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如既往为教育事业献计献策
民盟中央举行教育座谈会
本报北京12月16日讯记者毕全忠报道: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教育座谈会于12月14日至16日在京举行。这是民盟中央上个月调整领导班子后举行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名誉主席费孝通在座谈会上致词说,领导班子换了人,但民盟重视教育的传统没有变,仍将一如既往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出主意、想办法、办好事。
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十位民盟教育界人士及民盟中央机构的负责人出席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主要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应邀在会上介绍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名誉主席钱伟长作了这次座谈会的主旨讲话。他就改革高校管理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革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等问题发表了具体的意见。
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在讲话中说,民盟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政议政,继续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多做贡献。民盟中央副主席冯之浚、吴修平、厉以宁出席了座谈会。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刘延东、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天保到会祝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院士科技系列报告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由中国科协等11家单位共同举办的院士科技系列报告会12月13日在中国科技会堂报告厅举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走上讲坛,为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机关及驻京部队的数百名司局级以上干部,作了题为《中国的能源问题和出路》的科技报告。
今年3月以来,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会同有关部委和一些省市举办了“百名院士百场科技系列报告活动”,听众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到目前为止,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已陆续有124位院士作了近200场报告,听众累计达10万人次。中组部、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委等11家单位共同商定,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到春节前,联合在北京举办6场报告会,请几位著名专家作关于能源、信息技术、新材料、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报告,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发展趋势。
(周松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加拿大捐助中国文物保护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六日电(记者周笑雪)展示文物保护成果的中国加拿大展厅今天下午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开幕,这个永久性展厅是加拿大保护中国文物基金会实施的第一个捐助中国文物保护的项目。该基金会此次向中国历史博物馆捐助了三十五万加元,用于开设展厅、购买文物保护设备和培训文物保护科技人员。这是该基金会总投资一百万加元的中国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其他几个项目尚在商谈之中。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国妇幼先进单位和个人受表彰
本报讯记者艾笑报道:一百五十三个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单位和一千九百七十八名先进工作者,十二月十三日下午在京受到卫生部的表彰。
这些单位和个人,是经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推荐产生的。他们来自各级妇幼卫生和教学、科研机构,分别从事妇幼卫生的教学、科研、管理及各种专业技术工作。其中,来自市(地)和县、乡、村级基层单位和个人占百分之八十点八。据悉,我国目前有爱婴医院四千七百三十所,居全球之首。在覆盖三百零五个贫困县、一点二亿人口妇幼卫生合作项目中,改善了贫困地区妇幼健康状况,支持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环球》出版发行两百期
本报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大型月刊《环球》杂志日前出版发行第二百期。《环球》杂志诞生于一九八○年五月,是我国最早的全面介绍外部世界的综合性文化月刊。为纪念和回顾《环球》出版发行两百期所走过的历程,《缤纷世界——环球两百期文萃》一书也开始发行。(廖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五十五名大学生获住友奖学金
本报讯记者王娜梅报道: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日前决定,从今年起向亚洲国家部分大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十一所大学的五十五名学生每人每年获得两百美金的奖学金,持续发放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下午,在北京国贸大厦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北京事务所举行了首次奖学金颁发仪式。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智慧的聚焦
——记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高伯龙教授
李新彦刘程贾西平
激光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激光视盘、激光手术等。然而激光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在航天、军事等高科技领域,性能尖端的激光器一直是科学家们苦苦求索的目标,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项耀眼的研究成果,而且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今年4月4日晚,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军事博物馆,观看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十周年成果展览。在国防科技展厅,激光技术展示格外引人注目,一束束神奇的光束,正向人们显示着科学的魅力。江主席仔细地看着、听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是两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全内腔绿光氦氖激光器”和“环形激光器”,目前在国外只有美、德等少数国家能够研制和生产。它的主要完成者,就是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
“要干,就干世界性难题”
50年代初,高伯龙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一名高材生。面对刚刚获得新生、百废待兴的祖国,他立志要当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强盛贡献出自己的毕生才华。
1954年,高伯龙被选调到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物理教研室。
60年代初,美国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和第一台氦氖红光激光器,引发了世界光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把激光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设想,更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并纷纷开始进行“环形激光器”的研制工作。然而,专家们没有料到,这项研制竟会如此之难,其中的关键技术——基础工艺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1971年,在钱学森教授建议下,国防科技大学成立了激光研究实验室,高伯龙被调了进来。高伯龙想,搞激光研究,我们在理论上不比外国人逊色,但是,由于我国整体工业发展水平较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跻身世界前列。困难往往也会带来机遇。为人所不敢为,是高伯龙的性格。他说:“不干就可能给国家留下空白,要干,就干这个世界性难题。”
“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干出中国的环形激光器!”
