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沂蒙河水
潍河
背对蒙山你必须弯下腰
以虔诚和恭敬
把手轻轻插进水的皱纹
掬一捧静静品咂回味
你就能品到一种新鲜甜香
比母乳更有质感
沂河沭河飘散乳香
哺育平原和好男好女
大河流淌
沂蒙红嫂在岁月的河边歌唱
灵魂坚贞心地善良
为从不相识的亲人熬着鸡汤
——添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续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埋葬亲人撩起大襟擦去眼泪
红嫂的乳汁是山泉之源
汩汩滔滔啊融进大河
膏泽民族刚健强壮
红嫂我邻家的奶奶
离开沂蒙回到军旅我多么想
我多么想遥喊您一声
——娘


第12版(副刊)
专栏:

  走进城村
徐怀谦
城村很小,是闽北的一个山村,属武夷山市兴田镇。
城村很古。村中保留的明清住宅至今尚有百余幢。有许多民居定格在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老房子》一书中,像古董一样,与读者保持着上百年的距离。
当我在城村小学校长、市旅游局古粤民俗文化顾问梁树邦的引导下,走进这个村落,走上窄窄的鹅卵石路,走近青砖灰瓦、勾连成片的民居的时候,我仿佛置身于时间隧道,一下子回到了已很遥远的明清。眼前的这些老房子,这些凝固了上百年的音乐,因我们的叩访,开始释放出昔日美妙的旋律。
彼时的城村,是何等的辉煌!地处武夷山东麓、崇阳溪西岸,山围四面,水绕三方,是历史上中原人进入闽北、进入福建的水路交通要冲。今村北一座大门楼,上题“淮溪首济”(崇阳溪古名“淮溪”),即道出这里曾是崇阳(武夷山市的前称)第一码头。当年,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货物集散,商业繁荣,一时成为闽北的通商大埠,有“潭北名区”、“北方重镇”之誉。
城村的建筑布局严谨,设计巧妙,不少亭台楼阁、豪门宅第,正可确证当年的繁华。该村周围寨墙环抱,居民分别从四座大门出入,每座大门都有门楼,设有望孔。南门为正门,额书“古粤”(城村的原名),标志远古时期是“粤人”栖息之地。其余三座门,各题“锦屏高照”、“庆阳楼”和“淮溪首济”。村内三条主街呈“工”字形,以鹅卵石铺面;36条小巷纵横交错,其中“九曲巷”迂回曲折,设计别出心裁。街巷两旁分设排水系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注入溪河。村中古井随处可见,传说有百口之多,井水清凉甘冽,沁人心脾。主街中央耸一高楼,名“聚景楼”,既可游目骋怀,把酒临风,亦可充当瞭望台,备不时之需。村内共有9座庙宇,为文昌阁、关帝庙、慈云阁、妈祖庙等,一年数度庙会,香火十分旺盛。村南有一座“百岁坊”,是明神宗万历皇帝钦赐当地显贵赵西源的,建于1617年,以12柱支撑,三层抬梁,下置四方寿桃石,髹漆彩绘,十分壮丽,体现了明代的建筑特色。
城村居民一直以“赵、林、李”三大姓为主,三姓宗祠气派非凡,皆高悬堂匾、楹联。平面以三合院为一进,外矗砖雕门楼;富豪门第沿中轴线多至五进,并在横向增加二三条平行“弄”联结。厅堂立柱采用老油杉,屋内不施油漆,保持原木本色;而插屏门、窗棂、栏杆均采用木雕图案,或绘吉祥祈福的纹样,或绘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村中还有四座风雨亭,皆建于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段,平时是休憩之地,又是调解矛盾、解决争端的议事亭。我们进村时,见不少男女坐在亭下,喝茶聊天,缝补衣裤,恬然自得。极客气地为我们让路,便露出坐在身下的木墩子,原是和亭柱连在一起的,黑亮光滑,不知坐过了几代人。
来到城村,就不能不去汉城遗址看看。该遗址于1958年发现并试掘,1980年至今,福建省博物馆组成汉城考古队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出土4000多件可复原的重要文物,考证确定该城址系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闽越国王城,而且是我国江南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城邑遗址。据《史记》和《汉书》等正史记载,闽越王无诸的后代东越王余善因反抗朝廷,被汉武帝灭于公元前110年,城池宫殿尽被焚毁。站在遗址发掘现场,随处可见焦土遍地、瓦砾成片,亦印证了史家的记载。
城村位于汉城遗址东北1公里处,并因此城而得名。如此看来,城村的民居与汉城遗址相比,可称得上是小巫见大巫了,但城村的古却因而古得厚实、古得深邃、古得韵味隽永。
城村虽古,城村的人可不是古董。沿街两排琳琅满目的店铺,胡同里冷不丁窜出的一辆嘉陵摩托,或者小孩手中拿着的数学作业本,都把我的思古幽情拉回到20世纪90年代。听说汉城遗址的开发利用指日可待,而且必将带动城村的经济发展。我只希望城村的民居不会像北京的四合院那样消失殆尽吧。


