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与商榷

  关于企业素质培育工程的探索和研究
徐文荣
内容提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原理,事物的发展,主要在于内因而不是外因。企业要着眼于内部,苦练内功,强化整体素质培育,步入良性循环,因而要探索企业素质培育工程。这是企业的内在需要,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企业素质培育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是:企业素质培育首要的是培育人,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员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其素质水平;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适应于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整体上合理配置资源,以便增收节支,减少成本,增加利润,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创建企业文化,树立现代企业发展意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科学文化含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怎样保证企业“长治久安”,乃至不断壮大、发展呢?我国乡镇企业横店集团创立之后,就思考了这个严峻的问题,从“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的原则出发,进行企业管理的探索与创新,逐步形成了增强企业生机和活力的一种思想方法,即企业素质培育工程。十多年来,该企业由小到大,持续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近年来,该企业探索的企业素质培育工程引起了企业界、理论界的关注。现把此工程略作理论揭示,以供借鉴、探讨,集思广益,使其更为完善、更为科学。
企业素质培育工程的思路与内涵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人们不难看到,在国内外市场环境下,有的企业发展壮大了,有的企业生存困难,甚至有的濒临破产,有的纯粹消亡。这种情况有许多复杂的社会原因,而其关键是企业能否经得起市场竞争的考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一个重要原理,事物的发展,主要地不是由于外因而由于内因。诚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01—302页)这就是探索企业素质培育工程的根据,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企业是经济组织,自然也是社会的细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运行实体,它自身有一套生存机制和运行规律。社会的客观环境、宏观经济政策、法规、法律、文化等诸多外部环境因素时刻都对企业发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其综合体现为千变万化的市场对企业的冲击。企业是以一个有机整体在强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那么,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呢?这是任何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出发,企业面对市场环境,只有首先着眼于企业内部,苦练内功,强化素质培育,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步入良性循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强有力的地位。所谓企业素质培育工程,就是在认真研究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组织原理,通过促进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人、财、物等方面的整体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使用,以增强企业生机与活力的思想方法系统。这是一种企业组织内的自我养护机制,以达到企业内部自强不息的目标,能够应付严峻的市场竞争,适应市场的变化,立于不败之地,故横店集团也通俗称企业素质培育工程为“企业养生法”。
企业素质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一培育企业内部要素。人、财、物、管理、信息、文化等诸多要素或资源,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系统的观点看,企业内部要素在其相互作用过程中相互联系,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有机整体。对此,企业素质培育工程,一方面要使各要素的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使诸要素融会整体,协调良好,产生了整体效益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为增强企业生机和活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育企业运行机制。按照企业组织结构原理,企业是由众多部门、环节、及其相关职能构成的有机整体。企业的结构决定其功能。结构合理,其功能必然良好,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内部要素的生产力。因此,企业要通过转化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协调内部关系,使企业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合理和科学,使其运转高效率、高质量,从而增强企业适应和提高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
三培育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企业单位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使其有强大的凝聚力,逐步形成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的企业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工作,大力培育企业文明,优质服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无形资产含量。
企业素质培育工程的建设和意义
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并非天生的、自发的,要通过艰苦不懈的精心培育才可能实现的。企业素质培育首要是培育人,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水平。今天,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本,或者说,人才是企业的战略资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以雄厚资本、先进设备等有形资本为基础,但更应以人为本来支撑。尤其我国乡镇企业的人才、知识先天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加强人才培育和建设,对其生存、发展、壮大更是一个重要条件,是再次创业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培育的具体方法因各企业而异,发展时期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多年来,横店集团坚持人才引进,比较快地形成了较好的人才资源优势,为实现经济发展打下较好的智力基础。近年来引进与自培并举,送员工到重点大学代培,又兴办了技术学校、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培训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把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普通工人,作为培育对象,进行分类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的谋略和应变能力,同时,建立起了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和激励个人成长的机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第63页)大量事实表明,人才是最可贵的财富,有了人才,人世间的财富都可以创造出来,因而人才资本建设的回报将是明显的。
