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诗的特质与大众性
陈家桥
一首诗,它之所以能够感染读者,是因为有它独到的东西,这东西就是诗的特质。但是,对于作者来说,他认为他的每首诗都有“特质”,都强调了他极力想呈现给读者的他认为“没有被发现过的东西”,那么这种特质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诗的特质并不是作者个人化的,真正诗的特质是读者自身的,即诗人对于诗的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将这种特质从读者身上抽出来再返回读者。在90年代的诗歌中,许多诗人普遍感到正在丧失读者,并认为读者对诗已没有注意力,缺少热情,这是一种偏见。现在诗人们在他们所产出的诗歌及其特质中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即诗人们往往以个人的经验来写作,然后他们将这种特质拿到读者面前,需要读者去解读,而读者又不可能以一种与作者类似的同一的途径来抓住诗中所要阐明的东西,因而当读者获得诗的某种特质的时候,其实这首诗歌本来想要传达的东西已经在解读中耗费了。说诗的特质是读者自身的,因为读者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千上万,所以这种特质即是大众的,既然是大众的特质,那么诗人在创作之前就面临着艰苦的心灵劳动,即诗人必须观察读者,了解读者,尝试读者的生活,甚至要像读者那样准备着阅读,他必须在内心将这种特质与生活的体验融为一体,又可以在经验中升华,被读者接受。诗的特质的大众性,同时也意味着从大众的复杂性之中,回到大众的简单性,即回到读者的共同点,从这个意义上,诗歌创作存在着去粗存精,辨别和判断的艺术组合。只有与读者共同的内心指向,诗歌才能具有它的核心,有了核心,才有张力,而这种张力使读者在主动的解读中,自发地赋予了对一首诗的有效认识,并在认识中被感动,甚至有可能比作者产生更大的激情。
诗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诗的特质也将必然是人类生存上的重要提示,因而诗人在从读者身上、大众身上抽取这种特质时,必须有抽取的个人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来源于智慧、经验和技巧,它同时更主要地来源于诗人的爱,只有热爱读者,用生命去爱他们,你才能如愿,主动,有握住真理和美的权利和力量。说诗的特质要返回读者,已不仅仅是指将一首诗放到读者的面前,这种返回其实也包含,并更主要的包含在将这种特质糅进语言,与语言共同构造诗的过程中,即这种返回也包括在诗人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在“不停地写”之中,因而特质中所蕴含的激情,灵魂的力都将自觉地既吸收语言,也产生语言,这就是特质的意义。读者大众永远都具有审美的追求,从特质的角度来讲,这种对诗的阅读和审美,其实也就是对于自身的反省,对于自身存在前提、生存背景和未来可能的思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众对于诗的审美,对诗的特质的看法和观念将不可能存在于不变之中,而是不断地转换最直接的角度,所以有些诗歌的晦涩、难懂、特质的难于呈现都使作者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阅读也就出现了障碍。为了适应读者的审美方式,诗人必须在将诗的特质返回读者的创作时,在创作方式上做到与生活内容的一致,即获得创作灵感与生活内容统一,使创作本身变得持之有故,诗的思想性得到最简洁的外现。只有抓住更大量的读者,诗的思想性才能被证明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学习六中全会《决议》·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关于“精品意识”的思考
孙荪
创造文学艺术精品,是近年谈得很多的一个话题,并且逐步形成若干共识:它是读者大众的殷切期望,是党和政府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是文艺发展的新的战略要点,也是真正的文艺家追求的目标。
现在,这一思想,写进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中。可以说,是以新的语言,表述了文学艺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同时对文学艺术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决议》这样强调提出:“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努力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统一,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带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全面繁荣。”这一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为专业的文学工作者尤其应当深刻领会,并且贯彻于自己的创作活动中。其中的关键,是深刻理解“精品”的内涵和要义,树立对精品的自觉意识。
去粗取精,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有文明史以来创作的文艺作品,可以说汗牛充栋,如恒河沙数。但是,真正留下来的,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孔子以前的诗歌创作仅存305篇,虽不免因为孔子的偏见而有遗珠之憾,但历史又基本认可了他的编选。即使这305篇,后来真正为群众喜欢而广为流传的,不过是十五国风的那一部分。唐代诗歌记录收集下来5万多首,真正在后世读者中,脍炙人口广为传颂的,不过数百首。中国古代文学历经唐、宋、元、明、清千几百年,被大家称颂的也就是四部小说、十数部戏剧。
外国有人统计,文学作品的淘汰率当年在90%,10年在99%。实际上,只怕还要高于此数。比如近年来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大约在每天一部到一部半,中篇小说在千部以上,试想:能够在读者口中流传、进而在心中记住的,有几部几篇?
