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总书记重访永常村
新华社记者何平本报记者何加正罗昌爱
祖祖辈辈居住在广西西部大石山区的永常村人怎么也没想到:时隔六年,江泽民总书记会再次千里迢迢来到他们偏僻的山村。
这是十一月一日上午,广西田阳县的原野上,稻菽金黄,瓜果飘香。这时候,从百色市方向驶来几辆面包车。车子驶上弯弯的山道后,不久,便驶进了群峰环抱、云雾缭绕的永常村陇黎屯。
“总书记来啦!”“总书记来啦!”人们奔走相告,寂静的山村沸腾了。江泽民笑容满面地走下汽车向乡亲们走来,兴高采烈的村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总书记又一次来到他们中间。
永常村的壮族群众,永远忘不了江泽民六年前到他们村时的情形。
那是一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在革命老区百色考察的江泽民,特地来到壮族群众聚居的田阳县永常村,了解这里的扶贫情况。江泽民走东家,串西家,与村民们促膝谈心,问寒问暖。面对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贫困现状,江泽民心情十分沉重,临别时,谆谆嘱咐随行的广西党政领导:“扶贫任务很艰巨,你们任重道远啊!”
总书记语重心长的一席话,成了永常村群众奋起扶贫攻坚、发誓摆脱贫困的强大精神动力。
六年过去。今天的永常村,已是旧貌换新颜。崇山峻岭之中,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昔日低矮简陋的茅草木屋已经难觅踪迹。江泽民一下车,便大步来到他六年前曾经走访过的壮族村民苏其权家。当时,苏其权一家四口就住在一间茅草当瓦、四面透风的木屋里,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全部家产不足五百元。如今,他家已盖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坚固而敞亮。
“江爷好,江爷好!”苏其权的两个孩子见到江泽民亲切叫道。看到两个孩子都戴上了红领巾,江泽民高兴地摸着他们的头说:“都长这么大了!”
看到苏其权一家住进了新房,江泽民显得特别高兴,他对坐在身边的苏其权夫妇说:“记得上次来时,你们住的房子四面透风。当时我真担心你们遇到刮风下雨怎么办?现在看到你们盖起了新房子,我就放心了!”
苏其权夫妇含着热泪紧握着江泽民的手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感谢总书记的关怀。”在场的田阳县委书记张廷登告诉江泽民,自从总书记到永常村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苏其权一家种起了甘蔗、玉米、竹子,养起了猪、羊、兔,农闲时还外出搞建筑,人均收入从过去的一百二十元增加到一千二百元。他说:不仅是苏其权一家,现在,全屯农民人均收入已经从原来的二百多元增加到一千多元。五十八户人家中,已有二十八户告别茅草屋,盖起了房,还有十六家的新房也正在建设当中。
抚今追昔,江泽民感慨地说:“我看扶贫很重要一条就是要坚持开发性扶贫的方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变苦熬为苦干。扶贫首先要扶志。如果望贫兴叹,不经过自己的努力,恐怕是难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的。所以,还是要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再加上国家的扶持和社会的帮助,就一定能够改变贫困面貌。”
离开苏其权的家,江泽民又来到村里的希望小学。六年前江泽民看到的这所学校校舍已属严重危房。村干部告诉江泽民:这所希望小学是广西军区捐资四十八万元援建的,今年三月份建成。四十八万元投资,除了三十八万元用于基建和添置教学设备外,其余十万元被存入银行作为奖学金,专门用来奖励教学有成就的老师和资助困难学生。有了希望小学后,永常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升学率、毕业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
江泽民兴致勃勃地从一楼走上二楼,从学前班来到毕业班。看着窗明几净、宽敞漂亮的校舍,看着衣着整齐、健康活泼的孩子们,江泽民连声说:“好,好!”在六年级一班的教室里,江泽民拿起学生的课本,关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问班主任廖天娥会不会讲普通话。他语重心长地说:“当好一个教师不是件容易的事,关系到下一代的培养啊!”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见到敬爱的江爷爷来到他们的学校,呼啦一下围了上来,他们给江泽民系上红领巾,献上鲜花,然后簇拥在他身边合影。
时间过得真快。上午十时许,江泽民离开了永常村。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目送车子远去,久久不肯离开。他们在回味刚才那一幕激动人心的难忘时刻;他们也在思索如何把山村建设得更美好,以报答党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比庆典更重要的
于宁
十月二十八日是三九集团成立五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他们没有搞大型庆典活动,而是把节省下来的二十万元经费用于支援和慰问青藏兵站部八一中学。集团党委决定,今后集团的周年纪念活动一律从俭,每年都要向青藏线和军队子女学校提供二十万元以上的支持,支援希望工程,支援高原战友。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各样的周年庆典活动很多。其中有的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确实值得热烈隆重地纪念一下,以教育和鼓舞青少年们。不过,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逢五、逢十庆典,逢三、逢二、逢一也要庆典一番,则未免太滥了,助长了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的歪风。三九集团认为,把这笔钱省下来用于支援教育、支援国防建设,更重要、更有意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事,委实值得称道。
现在,各地正在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决议》精神。怎样落实呢?就是要脚踏实地,从眼前正在做的、能够做的、应该做的工作做起。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在黔桂考察扶贫工作时强调
扶贫攻坚仗必须打好务求全胜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本报桂林11月4日电新华社记者何平、本报记者何加正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0月25日至11月3日先后在贵州、广西重点考察了扶贫开发工作。他在考察中强调,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目标已经明确,决心已经下定,这场扶贫攻坚仗必须打好,务求全胜。全党同志一定要振奋精神,狠抓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思想认识、政策措施和干部的组织指导工作都要到位。江泽民要求各级主要领导亲自动手抓扶贫、抓班子、抓路子、抓典型,亲自动手解决扶贫工作中遇到的紧要问题。
