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胡笳声声满园春
——沈阳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胡笳》诞生记
陈莉萍
11月的沈阳,已是一派初冬的景色了。4日晚中华剧场门前却是人头攒动,车如穿梭。沈阳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胡笳》的首演式正在这里举行。大幕徐徐拉开,庞大的管弦乐队和恢宏的舞美设计首先吸引了观众。随着迟小秋扮演的蔡文姬一句“阴山下,古道旁,胡笳声远”的导板以程派唱腔所特有的低回婉转、幽幽然传至全场时,观众席上掌声如雷!守在大幕边的院长徐培成几滴热泪迸出眼角:一年了!《胡笳》!你终于走出摇篮!走上了舞台!
凝聚力量创演精品
创精品,出人才,争效益一直是沈阳京剧院近几年的奋斗目标。尽管京剧演出市场目前不十分景气,但他们以精湛的演出技艺一直活跃在辽沈、全国乃至世界十几个国家的演出场地上。沈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十分重视振兴京剧事业,扶植民族艺术。市领导不仅经常看戏,关心剧院建设、演职员生活,市长张荣茂还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状况下,亲自拨款60万元,用于京剧院演出的场次补贴。社会各界对沈阳的京剧事业也十分支持。辽宁华侨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曲福松先生和沈阳京剧院签订了经济文化联合体的合同,每年拿出10万元赞助京剧艺术的发展。这一切都极大地激发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从1995年起,市文化局领导及京剧院领导班子就下决心搞一台京剧的精品剧目。他们专门请来了知名作家《曹操与杨修》的编剧陈亚先及编剧毓钺,经过认真研究策划,根据剧院的演员阵容,选定了蔡文姬与曹操的题材。文姬归汉是一个世人皆知的故事,但如何写好这段故事,的确是个难题。因为这段故事查史书并无详细记载,而且又有程砚秋的《文姬归汉》和郭沫若的《蔡文姬》在先,观众也往往在各自心目中早有形象和人物价值的评判。作家们并不气馁,他们查阅大量史料,并参照一些历史故事,经过一年艰苦奋战,前后七易其稿,终于在1996年8月拿出了新编历史京剧《胡笳》的演出本。这出戏主要写了曹操用半副銮驾的隆重礼仪迎回了流落匈奴的蔡文姬之后,两人的性格冲突,展示了人物各自为求得自身价值定位和真正理解的艰难,留给观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考。
1996年9月,《胡笳》正式投入排练。为了使这部作品真正排成精品,沈阳市文化局还特地制定了大投入、大制作、大集中的战略方针:即在全局经济很窘迫的情况下,投资90万元,力求舞台呈现恢宏大气,艺术上精益求精。同时,在剧组二度创作上集中优秀人才,除了编剧外请之外,又特邀了辽宁著名导演刘喜廷担任该剧导演,上海著名作曲家高一鸣任该剧作曲,辽宁著名舞美设计师王纪厚为舞美设计。其他如灯光、服装、化装等都是特邀本行内的“高手”。一时间,剧院内人才济济,被演员们戏称为“集中优势兵力作战”。
废寝忘食无私奉献
为了排练好《胡笳》,全剧组的演职员们也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排练场上。有角色的分头在导演启发下全身心地投入排练,群众演员则一遍遍排过场、走地位。几个排练场全占得满满的,连院子里也有人在排练。连续两个月,没休过一个星期天,中秋、国庆都是在排练场度过的,但大家毫无怨言。全院上下热火朝天,人人都在为排练精品剧目作贡献。蔡文姬的扮演者迟小秋,是程派艺术的传人。为了她钟爱的艺术事业,年近30方结婚,婚后不久就怀孕了,双方父母及丈夫高兴得不得了,可就在这时,院领导把排练这出戏的任务交给了她。迟小秋二话不说,毅然接戏。她耐心做丈夫及父母的工作,征得家人支持,去医院做了人流手术。如何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怎样更好地运用程派艺术去展示一个中国历史上一位大才女形象,小秋虚心求教,认真寻找角色的内心感觉,创造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著名京剧演员马永安被特邀扮演剧中曹操。他不远千里来到沈阳,为了排戏方便,不住宾馆住在京剧院办公室,自己起火做饭。他排起戏来更是一丝不苟,全身心地投入。每次排到动情之处,常常是泪流满面。他不仅自己排好戏,还给年轻演员说戏。导演刘喜廷很动感情地对演员们说,你们在排戏时,多学学马老师就行了。而院里领导班子为了排好这出戏,更是身先士卒,为演职员们做表率,当先锋。集体的力量,众人的智慧构成了剧院的合力,使《胡笳》这出戏的排练紧锣密鼓地顺利进行。
大幕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徐徐合上。首演成功了!《胡笳》又应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了纪念程长庚诞辰185周年汇演,面临新的考验。
走出剧场,冷风瑟瑟,可人们的心头却是暖烘烘的。振兴京剧,繁荣民族艺术,任重而道远……


第12版(副刊)
专栏:

  继往开来振兴京剧
潘震宙
