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朱德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日)
江泽民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共同追忆朱德同志光辉的一生。朱德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0年了,党和人民一直深情地怀念着他。
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朱德同志经历了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阶段,无私地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崇敬。
朱德同志青年时代就志向远大。1909年,他怀着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腐朽的封建统治的满腔悲愤,出于强烈的爱国救民思想,投笔从戎。他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求学期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投身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段祺瑞媚外独裁的斗争中,他驰骋沙场,战功显赫,成为滇军名将。从现实的斗争中,他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救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是中国的希望。1922年,为了求得真理,他毅然抛弃高官厚禄,前往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在柏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伟大道路。
朱德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光辉的业绩。1927年,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失败后,环境极为险恶,他率领起义军余部,转战湘粤赣边境,发动湘南起义,与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他先后与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一起,指挥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的一、二、三、四次“围剿”。长征途中,张国焘企图分裂党、分裂红军,朱德同志“临大节而不辱”,坚决执行中央的正确方针,反对分裂,维护团结,确保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彭德怀同志等率领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迅速打开敌后抗战新局面,建立了支持长期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1940年回到延安后,他协助毛泽东同志指挥全国各解放区战场的抗日战争。他指导开发南泥湾,推动大生产运动,形成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解放战争时期,他协助毛泽东同志,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指挥我军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反动军队,迎来了新中国。朱德同志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为中国革命的成功立下了丰功伟绩,他杰出的指挥才能和治军经验成为我党我军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同志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又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满腔热情地探索着“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不顾年事已高,经常深入各地调查研究,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他对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也进行了大量工作。他晚年重病在身,仍念念不忘国家的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表现出共产党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高尚品质。
20世纪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群星璀璨,朱德同志是其中一颗巨星。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荣”。朱德同志具有高尚的思想和崇高的品德,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朱德同志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矢志不移。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惊涛骇浪,他从不动摇,总是立场坚定,挺身而出,顽强奋斗,表现出革命者的大智大勇和坚强意志。他用不懈奋斗的一生实现了“革命到底”的誓言。
朱德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时时刻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一向坚持实事求是,对同志以诚相见,对错误敢于斗争。他处处顾全大局,事事注意团结,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愧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朱德同志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把一切功劳归于党和人民,从不居功,始终以普通一兵和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自居,充分体现出一个真正革命者的伟大人格。他关心群众,体贴群众,总是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他要求干部和党员始终注意防止骄傲自满和脱离群众,防止贪污腐化,否则就会失掉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就会在革命队伍中掉下队来。他曾指出:“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我们没有别的本事,我们的本事就只有同群众密切结合在一起。显然地,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我们就必然要失败。”他的这些谆谆教导,至今对我们的各级干部和各项工作仍然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
同志们,我们纪念朱德同志,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传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
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
江泽民作重要讲话李鹏乔石刘华清出席胡锦涛主持
本报北京12月10日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陈雁、本报记者曾坤报道: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李鹏、乔石、刘华清、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座谈会。
江泽民在讲话中说,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朱德同志经历了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阶段,无私地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崇敬。
江泽民指出,20世纪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群星璀璨,朱德同志是其中一颗巨星。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荣”。朱德同志具有高尚的思想和崇高的品德,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江泽民说,朱德同志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矢志不移。朱德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时时刻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朱德同志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我们纪念朱德同志,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传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全文见第一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黄华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
田纪云在发言中说,新中国成立后,从1959年至1976年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朱德同志出任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在毛泽东同志的支持下,朱德同志以89岁的高龄,出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这次会议决定了以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国务院人选,重申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粉碎了“四人帮”妄图组阁,以篡夺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在十年动乱时期,朱德同志在党和国家各种活动中的出现,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象征。他的崇高形象,深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
