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评《分清理论是非坚定政治方向》
王永昌
雷云主编的《分清理论是非坚定政治方向》一书,现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根据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重要论述,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着重探讨了理论工作与讲政治的关系,鲜明地回答了党的理论工作为什么要讲政治以及怎样讲政治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该书认为,科学理论不能脱离现实政治而发展,现实政治也不能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理论工作要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服务。该书提出,当前,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为党的理论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解放思想。这样,我们的理论工作才能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党的理论事业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该书从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分析了种种错误观点和倾向,回答了当前干部群众中普遍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这对于提高人们分辨一些重大理论和政治是非的能力,增强抵制那些同党的主张背道而驰的言论和行为的自觉性,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坚定性,是很有帮助的。
该书还着力于正面的理论建设。每章围绕需要划清的一个基本界限,比较系统地阐述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进而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揭示错误思想观点的表现和实质。在论述过程中,该书重视理论的逻辑力量,注意理论的系统性,以科学的理论说服人。


第6版(理论)
专栏:经济效益论坛

  发展北京工业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阳安江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这是摆在北京市各级党政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要促进北京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的。没有第二产业的充分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失去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广阔的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
在处理二产与三产的关系时,应当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当前,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市里以及周围地区的第二产业;只有保证北京工业的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全市第三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在“优二兴三”过程中,给国有大中型企业以政策和资金支持,真正做到“优二兴三”,而不要“丢二兴三”,也不能搞同水平迁移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优二兴三”要同北京工业结构的整体性、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三是北京市区三环路以内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后,让出来的空间主要用于发展第三产业,而一部分产品有生命力的搬迁企业,在发展三产的同时,可实行产品开发、销售在城内,生产加工在城外的格局,继续发展二产。
经济发展与工业结构的关系
目前,北京工业内部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1994年北京轻重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6.8∶63.2。这样的工业结构显然与首都的城市性质、功能以及资源状况是不相适应的,调整工业结构是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经济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调整产业结构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现阶段北京市的国民经济对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有很大的依赖性,而短时间内又不可能有新的行业取代这些行业的支柱地位。1994年,重化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62.3%,实现利税占全市工业的53.2%。其中,仅首钢一家的盈利就占全市工业企业盈利的80%以上。其次,退出产业要付出巨大成本。例如,首钢搬迁要付出巨大的搬迁费用;近400亿元的固定资产中,最多只有60%能够易地继续使用;易地恢复生产至少需要5年时间,这期间国家每年又将损失至少60亿元的利税。同时,在北京地区工作的首钢10多万职工的重新安置也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因此,北京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从现实出发,按照产业结构发展和变动的规律,促进北京工业从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过渡到以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为主的发展阶段。
在处理经济发展与工业结构的关系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电子、汽车等成长中的支柱行业的支持力度,使其尽快上规模、上水平,取代化工、冶金等现实支柱行业的主导地位;同时,加快对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培植,使其能够在下世纪成为北京市新的支柱产业。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发展食品、纺织、轻工、医药、印刷等行业的名牌产品。三是对化工、冶金等现实支柱行业,要加快技术改造和调整步伐,加大环保投资,促进产业内部的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减少污染,增加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可以逐步将北京重化工业中的粗加工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转移到周边地区和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地方。
发展民族工业与利用外资的关系
吸收和利用外资发展民族工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以来,北京工业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仅“八五”期间,全市工业系统实际吸收外资达80.7亿元人民币(扣除三产项目)。1995年工业系统已开业的合资企业408家,实现产值220亿元,销售收入201亿元,直接出口3.1亿美元,上交税金17.1亿元。通过对外开放,不仅吸收了大量的外资,弥补了北京市工业发展资金不足,创造了就业机会,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而且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全市工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工业的整体素质。
但是,在利用外资的实践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合资项目起点不高,技术含量低,规模效益不明显;合资过程中对国内产品品牌保护不力,等等。因此,北京市工业系统要进一步理清利用外资的思路,调整利用外资的重点和结构,更好地处理好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与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使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有明显提高。为此,在引进外国资金和管理的同时,要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注重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形成富有我国民族特色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要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档次,要选择在国际上有实力、知名度高的大公司、大财团作为合资的对象;在项目选择上,要注重选择有规模效益、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此外,要把更多的外资引向汽车、电子、机械等支柱和重点产业部门,以扶持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迅速发展。当然,在目前国内工业实力还不雄厚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适度保护民族工业也是必要的,要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和平等竞争的条件。
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的关系
传统工业是高新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而高新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传统工业的升级换代。这就是说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同时,传统工业也要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得到改造和提高。
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一是要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机制和模式,形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机制,推动科研院所面向市场,进入大型企业集团,联合进行技术开发,以及合作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等。在企业内部,要实行科研、设计、生产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水平。二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应用创造条件。三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要在新产品开发上下功夫。通过发展一批拳头产品,带动工业企业产品和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城区工业和郊区工业的关系
城区工业和郊区工业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全市工业的布局问题。城区工业和郊区工业,都要树立北京工业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考虑、合理调整北京工业的布局,重塑北京工业发展新格局。为了搞好北京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整体布局,城区工业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向郊区转移。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要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考虑到郊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做好调整的规划,以减少搬迁的盲目性;要在郊区形成新的产业布局和不同的行业特色,尽可能避免郊区各区县产业趋同。二是要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优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集中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调整和优化北京工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开发区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嫁接作用,利用开发区的技术、产品、资金优势,向传统产业渗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推动工业结构的升级;一些有实力的工业企业,要充分利用开发区的政策优势、环境优势,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北京工业结构的调整,还要利用区县工业小区的现有条件。城区工业向郊区转移,要尽可能进入区县工业小区;区县工业小区也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积极吸引城区企业入区。三是要同郊区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北京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关系
北京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是这一地区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北京工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要按照经济的内在联系和地理的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区域内的合理分工和合理布局。这样做,有利于京津冀乃至更广阔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中央领导下,成立区域联合协调机构,协调和监督区域联合协作项目的实施,建立各地区的合理分工协作体系,真正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形成地区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发展格局,保证经济联合协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大力实施联合建设、联合开发项目,首先是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增强联合的纽带。三是按照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加强区域市场建设,利用市场机制,积极促进区域内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以及其它要素市场的形成。


