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俄联合公报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7日电中国和俄罗斯27日在这里发表联合公报,公报全文如下:
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维·斯·切尔诺梅尔金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于1996年12月26日至28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了工作访问。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两国总理就进一步加强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
访问期间,李鹏总理会见了叶利钦总统,双方就两国关系和当前的重大国际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就江泽民主席明年春天访问俄罗斯的有关安排取得一致。
双方认为,中俄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多极化世界的形成。
双方认为,中俄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不断加强这种合作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根据今年4月双方达成的关于两国高层领导人交往机制化的协议,为充分发挥合作潜力,提高合作效率,双方决定建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为协调这一机制的工作,设立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博利沙科夫任委员会两主席。在该委员会框架内常设经贸和科技合作分委会、能源合作分委会和运输合作分委会。今后可视需要并经相互协商,增设新的分委会或工作小组。
双方宣布,1996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与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举行的会晤即为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正式启动。
双方签署了《建设连云港核电站框架合同原则协议》、《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合作协议》。
两国政府首脑确认了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经贸和科技合作委员会会议达成的协议,商谈了两国军技交流问题,指出进一步加强两国在能源、机械制造业、航空和航天工业、运输业、农业和高科技等领域重大项目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几年内将中俄贸易总额提高到200亿美元是适宜的。
双方商定,中俄政府首脑下次会晤将于1997年第二季度在北京举行。
1996年12月27日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接受美《中国新闻》记者采访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八日电(记者杨国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天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美国《中国新闻》英文月刊社社长冯地、发行人朱永康和总编辑许锦根的采访,就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回答了他们的提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曾建徽采访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本世纪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长沙出土三国孙吴纪年简牍
本报北京12月28日讯记者卢新宁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湖南省长沙市中心的古代文化遗址日前获得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工作队在一口古井中发掘出距今约1700余年的三国孙吴纪年简牍,总数达数十万片,超过了以往发现的所有简牍的总和。有关专家认定,这是本世纪我国又一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这次发现是今年7月至11月,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对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走马楼西侧的“平和堂商业大厦”建设区域内的古代文化遗址进行发掘时获得的。在1万余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共发掘战国至明清时代的古井60余口,出土铜、铁、木、竹各类文物3000余件。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在编号为第22号的古井中出土了数十万片三国孙吴纪年简牍。古井中简牍堆放有序,大都呈灰棕色和黄褐色;书写文字以隶书为主,也有草书等其他字体。经初步清理,发现了“嘉禾元年”至“嘉禾六年”的字样,这是三国孙权的年号。出土简牍内容初步可分为券书、户籍、名刺、帐簿几类,涉及三国时代吴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赋税、职官等诸多方面。这批简牍为何放置井内,尚待进一步探讨。
简牍是我国古代独特的书写材料,早在商周时就已出现,直到晋代以后才渐渐废止,它与殷墟甲骨、敦煌文书、清代故宫档案一起被誉为研究我国古代史资料的四大发现。有关专家指出,三国时代的文献史料由于战乱的原因传世甚少,历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三国简牍亦寥寥可数。此次发掘出的走马楼简牍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大大增补了史料之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中国书法史,尤其是三国两晋时期的社会形态具有极高价值。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全会
乔石出席听取体育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
本报北京12月28日讯记者苏宁报道: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今天再次举行全体会议,听取关于体育工作情况和检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执行情况的报告。乔石委员长出席会议。