第12版(副刊)
专栏:

  庆祝大理州成立四十周年
《南诏奉圣乐》奏响京城
为庆祝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40周年,由大理州政府驻京联络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广播交响乐团等联合举办的“洱海故乡月”交响音乐会日前在北京音乐厅举行,音乐会上演奏了根据白族历史上的著名音乐而新创作的《南诏奉圣乐》。
《南诏奉圣乐》原是唐朝南诏(即云南大理地区)著名大型歌舞节目的总称,也叫“南诏奉圣乐舞”。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诏王异牟寻为了加强与中原的关系,通过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向唐王朝请献南诏民族歌舞,得到回应后,便派庞大歌舞队赴长安。节目经韦皋加工,命名为《南诏奉圣乐》。唐德宗亲临麟德殿观看后,令授以太常工人(宫廷演员)。南诏乐自此传入唐朝宫廷,列入十部乐。南诏献乐是唐朝少数民族入京献艺的著名活动之一,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史上地方派出演出团体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举。
白族作曲家董锦汉借鉴唐代宫廷音乐的韵律,糅合白族当代民族民间音乐,花费近十年的功夫,创作出交响乐《南诏奉圣乐》,再次谱写了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的赞歌。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正气也需引导
秦呈瑞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为了捍卫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尊严、抗击外来侵略,许多志士仁人在紧要关头奋不顾身,挺立于风霜雪雨之中,写下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瑰丽篇章。他们的浩然正气和光辉业绩,体现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素质,是至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江泽民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常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名句,至今仍激发着人们的爱国正气,为实现我们的美好目标而献身,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表现出的巨大震撼力,更鼓舞着当代中国人的斗志和爱国热忱!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它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的最根本最长远利益的基础上的;它不仅不排斥而且始终坚持世界人民大团结并在平等基础上与一切国家友好共处。爱国主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增强中华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昂然的姿态立足于世界之林。
对于上述思想信念,广大人民包括青年一代都是能够比较正确领会并在实践活动中努力体现的,但也不能无视:近些年来在某些人那里出现了一些与应有的爱国主义意识不相谐调甚至背道而驰的声音。这类声音在一些理论文章和文学作品中时有所见。这些人似乎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传统的正确观念都是陈腐的,均应以原来的或贩来的“新”货色取而代之,均应重新倒一个个儿。在他们口中或笔下,好像一切优秀的精神遗产都可以作为积压的过时货品廉价处理掉。譬如说:完全勾销了爱国主义的基本原则,煞费苦心地为一些汉奸、无耻文人以至窃国大盗寻找“美点”,做翻案文章。当然,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在学术探讨中可以就其整个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分析,不应简单化地加以论定。但有一些翻案文章恰恰是感情用事的,往往从一己的主观意图和偏见出发,加以主观色调的涂抹,其结果往往是与其倡言的相反,完全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种倾向,对部分年轻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譬如对过去一百多年来外国列强的侵略实质,认识上就黑白混淆是非不分,引出了“侵略有功”、“占领有益”的错误结论,竟错误地认为某些沿海城市的建筑设施、东北的铁路网等等,是“得益于”帝国主义的占领和“租借”,而完全无视被侵占过的人民被奴役被欺凌的悲惨境地。这些城市的发展以至铁路的修建等等,恰恰是凭借中国的无偿劳动力,依靠榨取被占领区人民的血汗滋养了侵略者的神经和肢体,为之提供了某些方面“发展”的可能。这一根本的是非界限怎能可以被颠倒呢?
不可否认,某些报刊上的舆论导向、某些文艺作品的“煽情”,对于引导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某些人尤其是年轻人步入误区以至丧失人格国格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重视爱国主义、弘扬民族正气的教育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事实证明,青少年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关键是如何引导。一个“红岩魂”的展览便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在北京展览时一再延长展期尚且不能满足许多人的精神渴求。不少年轻人不仅被英烈们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而且还由此深深地思考如何端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生动的具有很强说服力的引导对精神领域中的扶正祛邪,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推进改革开放无疑会起到有益的作用。精神必将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正气是精神领域的基本建设之一,因此积极有效地引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努力。过去一个时期里,有人竟说什么“一提起引导二字就头疼”,好像对于青少年就应当完全听其自生自长,任其自流,不需要任何疏导,这是完全错误的。
思想精神园林需要好风好雨,也需要无数园丁的培育和护持。