张万年在发言中说,在20世纪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斗争中,朱德的名字同中国革命战争连在一起,同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名字连在一起,同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连在一起,彪炳史册,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敬仰和衷心爱戴。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朱德“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朱德同志留给我们的治党治国治军的丰富经验,永远值得我们记取。
黄华在发言中说,朱德同志的一生,反映了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锐意革旧立新,勇往直前。我们纪念朱德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的精神。学习他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勇于进取的精神。学习他不计个人安危荣辱的大海般的气度。学习他勤劳朴素、永远与人民结合在一起的优良作风。我们要以朱德同志为榜样,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座谈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在座谈会结束时说,朱总司令虽然已经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我们将永远怀念他,学习他。今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正在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思想品德和优良作风,把他们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两个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作为我们对朱德同志的最好纪念。
今天的座谈会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主办。王汉斌、张震、雷洁琼、杨汝岱、阿沛·阿旺晋美、洪学智,以及刘澜涛、李德生、肖克、陈锡联、廖汉生、王恩茂、邓力群等老同志出席了座谈会。出席今天座谈会的还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朱德同志的亲属,在朱德同志身边工作过的人员和从事朱德研究工作的同志等共300多人。
(附图片)
12月10日,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李鹏、乔石、刘华清、胡锦涛等出席。
(新华社记者齐铁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九日)
李鹏
这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对卫生改革与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是我们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大家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建国以来的47年,我国的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全国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城乡卫生服务网,兴办了一大批卫生机构,各级医院和医疗单位遍布全国,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支为数可观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医疗和医药专家,在发展我国医疗医药卫生事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两个指标最能说明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这就是: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前的200‰下降到31‰,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由35岁增加到70岁。这些指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属于发展中国家较先进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部门进一步把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发展中医药列为工作的重点;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在卫生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于广大科技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医药科技和教育水平提高,推动了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加强,卫生法制开始建立,卫生战线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推动了卫生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我国政府对“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等战略目标,在国际上做出了承诺,并积极付诸实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赞誉。实践证明,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
在肯定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还要看到,卫生工作尚未得到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还不相适应。这表现在,一方面,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比较薄弱,医疗设施不健全,服务水平低,几种传染病和地方病在一些地方尚未得到全面控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卫生工作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热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卫生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在卫生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同时也存在着卫生资源浪费和医药费用不合理的现象;卫生服务质量和医德医风在一些地区和医疗单位有所下降,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并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来加以解决。
今后15年,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卫生事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这一时期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提高卫生部门服务的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加强政府对卫生事业的领导这三个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从而构筑我国的社会主义卫生体系。现在,我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加强卫生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加强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