依靠科技进步,是企业腾飞的必由之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应是技术创新主体,必须精心吸收现代科技资源,不断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尤其要向高科技要效益,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可以肯定,加强科技资源培育是实现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关键所在。事实证明,真正理解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就舍得投入。横店集团与国内的众多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比较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积极引进科技资源。同时,兴办科技研究机构,开发新技术产品。当然,没有先进的管理方法把科技引入生产过程中去,它是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因此,作为企业不仅要从事技术研究与开发,而且也要高度重视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研究与运用,促进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好的经济效益。以此出发,横店集团于1995年创办了社团经济研究院,把加强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研究也作为企业科技资源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企业办科研机构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学技术开发体系,迈向企业新型科技体制的重大步骤,以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企业还是一个生产经营实体,财物资源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从探索的经验来看,其主要目标是,财物资源结构合理配置,以实现其合理增值,即增收节支,减少成本,增加利润,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但其制约因素众多,而经营管理是一个关键因素。目前,一些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成本居高不下,经营管理粗放,“跑、冒、滴、漏”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要在推进企业改革中强化管理,加快转换机制。多年来,横店集团重视调整经济结构以及重视成本管理、资本经营管理、物资设备管理等基础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作为集团企业实行了统一资金调度,加快资金周转,同时通过产业改制、重组,盘活存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力求布局合理,提高生产集中和专业化协作程度,逐步形成集团优势,产生比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目前,横店企业已从一个规模不大的丝厂发展成一个规模庞大、实力较强的生产磁性材料、化成箔、扬声器、医药中间体等产品的综合性大型集团企业。事实上,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若干科学有效的经济资源培育方法。像邯钢通过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坚持“三改一加强”为核心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坚持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邯钢为我们创造的这个经验,正是财物资源培育系统的核心思想。
一些经营较好的企业都把文化资源作为企业的基本资源,在经营实践中创造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实践证明,这既有利于企业创造物质文明,又有利于建设精神文明,培育高素质的人。多年来,横店集团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资力度,进行文化、精神、道德、纪律等方面的培育与建设,寓教育于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大力培育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及其产品的文化品位,树立现代企业发展意识,形成了拼搏向上的横店精神,以及“以人为本,资本经营,市场导向,管理创新,法制护航,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全体员工团结一致为实现“共创、共富、共享、共进”的目标而奋斗。从目前一些企业的实践来看,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设施、产品、企业制度和人的素质培养等方面。这就是说,企业文化体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包含巨大的经济价值。从整体上建设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及其员工的整体素质,就会产生整体效益,实现物质文明效益和精神文明效益的内在统一。
综上所述,不仅横店集团在探索企业素质培育工程,而且许多企业都在探索企业素质培育工程。要做好企业素质培育工程,不是采用一种模式能做好的,其关键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情,根据各个企业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企业素质培育,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加以落实实施。可以断言,通过企业素质培育,苦练内功,强化科学管理,必将大大提高我国企业及其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活动能量,培养起企业的造血功能,形成其生存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由此可以断言,企业素质培育工程对于建立中国企业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把两个转变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内涵发展、集约化经营之路,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两个根本转变
——全国《资本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马志光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9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与会代表97人,提交论文70余篇。会长宋涛作了题为《运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生产理论指导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商品生产》的学术报告。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并着重讨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原理、实现转变的关键和加速转变的对策。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和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与会代表对粗放型与集约型和内含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与不同点,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的提出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要分组、分层次进行界定;有的主张以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依据,把粗放型与集约型辩证地联系起来,不能片面地绝对地理解等等。
关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与会代表认为,一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没有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的提高,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有代表认为,要实现两个转变,必须使企业以经营动机的长期化取代短期行为;还有代表从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环境、保护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出发,来论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发展水平低、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等情况出发,提出要大力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和利用资源,加强生态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会代表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同步进行,这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和条件,搞好国有企业又是经济体制转变的中心环节,只有国有企业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机制,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于促进两个转变的具体措施,与会代表分别从体制选择、企业机制、科技进步、资本增值、产业结构、规模经济、劳动就业、经济动力结构、土地使用效率、科技管理、农业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对策性意见。
