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东局势
以总理拒绝美国总统批评
哈马斯宣称恢复对以袭击
约首相批评以扩建定居点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19日电(记者支林飞)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9日拒绝接受美国总统克林顿对其扩建犹太人定居点政策的批评,并重申以色列政府将坚决执行这项政策。
内塔尼亚胡在每周内阁例会上说,他的政府上台以来,在扩建定居点问题上的政策十分明确。他表示,现有定居点范围内的住房建设将继续进行。
克林顿17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批评以政府新近宣布的扩建定居点政策。
内塔尼亚胡承认以政府目前面临“公关问题”,并呼吁内阁部长们重视改善与各国关系,向国际社会作好解释以政策的工作。
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19日电(记者支林飞)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为庆祝该组织成立9周年,19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发表声明,宣布将恢复针对以色列的暴力活动,以反抗以政府实行的“纳粹政策”。
声明说,为了打击内塔尼亚胡领导的以色列政府,哈马斯将继续进行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武装斗争和扩大反对以色列的阿拉伯起义的规模。声明还号召发动针对以色列士兵和犹太定居者的袭击活动。
哈马斯最近还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举行了多次反以示威活动。另外,哈马斯的武装组织“伊兹丁·卡萨姆”13日也发表声明,宣布将恢复针对以色列的恐怖活动。
哈马斯今年2月底至3月初在以色列境内策划了三起自杀性爆炸事件。
据新华社安曼12月19日电(记者朱少华、夏林)约旦首相卡巴里提19日在会见来访的以色列外长利维时,再次批评以色列执意扩建犹太人定居点,说它是“对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威胁”。
据此间新闻媒介报道,卡巴里提同利维会谈时说,以色列政府执行扩建犹太人定居点政策违背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是约旦政府所不能接受的。
卡巴里提还强调,巴以双方都必须遵守和执行已经签署的各项协议,必须根据奥斯陆协议准备进行巴以最后阶段的谈判。


第3版(国际)
专栏:

  泰总理会见迟浩田
本报曼谷12月20日电记者成元生报道:泰国总理兼国防部长差瓦立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了结束访美回国途经泰国的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一行。
差瓦立总理请迟浩田上将转达对李鹏总理的敬意,他表示,泰国对华政策是十分清楚的,泰国将继续执行对华友好和“一个中国”政策。
迟浩田副主席首先对差瓦立当选为新总理表示热烈祝贺并转达李鹏总理对差瓦立总理的问候。
迟浩田说,中泰两国是友好邻邦,多年来两国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关系在促进亚洲和平,特别是东南亚和平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希望这种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希望两国军队不断加强交往。
双方还就国际和地区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参加会见的有中国驻泰国大使金桂华和迟浩田的随行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中将等。