虽然不能绝对说,流传下来的就一定是精品,被淘汰淹没的就一定是劣品。但是,我们把这种选择大体上称作去粗取精的过程,恐怕是基本准确的。
在这一意义上说,读者是无情的,时间是无情的,历史是无情的。优秀作品以一当十,以一当百。平庸的作品如泥牛入海,粗劣的作品则只能如满天飞舞的蚊蝇。
但是,精品又是最有情的,最鼓舞人心的。文艺创作是以质取胜的。那些真正的文艺精品,完全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而生长,而增值,甚至与人类相终始,成为人类永久的教师、宠儿、伴侣甚至情人。
文学史的世界,是专门留给精品的创造者光耀驰骋的舞台。几乎可以说,文学史是一只去粗取精的筛子,是一条急浪淘沙的大江,是一座座峰峦峙立的大山。
你若有志于此,若想在文学的海洋上做弄潮儿,企望攀登文学的高峰,而不仅仅是在这块田地里讨碗饭吃,那就必须有精品意识,有精品追求,换言之,你必须拿出精品。
社会主义文艺更加理所当然地要求文艺精品的产生。文艺生产,自觉地纳入意识形态范畴和社会整体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中,这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优点之一,而且是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才充分具有这一特征和优点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对影响社会风俗、塑造人的灵魂、提高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至流传于子孙后代,文艺所起到的作用,是别的任何思想和意识形式都不能代替的。
正因为这样,它必然对文艺产品有很高的要求。要它为现实服务,成为推动生活前进的健康因素和鼓舞力量;要它为人民服务,起到灵魂工程师的作用,起码要对读者有益,进而要求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它不能够允许不好的、低劣的、有害的所谓作品生产和流通。
但是,现在的状况是:作品的产量很大,却有相当多是平庸的、粗制滥造的,甚至是腐化人的心灵、毒化社会空气的。所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问题,此为一个重要的表现。
针对这种状况,一方面要依法管理,进行禁毁查办;但从根本上说,精神的东西还是要用精神的方式去解决。在文艺领域,还是要靠精品与粗、劣、坏的作品竞争。靠精品去获得读者,占领市场,占据文化空间,最终战而胜之,取而代之。
这样,创造精品,就既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使命。既是一种应战,也是一种挑战。它成了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不容辞的了。否则,就是失职。就是缺乏觉悟。就是愧对时代和人民。就有负于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精品的创造,有自己的独特规律和思路。精品可贵,但精品的产生和生产非常不易。决不是表表态,喊喊口号,下下决心,就会有精品出来。
首先要有精品意识和精品追求;同时要有创作精品的条件。
一方面可以说,像任何优秀作品的产生一样,精品的产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又得说,它是可以通过“求”而“可遇”的。这就要求加大“求”的力度,增加“求”的质量。
这话,说起来很复杂,一部或者几部大书也说不尽。古往今来的文艺理论都在说的这一个事情。但择其要者,有这样三点:
一是在思想上,要能站在时代的前沿。
作为时代的精神反映和人类生活与情感的表达的文学,不能不代表那个时代以至人类的思考和意向。精品之作不能不在思想上有所“破”有所“立”,奏响时代的强音,给予读者以思想冲击和精神营养。中国古人讲“炼意”,就是要熔炼出一个民族以至人类许多人心中所有但口中笔下还未曾有的思想。这是大作品之被称为大作品的关键。大作家往往在这上头投入巨大的精力。
考察当代文坛,某种程度的忽视文学的思想性,使得一些作品,思想贫弱、肤浅以至荒谬,成为一个时期以来文学创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创作精品所必须特别解决的问题。
强调文学的思想性,并不是要求文学仅仅作为某种哲学思想哪怕是正确的哲学思想的文学证明;也不是简单地作时代精神的号筒,现行政策的概念图解;更不是生吞活剥、拾人牙慧,或者重炒一些传统思想的片断,以故弄玄虚,或者贩卖一些“洋”思想的破烂,哗众取宠,糊弄读者。
我们需要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吸收一切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而又回到自己脚下的生活基础,以现代意识深刻地而不是表面肤浅地理解现实,溶解、升华和发展传统,前瞻未来,从而在对历史和人类生活与生命的把握和体悟上,有所发现,给读者以警策、启悟和鼓舞,给现实生活以推动。
二是进入生活的深部和人的精神的深层。
