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甘草草原之宝
本报记者刘亮明
日前,记者驱车300余公里到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采访。一踏入杭锦旗地界,就听当地群众说:“我们这儿是中国的甘草之乡。”话音里充满了十二分的自豪。据说杭锦旗甘草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采挖,因其储量大、品质药性一流,获得甘草之乡的美名。
其实,对甘草的神效,记者早有所知。早些时候闲翻《本草纲目》,见上面记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72种乳石毒,解1200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在一块平缓的沙地上,旗科委的同志随手一指说:这就是甘草。只见号称“国老”的甘草一点儿不“显赫”,尺余高低,主干竹筷粗细,斜出的许多细枝两侧密密排列着椭圆的叶片儿,圆蓬蓬的,充满生机。而它被药用的根却扎得很深很粗。据采挖者介绍,生长年长的甘草,根长达数丈,径粗可过腕。
过去,甘草一直是自然生长,杭锦旗甘草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被当地群众誉为“地下银行”。多年大量的采挖使现在保存面积减至200余万亩。再一味地采挖下去,甘草之乡就会名不副实。面对这一现状,旗委旗政府提出限量采挖等保护措施,同时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研究试验成功了甘草人工旱地浅插种植技术。目前全旗已种植20多万亩,并计划在本世纪末建成百万亩甘草基地。
“别看苗苗小,不起眼,它可是我们农牧民致富的大希望哩。”俯身双手摩挲着去年种下的嫩绿的甘草苗,蒙古族旗长白玉岭生怕我们小瞧了那些“宝贝”。
现在杭锦旗内的甘草荒储量超过2亿公斤。按年采100万公斤计算,甘草区4万人人均可增收120元,最高可增收400元左右。对尚属贫困地区的杭锦旗来说,这不是个小数。目前,旗内正积极筹划甘草综合开发深加工项目,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收2000万美元。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打假”也要标本兼治
申北
写下这个题目,绝不是要给全国已开展多时的打击假冒产品活动泼冷水,也不是不相信“打假”会取得成功。只是基于仍然严峻的“打假”形势,发点议论罢了。
如果我们也效仿时下国外摩登做法,就是否“打假”搞一次全民公决,恐怕反对“打假”的票数寥寥无几。人们对于衣食住行中存在的假冒产品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对于如同当年虎门禁烟那般大快人心的焚烧假冒产品的场面,真是一睹铭心。人心如我心,恨假,支持“打假”,这是大家一致的心情。有了这样一种认同的氛围,“打假”工作还有什么难吗?
不然,确实难。难就难在不管你申言多么坚决,报上天天喊,地上天天查,假货却久禁不绝;难就难在你花费那么大气力,将查出的假货通通付之一炬,可新的一批假货又接踵而来。恕我直言,迄今为止,整个社会讨伐假冒产品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但实际收效却不尽如人意。过去还只是假酒假烟、假药假钱,现在假货四处滋生。什么假文凭,假职称,假技术鉴定,假病休证明,假奖牌……多的难以胜数,人们已到了见假不怪的地步,这还得了?!一次酒席宴上,主人拿出一瓶刚刚获什么国际金奖的酒请大家品尝,不曾想席间一友人淡淡甩出一句:“据我所知,全国现有的能叫得出名字的白酒中,没有获奖牌的酒已屈指可数。”
满席哄然大笑,主人一脸尴尬。
我不禁想起《红楼梦》中一句醒世箴言:假作真时真亦假。众多的酒都获得奖牌,那奖牌还有说服力吗?某先生评职称条件不论硬软件均不够,公认的平庸之辈。可一年中级,三年高级,拿的甚潇洒容易,弄得不了解内情的人都以为职称如同行头,谁愿戴谁戴。
我以为“打假”难,不仅仅在于久禁不绝,而在于如何击中要害之处。很明显,时下假冒产品泛滥,根本怪不得假冒产品本身。人们将怨愤泄在假产品身上,用火焰喷射枪“枪毙”它,只不过是解解恨而已。当今但凡社会上公开出售的假冒产品,都是通过人们的双手创造出来的,都凝聚着人们的“智慧”与“才干”,甚至是超群拔类的“智慧”与“才干”。比如假茅台酒,其外观制作得同真的一模一样,非打开不知是假的。假冒产品只是物化了的人的虚假行为,是社会虚假现象的物质表现。要扫除社会上的假冒产品,根本在于清除人们的虚假行为。若像以往那样,只打假冒产品,不向人们的虚假行为开刀,只治标不治本,打假活动到头来如同银镴样枪头,不起作用。
说句实在话,对于“打假”深处的问题,许多人是看得很清楚的,然而,一些人虽不欺软却仍怕恶,虽不拍马却不敢惹马儿,只好假装视若无睹。这些人喊“打假”,虽然比起那些假冒产品触犯其利益时就大骂假货、得益于假冒产品时就为虎作伥的人要强百倍,但终归是徒托空言。假冒产品猖獗,得助于人们对自身虚假行为和作风的放纵,得助于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的扶植。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我们社会一贯倡导的风气,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经验表明,社会风气正,虚假行为少,假冒产品才会少。如果视“做老实人的观念”为与市场经济相悖的过时观念,假冒产品岂能禁绝!
