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东平县有个“母羊总行”
贾传春张业民
1、2、4、8、16……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排列,而是山东省东平县推行“母羊总行”做法以来富户带贫户、滚动发展的致富方程。
小尾寒羊是鲁西南优质羊种,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等优点。饲养一只母羊,两年可达12只,每年可创收三四千元,是目前公认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理想项目。为了解决贫困户致富无门路、养羊缺资金的问题,这个县立足实际,大胆探索,总结、推广了“母羊总行”的做法。他们采取类似银行那样的组织形式,在有羊户和需羊户之间进行协调,由供羊户向贷羊户提供母羊,产羔后对半分配幼羊,供羊户将所得的幼羊再提供给其他贷羊户,如此滚动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贷羊户也成为供羊户,形成了先富帮后富、富户带贫户、一户带多户的良性循环,小尾寒羊的饲养总量迅速增长。
为了把“母羊总行”这一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组织形式规范化,他们还成立了董事会,制定了章程,规范了“存贷”方式、信用奖惩等细则,并由董事会提供饲养、防疫等技术服务,使“母羊总行”不断发展壮大,帮助越来越多的群众脱贫致富。通过“母羊总行”这一组织形式,这个县已形成小尾寒羊专业乡镇4个,专业村40个,专业户1500多个,其中20只以上的饲养大户450多个,全县小尾寒羊存量达18万只。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农民相邀赶大集录像厅里学科技
眼下,平乡农民有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初一初六赶大集,录像厅里学科技。庄稼汉进县城赶集,可以免费在录像厅学到既实用又鲜活的农业技术知识,这是最近发生在河北省平乡县的一桩新鲜事。
利用街头录像厅播放农业技术讲座,这是平乡县广播电视局局长齐振明听农民聊天后想出的新点子。一次,齐振明赶集时听到几个“白羊肚手巾”说:“俺大老远进城赶集想进录像厅看个好片子,可都是打打闹闹的玩艺儿,真没劲。”老齐脑门一拍突发奇想:录像厅里办讲座,农民赶集学科技。他跑省进京购进科技录像带,还带自己的“土记者”录制了一批对本地特色农业很有指导意义的片子,发放到各录像厅。如今平乡县城的五家大录像厅,中午的“固定节目”都是免费播放农业技术讲座,讲座内容有棉花、小麦等农作物的管理技术等。
11月11日中午,县城里的几家录像厅内又是爆满。三十多里外赶来的庞老黑在小店里吃了饭,嘴一抹就挤进了录像厅,他告诉记者说:“俺不识字,技术书看不懂,这讲座讲得就好比手把手教俺做活计。”几位已约好下个大集还来看录像的年轻农民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这阵子赶集看讲座,真的上了瘾!