第3版(国际)
专栏:年终报道

  一年来的日本内政与外交
本报驻日本记者张国成
在回顾今年日本的内政与外交问题时,可作出如下概括:内政方面,日本在政权结构上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各方面仍呈现着转轨时期的动荡与不安。外交方面,在新构想与旧思维的冲突中,再次出现了明显的右倾化思潮,影响了日本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1996年,日本内政方面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第41届大选。三年前的第40届大选时,日本国民出于对持续了38年的自民党一党政权的不满,将自民党“选”下了台,日本的政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诞生了一个“非自民党”的联合政权。在民意测验中,对联合政权的支持率一度高达73%,表现了国民对联合政权的热情期待。但是,这种热情并没维持多久。日本有影响力的政党在今年的大选中,只有自民党席位大增。三年多后,自民党又重新组建了一个实质上的一党政权。
这个否定之否定表现了国民对联合政权的失望。但是,自民党在众院议席未过半数(差11票)的事实,又表明国民对自民党的某种保留。这种失望和保留说明了任何政党都没能在政治的除弊兴利方面有所作为。在近些年的日本政治中,一方面“改革”之声不绝于耳,另一方面,“金钱政治”的丑闻层出不穷。自民党一党政权不行;联合政权也不见得行。日本政治的出路在哪里?日本国民对政治的冷漠使这次大选的投票率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在今年大选中出现的否定之否定,远未使日本政坛出现稳定格局,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现在的自民党政权是在自民党议员在国会未过半数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政权基础薄弱;第二,日本各政党着眼于自身在未来日本政局中的地位,分化组合的进程并未完结;第三,拟议中的行政改革将是“1955年体制”后日本最大的一次政治变动,它必将触动政治家和官僚的既得利益,因此,有可能进一步诱发政治动荡。
在年末召开的日本第139届临时国会上,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宣称本届内阁将厉行行政、财政、金融、税制和经济等五大改革。桥本将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自民党单独内阁的命运都押在了这五大改革上。从桥本宣布的改革内容上看,如果能实现这五大改革,有可能消除日本的“制度疲劳”,打开日本政治封闭状况,使日本政治产生新的活力。但从日本的政治体制上看,改革能进行到何种程度,还有待观察。
人们常说,“外交是内政的延长”,如果用这句话观察日本今年的外交走向,也能得到符合实际的结论。年初,村山首相辞职,桥本就任首相。这标志着自民党、社民党和先驱新党的联合政权已从形式到实质都变成了自民党主导的政权。大选后,更进一步组成了自民党的一党政权。日本内政的这种变化,必将影响到日本外交政策。细川任首相时,曾坦言日本过去进行的战争是“侵略战争”,是一场“错误的战争”。村山内阁时,在以首相的名义发表的“8.15”讲话中,对在二战中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表示“道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本的传统对外政策。
但是,自今年以来,由于政权中牵制力量的消失,日本对外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右倾化思潮。其表现是,今年3月,日本政府对中国在台湾海峡地区进行导弹试验竟然提出所谓的“抗议”,表现了日本的某些人意欲染指台湾问题。4月,克林顿访日时,日美签订了旨在确认和修改日美安保条约的《日美安保联合宣言》。在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前苏联对这一地区的威胁不复存在后,日美反而要加强并扩大日美安保体制,其用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7月,日本首相在历时11年之后,首次公开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7月和9月,日本右翼团体悍然两次在钓鱼岛上非法设置设施,从而破坏了中日两国领导人在中日建交和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就“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达成的协议。
这一连串的事件集中发生在今年不是偶然的。日本在80年代中期提出要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要在国际政治进程中显示日本的“存在”。作为实现这个目标的一步,日本于1992年通过了“协助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法案”,并迈出了战后向海外派兵的第一步。1993年日本联合政权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治大国”的目标。今年日本政权的否定之否定,使这个问题变本加厉地突出出来。另外,从今年4月的《日美安保联合宣言》中人们还嗅到了一股军事大国的气味。
日本的右倾化思潮的再度抬头,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警惕与抗议。日本与一些亚洲国家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虽然目前这种倾向有所收敛,但是,今年日本在外交政策上的右倾化思潮再次给人们上了一次课。亚洲和世界各国看到,在日本确实存在着一些人,他们想翻历史的案;他们不仅仅想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还想使日本重新成为军事大国。人们对这种势力要有清醒的估计。面对新的世界格局,面对东亚经济的崛起,如何抑制这股右翼势力,保持同亚洲国家的友好关系,这对日本的国家利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经济在80年代中期走过了“赶超型”阶段,90年代初至今的经济超低速增长标志日本经济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期。90年代初,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冷战时期形成并得以延续的政治体制弊端凸现。战后成长起来的政治家意欲进行改革。日本政治也面临着转轨。近些年来,日本在政治和经济上所出现的一些变革都是在这个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下发生与发展的。日本政治究竟朝哪里转,这恐怕是日本有良知的政治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报东京电)