本人以为解决“打假”难,必须两手抓。一手抓产品,一手抓风气。“打假”也要标本兼治。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乡村希望图书室
北方工业大学和贵州大学等7所高校的近30名大学生在贵州开展组建“乡村希望图书室”活动。这是贵阳市高坡乡龙云村的山里娃正在“乡村希望图书室”读书。 新华社记者 周浩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一缕

  大篷车响送书来
本报记者张帆
“将最好的书,送到最边远的地方去。”
对记者说这句话的,不是文化部门的领导,也不是新华书店的员工,而是一些常年坚持送书下乡的年轻人。他们是昆明博览读书社的流动售书组,领头人是28岁的罗明生。
博览读书社流动售书,靠的是一支大篷车队。7年来,这支车队行程200多万公里,将1000多万册优质图书送到了红土高原的城镇、乡村、工厂、农场、部队和学校。
高高的云岭,层峦叠嶂,河流纵横。大篷车队所到之处,往往天气多变,道路崎岖,有时要冒着生命危险。1994年冬,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希望博览书社能送一批书到山里去。当时,几场大雪已封锁了进山的公路,一不小心就可能迷路、翻车,司机都把这段路视为畏途。接到电话,罗明生二话没说,自己驾车,行车三天,硬是将3000多册书送到中甸。藏族同胞惊喜万分,对他们竖起大拇指:“你们大雪天还给我们送书,了不起!”
车队奔波在外,员工们吃干粮,住马车店,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但罗明生常对大家说:“要扶贫,先树人,要致富,先读书。我们千里送书,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只要人们理解我们,就足够了。”
记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向大篷车队敞开热情的胸怀。有的地方宁愿把场地租给马戏团,也不给车队售书提供一席之地;有的地方向他们征收各种名义的费用;有的强行没收他们的书,而且专没收辞书和精装书。面对这些刁难,队员们不知流过多少委屈的泪水,而罗明生则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不撞南墙不回头,撞倒南墙朝前走!”他带领大家主动与当地文化部门取得联系,坚决照章纳税,真诚热心对待每一位读者。
“翻山越岭传文化,大篷车响送书来。”如今,大篷车队已走过云南120多个地、州、县,各族群众称赞说:“这些年轻人带来了文明的种子。”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真诚为社会
本报记者袁亚平
“为人类、为社会、为发展,是‘公益’的宗旨;从现在、从自身、从小事做起,是‘公益’的原则。”
这两句饱含真诚的文字,出自一家以“公益事业”命名的基金会——浙江省公益事业基金会。
公益使者走上街头
黄帽子,红衣服,胸前佩戴服务证,背后标着“公益使者”。这支统一服装、统一标识的公益使者服务队,是由热心公益事业的杭州市民自愿组成的。从去年9月成立以来,已发展到150多人。
公益使者服务队分为十个小分队,主要有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医疗急诊、特困家庭、紧急抢救、法律咨询、义务宣传等小分队。他们在杭城大街小巷不定期巡回服务,同时开设热线电话,接受市民紧急求援。
市区文二路西端的一段通道新修的路基,高出原有道路交叉处1.8米,而负责工程的施工部门草率行事,将两路交叉的斜坡修成近45度角的大陡坡。每逢上下班高峰,道路拥挤不堪,由于坡度过大,经常有人摔倒。
公益使者向有关部门交涉,但有关部门以种种理由互相推诿。于是他们向西湖明珠电视台反映情况。电视台的采访车到现场,采访了20多个过往行人,他们都强烈要求修路。
负责施工的上级有关部门领导赶到现场察看,决定予以重修。
如今,新修的通道比原来平缓了许多,大大方便了行人。
大关小区东四苑车库长期积水,居民无法停放自行车,居民区多次派人与有关部门协调,却一直得不到解决。
公益使者来了。他们看居民区,问大关管委会,走拱墅区城管办,访房屋开发公司……不知打了多少电话,跑了多少部门。经过4个月的努力,房屋开发公司终于同意重修车库。车库修好了,公益使者又给车库重新装上电灯,完善配套设施。
到农村认个家
举着“我到农村认个家”的红旗,来自杭州中、小学的82名学生,戴着小红帽,穿着育才计划标志服,告别了杭城,一批到武义县贫困乡,一批到淳安县山区。他们这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到农村一周时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是由浙江省公益事业基金会和有关部门主办的“我到农村认个家”活动。
到达武义和淳安的学生们,一一与当地农村学生结成对子,到了新“家”里,认识了新的“爸爸”和“妈妈”。在这几天里,他们有的锄地、拔草、喂猪,有的采茶、剥莲子、糊火柴盒,有的拉车、砍柴、烧饭。
