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编者的话

  可贵的创造和实践
这里刊登的两篇来稿,讲的都是居民楼里的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楼房,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一家一户与公共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居民楼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小环境,这里直接体现着人们家庭生活的文明程度、居民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风貌,它内连家家户户,外连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阶层。楼道虽小,小中见大,楼道里的小事情,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主题。
楼道居民自觉自愿地共同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说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不是空泛的。它紧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既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利益第一的原则,又与群众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一旦群众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就会付诸自觉的行动,就会发挥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发生在河北唐山市路北区曙光楼212—2号楼道和邯郸市展览路二号院9号楼里的故事,就是群众自发的创造和实践,他们在小小的楼道里,作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文章。一个两个居民楼这么做了,千千万万个居民楼也这么做了,将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从来稿中还可以看出,离退休老同志在居民楼道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老同志受党教育多年,有着丰富的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带了好头,支持了在岗工作的年轻人,也得到年轻人的理解和信任。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深入持久的工程。我们要善于从基层中发现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闪光点,认真加以总结、研究、宣传、推广,使更多的人投入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事中有法

  两间房屋该归谁
傅庆
60年代末,牛金权买下南北房各两间。1970年牛金权与刘玉琴结婚,两年后刘玉琴病故。1991年,刘玉琴和前夫所生女儿单小英与牛金权达成遗赠扶养协议,双方同意:单小英对牛金权尽心赡养,牛金权去世后房屋归单小英所有。单小英给牛金权1万元,后搬入牛金权的北房内居住。1992年,经牛金权申请,单小英出资4000元将院内南房拆除,翻建成两间南房一间西棚,单小英搬入居住。今年双方关系不和,废除遗赠扶养协议。牛金权要求单小英搬出,而单小英认为她有权继承其母所有的房屋产权,且对新翻修的房屋享有所有权,双方发生争议。
法院经审理认为:继承法虽然规定夫妻一方死亡分割遗产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但有一个前提是该共有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本案中,牛金权的房屋是在与刘玉琴结婚之前取得,应该是牛金权个人财产,单小英无权以继承其母遗产为由取得。而且按照《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买卖城市私有房屋,卖方须持房屋所有权证和身份证明,买方须持购买房屋证明信和身份证明,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手续。”我国民法要求房屋买卖必须要有书面合同,并且要求在当地房管部门办理登记和过户手续,不经审核私自订立的买卖合同不能成立。在本案中,单小英曾给牛金权1万元,没有讲明此款是购房款,而且没有订立任何协议,只能认定为房屋租金。1992年翻建房屋,也是牛金权以产权人身份申请,并没有改变所有权人身份。因而法院判决翻建后的两间南房仍归牛金权所有。经法院调解,单小英出4200元作租金,继续在牛金权所有的南房内居住。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家庭医疗救护31

  白喉的家庭护理
秋冬是白喉病的多发季节。白喉是由一种白喉杆菌所引发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多发在一岁至五岁的儿童身上。由于白喉患者年龄太小,缺乏叙述病状能力,极易误诊为感冒引起的发热或呼吸道炎症。一旦误诊,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炎、肌瘫痪和继发性感染等症状。所以,了解一些有关白喉的知识很有必要。
白喉发病的一般症状为:嗓子痛、鼻分泌血性浆液、声音嘶哑、发热等,并可在咽、喉、鼻或其它粘膜部位形成灰白色的假膜。根据病变部位不同,白喉又分咽白喉、喉白喉和鼻白喉。咽白喉,即患者的咽壁扁桃体处出现灰白色假膜,边缘清楚,而且附着牢固。另伴有中度发热、嗓子疼、颈部淋巴结肿大。喉白喉,即患者的喉部出现假膜。由于假膜的作用,患者出现进行性喉梗阻、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脸色青紫,甚至窒息。鼻白喉,患者鼻腔有血性污浊的分泌物,鼻塞,发热。另外,白喉也可发生在眼、耳、舌、女孩外阴等部位。
白喉患者要住院治疗两周左右。出院后,除遵医嘱用药之外,还要限制患者的活动,要让患者吃流食和半流食,也可以吃少量软饭。要保持患者室内空气通畅、清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白喉的传染源为白喉患者或白喉病菌携带者。其传染途径主要为飞沫,其次是带菌者污染过的手、玩具等物品。因此,家人要将患者隔离,并对其用具彻底消毒。假如你的孩子接触过白喉患者,要注意观察其身体症状,同时让其口服红霉素,以防发病。即使你的孩子事先接受过正规白喉类毒素免疫接种,也应该注射预防类药物。若你的孩子从没接受过白喉预防接种,则应考虑注射抗毒素,以保平安。
目前,我国已经有非常可靠的白喉免疫措施。只是有些家长忽视白喉的危害,没有定期为孩子进行白喉类毒素的预防接种,致使白喉仍有一定发病率(尤其在农村)。希望家长按照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定期为孩子进行预防免疫。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杜军保尤玉才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实话实说