第3版(国际)
专栏:年终报道

  大选年的美国内政和外交
本报驻美国记者李云飞
今年是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之年,其内政和外交都留下了大选的痕迹。
克林顿竞选获胜,是美国历史上继罗斯福之后60多年来民主党人第一次蝉联总统职位。今年克林顿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标是争取连任。民主、共和两党之间的竞选活动实际上在去年年底就已打响前哨战。那时围绕年度预算问题政府与国会争吵不休,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主张削减预算以捆住民主党政府的手脚;克林顿政府则拒不让步,听任部分政府机构关门,意在损害共和党的形象。
为了竞选连任,克林顿力图采取中间路线,减少自由派色彩,与“大政府、多开支”的民主党传统做法拉开距离,对于共和党的某些主张则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最明显的是他在大选前夕签署的社会福利改革法案。美国的社会福利负担越背越重,两党都主张要改革,争执的焦点在于如何改。克林顿这次签署的法案实际上最初是共和党提出来的。要改革这个自罗斯福总统以来一直沿袭至今的社会福利制度,不能不说是个大动作。克林顿出于大选需要虽然签署了这个法案,在大选之后势必要作修改。这也是克林顿第二个任期内的一个难题。其他在诸如平衡财政预算等问题上也是如此。
当然,克林顿获得连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美国这次经济复苏已持续69个月。目前,经济增长适度,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生产率有所提高,财政赤字不断减少。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状况至少可以延续到明年。虽然这不完全是克林顿政府的功劳,而是与多年来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和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有关,但克林顿毕竟在美国历史上首次将经济安全列为政府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四年前他上台伊始就提出了以削减财政赤字为中心的“振兴经济计划”。一年来,克林顿在经济上也没有出现大的失误。因此,尽管社会问题、种族冲突接连不断,共和党方面也不时揭出克林顿政府的种种丑闻,克林顿还是能够如愿蝉联总统。
今年美国在外交上的突出特点是以更加强硬的姿态推行霸权主义,出台了一系列单边取向的举措。其结果,有的因触犯众怒而遭到抵制;有的因无人响应而使自己处境孤立。
3月,美国推出进一步封锁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声称要制裁同古巴保持经贸关系的外国公司。加拿大、欧盟和拉美国家对这项法案群起反对,并表示要在法律和贸易方面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8月,美国又以打击国际恐怖活动为由通过“达马托法”,声称要对同伊朗、利比亚有经济贸易关系的外国公司实行“连锁制裁”。这项法案同样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9月初,对伊拉克进行的导弹袭击也基本上只是美国一家单干。11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加利连任秘书长问题进行表决时,美国投了唯一的反对票。今年美国提出的组建“非洲危机反应部队”的建议,因无人响应而胎死腹中。至于美国以恐怖主义和人权为借口对苏丹和尼日利亚进行的制裁,几乎所有欧洲和英联邦国家都不予理睬。这些现象说明,在当今世界,美国要大搞强权政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是要碰壁的,是行不通的。
美国外交上的这种强硬政策也表现在它同其他大国的关系中。今年,美欧摩擦不断。除了在“赫—伯法”、“达马托法”和联合国秘书长人选问题上美国遭到欧洲一致抵制之外,在北约改革问题上双方也发生了深刻分歧。美国只是希望北约改革在保持美国领导权的同时,让欧洲分担更多的防务责任;而欧洲则要求北约改革更多地体现“欧洲特性”,加强北约“欧洲支柱”的建设。今年法国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下属的南欧司令应由欧洲人担任,但是却遭到美国的断然拒绝。上月初西欧联盟的一份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把地中海当作是通向中东和海湾地区的跳板”。种种迹象表明,美欧之间围绕争夺北约主导权的斗争还会加剧。此外,在中东和谈问题上,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出马,一年之内三访中东,表明法国不满美国独揽阿以调停,力求加大干预中东和平进程的力度。
今年是冷战后美俄关系最为冷淡的一年。双方核裁军谈判事实上已经搁浅。美俄在中东和谈、海湾危机等问题上争吵加剧。美国还力图在俄国与其他独联体国家之间打进楔子,以削弱俄的势力。特别是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双方已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今年美日关系的特点是经济矛盾有所淡化,而美日防务合作加强。双方签署《美日安保联合宣言》后,初露端倪的日本新防卫态势引起亚洲国家的普遍关注。
中美关系今年上半年尚处在起伏不定的状态。从下半年开始,双方高层互访和接触增加,两国关系出现了逐步改善的势头。尤其是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不久前在马尼拉的会晤,在中美关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辩论,发展中美关系正成为美国两党及大部分人士的共识。中美关系面临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良好机遇。
种种情况表明,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处在深刻而复杂的变动之中,多极化的趋势继续增强。尽管美国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时移势易,它已不能主宰世界,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美国声称要在世界上起“领导作用”但却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此间有的舆论指出,“美国不知道或者并未意识到它的价值观在世界上已不占优势”。
应该看到,今年美国在外交上的举措与大选有一定的关系。大选之年,美国执政当局需要在外交上显示强硬姿态,为了赢得大选,往往注重“短期效果”。正是因为如此,最近有的报纸已经指出,大选之后克林顿政府将对外交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本报华盛顿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波德法三国外长在华沙会晤
本报华沙12月19日电记者朱富贤报道:第六次波兰—德国—法国(所谓“魏玛三国集团”)外长年会今天在这里举行。三国外长就加强三国间睦邻合作关系、参与构筑新欧洲安全机制和未来欧盟改革等问题举行了会谈。
德国外长金克尔和法国外长德沙雷特认为,波兰很可能成为“第一批”加入北约,然后加入欧盟的国家。德国和法国支持波兰这一愿望。他们说,北约和欧盟扩展计划将按原来的步骤进行。
三国外长认为,在此期间有关国家之间可以采取多种合作方式。他们建议,可以考虑定期举行欧盟成员国和其联系国会议,旨在讨论接纳中欧国家等实质性问题。
他们指出,北约东扩应该与构筑新欧洲安全机制,包括同俄罗斯发展合作关系“同步”进行。
金克尔指出,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俄罗斯并没有“否决权”,但也并不是表明,把俄排除在安全体系之外。
三国外长透露,明年将举行波、德、法三国国家首脑会议,就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第3版(国际)
专栏:

