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精神文明先从“国门”抓起
珠海重视建设“文明口岸”
本报珠海十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赵京安报道:珠海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先从“国门”抓起。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共建文明口岸经验交流会上,珠海九洲口岸和拱北口岸被评为全国文明口岸。珠海共建“文明口岸”的经验引起强烈反响。
珠海经济特区毗邻港澳,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口岸城”,目前有二十六个口岸,每年进出境人员达二千多万人次,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传播到特区的各个社会层面,其地缘的特殊性和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文明口岸”建设对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作用。为此,珠海特区把构建“文明口岸”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常抓不懈。
珠海各口岸单位始终坚持把造就一支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度的思想觉悟、扎实的工作作风、文明的服务水准的口岸队伍作为重点,最近三年来,全市口岸系统培训员工五千五百六十七人次;涌现出一批全国和省、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拱北海关三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口岸。三年来,拱北口岸员工自觉拒贿二千五百人次,折合人民币二百多万元。
注重烘托“口岸文化”氛围是珠海建设文明口岸的又一大特色。早在一九八七年,珠海口岸系统率先在各海关、商检、边防等单位开展结对子共建文明口岸活动,对全国口岸系统起到了示范作用。如今,全市口岸系统有九十个单位(部门)结成六十七个共建对子,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点面结合的共建网络。为了使这种共建活动保持经常性,珠海口岸系统先后投资修建了一批文化体育设施;开展了“口岸知识竞赛”、“口岸摄影比赛”、“口岸干部演唱会”、“中国口岸之歌征集”等活动。
珠海口岸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口岸的繁荣。今年一月至十月,经珠海口岸入出境旅客达二千零九十三万人次,进出口货物八百九十三万吨,征收关税七点二亿元、代征税七点九七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百分之七十八、百分之二十四和百分之三十九。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整顿财税秩序见成效
今年完成财政收入可比去年增长28.9%
本报北京12月23日讯记者李建兴报道:今年北京市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整顿财税秩序,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财政预算完成较好,全年可完成财政收入148.4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去年增长28.9%;财政支出完成年度计划;财政补贴为70.9亿元,控制在年度计划指标之内,从而促进了各项经济的发展。
为保证首都市场粮油、肉蛋菜价格的稳定,市财政全年用于这方面补贴达到26.3亿元;维持首都公用事业运转的财政拨付补贴28.6亿元。还建立并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对残疾人、优抚对象、农村特困户、移交的军队离退休人员给予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同时,市财政还努力解决低收入企业和困难企业问题,对198户(次)困难企业借款2400多万元,用于解决职工群众的基本生活费。财政部门拨款支持连锁超市、便民店、配送中心的建设,安排资金对全市800个定点粮店进行改造,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益,而且方便了广大居民。
整顿财税秩序是今年北京市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进行了预算外资金清理检查,基本上摸清了北京市预算外资金的底数,全市共查出预算外资金违纪金额15.36亿元;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工作成效显著,自查和重点检查共查出违纪金额9.05亿元;整顿会计秩序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共查出违纪金额15.57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会见阿塞拜疆客人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张荣典)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主席穆尔图兹·阿列斯克罗夫率领的阿塞拜疆国民议会代表团。
乔石对阿列斯克罗夫当选主席后首次出访就决定访问中国的这一友好举动表示感谢。他表示相信,代表团通过这次访问将会对中国有个概括的了解,为今后发展阿塞拜疆国民议会同中国全国人大之间的关系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他说:“中国全国人大愿不断加强同阿塞拜疆国民议会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欢迎两国立法机构之间交流经验,互相借鉴,以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乔石说:“中国和阿塞拜疆两国关系发展顺利。我相信,今后两国的友好合作会在业已存在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加强。”乔石还向客人扼要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8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阿列斯克罗夫表示相信,这次访问将有助于代表团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他说,代表团此次访华是为发展阿塞拜疆国民议会同中国全国人大的友好关系,了解中国全国人大在立法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以及中国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阿列斯克罗夫强调,阿塞拜疆愿加强同中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他重申:阿塞拜疆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乔石对阿塞拜疆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表示赞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等参加了会见。