今年9月,江泽民曾沿京九看扶贫,接着在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又专程到地处我国西南的贵州和广西贫困地区进行考察。从贵州的毕节、六盘水,到广西的百色,江泽民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不辞辛苦地走访慰问居住在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了解那里的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在贵州的毕节和六盘水,江泽民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一个个少数民族村寨。当看到有的农户至今住在难挡风雨的茅草房,缺吃少穿,家里连张像样的床和被子也没有时,他的心情异常沉重。江泽民满怀深情地把一床床被子送到这些贫困村民手上,关切地向他们问寒问暖。他对当地干部强调说:贫困地区的各级干部务必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务实作风,要经常深入贫困乡村,时时处处把群众的衣食冷暖挂在心上。对于少数极贫户,更要一户一户地摸清情况,采取措施,认真帮扶,尽快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千万不能“穷在深山无人问”啊!
沿途,江泽民也高兴地看到,一些地方坚持开发式扶贫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通过政府扶贫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和加大科技支持相结合,初步改变了贫困面貌。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老鸦山村民组的23户苗族群众,过去生活在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自然条件恶劣,多数农户住的是不能遮风挡雨的茅草房。自1994年实施扶贫搬迁工程后,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村寨——罗依新寨正在崛起。10月28日,江泽民来到这里。苗族村民们载歌载舞,欢迎总书记的到来,表达他们脱贫后的喜悦。江泽民看到,村寨里一幢幢新瓦房错落有致,户户通了照明电和自来水,村里办起了电视转播室,家家都有了电视机。目睹这一欣欣向荣的景象,江泽民高兴地同村民们一起跳起苗族舞蹈,分享他们的欢乐。广西百色地区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是江泽民六年前曾经到过的一个壮族村寨。当时这个村是全县的特困村之一,人均收入只有200多元,人均有粮不足100公斤。11月1日,江泽民再次来到这里。坐在壮族村民苏其权敞亮的新瓦房里,江泽民不禁回忆起六年前苏其权一家四口住在四面漏风的茅草房时的情景。他语重心长地对主人说:从你家的变化说明,家贫志不短,这一条很重要。解决贫困问题,固然需要国家扶持和社会支持,但归根到底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正在修建中的南昆铁路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全长898.6公里,是在艰险山区修建的又一条长大干线铁路,地质复杂,工程艰巨,途经广西、贵州、云南的29个县市。由于沿线大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当地群众把这条铁路称为“中央最大的扶贫项目”。在广西百色,江泽民实地察看了南昆铁路的隧道、大桥和百色火车站的工程建设情况。他希望沿线各省区抓住兴建南昆铁路的机遇,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还高度赞扬了南昆铁路的建设者们不怕艰险、顽强拼搏、吃苦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路上,江泽民还考察了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并同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座谈。他指出,目前不少国有企业面临困难,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生活,帮助国有企业走出暂时困境,不断增强活力,是经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政治责任感,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和企业内部管理,使广大国有企业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江泽民充分肯定了三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服从祖国需要、从沿海大城市来到大西南的可贵奉献精神,要求各级有关部门要十分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高度重视搞好三线企业的问题。他还强调,在扩大对外开放和实现两个转变中,各地各部门要注意顾全大局,十分注意发展和壮大民族工业和加快解决经济发展中盲目重复分散建设的问题。
在贵州的遵义、六盘水、贵阳,广西的柳州、南宁、桂林等地,江泽民看望了当地的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战员和公安干警。他希望广大官兵牢记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加强学习、狠抓落实,不断推进部队的全面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遵义会议,是长征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10月25日,江泽民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和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会见了老红军代表,并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他再次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力发扬长征精神,把改革和建设搞得更好。
考察中,江泽民还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他说,贯彻落实好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也在各级领导干部。首先大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自觉性,要特别注意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和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还要努力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贵州、广西和成都军区、广州军区的党政军负责同志刘方仁、吴亦侠、赵富林、成克杰、廖锡龙、陶伯钧,分别陪同江泽民考察。
随同江泽民考察的有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及中央党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曾庆红、曾培炎、多吉才让、韩杼滨、滕文生、李荣融、李育才、杨雍哲、由喜贵。
(附图片)
