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
专栏:

  “星星河”:助独生子女走出孤独
本报记者施芳
孤独,这个字眼似乎不应与孩子联系在一起,可如今你从独生子女们明净的眸子里常常能读到这两个字。
独生子女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他们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这一生将没有兄弟姐妹相伴。父母可以给他们以温暖,给他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却无法帮助他们驱散没有玩伴的孤独。
孩子们心灵的空间因孤独而变小,情感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这些不良的性格因素在许多独生子女身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中国已经领证的独生子女有6000多万人。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给儿童教育提出了崭新而艰巨的课题。
一个孩子是一颗星,明亮却寂寞
辛雨奇、陈若欣、周鹤三个女孩是幼儿园时的好朋友,1994年她们升入了小学,仍然互相惦记着,经常打电话相约到家里去玩。
第一次聚会是在辛雨奇家,三个女孩一头钻进小屋,弹琴、看书、唱歌、讲故事、朗诵,笑声溢满了整个小屋。平时的羞涩不见了,稚气的脸上多了几分自信与从容。此后,三个孩子假日里相邀去看灯会、神话剧。
三位孩子的家长被深深地触动了:群体生活能让孩子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孩子的胆量、合作精神、纪律的约束力也是在群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单个家庭却无法提供这一方天地。于是,他们决定建立一个家庭教育联合体。
“一个孩子是一颗星,一颗虽然明亮却寂寞的星。当星星们聚到了一起,便汇成了一条星星河。”《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主编孙云晓得知后,给这个大家庭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星星河快乐家园。
星星聚到一起,便有了快乐家园
“星星河快乐家园”很快得到许多家庭的认可。一直以“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宗旨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今年以来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星星河1996年一号行动——走向大自然。7月下旬,北京顺义绿色度假村,静谧的山林一下子热闹起来,20个独生子女家庭一到营地,孩子们就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入营仪式,每个人都用自己喜欢的小星星给自己命名,金星、火星、香蕉星、苹果星、流浪星……在潮白河畔的松林绿海中,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尽情的舒展。
星星河1996年二号行动——走向农村。一个周末,五个家庭一起来到了平谷县农村。城里孩子带着好奇走进田野,学着翻地、种菜。在大娘的院子里,他们帮着剥核桃,小手虽然被染黑了,却第一次体验到耕耘和播种的滋味。
…………
星星河快乐家园的活动仍在继续。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独生子女创造一个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让他们成为21世纪的强者。
家长学会把爱给予更多的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张先翱教授每当忆起五六十年代的少先队活动,一幅幅动人画面便会在脑海中浮现:少先队员拿着小队旗,在公园划船、爬山;在田野里种植树木和油料作物;在街头巷尾开展公益活动。如今这一切似乎都成了过去的故事,都市紧闭的防盗门常常阻隔了孩子们与外界的联系,也禁锢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感觉像笼中鸟想飞却总是飞不高。
1995年,张先翱接受了《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委托,来到北京育英学校小学部,经过近一年的探索,总结出了“假日小队”活动的新模式。“假日小队”把居住相对集中、兴趣爱好相似的五名至七名孩子组织起来,聘请家长轮流担任辅导员。它比“星星河快乐家园”规模更大,使学生接受教育的空间由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家长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假日小队”活动中他们可以各展其才。二(2)小队龚正的爷爷、奶奶、外公、爸爸、妈妈轮流当过辅导员,教小朋友们学英语、玩电脑、练书法、搞卫生,还教他们给爸爸妈妈擦自行车。假日小队使孩子们有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在嬉戏玩乐之中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
一年过去了,育英学校有了200个假日小队,2000多名家长担任了辅导员。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等地也纷纷组建了假日小队。
许多家长未及品尝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便面临着如何教育子女的困惑。从星星河快乐家园到假日小队,家长们愁眉舒展,看到了一幅幅极具诱惑力的当代育儿图。
受益的不仅是孩子,家长们也在这个群体中与孩子们一道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把自己的爱给予更多的孩子。(附图片)
北京城区的5个家庭联袂郊区行。城里孩子的手,乡下孩子的手,一个白嫩细腻,一个黝黑粗糙,但心与心是相通的。杨金华摄


