作为秋的时令神,红叶包容了春的妖娆,夏的热烈,也承受了风刀霜剑的峻厉,好似糅合着绚烂与平淡、顺畅和蹉跌的七色人生,体现了一种成熟、厚重与超越,是生命的第二个青春。
也许正是为此,古往今来,才有那么多的诗文咏赞它,流传下来许多凄清、隽美的“红叶题诗”的佳话。“莫嫌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红更多”,幽怀独抱,寄慨遥深。“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以瑰奇的想象,咏天然的谐趣。同是写醉叶、溪流,“清溪曲逐枫林转,红叶无风落满船”,诗中有画,看了觉得意静神闲;而“劳歌一曲送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美则美矣,却令人有别绪苍凉之感。
健全的人生需要不断地发掘美、滋润美,而竞争激烈、变化急遽的现代社会生活,尤其不能离开审美的慰藉。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应该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同生命的精神补偿统一起来,在更宽广的天地中展开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因此,每到九秋佳日,无论是北京的香山、南京的栖霞,还是杭州的西泠、长沙的岳麓,举凡观赏霜林醉叶的佳胜地,总是车似洪流,人如潮涌。这原本是趣味高洁的雅事,可惜由于人满为患,有时一番盛会过去,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失衡,造成自然景观的人为践踏。
回过头来还说红叶。辽东山区有个宽甸,宽甸北部的天桥沟是个观赏红叶的好去处。就人文景观来说,较之前面列举的几处名山胜境,当然甘拜下尘;若论观赏红叶,天桥沟则毫无逊色。一曰壮美。整个景区面积达6万亩,真个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霜飞一夜,红透千林,赤叶灼灼,喷焰缀锦,确是最壮观最浓艳的秋色。二曰清幽。跨进山门,就闯入了红枫世界,顿觉高邈的天穹和弥望的林峦全被烈焰烘着了,只把一带寒光留给了喧腾的溪涧。红枫潭里,倒影摇红,上面是赤叶烧天,下面有红潮涌动,煞是迷人。偶尔有一两片醉叶翩翩落下,顺着回曲的山溪款款漂游,我们的神思似乎也随之悠然远引。山坳里稀稀落落地点缀了几户人家,襟山带水,掩映在红云绛雾之间,在静如太古的苍茫中,织结出一幅如烟如梦的桃源仙境。小村的名字,方志中没有记载,地图上也找不到,可是,那种超渺的意境,却似乎在宋元人的画卷里领略过。
过去观赏红叶,常常是驰车路上,望中确也是霜红满眼;可是当停车静睇时,却又往往不见了那种绚烂与辉煌,未免嗒然失望。原来,因为车速很快,入望的景色还没在视界中消失,前面的景色又重叠过来,我把这种反复重合的现象,杜撰为“虚幻的聚焦效应”。天桥沟不存在这个问题。漫山遍坞,塞谷堆崖,红叶触目皆是。无论是走着看还是坐下瞧,效果都不会发生变化。当然,最理想的还是拾级登临400米高的莲花峰。凭高四望,千林红树宛如火伞齐张,把暗壑晴峦都装点成了锦绣世界。在红雾弥漫中,独独凸现出俗称“四面佛”的四个石景:一个酷肖弥勒,一个状似菩萨,一个像孙悟空,一个像噘嘴扛耙的猪八戒。神工鬼斧,石相天成,看后令人拍掌叫绝。还有值得缀上一笔的,是“天桥沟”这个名字的来历。承一位同志告知:这里雨过天晴之后,常常出现一条桥般的彩虹,“桥身”架在南北两座山上,“桥背”顶着浩渺的青天,构成一种独特的景观。
说来也是一件憾事,这般“绝代佳人”,却幽藏深谷,无声无息地度过了无涯岁月。同行的一位政协委员说,怨只怨历代的诗人赋客足迹不到,所以,这里就没有留下枫桥夜泊、西林题壁之类的千古名篇,也不见有望岱、登楼的佳作。县委书记笑着接上了话茬儿:“咱们这里虽然没有文豪光顾,却有过万古流芳的名将。”他指的是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1934年到1938年,杨靖宇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和抗联一军转战东南满北部山区,曾以天桥沟为中心根据地,利用山深林密的有利地形条件,与日寇、伪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在山下的方家隈子,建立了东北早期的乡级红色政权——四平乡人民政府。解放后,安东市政府在天桥沟树立了抗联遗址纪念碑。至今,深山里还保存着杨将军住过的岩洞——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杨洞”,以及战士的密营和简易医院的遗迹。如果红树青山是一排排回音壁和录像机,当会录下60年前抗联战士伏击日军守备队的震耳枪声和少年营血战崔家大院的悲壮场面。这里现已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古人有“景物因人成胜概”之说,于此进一步得到印证。
在天桥沟,听到一个引人深思的小插曲:前两年,林业局普查山林,两个青年职工历尽艰辛攀上一个峰峦,兴奋之余,自豪地说:“我们是历史上第一个登上这座高峰的人。”话刚落音,转身瞥见一根已经锈蚀的步枪通条挂在一棵老树杈上。面对当年抗联战士的遗物,他们为自己对历史的无知而脸红了。
时间老人毕竟是峻厉无情的。一经流逝,便旧影无存,不问金戈铁马还是碧血黄沙,转瞬间都成了背景式的记忆。结果,在许多后人看来,这里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从来就是一片乐土。殊不知,中原血沃,劲草方肥;没有先烈们“用骨肉碰钝了锋刃,血液浇灭了烟焰”,又怎会有今朝的红葩硕果!
“晓来谁染霜林醉?”此刻,带着古人的诘问,再看满山的红叶,我觉得对于400多年前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诗句:“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加深了一层理解。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展示长征文艺作品的大型专辑《长征鼓角》在京举行首发式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一部由中国延安文艺学会编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反映红军长征时期文艺工作者业绩和优秀作品的大型专辑《长征鼓角》,10月3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布赫、杨成武、邓力群、袁宝华与部分参加长征和在长征中创作了优秀作品的老红军、文艺界知名人士、新闻单位共200余人出席。(杨真)