11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广西百色地区田阳县永常村和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合影。(新华社记者齐铁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强调
把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同加强党建结合起来
新华社南京11月4日电(记者殷学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抓住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有利时机,把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同加强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10月25日至11月3日,胡锦涛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省长郑斯林等陪同下,先后考察了徐州、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农村、企业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胡锦涛在农村考察时,几次召开基层干部座谈会,走访农户,到田间地头同群众亲切交谈。
在徐州市柳新乡唐沟村,胡锦涛在听取村党支部书记汇报后说,这里的巨大变化证明,党的好政策要落到实处,关键是党组织要坚强有力,首先要有一个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好班子。在吴县市渭塘镇渭南村,胡锦涛对这个村党支部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进行。只要每一个党员都切实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动群众共同奋斗,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进一步增强,农村奔小康,实现现代化,就更有保证。
胡锦涛先后考察了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无线电厂、跃进汽车集团公司、扬子石化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党的工作。
他指出,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强党的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要特别强调,企业党组织必须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必须加强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团结职工群众,把精力集中到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上来,为搞好“三改一加强”贡献力量。胡锦涛每到一地,都了解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在张家港等地考察后,胡锦涛肯定了他们坚持“一把手抓两手”的做法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经验,并要求他们再接再厉,认真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都更上一层楼。在徐州,胡锦涛亲切看望了市城建局市政养护处下水道四班的职工,称赞她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高尚情操,希望各行各业干部群众都向她们学习。
胡锦涛在听取江苏省委工作汇报后作了讲话。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江苏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两个文明建设都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的形势下,要抓住机遇、乘势而进,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胡锦涛指出,当前,各级党委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着力在领会精神实质和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从群众和基层普遍关心的、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和基层最容易接受的事情抓起,切实把《决议》提出的任务,一一落到实处。
胡锦涛强调,六中全会《决议》关于“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的论断,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科学思想,深刻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同党的建设的关系。必须认真领会,坚决贯彻。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要用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增强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自觉性。要把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提到重要位置上来。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要从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抓紧做好培养选拔高素质年轻干部的工作。要在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所有的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好表率作用。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民日报社国家体改委
“我看改革十八年”征文启事
1978年12月18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中国走向改革之路的进军号。
弹指之间,18年过去了。18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势不可当地向前发展,现在已进入攻坚的关键时刻。
18年的改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给每一条战线带来了什么?给每一个中国老百姓带来了什么?人人都有许多想说和可说的话。大家都来回顾走过的道路,说说自己的切身感受,可以增强我们继续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信心。