第10版(文化)
专栏:一得之见

  山水不语自风流
——谈地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相互促进
巫融
记得有一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有一问:黄河发源于哪座山脉,流入什么海?竟然有一个学生回答:“黄河发源于火焰山,流入什刹海。”这样的学生连有关我们的母亲河的基本常识都没有掌握,如何去爱我们的祖国?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到,地理这门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祖国的山山水水、家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大量直观生动的素材,这是地理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这些不朽诗句咏叹的分别是我国三条著名水系:黄河、长江和大运河。长江和运河就在我们家乡的附近流淌,这里的人文掌故对同学们来说再亲切不过了;而远在北国的黄河经过老师一番着力渲染,同学们也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有一个观点,地理教学的场所不仅在课堂,课堂外更有地理教学的广阔天地。在有条件的时候,我们组织学生集体到六朝古都南京参观,沿途浏览扬州开发区蒸蒸日上的巍巍轮廓、南京城区婀娜多姿的新貌。老师一路用地理知识为同学们导游,爱国爱乡、报国报乡的教育和国情国策的教育都自自然然地融入其中。考虑到集体远游有一定困难,鼓励学生在寒暑假与家长外出旅游也是一个好办法,他们返校后可以给同学们讲见闻、谈体会。有一个学生随家长登泰山归来后感叹说:经过九盘十八弯、南天门到玉皇顶,俯瞰四面八方的秀美景色,油然想起地理课上讲过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心胸豁然开朗,觉得这一辈子一定要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贡献点什么。
地理教学还可以促进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比如,地球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上?这类趣味地理问题就包含了相对与绝对的关系这一哲学思辨。“三峡工程”的构想与实践则充分体现了人们依托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能动地利用自然的壮举,是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社会的继承和发展。
把思想教育引入地理教学,也使地理这门课程变得更充实、更有情趣了。有一种长期流传的观念,认为中学史地课不是“主课”,这往往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精力投入。现在地理课变得好听了,老师讲得有激情,同学们听得专注。有一位地理教师到一个班上代课,还没迈进课堂,全班同学就起立鼓掌欢迎。讲课结束后,同学们围着老师,盛情邀请参加他们的班会。


第10版(文化)
专栏:

  点亮理论的火花
——从漫画本《三巨人说》受欢迎谈起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七届深圳书市上,有本理论通俗读物深得出版界和读者的喜爱。这套题为“影响20世纪中国进程的《三巨人说》漫画本”第一版就已发行5万套,成为书市最热门的畅销书之一。
“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是灰色的。”因为理论的深刻严谨,因为理论的严肃凝重,多年来人们这样形容理论。理论的学习往往因为其艰难而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而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用理论武装群众,教育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新时期,需要调动一切文化手段,寻找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来宣传理论、普及历史知识。五六十年代,许多理论大家亲自参与各种通俗理论读物的编写,80年代我们也出现了像《通俗哲学》、《世纪行》等理论普及读物,但这都是读本形式。进入90年代后,广东在首先推出新颖的通俗读物如《新三字经》后,如今又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三巨人说》漫画本理论读物,从现今大众阅读的特点出发,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将重大理论问题,用灵便的漫画形式,转化为生动形象的阐述。
300多段文字,300多幅漫画,漫画本《三巨人说》重点放在“说”上,通过漫画和文字的巧妙结合,使本世纪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至为深远的三位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精辟思想和理论,得以直观而丰满地呈现。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曲折跌荡的进程,三位巨人对中国国情的洞察、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对民族的忠诚热爱,由此亲切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三巨人说》一套共三册,分别由著名漫画家方成、王复羊、廖冰兄等主画。它告诉人们,理论的学习并非都是枯涩沉重的,其实理论是有火花的,关键要有人寻找合适的形式点燃它;而富有灵性的漫画与它的撞击正是这样一种尝试。100多年前传入中国的漫画艺术向来只是描绘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如今用来表现重大理论题材也是漫画艺术内容上的一种拓展。 (苏人)


第10版(文化)
专栏:

  保证“扫黄打非”工作雷声大雨点也大
苏南出版物市场管理程序化
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扫黄打非”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工作不实、办法不多、“虚”化造成弱化的原因。这里所说的“虚”化,就是指一方面对社会文化市场管理的要求很高,而另一方面在管理规则和操作程序、实施办法上缺少深入细致的探讨,致使有的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
苏南地区在这方面的一个宝贵经验,就是明确提出了要求与程序并重、结果与过程并重的指导思想,即对工作既要提要求,如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或标准等,又要制定具体的操作程序,以明确各项工作由谁去办、怎样去办等;既要重视工作最后取得的成就,又要重视工作的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要下力气研究和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与措施。如在查处大要案时,就明确了由谁协调、由谁提供定性意见、由谁办案以及经费的落实等一系列的具体问题。在出版物提取、托运等方面,也明确了由谁承办、由谁签字、由谁放行等一系列要求。这样就在管理工作中尽可能做到填缝补洞,不断完善,效果非常好。因而苏南地区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同时,整个出版市场能够长期地保持平稳、有序、繁荣、发展的状况。
建立大要案的申报、通气制度。根据群众举报和日常性管理中发现的大要案线索,经初步查证核实后及时通报上级部门和公安部门,追根究底,穷追猛打,是苏南各地在“扫黄打非”斗争中的一条重要经验。1991年,镇江查处的一起非法出版大案,就是通过层层上报,引起中央领导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迅速作出批示,得到查处,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1993年曾发生一起轰动全国的非法出版大案,在外省查处有困难的情况下,移交我省无锡市查办,一年内圆满结案。1994年发生的又一起再次轰动全国的非法出版大案,也是由南京市首先发现并层层上报中央。1995年吴江市宝碟公司大量复制淫秽、盗版光盘,群众举报后,苏州市委书记迅速作出批示,在短期内得到查处,而且直接推动了去冬今春全国“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斗争的开展。
组建行业协会(小组),实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南京市发行业协会成立于1985年,会员已由成立时的426家发展到现在的900多家。协会通过下设出版、报纸、书刊三个工作委员会和各区县的工作协会开展工作。
实行出版物市场监督制度。各市的书报刊、音像市场审读组专门聘请了退休的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作者组成了审读员队伍,对入市书报刊和音像制品实行售前送审,有的还定期写出审读报告。
目前,苏南各市在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操作规范,如书刊批发送审制度、外省书刊零售送审制度、大宗出版物提取寄送凭证制度、承印外省出版物转批制度、出版物留样留档制度、工作例会制度、报刊审读制度、音像制品审查制度、凭证上岗制度、书报刊印刷销售年审年检制度等,使书报刊从印刷到销售的整个过程都处在市场管理部门的监督制约之中。(徐汉炎陆幸生顾星张伟新)


第10版(文化)
专栏:读者快递

  师德:社会道德状况的预警信号
我认为,医德和师德是社会道德状况的预警信号。医生是呵护人的生理健康的,老师是塑造下一代心灵的。两者都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他们的职业道德如果出了问题,将使公众对重振社会道德失去信心。
在30多年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我们教育学生要有理想、学文化、守纪律,要有奉献精神,可是教师是不是能首先做到呢?如果教师的言行与之相悖,那么对学生的德育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当代中小学校老师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如今的学生、21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主体的道德风貌。为人师者,能不慎乎?
近年来,学校中教师的价值取向也有“趋利”的迹象。个别教师在校外兼课多,搞“家教”多,影响了全身心地投入校内教学工作。党总支特邀全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干部张汝杰来校做“对奉献精神的哲学思考”的报告。他放弃在美国的高薪待遇、甘愿回国做清贫的公务员的事迹,为教师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奉献课。这一“冲击波”在校内经久不息,大大增强了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青年教师行动最快,纷纷制定了业务进修的三年、六年规划,并争先申请入党。包括校领导在内的许多骨干教师曾受到社会各方面以优职、高薪、住房优越等待遇为许诺的邀请,但他们没有为之所动。
重视德育、老师以身作则已经成了我们学校的传统。几十年来,从我校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其中相当多的人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逢年过节,在老师们收到的贺卡中重复着这样的内容:在学校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更学会了做人。
北京市第五中学郝世林


第10版(文化)
专栏:

  书生意气《华魂论》
天沛
读肖君和先生的三大本《华魂论》,暗自诧异这位生活经历相当坎坷的学者哪来这么充沛的激情。从解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结构,到追溯中国古代史上11次声势浩大的统一运动,进而探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地理基础、思维基础和经济基础,文情并茂,一气呵成。
在这套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付梓的专著中,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注意从大量耳熟能详的文化事象中探幽发微。比如,中国古典小说和戏曲总要安排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往论者多视为艺术的庸俗化倾向而加以批评。该书则认为,“大团圆”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仙化式、再生式、冥判式、敕赐式等调和办法,“令生旦当场团圆”,正是中国人热爱生活、乐天进取的心态折射。在“大团圆”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坏人往往当场被雷劈死,是一种“诗”的正义,又体现了中国文化浓重的道德意识。
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之强举世罕见,该书从《百家姓》娓娓道来。汉字姓氏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民族复杂的融合过程。例如,当黄河中下游的华夏族与长江流域的楚人融合后,楚苗姓氏大都载入《百家姓》中,如屈、景、熊、申、罗等。西北部的戎族、狄族接受中原文化后,又加进了单、茹等。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把144个鲜卑语复姓差不多都改成了音近或义近的汉字单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尉迟改为尉氏等。有着这么深厚的民族基础,古老的中华文明历尽劫波而终于香火不绝才不至于是造化偶然的奇迹。
本书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原点概括为一个“生”字,即“生生之谓易”(《易·系辞上传》)的“生”,“四时行,百物生”(孔子)的“生”,“天地之大德曰生”(程颢)的“生”。我们中国人“赞天地之化育”,总是对生命充满惊奇和赞美之情,总是准备积极参与自然界和社会的演进过程。因此,虽然本书的某些基本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界定,某些推论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洋溢在书中的这种生生不息的激情着实令人感佩、引发共鸣。