阿塞拜疆客人是应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于前天抵京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村里又闻广播声
本报记者傅丁根
12月9日晚7时30分,记者走进江西临川市孝桥乡孝桥村万新茂的家里,一家四口正在收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农村广播节目。他们听的不是半导体收音机,也不是有线喇叭,而是一个调频音箱。
1994年,江西省委宣传部和抚州地委联合在临川市抓以广播为龙头的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试点。针对有线广播杆线投资大、难管理、不易恢复等弱点,采取有线与调频共同发展、有线和无线混合覆盖的办法,探索农村广播网建设的新路子。他们首先在临川市选择了一批示范乡镇搞小调频广播建设试点,收到良好效果。
抚州地委和行署及时总结并在全区推广了这一经验,提出把实现“村村通广播”作为地区今年和今后二至三年内要着力抓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全区共投入农网建设资金500多万元,178个乡镇新建了调频广播站。截至目前,全区86%的乡镇实现了村村通广播。
调频广播发展起来了,各乡镇广播站除转播县广播站的节目外,还根据农村实际开办了当地新闻、法制园地、为您服务等自办节目,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地方化的语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常识,请农技人员主讲农业技术,提供农技服务。
在万新茂家采访时,记者问:“你主要收听哪些节目?”万新茂回答说:“一是对农村广播,一是新闻节目。”“那你知道党中央不久前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吗?”“知道。”“这次全会的主题是什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陪同采访的临川市委宣传部长陈建福接过万新茂的话说,现在农民不仅关心国家大事,连国际形势和地区热点也能摆上一阵子。
村里又闻广播声,给农民带来了喜悦,也带来了希望。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湖北又有65万贫困人口脱贫
湖北省坚持走开发型扶贫道路,不断加大扶贫力度,逐年增加扶贫投入,今年又有65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至此,湖北省累计470多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可望提前一至二年完成扶贫攻坚计划。“七五”期间,省里每年安排各类扶贫资金2亿元,“八五”增至2.5亿元,今年近6亿元。(龚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八百里水泊竞扬帆
——东平湖扶贫攻坚掠影
本报记者谢宏
“水泊梁山八百里”,几经沧桑,其遗存水域,便是今日东平湖。1958年,国务院确定东平湖为黄河蓄洪区,分一级湖区和二级湖区,总面积为655平方公里。历史上,这里灾难深重,动乱不止,百姓难得温饱和安宁。解放以后,这里的人民群众,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仍未彻底翻身。多少年来,东平湖水来水走,湖区人民饱受水患之苦。截至去年年底,湖区尚有11.5万人未能脱贫,约占湖区总人数的35%。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资源和财富,全世界都在为水的枯竭而焦躁,为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而呼吁,东平湖区的人民群众,却世世代代遭受水的危害和磨难。如何把水灾水害变成水利?这是东平人梦寐以求也是多少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
记者近日沿湖走访了11个乡镇,那里的情况大变,所到之处,一片生机。数百年来为患为祸的水正逐步被人民群众所驯服,开始造福人民。
(一)
大安山乡万亩旅游观光农业园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变水害为水利,挖掉祸根走向富裕的典型。这里是二级湖区,往年只收一季,秋季泡在水中。一、二级湖区,约有14万亩这种涝洼地,每到汛期,即被淹没,水深半米到1米,数月之后水退土干,致使人们欲渔不能,欲农不行,只好等待国家救济。近几年来,湖区人民在省市县委统一领导下,开始在涝洼地上挖池抬田,每挖一方六亩水塘,垫高一块十亩土地,掘地两米,抬高地面一米六。水塘养鱼,台田种地,变水害为水利,关键只在一“挖”。已经初见成效的大安山乡旅游观光农业园,现在是十亩台田间六亩水塘,万亩田园被一条条葡萄街、荷花带轮番间隔,春夏来临,定是一片江南水乡风光。
大安山乡今年新造9600亩旅游观光农业园,当年增产60万公斤粮食、15万公斤蔬菜、50万公斤商品鱼。大安山乡加上戴庙、商老庄、斑鸠店、旧县、银山、老湖等乡镇,截至今年11月,共造台田3.5万亩、池塘2万余亩,年内增产粮食1067.5万公斤、水产品300吨。
大安山乡万亩观光农业园为14万亩涝洼地的改造展现了诱人的前景。但是,即使大安山乡也还没有将改造涝洼地的潜力全部发挥出来。具有示范意义的该乡潘孟于村四户村民集资创办的养蟹厂、4个池塘、10亩水面,每亩水面平均收入3万余元,年内纯收入达30余万元。涝洼地改造中的水塘养鱼如果换成水塘养蟹,只此一项,每年每口水塘收益即可增加数倍。
(二)
东平湖一级湖区常年水面25万亩,平均水深约2米,蓄水总量4.5亿立方米左右。水域广阔,水质肥沃,属浅水富养性湖泊,适于众多生物的繁衍。近年来,他们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大力发展网箱网围养殖面积,推行高精尖养殖业,新增甲鱼、中华绒毛蟹等名特优养殖面积1万多亩,亩均产值比原来增长10倍。今年1—9月份,库区水产总值已达3亿元。
水面旅游的开发工作也已提上日程。东平湖三面环山,山水相连,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如东平故城遗址、梁氏父子状元牌坊、白佛山石窟造像、王陵山汉墓群、司里山石雕、摩崖石刻、西楚霸王墓等。湖西岸的腊山,是全国三大道教圣地之一,山势挺拔,柏槐苍翠,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又是“水浒之旅”一条线和国内外著名“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安山乡投资30万元,在东平湖岸增辟旅游码头,购置30余艘机动游湖船,供游人游览;投资20万元,在东平湖畔建成公园式垂钓中心;投资20万元,修建了通湖路水泥地面,以方便游客。加之其万亩观光农业园,大安山乡仅观光旅游收入,年内就达100万元。
县委书记赵传香站在岸上,望着25万亩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水面,踌躇满志地说,这是一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如何开发这片水域,东平人任重道远。
(三)
东平湖沿湖其他乡镇,围绕治水治土治山,在改造涝洼地的同时,又因地制宜,各自形成自己的强项,各有新招,各有重大突破。