奏响时代的黄钟大吕,开发出我们民族生活的万紫千红和错综复杂的大气象,摸准人心的走向和脉搏的律动,展现出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生动,这是精品在内容上的特征。为此,作家必须特别重视对生活的发现和开掘。
在这个世纪交替和历史转型的时代,无论是乡村和城市,无论是人物和事物,也无论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可以说都不再是或者不完全是原来的“状态”,而是日“新”月“异”。变化频率极高,人们的评价尺度、褒贬好恶,差异也极大。
对文艺家来说,这是数十年而一遇的“机遇”:诱惑、刺激、冲击、振动、震撼、振奋。但是,过去未曾经验过的“困难”也很多:矛盾、犹疑、冲突、比较、选择。
精品来自文学的富矿、深井。富矿、深井,存在于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克服“困难”,都必须依靠深入生活。依靠老的生活经历、经验,去创作精品,显然是不行了。不去深入生活,一切都谈不上。
改革开放的时代,最大、最根本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人的变化上。文艺作品的中心集中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古人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无论是表现对象的形象、血肉、精气神,抑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包括上面所说的思想,都必须由深入生活来获得。面对新的历史时期,作家应当在深入生活上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新的进步。
三是在艺术表现上的创新和成熟。
人们欣赏文学艺术,归根结底必然要欣赏艺术。深刻的思想内容、丰富的人物,必须通过完美精湛的艺术表现出来。作品是不是对读者和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因而受到广大群众欢迎,能不能为读者一读再读三读,甚至百读不厌,这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检验,更是对其艺术性的检验。
要认真研究和善于运用艺术的规律,使创作植根于深厚的文艺传统之中,同时,适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读者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努力求新求变,出新出彩,创造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风貌的新文学、新文艺。
传统凝结着长期以来经过反复淘洗冶炼的艺术结晶,积淀着丰富的大众审美经验,蕴蓄着巨大的艺术能量,不了解、不理解、不会运用传统的人,不可能创造出为本民族大众欢迎的艺术精品,不可能使一种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臻于成熟。
同样,“文变染乎世情”,不了解当代的审美趋向,不理解当代人的精神要求,也不可能以新鲜和陌生的新形式新手法,表现新内容,满足新要求,也难以创造出具有这个时代鲜明特色的精品。
毋庸讳言,精品是属于艺术品位高的“阳春白雪”式的作品。但是,这不等于说,它是以曲高和寡、拒绝大众相标榜的所谓“先锋”文学。
相反,我们党所提倡的精品,肯定应当是能够、而且必须为大众所喜欢和接受的优秀作品。所谓吸引力和感染力,都不只是对“小众”而言,而是对“大众”而言的。
重要的是,今天的文艺接受者,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那个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了。今天文艺家的群众观点所包含的内容,也与那时不同了。今天的文艺家要真心为群众,就要拿出代表时代水平的精品力作贡献给人民。
当然,今天的文艺家创作的精品力作,也必然带着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它必然敢于吸收现代世界文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新鲜技巧,同时,大胆吸收所谓“下里巴人”式的通俗文艺的精华。因为在艺术的深层规律看来,所谓外国和中国,高雅与通俗,是没有固定的界限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绝对的中和西,雅和俗,只看运用得是不是地方,是不是妙。这种中外之间、大俗大雅之间的互相映衬和转化,是现代艺术的重要秘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问题在于,根据表现对象和接受对象的需要,找准继承与创新、高雅与通俗的最佳结合点。这就要看由作家的综合素质所形成的悟性和实践中的造化了。
创造文艺精品,是个富有巨大魅力的目标,更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愿我们为此目标而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近年少年题材小说的典型性