(刘秀礼孙涛)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雷剑造福工程”的引力
本报记者刘裕国
中国雷剑(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共产党员蔡伟素是一位军队企业家,他从创业的那一年起,历经十个春秋的艰苦探索,创造出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新型扶贫方式,被称为“雷剑造福工程”。

蔡伟素曾于1990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又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
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他经常出入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和贫穷地区。作为一个从贫困中走过来的人,他最理解贫困的滋味;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军队企业家,他最懂得肩负的责任。他发誓,一定要利用自己企业刚刚积累起来的实力帮助贫困的人们摆脱贫困。
蔡伟素所在的企业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让利15%,把利润降低到5%的最低线,向一些贫困地区提供产品。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向太行山、大别山等老区和西藏地区提供军转民服装产品14万多套。
“宁愿自己吃点亏,也要让老区人民少吃苦”,蔡伟素抱定这个想法,不断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产品输入,乡村推销点纷纷出现,他们企业的产品在老少边穷地区成了抢手货,人们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买到优质、耐用的服装,一些农民成了掌握万元资产的推销商。

正当许多人为此喜笑颜开的时候,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让蔡伟素皱起眉头。
湖北一家县办皮服厂,因为缺乏资金和材料快停产了。厂长亲自到成都向蔡伟素要求联营,请求先付给20万元的皮革材料,等加工销售后再付款。蔡伟素答应了。谁知这个厂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生产的产品质量差,卖不出去,无力偿还蔡伟素的原材料款。蔡伟素索性再投一批材料,然后亲自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该厂,传技术、搞管理,整整干了一个多月,才使厂子取得效益,不久便收回投资。
蔡伟素从中意识到,用“输血”的方式进行扶贫,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带有很大的风险性。扶贫济困,应该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瞄准共同富裕的目标,如果自己的企业拖垮了,拿什么再帮助别人呢?于是,蔡伟素扶贫济困变“输血”为“造血”,把投入重点放在开发资源,输入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上。
1994年,雷剑集团研制的一种竹凉席准备投入生产,装备部队。蔡伟素立刻想到,这可以给贫困地区的农民兄弟提供致富的机会。在经济落后的四川中江县,蔡伟素选定一个竹编厂搞联营,投入资金让他们添置机器设备,并派人指导生产,以这个竹编厂为中心,发动全乡农民走竹编致富之路。
不久,全乡农民都被发动起来。他们从卖竹片,发展到卖竹帘,每斤竹子的价格,从7分上升为两元多。农民房前屋后千百年来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的竹子,一下子变成了摇钱树。仅仅一年时间,这个乡60%以上的农民年收入超过1000元。而过去几十年,最高时也只达到300元。
近十年来,蔡伟素和他的“雷剑造福工程”先后在太行山、井冈山、西藏拉萨、四川甘孜、阿坝和凉山等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联营厂29个,建立连锁店133个。输出资金累计达2000余万元,带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雷剑造福工程”不仅带动了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促使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河南省孟县有许多回族群众,养羊是他们世世代代的主要生产内容,但由于他们地处太行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对羊皮的开发和利用还十分原始。
1990年初,雷剑集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到孟县桑坡,找到一家乡办工厂作为合作伙伴,投资40万元,加工羊毛里子,并发动全镇农民动手搞生皮初加工,出售给联营厂进行精加工。许多农民担心自己加工的羊皮不合格,卖不掉,不敢放手去干。蔡伟素摸准了农民的这种心理,便先收购皮子,然后分发给各户加工,替农民承担风险。不到一年时间,周围的农民几乎户户都开办了生皮加工小作坊。
由“雷剑造福工程”启动的太行山皮毛联营厂,现已发展成为太行山区最大规模的皮毛加工生产基地,这个乡镇已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皮毛集散地之一。太行深处的农民也因此三户五户地组织起来,由当初低价出售羊皮发展到跨省收购皮毛进行深加工。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村级财务应认真清理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下乡调查,了解到目前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是清理村级财务。
集体积累资金、农民上交的提留款、村办企业收入等,数目相当可观。而我们这儿相当一部分村的财务管理极其混乱:有的村干部以权谋私,贪污挪用集体资金数目大;有的村家底不清,乱开支瞎补助过多;有的村集体债权长期无人清理,另一方面又东挪西借,债台高筑;有的村财会人员调换频繁,帐目却迟迟不予移交;有的村打着人民事业人民办的幌子,对群众乱摊派、乱集资。
许多农民反映,虽然乡镇经管站每年组织一次村级财务清理,但有些村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设置两本帐来对付清理;再者村与村之间相互清理,难免会使清理流于形式。因此,农民强烈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农村财务清理工作,把集体的家底弄清楚,管理好,用大家的钱为大家办事。
湖北省安陆市直言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茶陵县为农房撑起“保护伞”
本报讯1992年以来,湖南省茶陵县财政每年拿出27—30万元资金,为全县10万农户的房屋保险。五年里,全县累计已有3210余户农民获得了保险公司的赔偿金115.4万元。茶陵县是个老区县,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每次都会有不少农民的住房因灾受损或倒塌。该县农民感激地说:“是县财政为我们的住房撑起了保护伞。” (吕发祥)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泸州市纳溪区连续17年粮食丰收