孩子们每天写一篇学农日记,记下了他们初到农村的新鲜感,也记下了他们初干农活的心理变化。他们每人在农家拍下了一张全家福照片,学农合格后便可获得一张实践证书。
杭州市长生路小学学生葛慧玲,离开新家前在日记中写道:“通过这几天的农村生活,我有很大长进。我的小伙伴赵丹教我认识了许多瓜果蔬菜,还教我做农活。农村孩子每天早晨5点半就起床做饭、洗衣服、劈柴。而我们城市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活也不干。我决心要学习她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再也不当小公主了。”
一年来,浙江省公益事业基金会已全面推出了“公益使者”、“银色工程”和“育才计划”,并设立了相应的专项基金。
基金会秘书长胡勇耀说:“我们期望通过基金会的工作,进一步唤起全民的良知与正义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道德教育贵有恒
——湖南省衡南县委书记谢军一席谈
本报记者周立耘
谢军,1945年生,历任乡镇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县长,1995年出任湖南省衡南县委书记。
过去一段时间,处于转型中的农村社会,极少数人受拜金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或好逸恶劳、或损人肥己、或见利忘义……凡此种种,都是道德失范的表现。
这一状况引起了我们县委一班人的警觉与不安。大家认为,如任其滋生蔓延,势必影响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从何处入手、采取何种方式来抓,又有些茫然。
正当我们为此而焦虑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咄咄怪事”。1994年6月,本县向阳镇一位女村民拾金不昧竟然反遭诬陷,被迫诉诸法律,一时引起社会广泛议论。我们及时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就此讨论:做好事为何没好报?做好人为啥这么难?以引导人们在美与丑的鲜明对比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一旦找准切入点,人们便有了自发参与的热情。我们亦从中受到启发,以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推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去年夏天,我们在一次调查中发现,那些曾经做出过牺牲与奉献的英模人物,有的被人们淡忘,有的生活困难。为此开展了“为英模扶危解困献爱心”活动,呼唤人们关心英模,崇尚英模,激励大家像英模那样做人;在此基础上,又展开“三观四德”教育,勉励广大干部群众树科学世界观、立革命人生观、求正确价值观,重思想品德、讲社会公德、守职业道德、扬家庭美德,立足本职岗位争先创优。
上述活动的开展,有声有色,对构筑思想道德防线起到了良好作用。目前全县一项调查显示,认为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达90%以上,表示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占95%。关心集体和他人,追求真善美,正日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但思想道德建设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关键要持之以恒。要避免抓一阵放一阵,硬一阵软一阵,尚需我们付出更多精力和更大努力。(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朴谈心录

  因地制宜挖穷根
——西藏工布江达县委书记刘玉超一席谈
本报记者张忠
刘玉超,42岁。曾任朗县副县长、常务副县长,林芝地区商业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工布江达县委书记。1996年任林芝地区行署副专员兼工布江达县委书记。
工布江达地处藏东尼洋河上游地区,山高谷深,土地贫瘠。论底子,历史上是个被称为“一件氆氇全家穿,烧堆柴火过冬天”的穷地方;论思想观念,当地干部群众多年来对摆脱贫困缺乏信心。1993年初我到任以后,在短期内走遍全县九个乡,摸清了贫困底子和成因。感到必须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探索一条治穷致富的好路子。