斑鸠店镇,集中发挥大蒜种植优势,年内种植大蒜2.5万亩,年产值6400万元,人均增收950元;旧县乡集中发挥薯类加工优势,加工作坊由最初几十户,已经猛增到今年的740户,年产值达2.1亿元,人均增收750元;银山镇集中发挥蔬菜种植优势,年产值750万元,只蔬菜一项,人均增收100元。水河乡漫山遍野的核桃板栗林苗正在迎风摇曳,三两年内即可成林结果。
戴庙乡张垓村,1982年因东平湖黄河蓄洪,580亩高产田被黄沙压没,从此寸草不生,由每年上交9万公斤公粮变成每年靠国家发放救济粮救济款生存。去年年底,该村干部群众在市公安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帮助下,全面铺开改造沙化地工程,男女老少齐出动,每天600余人,平均压沙6亩。截至今年3月中旬,翻改土地380亩,秋季喜获大丰收。
到今年年底,东平湖区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元,比上年增长570元。库区、滩区又有5万名群众脱贫。
(四)
东平湖的变化,分散开来,似乎算不上什么,集中起来,却又不能不让人振奋,让人感到这背后有一种更加强大的宏观力量在进行组织和推动,这就是政权的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今年年初,山东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的东平湖开发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为彻底改变东平湖的面貌,开创了新阶段。这个工程拟筹资7.8亿元人民币,组织湖区人民,奋斗三五年,把湖区建设成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湖区。首批投资2亿元实施的26个重点工程项目,现已完成1.45亿元,其中,由省交通局、电力局承办的环湖公路、环湖邮电光缆等重点工程已胜利竣工。为统一治理东平湖,山东省委继1987年把属于梁山县的八个乡镇划归东平县以后,今年3月又考虑把本来属于平阴县的两个沿湖乡镇划归东平县,从管理体制上理顺了关系。担任东平湖开发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宋法棠说,“东平湖的开发,历届省委都很重视,都取得显著成效。这次,省委加大了开发力度,特别是在管理体制、资金投放、各部门协调配合方面,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工程进展较快。因为这一工程关乎湖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关乎防洪、蓄水、富民,符合中央扶贫攻坚总体思路,各个方面,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县委领导班子,气壮,心齐,几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集中起来了,这就有了力度,有了希望。”
多少年来,东平湖始终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似乎是一个功臣,它以几百平方公里的蓄洪能力保护着济南、胜利油田、津浦铁路和黄河下游地区的安全。它没有创造更大的价值,但它所保护的价值却难以用数字计算。仅胜利油田附近的齐鲁石化公司,每年上交国家的利税就高达几十亿元人民币,且不去讲其他。另一方面,东平湖又似乎是一个罪人,每到汛期,它就把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湖区人民抛入汪洋,使其仅能维持领取救济粮款的最低生活水平。更加尴尬的是,二级蓄洪区,每年都处在准备蓄洪而又没有蓄洪,没有蓄洪而又准备蓄洪的紧张状态,加之每年秋季,大片土地泡在水中,使其不敢铺开摊子大干,长期处于“等”、“靠”、“要”的尴尬处境。泰安地委书记张庄黎说,“开发治理东平湖是一场变革,是一场变消极防洪为积极防洪的重大举措。通过开发治理,在防洪中增加人民收入,同时增强防洪能力,一改过去那种越穷越等,越等越穷的恶性循环。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因此出现重大变化。”事实正是如此,记者沿湖所看到的民房农舍依然破败,显示着昔日农民不敢改建房屋,怕打水漂的恐惧心理;而记者沿湖所接触的乡镇领导干部,讲到明年的设想,几乎个个充满豪气,口气大,腰板硬,都有胜券在握争上台阶的项目,一扫过去的尴尬情状。
东平湖的开发建设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但它起得有章法,有气势。在正在开发的涝洼地上,记者看到,64部日本掘土机日夜作业,轰鸣作响,让人感到一种改天换地的喜悦;在新开发的土地上,记者看到,鱼苗已经撒下,麦苗已经吐绿,果树苗已在迎风摇曳,经过管理就是收获了。一个既能蓄洪,又能灌溉,又能靠水致富的繁荣文明的新湖区不久即可出现。


第1版(要闻)
专栏:

  河北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投入
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多渠道投入体制
本报石家庄12月23日电记者陈国琦报道:河北省把增加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物质保障机制作为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
河北省明确要求,各级财政对宣传文化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健全宣传文化事业的财政专项资金制度。现有的宣传、文化等项基金和专项资金也要逐步增加,做到专款专用。对图书馆、群艺馆、科技馆、革命纪念馆等基本建设,各级政府要给予经费保证;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文化艺术团体,要按全额事业单位予以扶持;对省委命名的18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去年省市县财政总投入达4000多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有新的增加。仅西柏坡革命纪念馆,每年投资就达1000万元。
河北还制订出优惠政策,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多渠道投入的体制。河北省制订了政策措施,切实做到宣传文化系统上缴税利按规定返还,保证开征广告附加费、高消费娱乐项目特种附加费,连同文化市场“扫黄”“打非”的罚没费,全部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用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资助宣传文化事业,并根据有关规定利用外资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河北还引导、鼓励宣传文化事业单位利用这些优惠政策搞好经营,不断增加资金积累。河北省不少新闻、文艺单位依据法规、政策,通过多方面努力,增强了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用深化改革增加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是河北省采取的又一条措施。一是深化宣传文化单位内部改革,推进竞争,使尖子人才和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在市场上创出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二是鼓励宣传文化单位和企业联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形成两个文明互相促进的新格局。河北省一些文艺、体育团体走和企业联姻的路子,都有了长足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1版(要闻)
