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日本羽田再次组建新党政界持续分化改组
本报驻日本记者张国成
日本前首相羽田孜联合12名新进党国会议员,12月26日在东京正式成立了一个名为“太阳党”的新党。此举标志着日本政坛第二大党新进党在成立两年之后正式分裂。这次分裂,再次改写了大选后形成的日本政治势力图。日本政坛出现了“一强六弱”的局面。一强是指自民党。六弱是指新进、民主、共产、社民、先驱和新成立的太阳党。第二次桥本内阁成立后,由于国会议员不够半数,自民党一直担心在野党的联合将对其构成威胁。但随着新进党的分裂,这种担心已相对减弱。“六弱”之间的关系调整尚需时日。据估计,这种局面将左右明年的日本政局。
羽田孜退党的原因微妙、复杂。羽田与新进党党首小泽一郎本是一对“亲密战友”。两人同年步入日本政界,在自民党内同属“田中派”。1993年,两人一道“造反”,脱离自民党,成立了新生党。在1993年日本那场“倒自民”的政治变动中,两人都起了核心作用。但是,1994年小泽排挤联合政权中的社会党,给自民党以可乘之机,自民党与社会党联手,又夺回了政权。在那场政权得而复失的戏剧性变化中,羽田对小泽的政治运作手法已产生了不满。去年,两人对阵,竞选新进党党首时,羽田曾欲出任党首,改变小泽控制新进党的局面。但是,小泽略施小计,使羽田败北。由此,两人裂痕更深。随着时间的推移,羽田越来越感到按小泽的政治思路,新进党不会有大的起色,自己当年脱离自民党时的政治抱负也只能落空。“一山难容二虎”,羽田只能与小泽分道扬镳。
羽田成立新党的目的何在?归纳太阳党成立大会上通过的“成立宣言”、“基本理念”和“基本政策”三项文件,可以看出其目标是“要在日本建立自由和负责任的政治”,“进行彻底的行政改革”;在国际问题上,“以‘和’的精神和共生的理念推进国际合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太阳党“将超越政党间的隔阂,变对立与政争的政治为对话与实行的政治”,“与自民党、新进党、自由党、社民党等一切有志于改革的政治势力对话”,使太阳党“成为日本政界再次组合的核心”。
进入政治转型期后的日本政界像个“万花筒”,变来变去,不断有新政党出现。同时,各主要政党的政策日益趋同,相互间已没有重大的政策、信念之争。因此,舆论界认为,近年来,日本政界分化组合的主要动力是党的利益,甚至是政治家们的个人利益。想当政治家,就要竞选议员;作为政党都想成为执政党。两年前,9个小党组成新进党,实质上是出于对有利于大党的新选举制度的担心。因此,有人说,新进党从成立之初就具有浓厚的“选举互助会”色彩。新进党成立两年了,执政的希望依然渺茫。一些原自民党的议员,不愿作个在野党议员空耗自己的政治生命,这恐怕也是一些新进党议员退党的原因所在。
今年日本政局以村山辞职开篇,以羽田另立新党收尾。据报道,社民党原副党首、上一届内阁副总理久保亘也已正式表明将于年内退出社民党,另立新党。从这些事情中一方面可看出日本一些政治家在日本政治转型期的彷徨,同时,也说明日本政治的新格局还远未形成。
(本报东京12月26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关于拉贝日记连续报道之五
珍贵的历史证词
朱成山
本文主要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和约翰·拉贝的日记、报告等资料,作一个初步的对比研究和分析,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拉贝资料的历史价值。
首先应当指出,在近年发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外证人资料中,拉贝资料是保存得最为完整、数量最多且最有研究价值的重要史料。
首先,将拉贝资料与目前已公开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南京市档案馆档案资料作一比较,不难发现拉贝对一些事实的记述十分具体准确。例如,关于日机首次轰炸南京的时间,拉贝日记的记载是“8月15日”。根据馆藏档案,1937年11月4日,南京市长马超俊在致行政院呈文中写道:“计8月15日起到10月15日止两个月中,共遭空袭65次。”两者完全一致。
其次,拉贝资料中的记述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的内容也非常一致。例如,拉贝日记载:“12月13日凌晨5时左右,我被日军的猛烈空袭吵醒了……我们发现有许多中国平民的尸体。我检查了其中几具尸体,确认是他们在近距离——可能是在逃跑中——被从后面开枪杀死的。”判决书指出:“1937年12月13日早晨,当日军进入该市时,完全没有遭遇抵抗……(日军)毫无缘由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中国人的男女和小孩,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着被害者的尸体。”