第6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王霞林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亿万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已经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开展了十几年,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充分肯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搞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恢复被“十年动乱”破坏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一些地方和单位、学校纷纷开展了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以及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积极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一活动也由此逐渐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使这一活动的目标更加明确,内涵更加丰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从而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又一次形成了热潮,并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其主要特点是:群众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以亿万群众自觉参与并在参与中受到教育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这一活动就没有基础。系统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虚与实、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系统工程。从个人、家庭到城乡基层单位、社区及至城市等方方面面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无不体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广泛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的各行各业,各级干部、广大职工、农民、市民及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是参与者。渐进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向高逐渐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近几年来,江苏各地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活动方式,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较好地改变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虚化”、“弱化”现象。去年,全省范围内以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为契机,集中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的纪念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了生动实际的爱国主义教育。全省各地还紧紧围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组织和开展了各种生动实际的道德教育活动。如以优质服务为重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一些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开展“满意”活动和各种对口竞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服务质量;以开展争当文明市民活动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以创“五好家庭”、“新风户”为重点,深化家庭美德教育,使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紧密配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行民主法制教育,采取以案说法,创建“文明安全小区”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这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思想道德领域和社会文化生活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造环境、移风易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多年来,环境面貌的“脏”、社会治安的“乱”、服务质量的“差”,被公认为有碍精神文明建设的三大公害,如果“脏”、“乱”、“差”的问题得不到治理,就无法使群众舒心、安心、放心地从事工作和生产,就会影响群众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为此,在近几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许多地方都对治理“脏、乱、差”始终抓住不放,围绕创造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这一目标,取得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如江苏省组织开展的城市创“三优”竞赛活动已在全社会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工程。许多城市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市容环境的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及管理初步走上规范化、配套化、园林化的发展轨道。有的地方通过大力整顿社会秩序,特别是交通秩序,城市交通状况较以往有很大改善。全省农村通过开展提倡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提倡民主法制,反对违法乱纪,打击聚众赌博和其它社会丑恶现象等活动,有效地遏制了农村中各种愚昧、落后、不道德、不文明现象的蔓延,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充分体现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整和改善社会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社会风气。实践证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仅符合现阶段人们的心理需求,容易接受、理解,而且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关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仅能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帮助群众形成新的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能够激发群众强烈的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感情,产生时代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构成社会稳定的坚实的群众基础。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在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中发挥激励人心、调节心理、约束行为的作用。在改革开放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能否有效地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帮助人们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否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中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做到顾大局,讲原则,自觉地抵制和反对种种消极现象,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气。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找准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把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融合在一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按照这一基本方针,各地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时,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努力寻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并以此作为组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切入点,从而使两个文明建设相得益彰,整体推进。如各地广泛组织开展特点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实现本地区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上来,促进了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吸引外资、人才交流、经济发展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各地还注重在各种活动中着力塑造一种精神,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张家港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用“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把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起来。许多地区和单位都从实际出发,注意提炼和概括能够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地区精神、城市精神、行业精神、企业精神,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首先,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均具有社会动员面广泛、直接面向城乡基层的特点。这就有利于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任务通过这一活动直接传达到城乡基层,直接在群众的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其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往往通过竞赛、达标的形式展开,其独具的竞争性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级党政组织和基层单位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全面完成两个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发展之初就十分注重实效,坚持在创建活动中做到“虚功实做”,并从创建活动的内容和机制上努力保证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实践表明,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心环节的文明单位建设,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的十分有效的形式。通过建立文明单位的创建标准,把两个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乃至个人,实行目标管理,引入激励、竞争机制,进行定期考核评比,并同奖惩挂钩,成功地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由定性发展到定量,由无形发展到有形,从而有效地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于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6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加强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
由福建厦门市委、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日前在厦门市召开。与会代表深入研讨了以下问题:
关于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评估
与会代表认为,从总体上说,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态势良好。主要体现在:
各特区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干部和人民。如厦门市开展了“三个有利于”、“如何增创经济特区新优势”大讨论;海南省组织了“解放思想大家谈”、“树立经济特区精神风貌”大讨论等。通过学习讨论,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各特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并在教材和教育基地建设上狠抓落实。海南省编写了《我爱你——海南》等多本爱国主义教材,珠海市建立了2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特区培育和倡导了具有感染力和凝聚力的特区精神,调动人们参与特区建设的积极性。
各特区普遍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例如,厦门市把建“三德”与创“三优”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城乡环境、服务质量、社会秩序的改观。
各特区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珠海市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十佳”外来工评选活动;海南省创“百佳”系列活动等,均有效地推进了当地两个文明建设。
与会代表指出,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道德领域出现某些失衡现象。一些人存在着重实惠轻理想、重索取轻奉献、重享受轻责任的问题。二是文化市场管理有待加强。三是社会治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社会管理没有到位。
关于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
有的代表指出,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这些特殊条件包括特事特办等特殊政策,利用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的特殊经济结构,毗邻港、澳、台等地特殊地理环境,作为“四个窗口”的特殊战略地位。这些特殊条件决定了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然具有多方面的特殊规律性。其主要内容是正确处理四方面的关系:一是有所吸纳与有所抵制的关系;二是放与管的关系;三是宽与严的关系;四是堵与导的关系。
道德建设是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突出课题,引起与会代表广泛关注。与会代表认为,积极探索经济特区道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增强经济特区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对促进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加快经济特区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的代表认为,经济特区的道德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突破口,为经济特区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有的代表提出,一要坚持道德建设的层次性,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二要坚持道德建设渐进性,切实搞好经济特区道德建设的总体规划;三要坚持道德建设的继承性,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引进、吸收与抵制的关系。有的代表提出道德建设要实现三个“实化”:领导管理体系要实化,道德建设内容要实化,道德建设投入要实化。
有的代表强调,在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尤其要重视法制建设。不仅在经济领域要靠法律规范,而且在思想、道德、文化等精神文明领域,也需要法律来约束。(朱君文)