环形激光器研制工作在国内几经沉浮。从60年代开始,全国曾有多家单位投入力量开展研制,但先后由于工艺技术过不了关,精度难以达到要求被迫中止。而高伯龙主持的国防科技大学激光研究室,历尽磨难坚持搞了下来。他说:“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干出中国的环形激光器!”高伯龙把实验室变成了“生产车间”,他放弃对国内现有工艺的依赖,自己潜心搞起基础工艺研究来。
为了解决环形激光器“头号”关键技术——多层介质膜的检测问题,高伯龙凭借其高屋建瓴的理论功底,经过几年摸索,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激光高精度全程测量设备——DF“透反仪”。直到目前,它仍是激光检测的主要仪器。
1984年初,高伯龙带领科技人员制成了改进的某型环形激光器实验室样机,这一成果解决了大量理论和技术工艺问题,为进一步研制、生产环形激光器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条件。
一些人觉得该松口气了,高伯龙却不然。他根据现有的工艺技术水平,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工程化的某型环形激光器的新设想。这当时在国外尚无先例,只能靠自己探索。
又是反复实验、反复失败。高伯龙组织科研人员在镀膜理论、改造镀膜机、监控、检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反射膜技术上始终没有突破。一个时期内,他曾尝试在理论和技术上作些让步,这一转变,虽然降低了镀膜的要求,在工程化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一些重要性能仍达不到要求。
研制工作再度陷入困境。1993年初,有关方面要求国防科技大学按合同限期交上合格产品。
为了按时交上产品,高伯龙每天在实验室工作的时间平均达到15个小时。老伴把饭送到实验室,他却大发脾气,埋怨老伴打断了他的思路,老伴委屈地说:“跟你几十年,一天尽给你热饭。冷了热、热了冷。以后再也不给你送饭了。”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苦鏖战,终于修成正果。当新的镀膜片通过试验时,实验室所有的人欣喜若狂。
一种新型号环形激光器工程化样机,终于研制成功了,并于当年在北京通过了专家鉴定。在此期间,高伯龙还率领科技人员研制成功了全内腔绿光氦氖激光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这种制造技术的国家。
“缺这缺那,就是不能缺了志气”
我国与欧美的一些国家几乎是同时起步研制环形激光器,美国花费了上亿美元,我国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投入这方面的财力远远不能与之相比。
高伯龙对他的同事说:“我们是缺钱,但缺这缺那,就是不能缺了志气。”
创建之初,由于激光器检测要求严格,实验室要封闭,还要保持一定的洁净度。每年夏天来临时,人称“火炉”的长沙酷热难当,实验室成了密不透风甚至连风扇也不能使用的大“闷罐”。为了赶进度,高伯龙天天光着脊背,穿着短裤在里面通宵达旦地工作,时间久了,浑身长满痱子。
一天,一个外单位的同行来实验室找高伯龙,等了两个多小时不见人影,以为是有意避而不见。后来,当他看到浑身长满痱子的高伯龙从医院取药回来时,既感动又惊讶:“高教授,你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吗?”
制作增益管是早期激光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伯龙和科研人员跑遍了所有的玻璃厂,都不能满足这一工艺要求。他一咬牙,自己干!说着便带上被大家称为他的“一只手臂”和“工艺巧匠”的丁金星和一名工人师傅,自己动手吹制石英玻璃管。他们围着火炉一根接一根地吹,衣服湿透了,脑袋吹昏了,眼吹花了,却没离开炉前半步,终于吹出了标准的增益管。
高伯龙以他艰辛的付出摘取了激光技术领域的一项项成果,也赢得了祖国和人民的褒奖和嘉勉。他先后荣立两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两次被评为国家863计划先进个人。今年7月,68岁的高伯龙又获得解放军三总部授予的“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附图片)
高伯龙教授(左二)既搞科研,又教书育人。他培养的博士生如今都成了教学科研中的骨干。图为他与学生们在实验室研讨课题。 李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