作为一个半农半牧山区县,工布江达有大量未被开发的林业、植物、药材等资源,有未被充分挖潜的错高湖等旅游资源,还有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的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引导农牧民合理开发、多种经营,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但是,在封闭山区,要唤起农牧民群众的商品意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为此,我们发动干部深入各乡村,向农牧民讲解商品经济知识。农牧民群众上山挖虫草、捡蘑菇、采松茸,甚至收集枯木朽株,到收购部门都可以卖上好价钱。雪卡乡南木彩村,野生桃树不少。过去,桃子熟了,赶一群猪牛到桃树下乱吃一通了事;如今,桃树分片归各家管理,把毛桃子收集起来,制成桃干投放市场。商品的流通,给农牧民带来收入,也培育了农牧民的商品意识,使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发展商品经济的潮流中。许多农牧民因此走上了富裕之路。
农牧民在治穷致富过程中观念的明显变化,让我感到欣慰。几年前,县里干部下乡动员农牧民跑生意、闯市场,后来,农牧民主动找上门来要市场;如今,农牧民根深蒂固的惜杀惜售等保守观念大为改变,1995年全县畜产品商品率已达38%,居西藏各县前列,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235元,一举成为西藏率先摆脱贫困的先进县。(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发展。福州应市民所呼,努力创建文明安全小区,令人民群众——
放心·称心·舒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福州,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一幢幢林立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居民大院,成片的新村小区点缀着城市风景。房子大了,街道宽了,可是走出家门,逛惯了的菜市场远了;坐熟了的公交车找不到了;托儿所、学校没了;一块住了几十年,聊天问好的老邻居看不见了;而家里的水、电、煤气,毛病好像也出得勤了;一不留神,小偷还来“光顾”一下,上班都不踏实……一时间,要求加强新村小区建设管理的群众来信,像雪片般飞往福州市政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委主要领导带队,重点走访了100多个居民点,征集全市群众意见,代表市委郑重承诺:创建文明安全小区,重点突击与日常管理结合,一定让群众居住安定放心,环境优美舒心,生活方便称心,文化娱乐欢心。
强化管理,营造安居
位于福州市西北部的屏西小区,居住着机关干部2400多户。白天一上班,86幢住宅楼全都人走楼空,前两年,小区发生一些盗窃案,给广大居民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今年初,屏西小区管理处特地到附近部队整班编制招来25名退伍战士,组成半军事化管理的小区联防队。又从每座居民楼选出一名治安信息员,实行24小时监控。住户家中的外来人必须逐人登记备案。每晚11时后,凡出小区的车辆须接受驾驶证检查。以往有影无人的门岗,一下子变成了昼夜不眠的警戒哨。今年以来,屏西小区由于管理有方,带来良好的社会秩序,广大居民安居乐业。
福州市台江区,毗邻闽江码头,商贾云集,人员芜杂,历来是全市治安老大难。今年初,该区的达文里小区投资40多万元为全区7幢住宅楼、798户居民全部安装住宅报警求援、远端门控、闭路视屏监视、商场防盗系统等一套高科技的报警装置。每有紧急情况,值班人员按下电钮,可在十几秒内关闭小区所有通道大门。
以心换心,共创文明
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五,眼瞅着就要过春节了。住在鼓楼区洋下新村22座的居民却急得团团转。全楼的化粪池管道不知何故突然堵塞,打电话找房管维修工,偏又都已经回家过年了。这节可怎么过呀?
居委会主任陈秀华大妈赶来,二话没说,卷起袖子第一个跳下粪井疏通管道。竹竿太长,就用手抠。在刺骨的寒风中,老人冻得上下牙直打颤。看到这一情景,周围原本袖手旁观、咒天骂地的群众,脸红心热,再也站不住了,纷纷拿着工具前来帮忙。
“小区为我服务,我为小区尽力”。为了让像陈秀华这样的热心人不再孤单,在“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的杨桥新村,居委会为便利群众生活,在小区办起了市场、幼儿园、老人活动站,以及医疗、饮食、修理、红白理事会等二十几个服务点,并发动住户建起一支130多名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开展小区家庭应急服务。如此一来,花草有人剪,垃圾有人管,娱乐有组织,学习有人教,就连小区中的待业青年、两劳人员,也一个不落地被安排在小区就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