倪志福副委员长主持会议。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在会上首先作了关于体育工作情况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谈到体育工作的进展和成就,同时汇报了体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矛盾和下一步体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李锡铭副委员长作了关于检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执行情况的报告。他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颁布五年来,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开展,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保证了社会治安的基本稳定,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会议还分别听取了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宦爵才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厉以宁、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秦仲达关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会议还审议了乔石委员长访问土耳其、约旦、伊朗、越南和老挝五国情况;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马绍尔、瓦努阿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三国情况;访问贝宁、刚果和喀麦隆三国情况等三个书面报告。
田纪云、王汉斌、陈慕华、费孝通、雷洁琼、王丙乾、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副委员长和曹志秘书长出席会议。国务委员李贵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梁国庆列席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将取消14种商品出口关税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焦然)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消息,我国自1997年1月1日起,取消栗、生漆、甲苯、二甲苯、缫丝蚕茧、生丝、废丝、丝纱线、绢纺纱线、丝或绢丝机织物、山羊绒、未锻轧铅、铅废碎料、锌废碎料等14种商品的出口关税,继续保留鳗鱼苗等35种商品出口关税,其中对铅、锌、锡三种矿砂及精矿和未锻轧锌等4种商品实行年度暂定税率。


第1版(要闻)
专栏:

  短暂的访问丰硕的成果
新华社评论员
在岁末将临、辞旧迎新之际,李鹏总理于12月26日至28日应邀对俄罗斯进行了工作访问。在从抵达到离开短短的43个小时内,李鹏总理同叶利钦总统进行了重要的会见,同切尔诺梅尔金总理举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双方还达成了一些颇不寻常的合作协议,涉及能源、金融、军事技术等。
今年4月,江泽民主席与叶利钦总统共同宣布中俄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次访问是实施两位元首上述政策声明的重要步骤,使中俄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制度正式启动,同时为江主席明年4月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作了必要的准备。这次访问实际上只有27日一个工作日,的确是短暂的,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俄新闻界所作的充分报道自不待说,国际新闻媒体密切关注,报道量也是很大的。
12月底的莫斯科,天寒地冻。但是李鹏总理一行却处处感受到俄罗斯领导人和人民对友好邻邦使者温暖如春的友谊和热情。叶利钦总统手术康复后第一次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来访的外国领导人,同李鹏总理畅谈达一个小时,是预定时间的两倍。话题集中围绕中俄两国关系指导原则和一些当前重大的国际问题。叶利钦总统热切期待江主席明年往访,一再强调俄中两国要世代友好,对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给予积极的支持,寄予厚望。他还再一次明确表示俄罗斯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表示将坚决如期完成中俄东段边界的勘界工作。李鹏总理指出,江主席明春访俄对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的工作访问就是为江主席国事访问所作的准备。他重申,中国同俄罗斯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方针。两位领导人不仅对双边关系达成许多战略共识,而且还深入地讨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等重大国际问题,一致认为中俄是重要的两极,中俄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两国总理的会谈气氛热烈、务实,基调积极,内容充实,成果显著。为使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制度正式启动后得以顺利运作,李鹏和切尔诺梅尔金商定成立了由两国副总理任主席的委员会。两国总理为双边贸易额的增长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认真研究了在能源、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运输、农业和军事技术等领域开展大型项目合作的问题,还就苏—27飞机的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商讨。在两国总理的主持下,中俄签署了关于核电站建设和中央银行合作等协定。中俄总理首次定期会晤给两国人民献上了一份丰厚的新年礼物。
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有着漫长的共同边界,两国人民保持着传统的友谊。中俄建立长期睦邻友好的政治关系,对于两国创造各自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加速国内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中俄都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互补性很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俄罗斯经济走向复苏,为两国经贸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平等信任的政治关系和互利合作的经济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就像一对车轮,将长期睦邻友好的中俄关系带入21世纪,造福两国人民。