  不可迷信“速成”
张之俭
儿时常常幻想,知识之类的东西若能化成饮料喝进去,变成药品注射到脑子里,或干脆将聪明人的脑细胞移植到自己的脑壳里,那该有多好。长大后,渐渐知其不可能。然而,知识的饥渴,工作的需要使我不得不寻觅“速成”之类的东西。现在有什么英语速成、日语速成、快速记忆、超级记忆等等,五花八门。我也报了一个“速成”班,钱花了,时间赔了,却没有“速成”起来。
按时下流行的说法,算是交了一笔“学费”。它使我明白了“速成”其实不可能,有些甚至是某些人用来骗钱的鬼把戏。人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知识富翁”,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老老实实地学习。当今之时,人们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希望短期内多学点儿东西,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知识这东西,不是投机取巧可以得到的,必须靠人们下苦功夫去学。还是那句老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小小楼道天地宽
十几年来,我在协助居民楼道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中体会到,小小的居民楼道,对内连着家家户户,对外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从这个人们生活的小环境入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巩固社会的安定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我家是在1981年9月从震后简易房搬进新楼房的。我当时想,作为大地震的幸存者,又搬进了新楼房,实在得来不易,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种新生活。
我们楼前的通道比较窄,随着搬到楼房的住户逐渐增多,停放在楼前的自行车也越来越多,常常影响通行。特别是雨天,楼门西侧的排水管流下来的水,一冲就是一道沟,泥泞不堪,连自行车也没法停放。我就找些可用的废弃材料,积攒起来,利用公休时间连刨带砌,一块一块地干,使楼门通道向东西两侧拓宽了。拓宽后不仅不怕雨水冲刷,而且群众停放自行车或临时放点东西也方便了。我做了这件事,感到格外高兴。
从二层楼以下直到楼门口的楼道卫生,被我和老伴包了下来,每天搞卫生,从没有间断。我们这样做了以后,很快楼上各层也不声不响地这么做了,一层楼三家住户还用自家水冲洗楼道。我们楼形成了楼道卫生人人抓的风气。
刚搬进楼房时,大家对于如何利用垃圾通道没有经验,不用的东西,只要是垃圾通道进口能够塞得进去,就往里扔,不止一次造成垃圾通道堵塞。有时下边掏通了,上边还堵着。碰到这种情况,我就自备工具先到通道口去掏,邻居们也都争先恐后地干。402号的冷更新身体有病,腰弯不下,但每次干活,从没落下过。203号的舒健有一次没赶上,很后悔。第二天,他把垃圾通道里的垃圾都掏了出来,说:“我得把活补上。”就是这样,大家的事情大家做,都怕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
楼里居民搬齐了以后,我们单元有近30辆自行车。有些人家里装修以后,开始把自行车挂在楼梯的栏杆上,同时,把家里不便摆放、又舍不得扔掉的东西堆放在楼道里,这就影响病人、老人、孕妇和小孩上下楼。我们开始做邻里的工作。有人想不通:人家别的楼道都这样放,为什么我们楼道不能?碰到这种情况,我们既不着急,也不改变态度,而是继续耐心地做工作。我们坚信做对大家有好处的事,大家暂时不理解,理解之后没有不愿意的。果然,他们理解以后,再不在楼梯栏杆上挂自行车、在楼道堆放自家东西了。
长期的生活实践,使我们同楼道居民之间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我们提出了“商订公约”的建议,得到了积极响应。1994年5月8日,第一次形成了《曙光楼212—2居民楼道精神文明建设公约》(征求意见稿),规定了一些维护楼道秩序的条款,复写发给了各户居民。
有了初步的“公约”,即使还不完备,毕竟工作好做多了。403号装修房屋,开始之前就主动向邻居打招呼:“施工中有响动,请多担待。”群众有意见时,便立即改正,适当缩短了施工时间。有的住家装修房屋,没白日黑夜地乒乓乱响,群众不得正常休息,一找他做工作,他说:“还有好多眼儿呢,今夜都得凿出来!”这话也真够噎人的,可后来凿了几下就没声响了。这说明他不想、也不愿意脱离群众。原来的“公约”对居室装修扰民没有具体规定,经征求群众意见,对原“公约”作了修改补充,形成了5章20条。
“公约”使人们有了统一的道德行为规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关系。全楼道15户居民,除两户外,互不沾亲带故,但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主动出来帮忙。去年的一天夜里,303号的陈炳文心脏病突然发作,401号的张瑞远知道了,立刻用电话通知了陈所在单位,并搀扶陈炳文下楼,上汽车,使病人很快到医院就诊,转危为安。
我们的做法不是什么人一时的灵机一动,而是楼道居民长时期共同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自律方法,也不是少数人个别的模范行为,而是居民群众遵循统一的道德规范协同动作的群体行为。
河北唐山市路北区曙光楼212—2—202孙元魁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莫愁前路无知己
认识影子是三年前的事,那时我在湖南当兵,她在北京服役,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通过电话相识了。她是个文学爱好者,我当时已调机关报道组工作。由于志趣相投,书信来往使我们成了好朋友,谈写作,谈人生,诉说彼此的烦恼。去年,我们又相约报考军校,尽管我们都努力了,可最终还是落榜了。年底,她退伍回了东北老家,我则继续留在部队。在此期间书信来往依然不断,后来她说有了男朋友,最近,又得知她将与男友订婚。当我以一个朋友身份向她祝福时,却收到她这样的来信:“你的来信已给我的男朋友和家人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只要记住我就行,以后不要再写信了。”我完全懵了,似乎我这个昔日好友成了“第三者”,我想给她男友去信解释一下,又怕事情会更糟。难道我们之间真挚的友情就这样终结了吗?友人与恋人间的距离有多远?
湖南怀化市驻军某部张荣贵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写信应该是最亲切的形式之一,书信往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两个人心灵的相近或志趣的相投。各在异地的恋人会锦书频传,知己挚友之间也经常鱼雁往来。像你和影子这样因通信而成为好朋友的并不是少数。
需要提醒你的是,书信构造的浪漫世界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友谊也是有阶段性的。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会有不同的好朋友陪着你走。当以前的好朋友无意再和你一起走,或当原来的好朋友已赶不上你的步伐,你又能做些什么呢?祝福你已经给她了,如果有一天她再给你写信请求帮助时,你仍该热情地帮助她。
你不用担心你的信会给她的男友和家人造成什么影响,真心爱她的男友应该不介意她接受别人的祝福。开始新生活的女孩总是会想办法将以前的生活做一个了结,或许影子认为你们的交往终止于你对她的祝福是最好的结果。
莫愁前路无知己。无论你们曾经是友人还是恋人,这之间的距离已不重要,关键是要往前走。心雨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世相百态