  日外相抵利马
本报东京12月20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日本外相池田行彦于日本时间(下同)今晨抵秘鲁首都利马。到达后,池田外相立即与秘鲁总统藤森就解决人质危机问题举行了会谈。双方对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用和平方式解决危机达成了一致意见。
据今天早晨被释放的日裔秘鲁人新井诚三透露,共有15名反政府武装分子参与了这次人质事件。反政府武装分子声称他们已在大使官邸庭院内埋设了地雷,并在窗户上安装了触摸式爆炸装置。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谴责恐怖事件
本报联合国12月19日电记者何洪泽、周德武报道:安理会今天就秘鲁首都利马发生的在日本大使官邸绑架各国外交官事件发表主席声明,对这一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
声明说,这一行为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攻击,是不能接受的。声明表示,安理会一贯坚决谴责在任何情况下的恐怖主义行为。安理会呼吁立即释放所有被扣作人质的官员和外交人员。


第3版(国际)
专栏:

  秘鲁人质事件多曲折僵持三天无突破
17日晚8时20分,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被“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一支特别行动队袭击占领。
日本大使官邸为二层砖木结构小楼,楼后有近400平方米的庭院,四周围墙高达3米,外加电铁丝网。当晚7时起,日本大使夫妇在官邸举行庆祝日本天皇诞辰招待会。秘鲁政府不少高级官员、社会名流、驻秘外交使节夫妇、旅秘日侨500多名来宾,应邀云集一堂。8时10分,秘鲁外长图特拉偕夫人来到招待会,农业部长穆尼亚特也随后而至。约8时20分,武装分子蒙面持枪,从官邸后院北墙炸开一洞,强行冲进,迅速制服了庭院内的安全保卫人员,并朝天开枪,大声勒令来宾趴在地上。约一小时后,武装分子把政府高级官员和外交使节集中在官邸二楼,把秘鲁来宾和日侨赶到底楼。
出事后,秘鲁警察战术特别行动队500多人把日本大使官邸团团围住,狙击枪手控制了制高点,各路口迅速被封锁。秘内政部长、警察总局局长也亲临现场。大批记者闻讯赶来,报道这一被称之为“世纪袭击”的事件,秘主要电视台24小时不中断跟踪报道。
出席招待会的来宾中,有国际红十字会驻秘代表米切尔·米宁。袭击分子通过国际红十字会代表和秘鲁外国记者协会主席向秘政府和警方频频传话,提出要求释放被判刑关押的“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领导人和其成员400多人、举行内外记者招待会等要求,遭拒绝后又提出请“人民卫士”和一神父出面调停,秘政府也未予接受。
经国际红十字会斡旋,在严密监视之下,人质所需药品、食品、饮水被送进了官邸。
至今近400人仍被扣为人质,其中有12名驻秘大使、4名临时代办、24名其他外交官和国际组织代表。秘政府部长、高级官员有25名,包括:最高法院院长、2名部长、2名副部长、4名前部长。总统办公厅主任、外事秘书也在人质名单之中。还有5名议员和秘外交部20多名官员也遭劫持。秘军警12名高级军官被扣,其中有总统和国会主席军事侍卫官、国家安全局局长、警察反恐怖局局长和情报局代局长。有些应邀者,如秘鲁工业协会主席、利马商会主席、私人企业家协会主席、副外长、国会外委会主席正在赴日本大使官邸途中,幸免遭险。事件发生后,秘一些政府部门近乎瘫痪,如外交部,包括外长在内的20多名司局级以上官员被扣。最高法院也停止办公。
“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专以突袭绑架为主要行动方式。今年2月,曾密谋武装袭击国会未遂。此次他们对日本大使官邸采取武力行动,是由名叫埃米希尔多·韦尔塔斯·洛艾萨司令领导的“奥斯卡·托雷斯”特别行动队干的。早在三个月前他们就悄悄租下了邻近日本大使官邸的一幢楼房。当晚8时,武装分子乘坐一辆偷窃来的并伪装成救护车的面包车,携带AKM自动步枪、手枪和手榴弹,把子弹藏在圣诞面包中,身穿橄榄色服装,肩背食品袋,来到预先租好的楼房内。20分钟后,他们开始了罪恶行动。
这次严重事件劫持人质之多,扣押高官要员之多,涉及国家之多,在国际上史无前例。
秘鲁传媒称,歹徒“劫持了秘鲁,劫持了国际社会”。事件发生后,一些国家派团来与秘政府配合营救自己的外交官,许多国家的记者纷纷涌来利马。特别是一些电视记者,大有安营扎寨之势,有的还租用了直升机,试图拍摄大使官邸内的情景。
