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迎九七话香港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关系
黄涤岩
香港,这个祖国南方边陲的小岛,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甚至淡水也要从内地输入。但正是这弹丸之地,却屡创奇迹,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成为世界第一大货柜港、第五大国际银行中心、第四大黄金市场、第五大外汇市场、第八大股票市场。1995年人均GDP达23059美元,已超过英国、澳大利亚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消费力计排名世界第六。不仅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其为世界最佳商业城市之首,世界经济论坛、国际管理与发展学会也把它列为世界第三最具竞争力的地方。
香港经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香港本身具有的一些地理、历史和社会的有利条件所构成的良好商业环境外,一个最重要的客观因素是源自内地的改革开放。
香港作为祖国南部的重要港口,与内地有天然的经济联系,历来是中国沟通海外的门户。早在殖民地初期,外国商人就在香港采购内地茶叶、丝绸、土产,又从香港向内地贩卖鸦片、棉布等“洋货”。1911年九广铁路通车,更大大加强了中国南部地区通过香港与海外的商品交流,从而形成了香港的转口港地位。抗战初期和战后,内地一批工厂企业包括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流入香港,为香港工业发展建立了初步基础。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从政治上稳定香港,从经济上支持香港,使香港在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利用世界经济发展的良好时机,顺利地完成了工业化和出口导向的转变。
70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政策更有力地推动了香港转口贸易、金融、房地产和旅游、航运等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香港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为香港成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内地的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香港转口港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1995年,内地与香港贸易额达9871亿港元,比1978年增长88.64倍(同期香港对外贸易总额只增长22.26倍),内地与香港贸易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9.1%提高到34.8%,而香港对内地的转口贸易则占香港转口贸易总值的88.5%。由此可见,香港这些年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对内地贸易特别是转口贸易的迅猛发展,香港在世界贸易的排名能从第二十三位上升到第八位,没有内地与香港贸易的增长是根本不可能的。此外,香港对内地转口贸易的激增及其带来相关的商务需求,不仅为香港10万多个贸易公司提供了大量的生意机会,促进了香港经济的转型,而且从内地转口贸易附加值中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据港英当局统计,1995年香港的转口货值达10204亿港元(其中来自内地的转口货值为6363.9亿港元,去往内地的转口货值为3840.4亿港元),若按1994年平均约25%的转口毛利率计算,1995年香港从内地转口贸易中获得的转口毛利即在2040亿港元左右。另据中国外经贸部部长吴仪5月2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的数据,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有60%是经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转口的平均增值率高达40%,其中玩具和服装的转口增值率甚至超过了100%。港英当局公布的1995年内地通过香港转口至美国的产品价值2135.45亿港元,即使都按平均增值率计算,这一年,香港通过转口内地商品去美国所获的附加增值也有610亿港元之多。由此可见,内地的转口贸易对香港的对外贸易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当然,香港的转口港功能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对外贸易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为香港提供了在国际竞争中的巨大优势。据粗略统计,1979年之后,香港约有3/4的厂商到珠江三角洲等地投资。单就珠江三角洲地区而言,香港已建立2300多家合资企业和8万家来料加工工厂,雇用内地工人超过300万人。此外,内地各省市直接受雇于港资的工人也超过200万人,形成由香港提供采购、设计、开发、营销、服务,在内地进行产品生产加工的“前店后厂”的格局。这种格局,使香港可以从静态的比较优势中获取丰厚的利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香港制造业在生产技术和产品方面的更新换代,却是香港这些年来能够保持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这一点,我们只须从香港制造商因生产线内迁而减少支付的人工成本就可窥见一斑。按照目前的工资水平,假定港商支付给内地工人的平均年薪能达到7200港元的话,也只相当于香港当地制造业工人工资的1/10。也就是说,每雇佣一名内地工人可为香港制造商节省64800港元的成本,按此推论,500万内地工人一年中间接带给港商的好处就是3240亿港元。即使计入香港与内地劳动力之间不同的生产率水平,其工资水平的差距也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如果没有内地的改革开放,香港就不可能拥有今天这种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区域化优势。正是这个新优势进一步提高了香港的国际竞争能力,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独特的外部有利条件。
对内地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境外投资中大约有60%来自香港。港商投资地区已由华南逐步发展到包括全国各主要省市;投资领域涉及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金融、贸易、旅游、服务等诸多行业。从1979年到1995年的17年间,香港对内地投资项目、协议金额、实际投入金额,分别占内地利用外资总额的58.6%、59.1%和58.2%。香港投入内地的巨额资金以及相关带来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商业信息和市场网络,对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和劳动力就业也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三,香港与内地贸易和投资往来的迅速发展,为香港金融业拓展了广阔的业务空间,带动了金融业的繁荣,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据统计,在香港的银行由1978年的88家增加到1995年的186家,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已有85家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1995年末香港整个银行业的资产总值达到78379亿港元,比1978年增长41.68倍。