许文郁
阅读进入90年代以来出版的长篇少年题材小说,有几部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们或者摆脱了家长教师的一贯面孔,贴切传神地描绘出少年人的典型情态,受到小读者的欢迎,如秦文君的《男生贾里》;或者突破了狭隘的家庭、校园围墙,在家庭校园社会浑然一体的大背景下塑造新时代的少年英雄,写出了理想少年的典型心态,如张之路的《第三军团》;或者在城乡文化撞击的大背景下,在历史进程的脚步声中记录少年人成长的典型历程,如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这些作品虽然风格各异内涵有别,但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文学的典型性。
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以初一男生贾里一年中的所想所为,勾勒出了一幅幅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画面。贾里是个聪明好学、积极上进的男孩,他肯动脑筋、乐于助人,但他那些独出心裁的小计谋却常常捅出漏子。贾里的所作所为、他的情感态度都具有90年代大都市少年人的典型性。少年旺盛的生命力使他们极富创造性,常常突发奇想。他们对美有着执拗的情感,总在以极美的标准设计自我,但表现出来却是不完美。少年仍然简单的思维使他们那些自以为完美的举动变成一场场闹剧。少年人就是在这一幕幕闹剧中成长、明理。秦文君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年龄段少年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以活泼而不失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少年。
由于我们民族对整体共性的强调,对习性传承的重视,儿童从一出生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在行为规范、思想方式、情感态度上接受上代人的影响,接受了民族传统的道德与价值观念。张之路的《第三军团》以武侠小说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几个近乎传奇的少年英雄。小说描写的场景也是某大都市的一个中学,时代背景同样是八九十年代之交,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着社会,也波及到校园,但作者突破了单一的校园生活,突破了纯粹的师生关系、好坏学生、成绩、升学等校园生活的内容,成功地实现了校园天地与社会天地的结合,少年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交融,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提供了一种写少年小说的新路子。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初涉人世,他们总是以恒定的真理标准去衡量这个世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免机械,采取的行动不免简单,但那种理想主义精神却异常可贵。《第三军团》对少年心理的揭示是具有典型性的,而小说传奇性造成的陌生化效果,又强化了这种典型性。
作为人生的初级阶段,少年人在生理上开始脱离幼年期向青年过渡,精神上开始越出家庭和校园向社会投射。在这一阶段,成长是它最基本的主题。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在表现成长主题时颇富深度。农村少年明子跟随师傅到城市做木匠活,他从小熟悉的原野小河被高楼房大马路代替,同样明子从小树起的人生信念也在城市文明面前受到考验。这个17岁少年在传统的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交汇撞击中,体味了世态的炎凉,也碰触到朦胧的情感,最终,学成了手艺也适应了艰难的环境,战胜了恶也维护了人格的健全,他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战胜的过程。明子成长的历程是具有典型性的,作者不仅细致地描绘了促成他长大的环境因素,也没有忽略传统之根对他精神的影响。小说巧妙的构思一方面使作品富于时代感,更重要的是它使成长的意味变得格外突兀,而成长的主题也因那传统根基的深重和现实变化的激烈而更显深刻。
