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地质博物馆纪念建馆八十周年
邹家华出席并讲话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亚玲、新华社记者朱幼棣)中国地质博物馆今天举行建馆80周年纪念大会。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会上提出,自然科学博物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物质文明建设也有重要推动作用,各地、各部门要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邹家华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们认识地球,爱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大力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特别是要结合对《中国21世纪议程》和《矿产资源法》的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国情,认识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博物馆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国情,热爱祖国,激励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
地矿部部长宋瑞祥在讲话中提出,要把中国地质博物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科学普及中心,建成国家珍藏瑰宝的馆所,建成中国地学的窗口。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我国建立最早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地学类博物馆。其前身是1916年建于北京丰盛胡同的北平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目前,该馆典藏、陈列有各类地质标本12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家级珍宝和极具文物价值的标本。在中国地矿事业的发展中,中国地质博物馆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58年中国地质博物馆新馆建成以来,已接待了观众2000多万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让文明行医遍神州
——我国卫生工作述评之二
本报记者李新彦黄振中
前不久,全国28位德高望重、在医疗卫生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出《临床医师公约》的倡议,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最近,卫生部提出改进医院服务工作的十条要求。全国十家文明服务示范医院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体现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心。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倡导的“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32字行业风尚,可称之为白衣天使为人民服务的准则,深得民心,百姓拍手欢迎。
“无德不成医”。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誉称,祖国医学接受了古代精神文明的影响,本身就包含了对良好医德医范的要求。历代医家都以医学为仁术,对于民众的疾苦,无不恫瘝在抱,全力救治。特别是建国以来,广大卫生工作人员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发扬敬业奉献的精神,尤其是在发生地震和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召之即来,奔赴防病救灾第一线,救死扶伤,艰苦奋战,表现出无畏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减轻了灾区人民的损失,保证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在邢台地震、唐山大地震中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卫生战线已故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医学教育家,如林巧稚、张孝骞、黄家驷、诸福棠等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术一直为人们所怀念。还有一批批“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如“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模范医学教授”姜泗长、“模范医学专家”吴孟超、“人民防痨专家”王德理、“模范军医”吕士才、“模范护士”朱瑞雪和“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马海德等等,可谓英雄辈出。在人类征服疾病的进程中,他们的事迹展现出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和精神风貌。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卫生工作一定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卫生部党组在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时制订了加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规划,建立了监督检查机制,逐步把职业道德规范纳入法制轨道。深入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职业道德教育,把传统的医德医风教育和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念结合起来,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相信,上述举措必然会强有力地推动我国医德医风建设,让文明行医之风吹遍神州大地。
文明行医要从认识抓起,明确社会主义医疗事业的性质、职责和要求,这样在任何情况下才不会迷航。江泽民总书记说:“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的事业,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前一段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开大处方、搭车开药、滥做检查、乱收费、收红包等问题,全都是违背这一最高原则的。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做得好,医生尽量根据患者原有的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减少患者负担。这一反一正说明,只要始终强调社会效益就会杜绝行业作风的弊端,使群众满意。
正确的认识来自良好的教育,只有加强职业道德、责任、纪律的教育才能正确把握自身的行为。这次会上不少同志提出,将医德规范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从院校学生抓起,打好终身从事卫生服务的职业道德基础。这对于医疗战线来说是一项根本大计。
精神文明建设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创造为人民服务的新形式和新经验。许多城市大医院纷纷出台的便民措施足以说明创新的重要。北京天坛医院、青岛等地一些医院先后取消门诊集中挂号,实行分科挂号、划价、收费、取药一条龙服务;内蒙古自治区医院科室缩短预约时间,为远道而来的农民优先服务;青岛各大医院“急救绿色走廊”便民利民;哈尔滨医药总公司实行“三承诺”,使患者能够买到放心药,得到良好服务。在这些医院和药店荡漾着精神文明的春风,民众受惠,额手称庆。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卫生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关系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言一行影响着卫生工作者的社会形象。”
实行优质服务是医疗战线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天津市抓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让医务人员走出医院,迈进居民家庭,让群众不出门或少出门就可以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精神境界,密切了医患关系。现在天津市内各区、各街道普遍建起了全科医疗站和初级保健站,总数达到1400多个。他们为135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服务总数达73万户。服务内容扩展到定期健康查体、开展预防传染病的计划免疫、慢性病预防、妇幼保健、家庭化康复、专医专护、临终关怀等。医务人员待病人如亲人,医患间建立了深厚感情。有些老人因得到良好服务,分了新房也不肯搬家。
我国卫生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卫生人员总数已达500多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80%。他们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医生和护士很辛苦,责任大,各级领导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休息,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山东、广东等省近年来增大卫生投入,改善医院条件和医护人员的生活,深得大家拥护。
如果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卫生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可使其不会搞不正之风的话,那么,改善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增加他们的待遇,可让其不屑搞不正之风;重视法纪建设,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则令少数人不敢搞不正之风。
让文明行医遍神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