今年11月22日,是程长庚先生诞辰185周年。为纪念这位素有“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之称的京剧艺术家,文化部特在京举办“程长庚诞辰185周年纪念演出”活动。
程长庚,名椿,字玉山(一作玉珊),安徽潜山人。幼入徽班坐科。道光至光绪初年,长期主持三庆班并任主要演员。曾兼任“精忠庙”会首。他继承徽班兼容并蓄的传统,冶徽调、汉调和昆腔等多种声腔于一炉,为京剧艺术呕心沥血,对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纪念演出,邀请了来自全国9个京剧院团,共12台剧目参演,其中既有优秀的传统剧目,又有近年新创作的剧目。参加本次演出的传统剧目,如《梅韵》、《寇莱公传奇》、《穆桂英大战洪州》、《三娘教子》、《将相和》,从剧本、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作了认真细致的加工和修改,在思想蕴含上作了更为深刻的开掘,舞台演出面貌焕然一新;新编剧目,如《梦断碑寒》、《壮岁旌旗》、《狸猫换太子》一二三本、《胡笳》,在舞美、灯光的运用和舞台调度方面都富有现代意识,在京剧如何革新发展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举办此次活动不仅表达了我们对京剧前辈的敬仰之情,更重要的是要发扬程长庚先生关心国家兴亡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人格的自尊精神,锐意改革的艺术创新精神和敬业乐业的献身精神。通过这次活动,探索京剧艺术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京剧艺术在今天的继承、改革、创新、发展的进程,争取京剧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新的成就。
最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确定了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重要措施。所有戏曲工作者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中负有光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把自己的才华、智慧、追求融入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洪流,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潮,以振兴京剧为己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争取创作出更多的思想深刻、艺术精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与这一伟大时代相称的京剧艺术精品,为振兴京剧、繁荣文艺作出应有贡献。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一切为了观众
——从新编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谈起
马博敏
应该坦言,一些年来,京剧的处境很是尴尬和窘迫。尽管各方都开始重视,但观众的日渐疏离,仍让人心急如焚。京剧如何吸引观众,留住观众,是广大京剧工作者苦苦思考的问题。上海京剧院创排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的良苦用心也莫不在此。
从历史上看,连台本戏在吸引观众和发展壮大京剧观众队伍方面,是起过特殊作用的。至今许多老人还津津乐道,小时候是如何从看连台本戏开始,进而迷上京剧的。这主要是连台本戏在具有情节曲折、悬念迭出,舞台画面惊奇突出等特点的同时,又包容了京剧唱念做打等丰富的艺术手段,使得连台本戏在与众多艺术样式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了独特的优势。在今天,这种优势是否依然存在呢?强烈的“生存”欲望,迫使上海的京剧工作者选择了探索之路,决定重新创演《狸猫换太子》。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流传十分广泛,以此为题材编演新剧,就受众心理而言,具有了一定的认同感。再则,京剧舞台上此类题材的戏路甚多,并或多或少地蕴含了“亲情天伦,正义王法,邪恶善良”等可资开掘的母题。然而,认识和发挥连台本戏的优长,并不意味着重新沿袭其当年的发展轨迹,重温一遍“海上旧梦”,而是要结合着时代特征,融入富有时代气息的创作思想和方法,以适应当代观众对美的需求和渴望。因此《狸猫换太子》的情节脉络就安排得格外清晰精练,将纷繁的枝蔓逐一剪除。对其思想内涵的开掘,力图以今天的人们所具有的理性认识,来观照历史、社会和人生,使之具有一定的戏剧张力,给人以应有的启迪和教益。就全剧而言,舍弃了旧本《狸猫换太子》中许多陈旧意识,而着力表现当善恶的天平发生倾斜,丑恶势力甚嚣尘上时,是一些地位卑微的小人物,一群人类良知和理性精神的呵护者,以自己羸弱的双手托起了公理、人道、正义和王法。而包拯则作为人们心目中正义力量的化身,在最后平冤昭雪的激烈斗争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狸猫换太子》的舞台表现更是着眼于可看性和欣赏性。一批风华正茂的中青年演员在该剧中担纲,显得分外清新可人。起用麒派老生陈少云出任陈琳,发挥麒派特有的艺术感召力,塑造了一个崭新的陈琳形象。扮演寇珠的史敏,拓展了原有的行当应工,提高了人物的表现力。扮演寇妃的胡璇,更是突破性地横跨老旦和青衣行当,将一个时间跨度大,经历坎坷,情感复杂的人物令人信服地树立起来了。唐元才在二、三本中分别扮演两个性格反差极大的人物赵恒和包公,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另外,剧中还借用了不少技术手段为表现人物服务,譬如“阴审”一场,运用电子发光材料,显现郭槐的主观视觉,将其内心的阴暗外化给观众。