第12版(副刊)
专栏:

  魂兮永恒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写真
徐怀谦
沿260多级台阶拾级而上,心情随脚步的凝重而凝重。渐渐地,我走近了参天的纪念碑,走近了繁密的苍松翠柏,走近了60年前的英灵。
依山而建的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像一片宁静的港湾,泊着昔日英雄的魂魄,泊着现代人纯净的思念。
如果遵义没有这样一片港湾,这座城市肯定会像人失去回忆一样,变得单薄而空洞。
一座城市是不能失去回忆的。陵园就是它的历史良心。
遵义,这座英雄的城市,当然不会忘记60年前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传奇。那巍峨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就是一个象征。
碑高35米,寓意遵义会议于1935年召开,碑顶用钛合金贴饰的党徽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四周是一个离地2米,直径20米,悬空部分以四尊红军和赤卫队员头像为依托的方解石圆环。高2.7米的圆环内壁刻有突破乌江、迎接红军、四渡赤水、娄山大捷4组雕塑。外壁镶嵌着7颗四角星,合起来是28个星角,象征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28个不平凡的年头。
建筑,以其独特的语言向人们述说着历史。
绕过纪念碑往后走,是邓萍将军之墓、红军坟和存放着16位红军战士忠骨的青松堂。
邓萍是红军第三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遵义战役时牺牲,他也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墓旁是邓萍中弹倒在张爱萍(当时任该军团第十一团政委)怀中的雕塑,两人眼神中流露出血浓于水的战友情。
红军坟则讲述着另一段美丽的故事。据说,这位被称为“小红”的红军卫生员,因抢救遵义城南桑木垭患伤寒的老百姓而掉队,被敌人杀害。当地人民怀着悲痛的心情将她的遗体安葬在路边,四时祭扫,烟火不断。1958年,该坟迁入陵园。坟前立一块碑,上书“红军坟”三个血色大字。不知是谁有意,在碑座上放了一朵小小的红花。那花极鲜艳,像欲滴的血,幽幽地,令人心颤,似是前边的游客刚刚摘下放在那里,又似乎已经供奉了好多年。碑前也有一座雕塑,是一个红军卫生员左手抱着小孩,右手拿着药匙放在嘴边吹凉的造型。
在遵义,红军坟的故事家喻户晓,而且一代接一代口授心传。
1992年清明节,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来到陵园,一步步拾级而上,走到红军坟前,擦汗整衣,从竹篮里拿出三炷香点燃,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虔诚地把香插在坟前。
“现在生活好了,我还是常常梦见红军在遵义的好处,觉得要给这些烈士烧把香,心里才过得去。”
人民的感情是淳朴的,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淳朴的。但这种感情的分量却是不容低估的。
有了这种感情,我们不难理解遵义何以三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称号,何以被列为“全国十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何以军人在遵义可以免费参观纪念地、公园、乘公共汽车及在其他许多方面享受“优先”,何以每年有数十万人走进这个小小的陵园。
看哪,纪念碑前的平地上又围起了一圈人。原来是市文艺工作者在为游人义务演出。先是那出久演不衰的以红军卫生员为原型的川剧《红妹》片段,接着是四五十名中学生组成的小百灵艺术团表演的合唱《岁月向东流》。
望着那一张张稚气的小脸,听着那嘹亮的歌声回旋在山顶的苍松翠柏之间,我想,邓萍、小红及成千上万在长征中牺牲的红军先烈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得到莫大的安慰。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纪念比活在人们的心中还要永恒。


第12版(副刊)
专栏: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三株杯”诗歌征文
获奖篇目
一等奖(3篇):
长青藤 曾凡华(8.28)
草鞋篇 厉彦林(7.29)
永葆美妙之青春 黄秉荣(6.21)
二等奖(9篇):
长征——史诗 胡世宗(7.9)
山之歌 孙晓杰(7.3)
金沙江情思 李真(8.13)
啊,十月风 王权利(10.3)
爷爷 刘勇(9.4)
当硝烟散尽后 谢先云(8.21)
铁流颂 姚成友(9.6)
女编辑与老红军 张丽(9.20)
延安!延安! 徐勤(9.20)
三等奖(11篇):
六渡坳 肖韶光(10.18)
钢铁长征 陈惠芳(10.25)
湘江 杨舒翼(7.17)
娄山关 高深(8.2)
中国的脊梁 萧通湖(9.17)
枣园的灯光 孙学林(8.19)
大别山竹笠 熊明修(9.23)
追寻足迹 姜振才(10.29)
书写在党的旗帜上(二首)刘利华(7.18)
重读长征 张永权(7.27)
山城堡 第广龙(10.21)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刘开渠纪念馆落成
由安徽省淮北市委、市政府筹建的“刘开渠纪念馆”坐落在他的家乡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公园内,占地面积4977平方米,是一座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风格的建筑。展馆内陈列着刘开渠先生的代表作《农工之家》、《工农红军塑像》及《蔡元培》和《梅兰芳》等大型雕塑坐像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主体浮雕照片数十幅。还有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等捐赠的《民兵》、《白居易》、《杜甫》、《李大钊》、《鲁迅》等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数十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