另外,拉贝资料中的记述还为其他中外证人的证言,特别是原日军官兵的自白所证实。拉贝日记:“又出现了有组织的正规的抢劫团组……他们随身带了成箱的装在盒子里的薄膜片,分散在房屋地面上,然后烧火。”坂田甚藏自白:“我们部队里还专门有放火班,一个村一个村的全部烧光。”拉贝日记:“离我房门不远处有一具手脚被捆绑后遭杀害的中国军人的尸体——绑在一张竹床上。”田所耕三自白:“在南京城内扫荡残敌,把一些军官和军校的家伙捉来,绑在柳树上,作为训练新兵射击和刺枪的靶子。”
…………
拉贝先生记录的都是他耳闻目睹的南京大屠杀史实,留下了揭露日军暴行的极为珍贵的一批资料。不过,他所记述的主要是在南京国际安全区内的所见所闻,加之他于2月22日便离开了南京回国,因此,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他不可能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全过程作出定性定量的评价。正如他在“南京暴行”摘录的按语中写到的:“必须考虑到,数以万计的受伤者中,只有很小的比例的伤者能被送进医院或让我们知道。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于农村、小城市和乡镇。我们外国人是不可能观察到这种暴行或了解到具体的详情的。”比如埋尸工作,红十字会只是当年参与埋尸的五个慈善团体中的一个,它主要负责安全区内以及西郊、下关地区的尸体掩埋,其他如崇善堂、同善堂、中国红十字会、回民掩埋队,则在安全区外的其他城区和长江边、南郊、北郊、东郊等其他区域掩埋尸体。
根据现在仍保留在档案馆的埋尸统计表,红十字会埋尸共43123具,比拉贝“估计”的数字还要低一些;而崇善堂埋尸112267具;中国红十字会埋尸22683具;同善堂埋尸7000余具;回民掩埋队约400具(均为回民死难者)。此外,还有伪政权、私人埋尸以及日军毁尸灭迹近20万具。所以,谁要是借用拉贝资料中的个别记述,妄图翻南京大屠杀这个铁案是徒劳的。
拉贝的这批资料为研究南京大屠杀提供了新的真实、具体、公正和可信的证据。它对于驳斥日本极少数人的胡言乱语,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及作用。
拉贝先生亲身经历了南京沦陷和南京大屠杀最高潮的时期,他对日军的加害和中国人民的受害有着特别的体验。他“在休息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毅力,为后人留下了第一手的资料。
拉贝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德国纳粹党南京小组负责人的双重身份提供的证言,具有其他证人证言所不能比拟的特殊作用。对于戳穿近年来日本国内少数人为否定南京大屠杀而编织的谎言,拉贝资料是一个有力的武器。
拉贝资料不仅有许多详细而具体的文字资料,而且还有80张当年的现场照片,并且对每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和拍摄对象均一一作了详实的说明。它不仅保留了美国马骥牧师拍摄的照片,还保留了德国人克鲁茨当年在现场拍摄的照片。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屠杀这个惨绝人寰的事件,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本文作者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
 编后
本报关于拉贝日记的连续报道今天刊载完毕。这组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应。
拉贝日记是59年前日本侵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的最新证据。它再次掀开历史沉重的一页,为历史提供了滴血的证词。
拉贝日记告诉世人,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的病毒会怎样泯灭人的良知与人性,酿成常人难以想象的罪孽。对于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等罪恶之源,对于遮掩、抹杀历史罪恶乃至翻案的企图,必须鸣鼓而攻之,保持应有的警惕。
拉贝日记还告诉世人,落后贫弱的民族就会挨打,一盘散沙的国家必然任人宰割。一个民族必须自强自立,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免遭侵略者的奴役和压迫。
正确看待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中日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础;以史为鉴,辨明是非,是中日两国建立面向未来友好关系的前提。我们希望拉贝日记的发表能在这方面起到有益的作用。