第10版(文化)
专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中国公民精神文明手册》的魅力
天海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把“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列为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目标,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创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淡化了社会成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固定化了的身份界限,每个人社会角色变换的机会增多、频率加大,从而凸现了不同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基本角色——公民。目前,物质和技术方面的现代化取得长足进展,但公民精神方面的现代化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去年,光明日报出版社的《中国公民手册》就曾深受各界欢迎。今年11月,红旗出版社又结合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推出新颖别致的《中国公民精神文明手册》。该手册的突出特点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道德规范、法律意识、文明礼仪落实到公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书中内容都是公民应知应会的。
道德规范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手册中都有详尽的解说。家庭道德看似一家一户自己的事情,却是公民素质的一个原始起点,古代也是把“齐家”视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下天”。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都覆盖全社会,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循环往复关系,讲求道德最终每个人都是受益者,道德不振最终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该手册还搜集了窗口行业50句服务忌语、首都市民文明公约、乘客文明守则、游客文明守则、顾客文明守则、观众文明守则和居民文明守则等,检索起来十分方便。这种实用性在“学法用法,知法守法”一章中更加突出,诸如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哪11种个人所得必须交税,如何办理公证,怎样写诉状等。
在“举止文明、处事得体”一章中,对现代人的礼仪规范写得细致入微:像一般做客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探视病人应以一刻钟为限,与异性或初识之人握手有3秒钟左右即可,给人打电话一次不应长于3分钟;男士的领带夹宜别在衬衫从上往下数的第四和第五粒扣之间;通常不宜向人索取名片,可先将本人名片递上或以“今后怎样联系”来暗示此意;电话应由发话人挂断,受话人不宜先放下话筒,等等。字里行间,俨然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老幼代沟渐消
生活观念趋同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两代人——代沟与心桥”研讨会上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各个年龄段的中国人来说,婚姻、择业、家庭教育等生活观念大体趋于一致。
这次调查是光明日报家庭周刊、全国妇联儿童部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委托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进行的,共回收答卷近万份。在被调查者最希望选择的生活形态中,居前三位的是“身体健康”、“婚姻家庭幸福”、“事业成功”。19—61岁之间各年龄组的选择差别不大。在回答“什么样的婚姻最幸福”时,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同甘共苦”、“相互信任”。对于孝顺父母的看法,主张任何时候都应孝顺的人数比例在无论哪一个年龄组都占半数以上。在对职业的选择上,各年龄组中“充分发挥才能”的工作都是第一选择。
上述调查中许许多多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故事表明,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和重塑,两代人观念上的差异已不再是绝对的,相互理解沟通的趋向已经比较明显。(夏欣)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心理健康需重视
两年前的某省一位高考“状元”在进入大学后,由家乡的一颗耀眼的“星座”湮没在人才济济的“群星”中,因嫉妒导致精神失常。离开学校后,家人带着他四处求医,总是不得要领,后转到山西运城市台联医院治疗两月,就基本恢复正常,上班去了。有人把这一神奇的效应归功于该院曾获中国第二届国际博览会“科技之星”奖的“裴氏抗狂宁”药剂,而裴根才副院长却淡淡一笑说:“哪有这么神的?药物治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心病还要心药医。”
他认为,精神性疾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现代病。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患者的数目有增加的迹象,而且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他统计过9610例患者,发现18—26岁的患者占54%。不少患者在病情刚露头时没有引起充分注意,不习惯于看心理医生。其实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有过轻微的精神性疾患,及时进行早期的心理治疗,可以使多数严重精神病不致发生。(岩凌)


第10版(文化)
专栏:

  唤起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记“我们要什么样的社会公德”研讨会
“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社会公德是最基础的建设。它从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最寻常的‘小事’入手,而在实质上,却折射着每一个人的一种价值判断,一种人生的选择。”这是日前在北京中国青年报社召开的“我们要什么样的社会公德”理论研讨会上与会者达成的共识。
与会者指出:“我们要什么样的社会公德”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在深层次上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究竟怎么处理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尊重他人,还是只顾自己?是热爱社会,还是漠视甚至敌视社会?与会者认为:社会主义公德吸收了人类精神文明的精粹,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又适合现代社会的竞争与和谐发展的需求。针对一些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标准之间存在的差异,首先应该在公民中端正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义利观。
与会者还特别强调:建设良好的社会公德固然离不开健全的法制法规,而更重要的还是唤起人们心中的道德自律。正如先哲们所说的:“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缺德的事情”。“在灵魂的海洋中航行,每个人都应唤起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的部分学者及青年工作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南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