第12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九曲红楼梦魂中
——哀悼端木蕻良
单变
风云莫测,世事沧桑。去年9月20日为端木84生辰,我由香港飞抵首都,参加祝寿大典。寿宴隆重热烈,我写了《人间良木荣》一文作为纪念(在香港《大公报》发表)。万万没有想到,时隔一年,我刚从深圳回来,就得到端木于10月5日不幸仙逝的噩耗,心痛欲裂,又和秀芳赶到北京为他奔丧。
端木夫人耀群看到我和秀芳远道而来,立刻过来伏在我的肩上浑身颤抖着抽泣起来,我抚慰她,劝她节哀保重,热泪也不禁夺眶而出,哭成一团。她显得消瘦憔悴,为端木她操尽了心,把全部身心奉献给他了。
北京各文艺单位和亲友送来的挽联、悼文不少。香港作家潘耀明的悼文为:“惊悉端木蕻良先生逝世,深感痛惋,端木先生是东北作家一枝健笔,遗下佳作不少,驰誉海内外。他早年与香港结缘,香港文友深感哀悼,并请节哀。”耀群说,巴金老人来电话吊唁,并托人送来花篮。台湾诗人、联合报副刊副主编痖弦,也来电吊唁,并谓该报将发表悼念专版文章。
耀群还告诉我们,端木临终时似意识到自己终于要走了,他再次要求看小外孙女的照片,然后招呼她与其他亲属一一过来,紧紧握手,拥抱,随后在纸片上写了“坚持不住”。在亲人的注视中他的面孔渐渐退去了颜色,双手垂下,中午12时终于离开了他所热爱的人世和亲人。按照他的遗愿,丧事从简,骨灰分三份,一送广州银河公墓与萧红骨灰放在一起,一送故乡,一留北京家中。他就这么平静而安详地走了,就像他平日宠辱不惊,淡泊自守,甘于寂寞,豁达大度的性格一样。
1941年端木发表了《苦芹亭诗钞》,第一次透露了研究曹雪芹,续写《红楼梦》的愿望。抗战期间,他在桂林写了有关《红楼梦》的话剧《林黛玉》和《晴雯》。几十年来,他一直在研究曹雪芹和有关资料。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材料积累和写作酝酿,曹雪芹及周围的一些人物的形象,已经在他的心里逐渐形成,照他的话说:“他们一个个都像活了起来,钻进了我的脑子里。”1983年他与耀群挥汗制作《曹雪芹》中卷时,有诗云:“寒烟终古在潇湘”,在赠《红楼梦》的日文版译者伊藤漱平的《虞美人》一词中,有“九曲红楼常在梦魂中”句,说明他与《红楼梦》的不解之缘和情结。《曹雪芹》的创作已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但若没有作者渊博的历史知识,宏大的气魄,细腻的感情,挥洒自如的笔墨,也难以为功。