少年题材小说作为文学之一种,必须具备一般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诸种因素和品格,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少年人虽然已走出了童年的蒙昧,但他们的审美意识与成年人的审美意识仍然是有区别的,而少年小说的作者却绝大多数是成年人,如何成功地实现成人审美视界与少年审美视界的相融统一,是少年小说典型化的关键之一。少年题材小说表现的是少年人的精神状态与日常生活,写作者不仅要熟悉少年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与语言特点,更必须深入少年人的心灵,把他们的审美感觉通过艺术形象传达出来。《男生贾里》中描绘的那些少年情态在成人眼中的确不无简单与幼稚,但作者却能以少年人的审美意识透视这些行为,从中看出美来,并以正剧的形式去写那些闹剧,缩短了少年人的阅读距离。而《山羊不吃天堂草》中,无论是对现代大都市的感觉,对家乡的眷恋,还是对生活中各色人物的评判都显示出少年人的审美情趣。但是少年小说并不能单纯满足于再现少年人的审美感觉,少年审美感觉必须经过成人审美意识的提升,成人审美意识是少年小说艺术质量和价值尺度赖以实现的根本保证,是少年小说典型化的必经之途。
少年人的审美感觉比起儿童的审美感觉具有了一定的能动性,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价值观念,能够有意识地判断美丑,他们对美的感觉已经脱离了原始的蒙昧状态而具有了一定的明晰性,但它还不属于成熟的审美意识,它毕竟还不深厚细腻、不够丰富并不具备确定性,它还不足以负载人类文明的博大与辉煌。无论是《男生贾里》还是《第三军团》、《山羊不吃天堂草》在描写少年生活、捕捉少年情态、揭示少年心灵上都达到了各自的准确性和鲜明性,它们的内涵都越出了小说的故事层面而达到某种深度,但这种成就的奥秘正在于少年审美意识与成人审美意识的交融。《男生贾里》在描写初一学生生活时,有意识地强化了少年人向往新知、渴求未知的本质特征,而这种倾向性是来自作者对人类进步需要的清醒认识,这无疑是由成人审美意识观照的结果。《第三军团》在表现民族传统的侠义精神时,强调了道德的内涵和正义的力量,不动声色地将民族正气输送给读者。《山羊不吃天堂草》中所蕴涵的哲学之思、人格力量,更使读者在审美的欣悦中感受到某种深沉厚重。
少年题材小说的典型性正如文学的典型性一样不是一个新问题,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话题,它对丰富深化少年题材小说内涵,提高少年题材小说的文学品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新战争与和平》第三次研讨会举行
为贯彻党的六中全会精神,由中华国史学会《新战争与和平》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新战争与和平》第三次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新战争与和平》是老作家李尔重离休后伏案十载完成的八部近500万字的巨著。该书以恢宏的气势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从“九一八”到“八一五”抗日战争的悲壮历程,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第三次《新战争与和平》研讨会,是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准则,重点分析、评论《新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的革命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的思想和美学价值,引导读者向书中的英雄人物学习,树立起崇高的革命理想,增强爱国主义热情,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一)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评论

  百年风云鲜活人物
最近,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天津作家王家斌的长篇小说《百年海狼》是一部具有强大震撼力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写的是神秘的大海,以及大海所养育的一群“海狼”渔花子们的命运际遇、悲欢离合。作者笔下的大海大洋,以其深邃莫测、变幻无穷给人以不可捉摸的神秘感,而那百年风云、人世沧桑又赋予了作品以深厚的历史感。小说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上描绘了妖娆温顺的老渔湾海湾、像百慕大三角那样阴森恐怖的大沙洋、汹涌着惊涛骇浪的“沧海万世劫”五色海,勾画了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从“四清”运动到“文革”直到改革开放这近百年间的老渔湾人生百态图,表现了普通的人物追求理想,与命运搏击的坎坷人生,反映出世纪沧桑、百年风云的社会图景。小说为新中国文学长长的人物画廊贡献出了一群与大海结下终生之缘的海狼形象,而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大渔眼儿海怪马沧海这一形象。
