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沉甸甸的笑声
王忠范
祖国北疆莽莽苍苍的大兴安岭下,有一个农业大县,叫阿荣旗。今年名震内蒙古,分外引人注目。
阿荣旗,这片边远而古老的黑土地上,蒙古、汉、鄂温克、达斡尔等各族人民世世代代顽强地生存着。一往情深的阿伦河沿着岁月流经这里,两岸连绵的青山阅不尽沧桑变化。农业产量连年递增,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命名,使阿荣旗再度荣耀辉煌。
然而,1995年,旱灾、冰雹、早霜不容分说地一起袭击着阿荣旗。一块块庄稼绝产,一片片原野凄荒,粮食产量骤减,有多少农民在田头哭了,泪水浸泡着心与土地。如此重灾,给今年的春播生产设下了重重困难,全旗出现了缺种子、缺化肥、缺资金、缺口粮、失学儿童增多的“四缺一多”的状况。
大雁归来报春了,复苏的小草拱出来了,杨柳的幼芽透嫩了。旗委书记崔富峰、旗长张邦治不约而同地走进曙色弥漫的田野,紧锁的眉头说明思考了很久,而视线相碰时却都笑了。人类不是向预定的未来世界移动,而是积极参与创造未来世界,我们必须用意志、用浑身解数、用全旗人民共同的力量去征服一切!于是,救助贫困户、救助失学儿童、承包荒山的“双助一包”的决策出台了。这另外的一股春风,刮遍了村村镇镇,拂亮了30万人民的希望。
随着春耕战役的打响,占全旗职工总数69%的15780名职工干部和260名农业科技人员,齐下村组。他们帮助购化肥,买种子,下地播种,上山栽树,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整个“双助一包”活动投放款物折合人民币587万元,其中个人捐献24.9万元。所有的地块种满种严了,大大小小的荒山栽上树苗了,3946个贫困户抬头了,837名失学儿童也重返校园了。干部和农民流在一起的汗水,涂抹出阿伦河畔鲜活亮丽的春色,滋润出大兴安岭下一曲希望之歌。
4、5月间,普降两场喜雨,种子萌芽拱土,大地披绿了。满山遍野的禾苗充满了生机和灵气,溢彩流光,翠色欲滴,远近都是绿油油的清香。夏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来到阿荣旗,他地头上看,炕头上听,满意地点头微笑,盛赞“双助一包”创造了奇迹。
人们辛勤而结实的脚步,穿过风风雨雨,终于靠近了秋天。山上的果子青青红红,如彩色的灯笼挂满枝头,闪闪烁烁,令人心荡神摇。连片的沃野里大豆摇铃,稻谷戏风,一层厚实的金黄色铺开了大丰收的画图。大家都说,这是阿荣旗有史以来最辉煌、最富有、最美丽的秋天!在阿荣旗农村采访,我看到每一家的场院里都堆起小山一样的大豆垛,门前新架起的玉米仓楼满登登、金灿灿,红砖青瓦的房檐下那一串串红辣椒好像比哪一年都鲜艳。古朴、整洁、秀美的村落里,老人和孩子的笑声那样爽朗、生动,确实都是从心口里冒出来的。
又是一个早晨,阳光、云朵和风声都显得格外新鲜。阿荣旗广阔的大地上,摆开了一个个农田基本建设的战场,那旗帜,那人群,那马达声,那飞闪的锹镐,充满激情,蕴含期待,展示着更明媚、更灿烂的明天。


第12版(副刊)
专栏:

  雪花(外一首)
高昌
为避免群芳的妒忌,
你把美藏在心里。
 
当从你的怀里抱出春天,
我们才读懂你的含蓄。

戳开顽石惰性的羁绊,
推开一扇天窗;
首先冲出你的屋子的
是些鹅黄的思想。
跳出了密闭的小房,
你高举起翠绿的希望。
根,要往下扎,
心,要向上长……
于是,我也要向你祝福了,
用手掬起你心中的阳光。
我深知呀,面对生活
你有百倍于啄开地壳的力量……


第12版(副刊)
专栏:

毛泽东的身影
于书恒
翻开党史长卷,
寻找伟人的足迹,
毛泽东的身影,
还是那么清晰——
 一把雨伞,撑着风雨,
一双草鞋,踏着崎岖,
你是农民的儿子,
熟习播种、扶犁,
终于,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犁出一个崭新的世纪,
在苦难的民族心中,
点燃了“井冈火炬”。
 你善于写作,
是位大手笔,
总以国家的存亡命题。
风雪愈浓,愈有激情,
枪声愈紧,愈添诗意;
在曲折中构思光明,
在烽火中锤炼真理。
撰写了古今中外
最长的一部巨著,
从江西到陕北,
两万五千里。
你与牧羊人,
延河边相聚,
一只野果掰开尝,
一杆烟袋轮着吸。
 两个小“八路”,
宝塔山下缠着你,
没讲完的故事接着讲,
末了,问小米饭香不香,
想家的时候,
可曾哭过鼻子?
两朵山丹丹,笑开在圣地。
天安门城楼,
你一挥手臂,
把东方“睡狮”唤起。
从此,一个受欺凌的民族,
在全世界面前,
把腰杆挺直,
就像天安门广场的五星
红旗
挥展风雨。
 呵,毛泽东,
人民的好主席
当年你站着的时候,
是中流砥柱;
如今你卧下来,
是坚牢的基石,
那上面飘扬的五星红旗,
不正是你
在向人民招手致意!


第12版(副刊)
专栏:

  想起那年拍《红日》
刘玉杰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每当我听到这优美悦耳的歌声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30年前拍摄电影《红日》的情景……
1961年秋天,我们部队奉命从鲁西北平原县救灾第一线,千里迢迢地开赴外景地——胶东半岛的桃村,配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红日》。参加拍电影,机缘难得,部队上下,群情激奋,欢呼雀跃。那时我在某团军人俱乐部工作,是个刚满20岁的小战士,有缘随部队前往执行这一光荣任务,自然是人生一大幸事,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红日》是根据吴强同名小说改编、取材于孟良崮战役的战斗故事片。部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拍摄一些强渡大河、攻占山头、两军拼杀、白刃格斗的大场景。我那时在现场指挥部搞宣传,编战报、办专栏、办广播。有时临时上场,充当战士,冲锋陷阵。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使我经历了战地生活,增长了不少见识。特别令人难忘的是有幸见到几位著名电影演员,如舒适、高博、里坡、杨在葆、程之以及女高音歌唱家、配音演员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程之,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有时拍摄过程中,遇到阴雨,天不作美,只得暂停下来,就地待命。有时要等一两个小时以至大半天。这时战士们就地围坐在山坡上,程之就给说上一段相声,讲一个笑话,唱一段京剧。这些都是他的拿手绝活,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和笑声,活跃了战地情绪,使大家满身的疲劳消失得无影无踪。30年后,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程之主持的文艺节目和表演的小品,总是倍感亲切,30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另一位印象深的演员就是张桂兰,她中上的个头,修长的身材,微黑的脸庞,甜甜的微笑,朴素的打扮,给人的直觉是朴实无华,落落大方,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形象。而一旦她放开歌喉,则给人金声玉振、余音绕梁的感觉。她演唱的《红日》主题歌《谁不说俺家乡好》,响彻在空旷的山野里,格外圆润脆亮,优美动听。在战士的宿营地、在拍摄现场,一有空闲,她就教唱这首主题歌,唱惯了“雄赳赳,气昂昂”、“我是一个兵”的战士们,乍生唱这优美的抒情歌曲,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拍摄《红日》月余,虽然艰苦,但其乐无穷,收获不少。不仅使我有幸结识了一些著名电影演员,而且还增长了不少见识,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懂得了一些电影知识和术语,如“化入”、“淡出”、“定格”、“拷贝”、“蒙太奇手法”等等。同时,还解开了一些长期疑惑不解的难题,如在电影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些镜头:飞机在上空盘旋轰炸,地面炮声隆隆,硝烟滚滚,这场面、这情景是怎么拍摄的?通过这次的耳闻目睹,才知晓了内中的奥妙。原来这都是特技镜头,是吊在空中的飞机模型以及拟音师和烟火师巧设的“机关”。有一次,拍摄我军冲上孟良崮,活捉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的镜头,因需要大部队配合,人手不够,我这个“机关兵”也被临时拉去“充军”,跟着冲锋陷阵,光荣“牺牲”了一回。当需要“牺牲”时,烟火师老远一摁电钮,离身边不足两米、提前埋在地下的炸药包便轰然爆炸,烟火腾腾,你瞬即倒地光荣“牺牲”,但伤不着半点皮肉。奥秘就在埋好炸药包的周围,早就画好警戒线,冲锋时,只要不踏上警戒线,就会安全无恙。但一旦拍成电影,就像“真事”一样,如同置身硝烟弥漫的战场。
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当年拍摄《红日》的情景不时萦绕在我的脑际,张桂兰教唱的那支《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仍时刻在耳畔回响:
“谁不说俺家乡好哟,得儿呀依哟,
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


第12版(副刊)
专栏:

长青(中国画)朱继峰


第12版(副刊)
专栏:

毛泽东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篆刻)张茂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