保护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了,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环境。卫生工作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工作,与人们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各级党政领导要深刻认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抓经济、教育、科技和计划生育下了很大的力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的确有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卫生事业,努力做好卫生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现在中央已经确定了新时期卫生工作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各级党委特别是各级政府要把卫生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每年要专题研究一至两次本地区的卫生问题,作为关心群众疾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大事来抓。卫生工作要继续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办法。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卫生法规、政策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指导和协调解决全国性的或跨省区的重大卫生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地方发展卫生事业。地方政府要把卫生事业纳入本地区的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在本地区全面落实卫生工作方针,切实解决好卫生战线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一个地区卫生工作的好坏,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要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卫生工作的监督,并听取政协的意见。卫生部是国务院卫生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卫生工作统一规划,实行全行业管理和监督。各级计划、财税、物价、农业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积极参与和支持卫生事业,努力为卫生改革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宣传、教育、科普等部门要广泛宣传卫生事业的重要性,普及医学科学、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文明卫生意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兴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卫生事业,各种困难不少,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建设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多种形式,切实保证对卫生的投入,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努力做到使卫生事业费的增长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根据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只能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社会和个人也要承担一定的医疗费用和卫生投入。应拓宽社会对卫生事业筹资渠道,建立必要的卫生事业专项基金,但是不能形成乱摊派,从而增加社会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人民群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加对自身健康的投入,建立对健康自我保障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机制。
完善卫生法制,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政府要加强卫生行政执法职能,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和惩处各种危害人民健康、损害人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加强对食品、药品、保健、医疗用品等直接与人民健康和安全相关物品的严格管理,加强对行医资格及办医条件的严格审查,增强全社会的卫生守法意识。
二、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围绕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积极地推进改革,是发展卫生工作的动力。卫生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要遵循卫生事业的自身规律,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形成高效率、低消耗、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方便、价廉和优质的基本卫生服务。当前,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改革:
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我国现行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是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它对于保证职工身体健康,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这种制度存在的缺陷日益表现出来,甚至十分突出。由国家和企业包揽职工的医疗费用,使得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并难以遏制,形成国家和企业极大的负担。当部分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一些职工又得不到基本医疗的保障。这种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仅限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及部分集体所有制企业,社会化程度低,也不利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必须改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近年来,在江苏省镇江市和江西省九江市进行了改革试点,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医疗保险费用由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三方共同筹措、合理负担。实行属地原则,要求各种类型企业职工都参加,扩大保险覆盖面。这个改革已取得初步效果,路子大体上是可行的。明年将在各省(区)一些城市扩大试点,以便取得完整经验后,再全面推广。我们要争取在“九五”期间,在全国城镇基本建立起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由于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财政困难,企业效率不高,所以在建立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时,要考虑到国家和企业负担不能太重。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和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方式,如互助医疗保险、商业性医疗保险等。
积极推进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公立卫生机构为主体、社会和个人办医等其他形式为补充的办医体制。由于卫生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导致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按照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要求,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逐步建立起宏观管理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卫生事业的发展活力。
我国现行卫生资源是按照行政区划、隶属关系配置的。这种配置方式缺乏全行业统筹,使得大中城市获得的卫生资源比较多,甚至供大于求,而广大农村以及偏远地区获得的卫生资源相对不足。为增强政府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能力,解决城乡医疗供需平衡问题,必须制定和逐步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合理确定卫生机构的布局规模和设置,对区域内卫生事业实行统筹管理,全面监督。今后,对新增的卫生资源,必须按照规划严格审批,对现有的卫生资源,也必须积极稳妥地进行调整。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要十分慎重,先抓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要加强对卫生机构内部的科学管理。公立卫生机构是卫生战线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完善院长负责制,扩大经营自主权,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内部管理相对独立、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对社会和个人办医,总的态度是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纠正社会上“乱办医”“以医骗人”等种种不良现象和不法行为。目前,一些卫生机构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对这个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要采取得力措施,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内部管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理顺补偿机制,认真加以解决。按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要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有计划地分流医务人员,组织社会上的医务人员,在居民区开设卫生服务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要纳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议程。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文明村镇活动,大力美化社区环境。城乡基层卫生人员要面向社区,面向群众,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卫生工作同他们的健康幸福紧密相关,这样,人民群众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关心和支持卫生事业。