马沧海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海怪渔花子。作者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他那略带传奇性的短短的一生,在丰富多彩的生命途程中赋予他极其复杂的性格。在构成他的海狼生涯的生命链中,无论是在远征大沙洋的苦斗中,还是在“四清”运动中被关在监狱审查、失去了人身自由的困境中,直至他被转到新渔港看管因病无法医治而死亡,他始终都是那样的刚强,差不多在每一个环节,都闪耀着作为一个被大海炼铸的强者——海怪的光彩。他原本是一个在为国民党驾船运军火时被八路军接收过来的渔民,像历史上常有的那种情况一样,穿上新军装便成了解放军战士,后来又加入了共产党。全国解放后受命创建渔轮公司,被任命为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这个血气方刚的解放军战士兼经历过大海锤炼的海狼,雄心勃勃地组建了“小屿八二三号渔轮”,怀着宏大的志向和探险的精神去开辟大沙洋远洋渔场。他以自己的广博的海洋知识、娴熟的驾驶技术、斯巴达克斯式的顽强毅力和果敢善断的领导才能,在狂暴的大沙洋和五色海遇到大灾大难时力挽狂澜,转危为安,终于以成功地首航打开了中国渔轮通往远洋大沙洋的通道。海上的大风大浪没有打垮马沧海坚强的脊梁。他不愧是个胜利的英雄。然而,对他排除万难远航成功的报偿,不是别的,却是一些蛆虫一样的潜伏在他身边的政治投机者,包括渔捞长夏连仲等人的暗算。这些人物早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抓住他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又罗织了政治方面“特嫌”、阶级异己分子的罪状,借着随之而来的政治运动,终于把他置于死地。这个没有在正常的航行中终止自己的生命、带着过多的憾恨离开人世的海狼,在悲壮惨烈的气氛中又回归了大海——由在运动中被挤压于生活边缘几乎被社会遗忘了的他的生前友好小海蛆、哑巴嗷哈和他养过的狼狗,给他举行了惨淡而隆重的海葬。
海怪马沧海是小说前半部作者用笔最多、倾注了最多同情的一个人物。对于老渔湾这个小社会来说,他的死,标志着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在他的性格中,在严峻的苦斗中求生存的渔民的品性、私生子的血统,以及共产主义的理想,三者复杂地交织一起。正是这种多重性格特征,才使海怪马沧海成为一个“熟悉的陌生者”。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富阳举行纪念郁达夫百岁诞辰系列活动
郁达夫百岁诞辰之际,在他的故乡浙江富阳市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郁达夫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双郁”文艺奖颁奖仪式、郁达夫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相继举行。由谢铁骊导演的根据郁达夫小说改编的10集电视连续剧《春风沉醉的晚上》在富阳首映。浙江文艺出版社、富阳古籍印刷厂影印出版了首部《郁达夫手迹》线装本。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和富阳市政协共同举办了纪念郁达夫百岁诞辰书画展览。
近年来,富阳市为弘扬郁达夫、郁曼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富春江畔的鹳山上建造了“双烈亭”,整修了“松筠别墅”和郁达夫故居,并以郁达夫的名字命名了一所中学。(张科)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珂赛特》引起评论界关注
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悲惨世界》续集《珂赛特》。这部重现19世纪写实技巧并同时重现雨果所代表的那种人文理想的长篇小说,透露了当代西方文学创作的某些新动向,它所体现的历史在文学中的价值、社会激情对于作家的重要性、崇高对人们心灵的净化作用等,对当代中国文学创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50余万字的《珂赛特》讲述的是冉阿让的养女珂赛特成年以后的故事,她的爱情经历和人生命运充满了艰辛和凄楚,伴随着19世纪法国最动荡的一段历史,她历尽磨难与沧桑。作者劳拉·卡尔帕金是美国一位获奖作家同时是一位历史学家,丰厚的历史知识和她对雨果作品的透彻研究,使《珂赛特》在创作风格和精神境界上与《悲惨世界》一脉相承。(王闻)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人间正道》研讨会召开
周梅森的长篇小说《人间正道》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品以我国内地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脱贫致富、改革图强的生活画卷,展现了上至省委下至基层一群共产党人形象。在最近召开的作品研讨会上,与会者对作家深刻反映现实、揭示改革生活矛盾的艺术敏感进行了赞扬,并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了研讨。(任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