当今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人口众多,经济保持全面快速发展的势头。俄罗斯疆域辽阔,资源丰富,科技基础比较雄厚,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大有可为。中俄是多极化格局中独立的、重要的两极,这是当之无愧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利于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在这次访问中,两国领导人都明确表示不赞成由一国主宰的单极世界,都认为一国的事情应该由该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平等参与决定,互不干涉内政应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这反映了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呼声。中俄成为战略协作伙伴,并非针对任何他人,它符合中俄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1997年将是中俄关系中又一个重要的年头。江主席将在春暖花开之时访问俄罗斯,两国总理将继续进行定期会晤。在“睦邻友好、平等信任、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方针的指导下,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将取得新的进展。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的时候,让我们祝贺李鹏总理访俄取得圆满成功,祝愿中俄两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友谊世代相传!(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对俄罗斯工作访问
李鹏总理回到北京
朱镕基等在人民大会堂迎接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高兴华)国务院总理李鹏圆满结束对俄罗斯的工作访问,今天晚上乘专机回到北京。
李鹏是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的邀请于26日前往莫斯科进行工作访问的。访问中,李鹏会见了叶利钦总统,与切尔诺梅尔金举行了会谈。此次访问标志着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制度的正式启动。
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吴邦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外经贸部部长吴仪,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杨德中,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等在人民大会堂迎接李鹏总理一行。
前往迎接的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国家计委副主任王春正、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学东、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原焘以及俄罗斯驻华使节。
陪同出访的李鹏总理夫人朱琳,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有关部门负责人陈锦华、何椿霖、曹刚川、蒋心雄、朱育理、张德广、石广生、姜云宝、吕聪敏、万经常等同机回到北京。
本报莫斯科12月28日电记者许宏治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圆满结束了对俄罗斯的工作访问,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莫斯科回国。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博利沙科夫和夫人、驻华大使罗高寿和夫人、副外长卡拉辛、外经贸部第一副部长弗拉德科夫等到机场为李鹏总理和夫人一行送行。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凤林和夫人等也到机场送行。
陪同李鹏总理访问的李岚清副总理等同机回国。
在专机飞离俄罗斯前,李鹏总理向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发了感谢电。李鹏总理在电文中说:“我在俄罗斯联邦进行工作访问期间,同您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会谈,就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加深了我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值此离开俄罗斯之际,谨以中国政府和我个人的名义,向您并通过您向俄罗斯政府和伟大的俄罗斯人民致以最真诚的谢意。祝贵国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祝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两国间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附图片)
国务院总理李鹏圆满结束对俄罗斯的工作访问,12月28日回到北京,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迎接李鹏总理。
(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甘肃:固本强农夺丰收
本报记者岳富荣胡继鸿
日前,记者一到甘肃,很快就被那丰收后的喜悦所感染。省里的同志谈起来,兴高采烈:没想到,粮食产量能达到80亿公斤,比去年增产16亿公斤,比过去最好的年份(1993年)还增长8.1%;没想到,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能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100元,比去年增加200多元。
就是在前两年,甘肃农民都没有这样的好心情。1994年和1995年的特大旱灾,甘肃粮食大幅度减产,数十万已经脱贫的人口返贫,以致在今年初定计划时,不少人对粮食产量能否达到75亿公斤都心里打鼓。可如今,不到一年就恢复了元气,粮食生产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没想到的成绩,要是在中原或江南农业发达地区,也许不算巨大。但这是在“苦甲天下”的地域里,是在千里旱原上取得的。它使甘肃这个长期以来缺粮的大省,稳定地提高了粮食自给的能力和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这成绩,得益于甘肃全省上下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所进行的不懈探索和艰苦努力。
在千里旱原上强农增粮,甘肃人把功夫下在水上
甘肃全省年平均降雨量仅有300毫米左右,十年九旱,旱即成灾。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甘肃土地资源丰富,有水就有耕地,就有粮食。为了找水、保水、用水,甘肃近年来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建设。
记者登上定西县北部景家泉乡九华沟流域一处山顶上,极目俯视,近20台推土机散布于半山腰,推开冬季冰冷的泥土,推出一块块平整的梯田。县里随行的同志说,为治理水土流失,今年,县里购进66台推土机,从8月28日起即开赴山梁作业,现已修成梯田600多亩。