认真抓好各项配套改革。卫生科技教育工作是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发展卫生科技教育事业和医药产业,以提高我国的医学科学技术水平。
医学科研单位在关键性应用研究、高科技研究、医学基础研究方面,要集中力量攻关,力争在多发病症和疑难病症攻关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卫生科技实力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要大力推动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善于学习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中西医结合上有新的进展。医学院校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和卫生管理人才。要努力创造条件,使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们热忱地欢迎留居海外的卫生科技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各种形式为祖国服务。
要逐步理顺药品管理体制。医药行业要从人民健康需求出发,调整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药品质量,鼓励和支持新药研究和开发,使医药产业与卫生事业协调发展。要整顿与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发展中药产业,推动中药生产的现代化。
三、切实做好农村卫生工作
农村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当前,农村卫生工作仍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点。如果九亿农村人口缺乏健全的卫生服务网和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就不能说解决了中国的卫生问题。“九五”计划确定了“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实现的关键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所以必须坚持把全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
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已明确把建立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合作医疗制度和乡村医生队伍作为三大支柱。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要认真坚持下去。农民的看病问题,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问题是同等重要的。做好农村卫生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民自己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这是一件涉及到党群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一定要把它办好。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合作医疗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使合作医疗得以坚持和发展。近些年,江苏、河南等地举办的合作医疗,提供了一些好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参考。合作医疗要坚持民办、公助、自愿、适度的原则;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合作医疗办好了,确实可以减轻农民的医药费负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一认识,精心组织,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发扬互助共济精神,走合作医疗的道路。
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卫生工作,把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都要加大贫困地区卫生工作的力度,把卫生扶贫纳入政府的扶贫计划,扶到村、扶到户,努力解决他们缺医少药的困难。贫困地区除在扶贫资金中争取落实一些卫生扶贫经费外,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项开支中千方百计挤出一些资金,重点加强当地的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改善饮水条件,防治地方病和传染病,解决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卫生机构,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农村卫生工作。
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开拓卫生工作的新局面
卫生行业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直接反映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卫生人员继承优良传统,以为人民服务为准则,救死扶伤,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必须看到,极少数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与医疗质量,不能让群众满意。存在着拜金主义和对患者不负责任等不正之风。因此,卫生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当前,卫生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结合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进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大力培育爱岗尽责、方便群众、优质服务的行业风尚;引导广大卫生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规范行业行为,提倡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不断提高卫生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医院成为精神文明的窗口,医务人员成为救死扶伤的“健康卫士”。同时,社会各界要对卫生医务人员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理解,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大力表彰为人民健康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卫生医务人员的良好风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卫生医务人员,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的各种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开创卫生工作的新局面。
同志们,发展卫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新时期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把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德军事文选》《朱德》画册《朱德手迹选》出版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为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新华社、中央档案馆合作编辑的《朱德军事文选》、《朱德》画册、《朱德手迹选》,分别由解放军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今日起陆续在全国发行。
《朱德军事文选》共收入朱德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军事著作,包括电报、命令、训令、通信、讲话、报告、论文和军事专著等,共212篇,约50万字。它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朱德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版本。
大型画册《朱德》共收入照片500多幅。这是从中国照片档案馆和其他有关部门、许多同志珍藏的大量的朱德照片中精选出来的。画册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朱德所经历的革命风云以及他的工作、生活和爱好。
《朱德手迹选》共收入朱德的题词、诗词、书信、文电、读史批注共336件,其中多数为首次公开发表。江泽民同志为这本手迹选题写了书名。《朱德手迹选》的出版,不仅为研究朱德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也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珍藏精品。


第1版(要闻)
专栏:

  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
本报评论员