第3版(国际)
专栏:年终报道

  联合国改革知难而进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何洪泽周德武
当世界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联合国必须改革。这一点已成为大多数成员国的共识。回顾今年联合国的工作,联大各改革工作组的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们的工作既取得一些进展,又面临诸多困难。然而,联合国的改革已不可逆转,它正克服重重障碍,知难而进。
联合国改革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有其内因和外因。冷战后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是主要的外因。正如加利秘书长所说:“今天全球化正加速进行,同时分崩离析的力量也在增长。这两种现象及它们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问题,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联合国。”与此同时,联合国已从成立之初的51个成员国发展到现在的185个。发展中国家数目大大增加,它们要求联合国实行改革,以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发挥其应有作用。而联合国机构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如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资源不能有效合理配置及财政危机,则是其需要改革的内因。联合国需要通过自身内部机制的改革,更好地服务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目前,联合国有五个改革工作组:和平纲领工作组、发展纲领工作组、安理会改革工作组、财政状况工作组及加强联合国系统工作组。前两个工作组旨在重新界定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以及在发展领域方面的作用和目标。后三个工作组主要着眼于联合国内部机制的改革与调整。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联合国大会一直强调一揽子改革方案,不能只进行局部改革。去年10月,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对联合国及其理想的庄严承诺,是推动联合国改革的一次重大努力。从目前的情况看,联合国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各工作组分别向联大提出了进度报告,有的已就某些问题达成共识。然而,由于各成员国对改革抱有不同的目的,必然有一些利益冲突。所以,在如何改革的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分歧,有些分歧是尖锐的。
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改革中最重要的方面,分歧也最大。自1994年1月安理会改革工作组正式运作以来,至今形成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美国等国提出的只吸收德、日为常任理事国的“快捷法”;二是北欧国家提出的“2+3”方案,即常任理事国扩大不仅包括德、日,而且从亚、非、拉三大洲各产生一名;三是不结盟国家提出在常任理事国扩大僵持的情况下,首先将非常任理事国扩大6至10个。由于“快捷法”实际上排斥了增加发展中国家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可能,同时也有违《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关于“选举安理会成员国时,宜充分斟酌地域之公允分配”的原则,理所当然地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所以“快捷法”难以实行。但美国已明确表示,如果不吸收德、日为常任理事国,安理会就不能扩大,只增加非常任理事国的改革设想也无法实现。
联合国财政改革的原因在于财政危机。而联合国财政危机本质上是“支付危机”,即由于某些成员国不交或拖欠会费造成的。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弱小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无力缴纳应承担的会费。二是个别大国出于政治目的拒绝缴纳会费,要挟联合国。特别是美国,它拖欠联合国各种应缴款项多达16亿美元,占拖欠款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联合国财政改革的关键是解决这种政治性的“支付危机”。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却提出了“责任支付原则”改革方案,即谁在联合国承担的责任大,谁就应分摊更多会费;谁分摊会费多,谁就拥有在联合国事务中更大的发言权。显然,这个原则实际上削弱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因此,联合国的问题远比单纯的经济数字复杂得多。由于分歧不少,工作组认为,仍须进一步磋商。
加强联合国系统是联合国改革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系统的作用和效能。它包括两个重点,即加强联合国大会的作用和提高秘书处的工作能力。对此,各国已有一些共识。如普遍认为,联大是联合国的最高政治机关,应加强联大主席的作用,包括建立联大主席与安理会和经社理事会主席的协商制度。同时确保大会对秘书处的监督机制。一些国家呼吁改变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让联大发挥更大的影响,改变目前“沦为其他机构的橡皮图章”的状况。
在提高秘书处工作能力问题上,各国对加强责任制和秘书处人员管理方面意见一致,但在秘书长的作用和甄选问题上有不少分歧。一些国家建议,在甄选秘书长时应加强联大的作用,使甄选工作更加透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甄选秘书长过程中不能使用否决权;可考虑成立由大会和安理会共同组成推荐人选委员会,并对秘书长的任期等进行改革。从今年秘书长选举中,美国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导致选举工作陷于僵局的情况看,这些建议是有道理的。
联合国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急躁冒进和畏难情绪都是不可取的。不论联合国改革方案出现何种分歧,斗争如何激烈,只有本着公平合理、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充分、耐心的探讨和协商,才是妥善之策。
中国政府不仅积极参与了各方面的改革工作,还提出了联合国改革应坚持的四条标准:即改革应有利于维护成员国的主权;应有助于国际冲突的和平解决;应有益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均衡、健康、持续的发展;应体现民主、公正、客观、平衡的原则。一句话,改革方案只有得到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成功。企图将联合国改革服务于极少数国家利益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前不久,本届联大主席拉扎利就联合国改革问题发表谈话强调,改革进程必须要有行动,必须有结果。他要求各工作组进入谈判阶段,明年拿出改革方案,并提交联大讨论。因此,1997年将是联合国改革的关键一年。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俄签署两项合作协议
两国总理出席签字仪式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7日电(记者熊昌义、竺承军、张铁钢)正在这里进行工作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和俄罗斯联邦总理切尔诺梅尔金27日下午出席了《建设连云港核电站框架合同原则协议》和《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
《建设连云港核电站框架合同原则协议》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蒋心雄和俄罗斯原子能工业部部长米哈依洛夫签署。《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合作协议》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和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副行长汉德鲁耶夫签署。
连云港核电站协议是根据中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1992年12月18日签订的《在中国合作建设核电站和俄罗斯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的协议》签署的。
中俄合作建设连云港核电站将采用俄罗斯VVER改进型压水堆技术,由两台容量各为100万千瓦的机组组成。该电站将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要求,采用俄罗斯和中国的核安全标准进行建造。该电站的设备供应使用俄政府贷款,中方将承担全部土建和大部分安装工作。
中俄双方将于1997年4月签订《技术设计合同》,1997年第三季度签订正式合同。该电站将于下世纪初全部投入运行。(附图片)
12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与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在莫斯科政府大厦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齐铁砚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哥总统说反毒无须美认可
哥伦比亚总统桑佩尔二十六日在圣菲波哥大强调,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他的政府进行反毒斗争不是迫于外部压力,更不是为了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桑佩尔是在哥新任教育部长海梅·尼尼奥·迭斯的就职仪式上作上述表示的。桑佩尔指出,美国对哥伦比亚等拉美国家的反毒斗争进行所谓的“检查和评估”只是其一厢情愿的决定。