与会代表认为,要实现两个转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也就是说,要树立经济持续增长的观念、产业结构优化的观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质量与效益并重的观念,强化市场意识。有的代表指出,规模效益、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是集约型增长方式三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要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与会学者还从不同角度,就实现两个转变的措施,提出了一些对实际工作部门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具体建议。
除两个转变这个中心议题之外,与会学者还分别对《资本论》中一些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重要理论问题,如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价值理论、价值决定理论以及生产力、地租、工资、物价、通货膨胀、经济效益等理论,结合两个转变的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对研究会今后的研究任务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当前我国面临着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任务,经济理论工作者一定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定不移地研究和运用《资本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及其运动规律,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理论上和对策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以《资本论》为指导,研究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问题;如何促进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问题;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总量平衡问题;如何坚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促进生产发展问题;以及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特征、新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综观经济学》简评
崔杰
魏双凤所著的《综观经济学》一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中、英文合订本形式出版,这是作者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撰写而成的。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前有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即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经济学”或称“微观经济学”,后有凯恩斯的“政府财政金融干预经济学”,即“宏观经济学”。这两种经济学理论对社会经济发展均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之也都出现了明显的负效应。前者造成1929年到1933年西方国家无政府状态的经济大危机;后者在二战后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曾盛行一时,以其指导国民经济运行,但后来西方国家又出现了通货膨胀、失业、经济衰退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把经济现象主观地划分为宏观及微观层次,孤立地进行研究和采取措施“调控”,必然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作者认为,经济问题是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联的,有时很难截然划分宏观、微观,宏观和微观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在研究处理经济问题时,强调宏观经济而忽视微观经济固然不对,而强调微观经济忽视宏观经济也是不对的。要全面、综合地看问题,把宏观与微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产生了综观经济学。综观经济学提出经济学既要从纵向方面去研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又要从横向方面去研究客观事物自然的、技术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诸因素的相互结合,从中找出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其核心与目的是提高综观经济效益。
综观经济学是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全面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对客观经济现象进行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研究。它试图为人们提供一种崭新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公平与效益等矛盾,长期困扰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综观经济学为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如何理解实践唯物主义
崔自铎在《坚持实践唯物主义推进新的思想解放》一文中指出:历史经验和现实生活都告诉我们,能否真正坚持实践唯物主义,按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要求办事,不只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命运,还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的命运。实践唯物主义就是以实践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基本思想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实践唯物主义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哲学。就是说,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同辩证唯物主义相对立、不相容或无关的另一种哲学,它就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它不论从其理论来源,从其发展动力,从其目标看,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实践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特征的,特别是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为特征的唯物主义哲学。它要求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同时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检验理论,推进理论发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水平,创造性地实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机统一。
实践唯物主义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唯物主义哲学。由于实践的主体最主要的是人民群众,所以,实践唯物主义的主体,就是人民群众。由此出发,这一唯物主义哲学必然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作为根本宗旨。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与历史上的传统哲学和当代其他哲学派别相隔绝的,而是对它们的批判继承或批判吸取。从这一视角观察问题,我们看到,实践唯物主义正是对于世界哲学史上的、特别是当代哲学的两大哲学思潮或派别——哲学上的科学主义与哲学上的人文主义的批判继承。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既不像科学主义哲学那样强调科学而排斥人;又不像人文主义哲学那样,由于强调人而排斥哲学,而是在其哲学内涵中,既包容了科学的人文精神,又包容了人类的科学精神,同时,又在实践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可见,实践唯物主义或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乃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哲学。
(摘自《理论前沿》1996年第9期)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郑培民
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路线。这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仍要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