一年一度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已经开始。今年冬季的集中行动,是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党全国正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开展的。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决不允许成为腐朽思想文化滋生蔓延的场所”。并强调“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除黄色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斗争”。党中央对“扫黄”、“打非”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但把它写进党的决议加以强调,这是第一次。
自去年冬季全国“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以后,各地持续不断地进行了书刊市场的集中检查和音像市场的集中清理,文化市场的面貌明显改观。但近一段时间,反动、淫秽的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出现回潮势头,侵犯知识产权的盗版盗印活动也很猖獗。开展好今年冬季的集中行动,严厉打击制黄、贩黄和非法出版活动,是保证出版物市场繁荣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我们决不允许反动的、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出版物蛊惑人心,混淆视听,危害社会稳定;决不允许淫秽、色情出版物污染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决不允许侵权盗版活动破坏正常的文化市场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损害国家的形象。“扫黄”、“打非”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大局,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从讲政治、讲大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好这项斗争的重要意义。
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各地要切实加强对这次集中行动的组织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形成强大合力。重点地区的领导同志要深刻认识“扫黄”、“打非”是一场长期、艰巨的斗争,容不得有丝毫懈怠,一定要振奋精神,鼓足士气,把这次集中行动作为贯彻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实际步骤下功夫切实抓好,务必使本地出版物市场面貌尽快改观。
这次集中行动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书报刊、音像及电子出版物领域的制黄、贩黄和非法出版活动,打掉一批重大非法出版犯罪团伙,端掉一批盗版盗印窝点,挖掉一批光盘生产“黑线”,整治一批书刊批发市场和音像制品集散市场,处理一批出卖书号、刊号、版号的出版单位,进一步规范出版、印制、批发、销售及进口秩序。在集中行动中必须严格管理,严格执法。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抓大案,端窝点,破网络,追逃犯,严厉打击有组织的非法出版犯罪活动,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犯罪分子。对出卖书号、刊号、版号,与不法分子相勾结从事非法出版活动的,要坚决清理出出版队伍。对以各种名义包庇丑恶现象,阻挠“扫黄”、“打非”工作的,要予以揭露和查处。要进一步推进建章立制的工作,堵塞漏洞,逐步使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在“扫黄”、“打非”的同时,要大力抓好出版物市场的繁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为健康合法的出版物提供了好的市场环境,本身也是促进繁荣的重要措施。同时,只有让更多的优秀出版物占领市场,才能真正巩固“扫黄”、“打非”的成果。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把繁荣出版物市场作为一项紧迫的工作来抓。特别是对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要作出规划,大力组织出版单位尽快出版一批市场急需的中外影视精品光盘。要加大投资,在现有出版单位的基础上建设好光盘生产基地,推动一批重点工程。要在重点城市建立一批大型音像批发市场,努力形成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发行的主渠道,把更多更好的优秀出版物送到人民群众手中。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宣部等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六中全会决议精神
全国开展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
本报北京12月10日讯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本报记者卢新宁报道:今天,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全国“扫黄”工作小组、公安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召开第八次全国“扫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1996年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会议要求在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的基础上,通过集中行动解决出版物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遏制住反动、淫秽、走私光盘泛滥,盗版盗印活动蔓延的势头,使书报刊、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市场的面貌进一步改观。
自去年冬季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以来,各地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书刊市场专项治理和音像市场集中检查,加强了日常管理,巩固了去年集中行动的成果。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又有新进展,摧毁了一些“制黄”、“贩黄”作案窝点,打掉了一些非法出版犯罪团伙;关闭了违法经营的光盘复制企业,坚持向工厂派驻监督员,有效地管住了光盘生产源头;取缔了激光视盘放映厅,整顿了录像厅,遏制了非法音像制品在公共场合的传播;大力整治了非法出版物的集散地,使书报刊、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市场面貌明显改观。但是,近一段时间,反动淫秽的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出现“回潮”势头,侵犯知识产权的盗版、盗印活动猖獗,必须通过集中行动,对“制黄”、“贩黄”和非法出版犯罪活动进行严厉打击。
会议指出,这次集中行动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书报刊、音像及电子出版物领域的“制黄”、“贩黄”和非法出版活动,打掉一批重大非法出版犯罪团伙,端掉一批盗版盗印窝点,挖掉一批光盘生产“黑线”,整治一批书刊批发市场和音像制品集散市场,处理一批出卖书号、刊号、版号的单位,进一步规范出版、印制、批发、销售及进口环节的秩序。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全国“扫黄”工作小组组长刘忠德在会上说,今年冬季的集中行动,是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党全国正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开展的。六中全会决议对“扫黄”、“打非”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决不允许反动的、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出版物蛊惑人心,混淆视听,危害社会稳定;决不允许淫秽、色情出版物污染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决不允许侵权盗版活动破坏正常的文化市场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形象。他强调,“扫黄”、“打非”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大局,事关社会稳定。刘忠德希望各地把这次集中行动作为贯彻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实际步骤下功夫搞好。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束怀德在会上讲话,要求各地政法部门把“扫黄”、“打非”列为冬季“严打”行动的重要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摧毁“制黄”、“贩黄”的地下网络,把那些幕后操纵者、组织经营者、团伙为首分子及各种“保护伞”揭露出来,依法从严惩办。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宣读了《1996年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方案》。国家工商局、海关总署的负责同志和河北省、广东省“扫黄”工作小组负责人也在会上发了言。
国务院副秘书长、全国“扫黄”工作小组副组长刘奇葆主持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铁道部、邮电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总政宣传部、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局及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今天的电视电话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及宣传、政法、“扫黄”领导小组、公安、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各地收看、收听了电视电话会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