第3版(国际)
专栏:

  法将退出监视伊多国部队
法国政府二十七日正式宣布,法国将不再参加以监视伊拉克和“保护”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为目的的多国部队,并将撤回其已部署在土耳其的空军。一个时期以来,法国与美国在有关伊拉克的一些问题上意见相左,包括今年九月美国对伊拉克实行导弹袭击和美国要在伊拉克南部扩大“禁飞区”等。(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与白俄罗斯建交
新华社巴格达12月26日电(记者顾正龙)伊拉克外交部今天宣布,伊拉克与白俄罗斯今天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伊拉克外交部今晚发表的一项声明说,伊拉克驻俄罗斯大使朱马和白俄罗斯驻俄大使达尼林库今天在莫斯科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建交议定书上签字。
声明说,伊拉克与白俄罗斯是按照联合国宪章的目标和原则、在两国要求发展合作关系的共同愿望的基础上建交的。
伊拉克外交部人士认为,伊拉克与白俄罗斯建交将为两国发展经贸关系,扩大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开辟道路。


第3版(国际)
专栏:

  南强调自己解决内政问题
南斯拉夫联盟政府副总理沙伊诺维奇二十六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南斯拉夫将认真研究欧安组织即将就塞尔维亚地方选举问题发表的声明。但是,地方选举纯属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南不需要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仲裁或调解。


第3版(国际)
专栏:

  泰国会两院成立制宪议会
泰国国会两院二十六日举行全体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泰国制宪议会的九十九名委员。按照今年九月十四日国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制宪议会将在二百四十天内制定出新宪法草案,新宪法草案经国会通过后即可生效。这部新宪法将是泰国自一九三二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的第十六部宪法。(本报专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河野谈历史教科书认为
删去“慰安妇”国际上通不过
新华社东京12月26日电(记者刘文玉)日本自民党前总裁河野洋平25日强调说,“正确地教导学生认识历史事实比什么都重要”。
河野洋平是在接受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采访时表明这种看法的。《朝日新闻》今天刊载了他的谈话内容。
当前,自民党内有人要求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删去有关随军“慰安妇”的记述。河野针对自民党内出现的这种动向指出,“正确地教导学生认识历史事实比什么都重要”。他说,他在宫泽内阁担任官房长官时,公布了日本政府对“募集”、“慰安妇”等问题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过去在对待“慰安妇”方面,“全部都是强制的”,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河野洋平认为,自民党内有人要求删去教科书中有关“慰安妇”的记述,这在国际上是通不过的。


第3版(国际)
专栏:

  新抗议美干涉其内政
据新华社新加坡12月27日电(记者曾虎)新加坡领导人和新加坡外交部发言人日前分别发表谈话和文告,抗议美国干涉新加坡内政。
据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24日批评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把组屋(统建居民住宅楼)翻新和竞选挂钩的策略。这位发言人说,美国深信在世界各地的选民应该能在不害怕受到政府报复的情况下投票。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批评是针对吴作栋总理谈话的。吴作栋总理随后指出,美国的这一行动是在干预新加坡的政治。
新加坡外交部发言人26日发表文告,指责“美国国务院新闻官发表有关新加坡竞选运动的批评是对新加坡内政的公然干预。美国官员已经不是第一次企图干预新加坡的内政”。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以首脑明年初可能会晤
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26日电美国政府一名官员26日透露,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明年初可能举行会晤,讨论中东和平进程问题。
克林顿派往中东的特使罗斯25日晚回国,向他汇报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有关希伯伦问题会谈的进展情况。
罗斯预计于本月30日返回中东地区继续进行调停,以促成巴以之间最终达成有关希伯伦问题的协议。


第3版(国际)
专栏:

  阮友寿在胡志明市逝世
越共中央、越南国家主席、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越南政府、越南祖国战线二十六日发表特别公告说,越南祖国战线中央名誉主席阮友寿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在胡志明市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越南将于十二月三十日为阮友寿举行国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