历史人物长篇小说《曹雪芹》,他赠我的上、中两卷,朋友们纷纷来借阅,书页有的已破损,我虽心痛但亦为端木的书受欢迎而庆幸。只可惜读者翘首以待,朋友们关注的《曹雪芹》下卷仍未完成,端木已离我们而去!文星陨落,抱恨终天,《曹雪芹》最后一卷,终成绝响。而他计划另起炉灶,扬弃高鹗的续写本,另搞一个30回的端木蕻良《红楼梦》续写本,以及有关萧红的回忆录,也终成泡影。这是端木一生最大的遗憾。
端木身体从来就不好,在清华大学念书时,得过肺病,50年代后期又得了高血压,再后又是脑血栓轻度偏瘫,发展成冠心病。但他一直在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坚持写作,在他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历程中,从他的作品里只看到时代的年轮,却看不出病理的痕迹。到了晚年,由于多种疾病并发,病情恶化,多次住院抢救。《曹雪芹》下卷写写停停,时断时续,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他说:“一息尚存,绝不放下笔”,堪称战士。耀群语重心长地说:待端木后事处理停当后,心情安定下来,再好好整理遗稿。我相信她既是《曹雪芹》上卷的参与者,又是中卷的合作者,成竹在胸,整理补充下卷是完全能胜任的。
端木虽不无遗恨地走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新都花絮》、《憎恨》、《遥远的风沙》等许多早期的长短篇小说;京剧《红拂传》、《戚继光斩子》,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话剧《林黛玉》、《晴雯》等,还有那唱遍大江南北的《嘉陵江上》(歌词端木作)以及近期的历史人物长篇小说《曹雪芹》上中两卷,散文集《宝、石、花》、《说不完的〈红楼梦〉》、《友情的丝》等等,成为我们民族的一大笔精神财富,大可告慰他的平生!端木,你并没有来人间白走一趟啊!
端木善良,安详,瘦削而又坚韧,才华横溢,幽默机智,从不自高自大,盛气凌人。和他在一起,使人感到亲切,自在,可以天南地北,无拘无束地聊天,真不愧是老大哥。共同生活将近一年,我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他学识渊博,精通诗词,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物书画,风土人情,无不头头是道,了然于心。和他聊天,总能获益匪浅。在我的心目中,他既是挚友,又是老师。“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我心里涌出杜甫的诗句,怅然若失,久久不能自已。