本报讯据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农委提供的数据,今年全区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产近7500吨,增长3.7%,连续17年粮食丰收。近几年来,该区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高产稳产田水稻增加5000多亩,玉米增加2300亩。财政、农行系统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确保了资金、化肥、种子、农药、农膜及时到位。
(张怀友罗立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成立
本报讯经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批准,民政部备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简称中国农业记协)日前正式成立。
中国农业记协的宗旨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农业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方向,加强农业新闻和宣传队伍的建设,推进新闻改革,开展国际交流。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为名誉会长,农业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徐静为会长。
(晓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重新认识农业、农民和农村
——对山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上)
本报记者姚力文
不久前,我曾去山东省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金乡、泗水和莘县、聊城、茌平等县参观和考察。这些县的城乡经济状况,各有千秋,近几年都有较大的发展,他们的共同点是:
(一)单一的粮棉型结构的落后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多种经营的开展,农业的综合开发,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林、牧、渔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开始呈现出程度不同的大流通、大农业格局。从总体上看,农民在开始充当大流通、大农业的主角。
(二)涌现出一批加工能力大、辐射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与此同时,以某一个拳头产品为主导,实行区域种植、专业生产、集约经营的专业村、专业户一批批出现,呈现出一乡多品、一村一品(或几品)、百业兴旺、百花竞放的发展趋势。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比如,莘县燕店的洋香瓜,两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过亿元的规模;茌平有一个养牛大户,今年1—10月已出栏300多头,年底可出栏400头。
(三)成绩很大,潜力也很大。一个是市场的潜力。这里的一村一品、一乡多品、农业兴旺的局面刚刚出现,就出现了许多新产品,丰富了市场,增大了市场的辐射力,甚至会开辟新的市场。另一个是体制方面的潜力,现在好多方面都还没有理顺。目前农民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中介服务组织。一旦有了这样的组织,就会大大增强农业的竞争力,也可以大大提高专业生产能力和社会化服务的水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这方面还很薄弱。
对农业、农民、农村的再认识
一是要正确认识农业的地位和巨大的潜力。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自身也可以发展为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的强大产业。市场化的农业可以成为某一区域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甚至主导产业。农业比较效益低,是弱质产业,指的是狭隘的粮棉结构的种植业,受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和损伤的自给农业。但是,市场化农业、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生态农业,则是投资效益高、资金回报率高,既富民又富乡、富县、富国的高效产业。金乡县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金乡有59万人口,三年前还是“吃饭财政”,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频繁,干部不安心,社会不稳定。从1993年起,他们提出并实施了农贸带动战略,千方百计地搞活农副产品的流通,有效地组织农贸市场、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着力帮助农民培育名优产品来开拓市场,来发展市场农业。三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工农业总值等都翻了一番还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800多元上升到1995年的1800多元,财政收入从2700万元增加到1.1亿元,由赤字财政变成了节余财政;工农业总值从17.7亿元发展到40.6亿元(1990年不变价)。可见,他们实施农贸带动战略的能量巨大。一旦农民进入市场,农业发展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二是要正确认识农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据1994年统计: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74%。这表明,在改革开放十几年后的今天,以至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民众多依然是我国的第一国情。在中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就谈不上全国的富裕。亿万农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或者说是主要支撑力量;农民的实力和生活水平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得再好,还不能说明中国社会发展的水平。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主要得看农民的状况。如果不抱偏见的话,客观地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态势,正是获得巨大进展的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壮大,支撑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方面。必须看到,农民确实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在实现“两个转变”的重大战略转折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动8.5亿农民的积极性,依然是农村工作的关键环节。