  讲求文明
前不久,沈阳市政府出台了“八不”规范,包括“爱护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言谈举止端庄、遵守交通规则”等内容,旨在规范市民的言行,让沈阳变得更加美丽。“八不”实施以来,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有那么一些人和事还未能尽如人意。
图①:公园的休息椅成了个人的睡床;
图②:醉倒街头;
图③:绿化树成了健身器械;
图④:摆摊占路;
图⑤:车入花丛。
民航东北空管局气象中心杨红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实话实说

  从“失物招领处”说开去
杨明林
我与好友到浴室洗澡,回来后发现钥匙丢在了浴室。当时浴室已接近下班时间,我们匆匆找了一阵没找着,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失物招领处”的师傅询问,老师傅问明情况后,便将钥匙归还。我们在“签名簿”上高兴地签了名,只见上面记满了领回失物者的姓名、物品及时间,我们对老师傅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浴室工作人员不经意中营造了一种好的氛围,推动了群体道德信任的维持与发展。“失物招领处”的设立,给前来洗浴的人以道德的影响,暗喻各位同志:我们信任你,大家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捡到失物都会上交,使人们觉得有人“管”道德这码事,高尚行为还是被提倡的。正因为不断有人做出这种高尚之举,便进一步保证了这种氛围的维持和发展。
可见,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群体道德信任,在重建道德文明的今天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讲道德的人吃亏,缺德的人获利,见义勇为者流血,见义不为者安然,公众舆论氛围畸形化,群体信任便被冲淡,人们在麻木自己的同时,也纵容了邪恶。相反,如果我们的社会上多一些“失物招领处”这样实际倡导良好氛围的东西,那么人们相互之间的道德信任便易于确立,重树文明之风的步子将迈得更快。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9号楼“自然楼长”转正
9月18日晚,我们9号楼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居委会为加强楼道精神文明建设,正在组织选举楼长。居委会负责人分别把选票送进24家,让大家挑选自己的称心人。半小时后,选举结果出来了,王志以全票当选为楼长。
王志今年72岁,离休前任原邯郸地委机关行政处副处长,一辈子辛辛苦苦为大家服务,养成了处处为大家操心的习惯。他看到住在这楼里的人缺乏健身锻炼,患慢性病的多,就带领大家练气功;垃圾通道堵了,他带头去掏;灯坏了,他马上找人来修。谁家有了难事,他都主动去帮。房改中有的户对政策不清楚,他找来文件,逐条讲解,具体算帐。为了绿化环境,他亲自拉土、找肥、找秧苗,分送各户,发动大家种上了辣椒和花卉,把一个空荡荡的院子变成了花的海洋、绿色长廊。王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自然楼长”。
王志的“自然楼长”一干数年,如今经过群众投票转正了。上任那天,他吃过早饭便挽起袖子,拿起工具,先把自己住的那个单元的楼梯、门窗打扫、擦洗得干干净净。当晚,他和几个组长一起走家串户,和大家商量落实楼道卫生责任制。他提出楼道、院子要一天一扫,楼梯要一周一擦,得到大家一致响应。第二天早晨6点,王志第一个出现在楼前院中,接着是各组组长和各户居民,在欢声笑语中,大家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河北邯郸市展览路二号院9号楼1单元4号李振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