第12版(副刊)
专栏:

  家乡不再遥远
李四平
远离家乡的人,常在乡思涌上心头之际,情不自禁地翘首归路。想起故乡赣州,我的心里除了有绵绵乡情、深深回忆外,却还总有些曲折感,因而多年来,我始终不敢动回乡的念头。
在我的感觉中,故乡的遥远,早已超过了北京与赣州之间的实际距离。仔细想来,分明是小时候从家乡辗转北上的路途,不仅延续成了我思乡的心路,而且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心结和障碍。
没有想到,京九铁路的开通,不但把家乡同北京串在了一条线上,而且抻直了我的思乡心路,并将障碍消除于无形。我猛然感觉到——家乡不再遥远了。
那年春天的事,真是无法忘却。当我跟随父母告别那座赣南古城,踏上举家迁京的路程时,心中只剩下了欢喜和憧憬。
在汽车上颠簸了一天,我们来到广东韶关,准备乘火车。在疲倦和焦急的等待中,我恍然感到了辗转远行的艰难。在渐浓的夜色里,我看着冷风里忙于整理行李的父亲,心里好像对他多年来两地之间的奔波,有了更深的了解。长时间的颠簸,尤其是中途负重的紧张换乘,那种体力消耗、精神疲惫的感受,实在是难以言说的。而他为了和一家老少的相聚,也为了让积郁一年的思家愁苦得到释放,也只能努力去承受漫长旅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去反复体验“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朴素道理。对于我们兄弟几个来说,每次到汽车站接父亲,总少不了在心底一再祝愿父亲旅途顺利。尽管如此,我们仍免不了要忍受过多等待的不安和焦急。在等待中,我们不知多少次地问:什么时候赣州才有铁路,北京的火车能直接开来?!
人可以远离家乡,但永远难以断却乡思,无法放下对故土的那份牵挂。我们进京后,生活日渐安稳下来,父亲总算可以不必年年去忍受辗转奔波之苦。然而,随着时间的变化,父母却愈发思念起赣州来,那种情绪不仅常常溢于言表,而且有时甚至计划着回家乡。但他们想到路途的遥远,特别是中途转车的不便,也就不敢轻易上路。
1987年的春季,我们接到奶奶突然病逝的消息,悲痛不已的父母便什么也不想,就匆匆地回乡奔丧了。父母返京后,仍然难以从感伤中解脱出来,而提到来回的行程,老人家的话语里,则流露出深深的歉疚:“太劳累亲戚们了,要是赣州有火车……”这话里,有着复杂的情感,有难解的怅惘,有无奈,更有深切的期待。
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地的话,那么对游子而言,故乡就是这样的所在。离开赣州以后,那座城市倒成了我心里的一个坐标,变得重要而神圣起来。故乡,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也许没有太多的意义,而它在离乡者的精神世界里,无异于茫茫大海中的岛屿,离开了它,便有了飘泊感。也正是这样,它才成为一个常新而敏感的话题。
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谈到赣南时说,“那里是个穷地方,连火车都没有”。这说法,大大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当时,我不以为然且忿忿地说:“贫穷和富有,并不能用某种标准衡量,那里资源众多、物产丰富……”其实我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但我实在无法接受那种简单评价,更不希望它动摇我对家乡的感情。然而,我也知道,一个地方经济文化的发达与否,同交通状况有着密切关系。我的心里,又何尝不为家乡没有通上火车而戚然呢?
京九铁路,像一条充满活力的大动脉,一贯祖国南北。当许多人为它的开通而欢呼时,我则欣慰地感叹:家乡不再遥远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人在旅途
——兼致李素丽
宋曙光
从朝阳升起的黎明
到夜幕降临的夜晚
北京宽阔的长街上
往返着不倦的车轮
你是在哪一辆车上
请告诉我
你今天值中班还是早班
星星熟悉你
路灯熟悉你
因为你总是行色匆忙
就像乘客熟悉你一样
年幼的叫你阿姨
年长的唤你闺女
下车人去远,声留情牵
你让自己的这辆车厢
穿行在扑面的春风里
天热有话的凉爽
冬天有情的温暖
四季氤氲着真情
使每一个见过你的乘客
重见雷锋的笑脸
老人你主动搀扶
盲者你上前指点
你的一双眼和两只手
既能帮助孤寡和陌生
又能震慑愚蛮
你要在这有限的客车里
品味劳动者的全部内涵
乘客能够逢站下车
你却甘愿没有终点
人若在旅途
都希望能与你为伴
感受生活的朴素与美丽
因为你选择的是一张通票
上面只有人生的起点


第12版(副刊)
专栏:

王宝顺,北京人,1954年生。现为中国根艺美术协会理事、北京根艺美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一级根艺美术师。他于1985年开始从事根艺创作,有部分作品为国际知名人士收藏,在近年中国根艺美术协会举办的第三、四、五届优秀根艺作品展中,获金牌一枚,铜牌二枚,在北京市的各类展览中获金牌、特别奖多次,并有根艺方面的论文在报刊发表。他的根艺创作以北方特有的黄荆根为主,作品具有形象生动、古朴自然的特点。现在首钢绿化公司专门从事根艺创作。
左图为其近作《森林卫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