三是无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要解决好正确对待农民的问题。目前一些地方、部门,强调自身利益,弱化服务功能,与农民争利,甚至坑农吃农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非常错误的。在正确对待农民问题上,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要端正政府行为,引导、帮助农民,走自我服务、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路子。金乡、茌平、莘县的同志选择了这个上策。第二,要理解农民和相信农民,尊重群众的利益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蕴藏在亿万农民群众中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巨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事实一再证明,一旦有了较好的环境,农民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在发展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是出人意料的。比如,金乡县于庄村的党支部书记,今年30多岁,开始当大队会计,现在对全国芹菜市场信息相当熟悉,当上了正在兴起的以优质芹菜为拳头产品的鲁西蔬菜批发市场的主要负责人,引导农民发展芹菜,在很短的时间内带富了一个村。这个村1992年的人均收入是800多元,去年已达2600元,今年有把握实现人均收入4000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无论是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是靠发展乡镇工业实现农村工业化,都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所以说,中国农民身上确实蕴藏着发展商品经济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
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金乡、莘县等地的实践证明,做好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区实际结合的文章非常重要。有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路子,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尽快走出“农业大县,吃饭财政”的困境是完全可能的。
同时,这些地方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城乡经济发展趋势,展示出欠发达地区农业县发展的美好前景:在若干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鲁西、鲁西南的农业县,有可能走出一条既不同于温州,也不同于苏南、胶东的发展路子,开拓出一种新的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路子来。可作这样一个设想和预期:选择农贸带动战略,以拓宽流通渠道为“牛鼻子”,从发展多种经营起步,以高科技为支撑点,依托生态农业的发展,走绿色工业化之路。这个思路包括以下内涵: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进一步充实、发展和健全以农民为主角的大流通、大农业格局;着眼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对农村生态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在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选择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生物制药、食品等绿色工业为主导产业,推进和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在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建设富裕、文明、民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王新江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闯市场切勿赶浪头
梁朝斌
最近,笔者到农村采访,听到一些农民抱怨:市场就像7月的天气,说变就变,今天葱贵,明天蒜贵,真难以捉摸!的确,一些地方曾经出现的海椒、桔梗烂市,生姜、蒜薹卖不出去,茧价下跌等,都说明市场的多变。面对这些现象,一些农民盲目改变生产策略,有的毁桑林,有的铲姜园,结果又造成新的损失。具有种植生姜传统的四川省梓潼县白云镇,前几年大部分村户户都种植生姜,多者四五亩,最少的也有半亩,到去年价格降到每公斤5角,半数以上的姜农立即改变了经营方向,全镇生姜种植面积锐减。没有料到,到今年春节后,冲出低谷的姜价又扶摇直上,嫩姜每公斤7元居高不下,老姜达13元以上。一些姜农想种也来不及,只得望姜兴叹。
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进入市场就要有风险意识。瞅准了时机,瞄准了方向,就可能化险为夷,把风险变成机遇。如果没有把准市场脉搏,风险就可能成为危险,往往碰得头破血流,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变幻莫测的市场带给我们一条重要教训:不要盲目赶浪头。不论行情怎样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越是价格下跌的时候,越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简单地把市场价格一时的波动当作调整生产结构的依据。价格上扬时要抓住机遇,充分销售自己的产品;价格下跌时要稳住阵脚,扩大销售渠道,转化增值,减少损失,迎接新一轮热销高潮。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湖北省郧县邮电局和南化塘镇共同投资100余万元,为该镇安装了512门程控电话交换机。瞧,这位曾经为中原突围抬过担架的85岁高龄的卢金学老人正在家里与远方亲人通话。
姜天顺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河南省滑县留固镇引导群众从事投入产出比高的大葱种植,今年全镇共种植大葱1.2万亩,远销辽宁、内蒙古、陕西等地,日成交30万公斤。图为活跃的大葱交易市场一角。王子瑞 刘永先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