专栏:

  进一步规范和整顿经济秩序
本报评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继续保持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规范和整顿经济秩序,是明年改革和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济秩序状况,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社会经济管理水平和法制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近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在: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已连续开展了11年,累计查出各种违法违纪金额1610亿元;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在全国展开;清理清查“小金库”,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严肃处理了一批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经营大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打击走私贩私等。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秩序混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有些问题甚至还相当严重。
从近年来有关经济监督部门日常监督检查的情况看,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财经法纪观念依然十分薄弱。有的企业财务监督失控,许多企业搞“两本帐”,编造假报表、假决算、假销售、假验资、假评估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侵蚀国家权益的结果与以往不同,过去企业隐瞒收入,逃避国家税收,钱还在企业;而现在更多的是化公为私,国有财产转弯抹角地落入个人腰包。政府财权分散,一些部门和单位越权设立基金,擅自立项收费等现象十分普遍,大量基金和收费侵蚀税基,减少了财政收入。税收秩序混乱问题也很突出,一些企业使用五花八门的手段偷逃税款;个人所得税流失也相当多。金融机构违规经营屡禁不止,有的搞帐外帐、高利集资、乱设机构;有的银行违反产业政策和扶优限劣的信贷原则,超越审批权限,盲目给产品无市场、严重亏损的企业发放巨额贷款,根本不考虑贷款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一些垄断行业借助垄断地位乱涨价、乱收费。有的单位和个人走私贩私,制假贩假,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且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因此,加大规范和整顿经济秩序的力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明年要真正把规范和整顿经济秩序工作提到重要的位置,着力解决偷税漏税、财经纪律松弛、社会信用混乱,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产品、走私贩私以及生产资料流通领域违规和非法经营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同加强宏观调控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反腐倡廉相结合,组织力量认真清理存在的问题,严肃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决不能手软。要在全社会进行法制、秩序教育,提倡职业道德,提倡诚信守约、讲求信誉的市场经济观念。规范整顿经济秩序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通过深化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真正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创造充分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经济法制,增强企业守法经营的内在约束力。要针对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改革管理体制,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应该明确,规范和整顿经济秩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秩序经济,竞争必须在法律的规范内有秩序地进行。不守法纪,不讲信誉,为所欲为,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守法诚信精神背道而驰的,也是一个健康的法制社会所不能允许的。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要理直气壮抓经济秩序的整顿,转变职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企业、为群众创造良好社会经济环境上来,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抓出成效来。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石门电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
湖南石门电厂装机30万千瓦的第二台机组12月22日正式投产发电,这标志着石门电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石门电厂是国家重点工程,规划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一期工程2台30万千瓦机组,年发电量36亿千瓦时以上,总投资26.8亿元。(吴兴华)


第1版(要闻)
专栏:

空军青岛疗养院今年利用疗养淡季,在革命老区山东省沂南县开展“向老区人民学习、为老区人民服务”活动。图为医务人员在“红嫂”故乡为群众看病。
张浩虹 崔文斌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海南天然气化肥厂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先进的沸腾床造粒技术无造粒塔生产大颗粒尿素的国家重点工程,日前已完成设备安装并投入试生产。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