出于这样一个目的,本报与国家体改委商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8年的日子里,联合举办一次《我看改革十八年》的征文活动。欢迎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以及各级干部和专家学者都来动笔。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对新闻工作的指示,这次征文要求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通过一件事情、一个角度、一个侧面,用老百姓都能感受的变化讲改革成就,用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语言讲改革道理,力求做到专家不觉肤浅,群众不觉艰深。文章不超过1500字。
征文结束后,将请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评选优秀文章,并给予奖励。来稿请寄:人民日报经济部;信封注明《我看改革十八年》;邮政编码:100733。


第1版(要闻)
专栏:

  应邀访问亚洲五国
乔石抵伊斯坦布尔
离京前朱镕基等到人民大会堂送行
本报伊斯坦布尔(土耳其)11月4日电记者张祝基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应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长穆斯塔法·卡莱姆利的邀请,于今天下午3时(当地时间)乘专机抵达伊斯坦布尔,开始对土耳其进行为期五天的正式友好访问。
今天,伊斯坦布尔天气晴朗。土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贝尔贝尔奥卢、伊斯坦布尔省副省长亚尔钦以及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吴克明在专机舷梯前迎候乔石委员长一行。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的两名女工作人员向乔石委员长献上一束鲜花。
乔石委员长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他说,中土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就曾有过密切的交往。1971年建交后,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互访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双边关系持续稳步发展。特别是苏莱曼·德米雷尔总统去年5月和卡莱姆利议长今年8月对中国的成功访问,使中土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对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土耳其地扼欧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政府重视对土关系,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乔石委员长的夫人郁文及其他主要陪同人员、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曹志、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杨泰芳、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健民、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竹康、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田曾佩和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等也同机抵达。
据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张荣典)应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长卡莱姆利、约旦众议院议长苏鲁尔、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努里、越南国会主席农德孟和老挝国会主席维亚吉的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天上午离开北京,前往上述五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王汉斌、王光英,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杨德中,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王书明、冯兰明,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以及上述五国驻华大使等到人民大会堂为乔石委员长一行出访送行。
(附图片)
11月4日,乔石委员长出访亚洲五国离开北京时,朱镕基副总理等到人民大会堂送行。 (新华社记者赵迎新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佩尔松
指出中瑞两国国情不同但经济互补性很强
本报北京11月4日讯记者廖先旺报道:今天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了瑞典首相佩尔松。
江泽民对佩尔松首次访华表示欢迎。他说:“我1988年曾访问过贵国。瑞典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经济也很发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信首相阁下此次访华将促进中瑞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佩尔松说他非常高兴有机会访华,瑞典重视对华关系。长期以来,两国在许多领域进行了密切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瑞典希望瑞中关系继续发展。双方在不断加深双边合作的同时,能够扩大在多边领域的合作。他说,中国经济发展很快,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相信中国人民有能力解决在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中国不仅在世界经济上,而且在国际政治方面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江泽民说,瑞典是北欧一个重要国家,也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在建交后四十多年里,两国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富有成果。特别是近年来,两国领导人通过互访保持着直接接触,这对加深相互了解、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泽民说,中瑞两国国情不同,但各有所长,经济互补性很强,双边贸易逐年增加。瑞典有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如ABB、爱立信、沃尔沃,它们各有所长,同中国的合作很成功。听说这些大公司的领导人此次随首相阁下访华,相信他们的来访将进一步促进两国企业界的合作。
会见中,江泽民向瑞典客人介绍了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他还请佩尔松转达他对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陛下的问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