1.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仍然要坚持党的宗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但市场经济要求在经济生活中等价交换,按劳付酬。领导干部要认识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而也是共产党员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要做到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由于市场本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意识,如果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带入党内和社会政治生活之中,那么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在市场经济面前产生拜金主义,拿权力作交易,坠入腐败的深渊,这完全违背党的宗旨。当然,领导干部要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的义利统一观。所以,也要克服另一种倾向,即忽视市场经济价值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按市场价值规律办事,甚至不尊重企业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最终也是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实上,面对市场经济,有的党员干部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淡漠了,有的甚至完全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立场。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方面要牢固建立起共产主义的价值观,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另一方面,要掌握和运用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最终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2.努力探索保障群众基本权益的手段和方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3页)围绕这个根本决策所作出的一系列其他决策都是服务于为人民谋利益这个总目标的。因此,党的群众路线仍然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但是,在新形势下,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出现一系列的新情况,要求领导干部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方式上,要从实际出发,把握住新时期的群众路线的工作重点,开创性地做好群众工作。这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与发展群众路线,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近年来,由于改革深化和其他各种原因,有些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生产经营困难,影响到部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对此,各级领导干部首先必须认识到,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讲,改革是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长远利益的,是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得到最大的利益。十几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也要十分重视部分企业职工面临的困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妥善解决好群众生活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问题。面对这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努力探索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手段和方法。如运用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切实征收个人所得税等办法,解决社会各群体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悬殊问题;采取行政手段,加强对待业、失业群体的培训和教育,实施“再就业工程”;采取经济等手段和有关政策,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及其利益分配差距的问题。同时,要时刻注意群众的要求和情绪,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3.要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当前,在工作实践中,有的地方、部门领导干部,片面强调对党负责,忽视对人民群众负责,甚至损害人民的利益。主要表现,有些领导干部在执行上级组织交给的任务时,不调查研究,不倾听群众的呼声,不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而是搞简单的命令主义、形式主义。本来是上级交办的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结果却由于方式方法简单,人民群众并不满意。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着另一种倾向,就是片面强调对群众负责,而无视上级机关的要求,甚至违背党的方针、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上述两种倾向本质上既对党不负责,也对人民不负责。对此,领导干部务必引起重视。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4—1095页)因此,我们要真正把维护人民群众整体利益作为全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处理好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关系,使二者真正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在任何工作中,才会切实做到坚持群众路线。
4.坚持党的领导,带领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前进。党的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方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但是,在工作实践中,对立起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领导干部片面强调自己是“领导者”,不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地位。表现之一,有的领导干部不相信和依靠群众的智慧,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生事物,不作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不注意保护群众积极性,轻率地加以否决。表现之二,有的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不注意调查和了解群众的意见,不积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新问题等。在工作实践中还有另一种倾向,有的领导干部片面强调自己是“公仆”,而放弃了自己作为“领导者”的职责,在各种矛盾斗争中成为群众所称的“和事佬”,对于部分群众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和行为,姑息迁就,忘记了自己教育、引导群众的责任等。上述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党的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但都受党和人民的委托,团结、带领群众前进。对人民事业的领导过程,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领导”中体现“公仆”的角色,“公仆”中体现了“领导”角色,二者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关系。对此,毛泽东同志有一段精辟的论断,今天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指出:“在领导者和群众的关系问题上,关于既反对命令主义,又反对尾巴主义的宣传,有些地区是注意了;但在许多地区都错误地强调所谓‘群众要怎么办就怎样办’,迁就群众中的错误意见。甚至对于并非群众的、而只是少数人的错误意见,也无批判地接受。否定了党的领导作用,助长了尾巴主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81页)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处理“公仆”和“主人”关系问题上,一方面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时刻不忘自己公仆的身份,另一方面,又要全面履行人民群众所赋予自己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教育和引导群众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