第6版(理论)
专栏:

  经济特区建设成就的展示
——《中国经济特区大辞典》评介
方国根
我国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我国经济特区成立16周年之际,一部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和宣传我国经济特区的大型工具书《中国经济特区大辞典》,现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谷牧、胡平、翟泰丰、乌杰、郭树清、厉有为、梁广大、石兆彬、王厚宏等领导同志任顾问,由刘吉、王士元、李连仲任编委会主任,由高同星等具体编写,凝结了集体的智慧,是集体通力合作的产物。该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题突出,把握时代的主旋律。该书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着意从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介绍和宣传我国经济特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颇有新意。我国的五大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前哨”、“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借鉴作用。在宣传和介绍我国经济特区的过程中,已出版了大量的书籍,其中也不乏一些工具书,但都不像该书那样从整体上全方位地来反映我国经济特区的概况。
第二,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该书编写历时三年,几经商榷修改,撰稿者达1200多人。全书分为总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六篇,总论着重阐述世界经济特区的一些情况及相关理论;五大经济特区篇分别从概况、政治、法规、体制改革、经济概况、基本建设、部门经济及管理、经济实体、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名胜、书籍、人物等方面,来具体介绍各经济特区的情况及所取得的成就,为读者特别是想了解我国经济特区的人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书是人们了解我国经济特区的“百科全书”,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第三,结构严谨,条目干练,装帧精美,图文并茂。从体例上看,该书不同于其它工具书,没有采用音序或笔画目录排列,而是依照内容,采用分类目录的形式来编排,一目了然,清晰易查。在封面设计上,也力求反映我国经济特区的特点,且在各篇前都有一页反映经济特区风貌和典型企业的彩图,以便增强读者对我国五大经济特区的直观感性认识。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该书得到各经济特区有关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不仅力求从理论上来阐述我国经济特区的有关思想、政策和法规,而且着重从改革开放的内容上来反映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和现状。参与撰写的人员大都是来自五大经济特区的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所取用的统计数据、资料均为第一手材料,准确可信。同时,该书撰写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所收入的大量条目具有可参照性、可对比性和可操作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该书是对我国经济特区建设成就的总结,也是为庆祝我国经济特区创建16周年而献上的一份厚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