在与九华沟流域相距不远的官兴岔流域,修梯田、综合治理已见成效:在21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是“山顶戴帽子(树、草),山腰系带子(梯田),山底穿靴子(水坝、小水库)”。生活在该流域的1700多口人,告别了昔日“种上一溜子,收上一抱子,打上一帽子”的历史,今年仅粮食即人均收获千余斤。
甘肃人感到自豪的是,原定2000年全省“三田”(梯田、砂田、沟坝田)达到2000万亩的计划,去年就实现了;今年又可新修梯田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100平方公里。记者在甘肃中部和东部采访,跨梁越壑,“梯田层层满山坡”便成为眼前一景。
前几年,甘肃先后建成了引大入秦、疏勒河调水等40多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了一大批水库、塘坝、提灌站、机井等。今年他们把重点放在小型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上,全省新增水地40万亩,灌溉面积累计可达1650万亩。
说起兴办水利,甘肃人面临艰难的处境:许多地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缺乏;不仅农田需要水,而且存在大批农村人口和牲畜饮水困难。1994年和1995年大旱,使全省300多万人、200多万头大牲畜遇到水荒,中部和陇东地区有40万人翻山越岭到10公里以外地方拉水度日,最远的达四五十公里,有的地方水价每桶高达5—10元。面对这种状况,甘肃省把寻找地表水、地下水的目光转移到了天上。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决定:在饮水困难的地方,每户农民在院子里铺10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集流场,挖两口水窖,并利用窖中积水发展一处庭院经济。
为使这项工程尽快见成效,省里决定投资1亿元补助农民购买水泥。而当时,政府只能筹措一大半资金,尚有3000万元缺口。怎么办?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共产党员带头,自愿捐款,最后捐资达5660万元。截至今年9月底,“121工程”共解决了26.73万户、131.07万人和118.7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并发展果树、蔬菜、粮食作物种植等庭院经济11.72万亩。
记者在定西县鲁家沟乡太平村青年农民杨恭家的院子周围,看到了30—50立方米不等的四口水窖。杨恭给我们揭开窖盖,里面都存了水。
“今年我在地里埋了些塑料管管,用滴灌技术,种了两亩半果树和三亩玉米、小麦,还养了六头猪。一年下来,粮仓满了,还到手了4000多元钱。”杨恭比划着向我们介绍。
“窖里的水干净吗?”记者问。
“雨水是从水泥地上流到水泥窖里的,省上的人来测试过,没问题。”
杨恭领我们看他家的猪圈时,显得更兴奋:“你们看,这顶上搭的是塑料膜,太阳照进来,里面和人住的家一样暖和。我这猪喝的是雨水,吃的是细粮,住的是暖房,冬天也长肉。”
“121”本来是一项应急工程,可是在实践中路子越走越宽,实施范围和效益不断延伸,窖中积水已被用作大面积的果树和农田节水灌溉。记者在定西、天水等地看到,有的地方利用山坡集雨,坡下修起了池塘和大水窖;有的地方在公路边修成水道,把路面的雨水引入一字排开的个个水窖,当地人称之为“金线串葫芦”。
以平原灌溉农业为主的河西走廊,也从“121工程”中得到启示,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敦煌市吕家堡乡80%的耕地采用低压输水管道灌溉,平均每亩灌溉一次的用水量由原来的123立方米降至65立方米,耗电由23.6千瓦时降至12.7千瓦时。
一些农业专家和水利专家认为,“121工程”及其延伸,开全国大规模利用雨水之先例,找到了干旱地区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问题,发展旱作农业的新路子;也是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动员千家万户兴办水利事业的成功探索,且投资少、见效快,在水利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地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给甘肃农业带来一场革命
在甘肃,冬天采访农业,田野上已看不到大片的绿色农作物,但仍可见从白花花的塑料薄膜下钻出来的冬小麦苗。
使用地膜,可以保墒、保温、夺高产。这项技术80年代起陆续在甘肃一些地方落户,但好多人开始“不认”它。甘肃省农委的同志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甘肃东部有个村,春天,科技人员把地膜送到农民手中并教他们使用,可农民说:“这古怪作法还不把禾苗给捂死!”科技人员一走,他们就把地膜揭掉,有的用它搓了驴缰绳,有的作了包裹布。是一些有文化的人带头种的地膜作物给他们开了眼界。农民们聚在地头,端详着地膜上长出的庄稼苗壮穗大,第二年也跟着干开了。
近几年,甘肃各地农民采用地膜种植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1995年全省种植地膜粮食作物达275万亩;今年猛增到537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其中,酒泉地区达到当地总播种面积的40%,张掖、武威地区达到30%。天水市是全省地膜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市,达107.6万亩,户均2.4亩。仅地膜一项,全省今年即增产粮食7.76亿公斤,占总增产16亿公斤的48.5%,平均每亩增产140公斤。
过去,地膜主要用于玉米、马铃薯、瓜菜等作物,而小麦作为密植作物,麦苗长出后无法突破地膜的笼罩,只能揭膜,增产效果不明显。甘肃省的农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探索,试验成功地膜小麦穴播技术,可以从种到收不揭膜,平均每亩比露地种植增产120公斤左右。今年,甘肃省地膜小麦播种面积已达43.8万亩,成为全国独树一帜的地膜小麦大省。
在地膜技术的带动下,其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在甘肃省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良种、配方施肥、间作套种以及科学地调整种植结构等,都对农业全面丰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给甘肃农业带来一场革命。
今年是甘肃省科技推广服务年,围绕粮食生产上台阶和扶贫攻坚目标,全省组织1.7万名科技人员和扶贫工作干部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大规模科技承包,培训农民120万人次。
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磨炼出来的甘肃人吃苦耐劳。他们非常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了全省干部群众在强农实践中形成的“三苦精神”: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抓农业作为头等大事,主要领导干部勇挑重担,包扶最贫困的县、乡、村,并签订责任书,不脱贫不脱钩;省农委和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具体指导的作用,成为发展农业的开路先锋;社会各界出钱出力支援农业;我们问一些农民冬天干什么,他们说:“忙着哩,现在没有冬闲了。”(附图片) 压题照片:天水市北道区二十铺乡农民抢墒点种地膜洋芋。张天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