80年代以来,香港一直是中国在海外筹措商业资金的主要市场,1995年香港资本市场上组织的100多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去往内地的。1983年,香港银行对祖国内地银行和企业的贷款只有89.96亿港元,1996年3月,这一数额已达到3064亿港元。另一方面,由于内地与香港经济往来日益增多,香港资金大量涌入内地,进而又通过内地银行系统回流香港,这表现为内地银行对香港银行的港元净债权近年来增长很快,到1996年3月末,这一债权额已达708亿港元,成为港元同业拆借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港商将工厂迁移至内地生产和在内地投资的不断增加,香港银行去内地设立分支机构也越来越多。目前,香港华资金融机构已在内地设立了25家银行分行、48家代表处和2家保险公司,总资产近20亿美元。许多外国银行也是通过香港的机构去内地设立分支机构或由在香港的机构进行管理的。同样,内地在港的金融机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除原有的中银集团13家银行之外,中资还出面收购了嘉华、友联银行,参股了华人、港基国际、第一太平、建新等本地分行。1995年末,国内三大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也在港设立了分行。还有不少中资机构在香港设立了金融财务公司。必须承认,这些中资背景银行的加入为香港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证券市场方面,许多以内地为主要生产基地、销售市场或盈利来源的“中国概念股”和在香港注册但由中资控股的上市股份以及国有企业直接来港上市的“H”股相继出现在香港股市上。这些中国成份股的增加,首先是为内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对香港来说,股市中基础工业和制造业成份的增加,不仅使得股市行业结构更趋合理,也扩大了股市规模,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在金融监管方面,两地金融当局不但已就机构审批和监管达成了共识,而且中国人民银行还就必要时对香港金融稳定提供支持作了承诺,这无疑有助于加强人们对香港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第四,中资企业在香港的发展,加强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70年代前,驻港中资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和实力也十分有限,100多家中资企业有一多半只是作为内地外贸公司在港的代理。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内地各省市及有关部门纷纷把香港作为对外窗口,驻港中资企业迅速发展,目前已达1000多家,在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建造业及房地产业方面已形成一定实力。据有关统计,目前中资企业经营的贸易额约占香港贸易总额的22%;中资银行吸收的存款约占香港银行存款总额的25%;中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约占香港保费总收入的21%;中资企业承办的货运量约占香港货运总量的25%;中资企业经营的内地旅游服务约占香港往内地旅游服务的50%;中资企业承建的各类建筑工程约占香港建筑工程总量的12%;中资企业控股的63家上市公司约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4.5%。此外,中资企业还对香港的电讯、航空、隧道、货柜码头等公用事业或设施进行了参与和投资。中资企业已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中资贸易企业根据国家政策,长期以来源源不断地为香港同胞提供鲜活食品等基本生活资料,其中鲜活食品达香港消费总量的95%,对保持香港同胞生活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发挥了重大作用;中资银行多年来在稳定香港金融市场,为香港同胞特别是工商界提供金融服务、促进港内经济联系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总之,过去17年内地与香港经济互补互利优势的发挥,已对香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7年7月1日,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有关规定,“九七”后的香港将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自由港地位和单独关税地区,继续实行自由的经济贸易政策;在金融方面,香港将保持现行的货币金融体制和政策,香港和内地之间的金融关系将是一个主权国家内、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两个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两地金融业务往来按照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则和惯例进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商务中心的各种有利因素必将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发挥。
另一方面,内地在“九五”计划期间,将保持年均增长8—9%的发展势头,社会投资规模将达13万亿元,对外贸易总额将超过两万亿元,祖国这一宏伟的经济形势将是香港经济繁荣与发展最强有力的保证。此外,内地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部署,会给灵活的香港工商界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内地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会使两地在金融、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更加和谐,两地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两地市场的沟通更加顺畅。在这样的环境下,香港和内地在经济上的互补互利优势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其强大的活力,香港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活动中的独特地位将会更加巩固。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1980年“内地因素”对香港GDP的贡献率为5.3%;到1990年,这一比率上升至25.7%;将来,这一比率必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亚洲的崛起,特别是祖国的振兴,香港明天一定会更好。“九七”后香港这颗耀眼的“东方明珠”将会更加璀璨辉煌。(附图片)
图为香港西九龙深水埠新码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