这一震惊世界的人质事件已进入第三天,传闻很多。但就事件的解决而言,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本报利马12月20日专电)(附图片)
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位置(左)和平面(右)示意图 孙伟绘
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外景 (原载《东京新闻》)


第3版(国际)
专栏:

  人质事件最新动态
本报墨西哥城12月20日电记者张仓吉报道:今天上午,秘鲁警方根据政府的指示,切断了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的水电供应和电话线,电信局同时停止了危机事件发生后免费提供的移动电话服务在内的一切通信,防止恐怖分子与其在大使官邸外的同伙内外策应。对此,占领官邸的恐怖分子对天空开枪警告,并送出一份用西班牙语、日语和德语等五种文字书写的通告,威胁政府立即恢复水电和通信,否则一切责任将由政府来承担。


第3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会见刘华秋
本报华盛顿12月19日电记者李云飞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19日上午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中国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双方就中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谈。
刘华秋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对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的问候。克林顿和戈尔请刘华秋转达他们对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的问候。
克林顿说,他认为美中保持高层会晤是十分重要的,他期待着明、后两年与江泽民主席相互实现国事访问。他说,戈尔副总统也将于明年早些时候对中国进行访问,所有这些都是两国关系中的重大进展。他表示,美方将尽最大的努力加强两国关系的良好势头并采取积极措施增加两国领导人、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信任,以让全世界看到美中之间能够建立伙伴关系。他认为,美中两国之间建立伙伴关系符合全世界的利益,并表示对两国间存在的分歧,美方愿以建设性的和开诚布公的方式与中方进行对话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以减少两国关系中的摩擦。
戈尔说,他期待着明年早些时候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他表示相信,这次访问将有利于双方推进美中关系的发展。
刘华秋说,中美两国领导人经常进行直接对话和会晤,对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不久前,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在马尼拉的成功会晤,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中美两国保持健康、稳定的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助于缔造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和美好的21世纪。刘华秋说,当前,中美关系出现了改善的积极势头,并面临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良好机遇。这一局面来之不易,中美双方应共同珍惜和维护。对于两国间存在的问题,双方可通过平等磋商,寻求解决办法,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同存异。刘华秋表示,中国领导人欢迎戈尔副总统明年早些时候应李鹏总理的邀请访华。
会见时在座的有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代理助理伯杰、白宫办公厅主任帕内塔、美国驻中国大使尚慕杰、中国驻美国大使李道豫、外交部部长助理杨洁篪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