所有这一切,均在于寻求观众。作为京剧工作者,我们企盼自己的艺术劳动能与观众的审美需要发生契合。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号召,上海京剧院在常年坚持京剧普及工作的基础上,将一批比较成熟的剧目推向青年学生,开展“京剧走向青年”、“上海京剧万里行”等活动。事实上,当京剧与青年真正同处一个空间、一个屋檐下,进行“剧场交流”时,人们发现当代青年观众是能够接受和欣赏京剧的。上海的京剧工作者从中获得的不仅是信心,也获得了启示:优秀的传统艺术,一旦与现代人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意识结缘,将迸射出美丽的光华。
《狸猫换太子》是不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有待观众的审评。我们抱定诚恳听取和征求观众意见的态度来到北京,因为我们相信,真正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应当是在观众的参与下完成的。


第12版(副刊)
专栏:

  鸳鸯河畔金风骤
——看晋剧《梳妆楼》
苏国荣
曾在河北省第四届戏剧节上获一等奖的晋剧《梳妆楼》(杜忠编剧,张秀元导演,张家口市青年晋剧团演出),近日来到了首都演出。
近几年有几台写萧太后的戏,如赤峰市京剧团的《萧太后》,吉林省评剧团的《契丹魂》,包头市漫瀚剧团的《契丹女》,从不同的视觉方位,取得了不同的艺术效果。晋剧《梳妆楼》虽然主要写的也是萧太后,然而它能别出机杼、另辟蹊径,进行新的创造,而且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成就。
小中见大,是《梳妆楼》的一大特色。此剧描写萧后的爱女百灵公主出嫁给皇亲阿里的悲剧故事。少帝为了感谢其姐代母抚育之恩,在金莲川的大片良田中建造梳妆楼;而萧后力主农事,主张“垦田种谷兴富邦”,反对毁田造楼。由此引起了一场激烈的戏剧冲突。大臣韩昌(汉人)是萧后的有力支持者,而皇叔则是公主和少帝的后台。由这座小小的梳妆楼引起的冲突,实际上反映了落后的游牧文化和先进的农业文化之间的冲突。契丹原是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很快从奴隶社会进入幅员辽阔、国力强盛的封建社会,这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奇迹。奇迹的出现,不能简单将它归结为契丹民族的军事扩张,更主要是内政有方的结果。开国皇帝阿保机为大辽兴起奠定了基础,萧太后把这个国家推向了黄金时代。她学习唐制,引进中原文化,鼓励牧民习务农桑,“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她是阿保机革新主张的实践者和体现者,契丹民族的杰出领袖。由此看来,是否重视农业生产,鼓励习务农桑,是辽初革新与保守,亦即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斗争焦点。此剧围绕在建不建梳妆楼上,巧妙地展示了辽初政治领域中一场激烈的冲突。据我所知,以往写萧太后的戏,还没有像《梳妆楼》这样自始至终围绕在这一点上正面展开的,而且展现得如此生动。这出戏虽以历史故事剧的面貌出现,写的是家情,实际上展现了国情,反映了辽初政治领域的根本矛盾。由此看来,历史故事剧也是可以艺术地体现当时的历史真实的。
《梳妆楼》很有戏剧性。冲突的线索集中凝练,但不单调,而是迂回曲折,起伏有致,时而小波涟漪,时而风涛大作,出乎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情节的生动和矛盾的激烈,是人物性格规定情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如,当公主听到阿里死于发配途中,在极度悲伤中听了皇叔挑唆,决意将自己嫁给比她大二十余岁的韩昌,而萧后居然也会同意。这些看来似乎不太合理的情节,却包含着很大的合理性,是复杂的人物关系使其然。大家知道,萧后的政治革新,依仗她的情人韩昌(即历史人物韩德让)。故皇叔把韩昌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为了把萧后和韩昌这股政治合力拆开,削弱对方的势力,他就挑唆少帝劝说公主嫁给韩昌。这当然是公主难以接受的,然而公主考虑到她与阿里的爱情婚姻是母后和韩昌破坏的,为了让母后也尝尝这爱情毁灭的苦果,她决意牺牲自己。韩昌只得以辞官还乡来拒绝这门亲事。萧后在极度痛苦之中,考虑到韩昌一走,等于彻底失去了这一辅佐的力量;如果能把他留在朝中当驸马,也许还能继续发挥其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她痛苦地作出允婚这一选择。这是一个政治家的冷静选择,在这进退维谷之中,她只有舍弃爱情,成全事业,一个情感丰富,内心复杂的“冷面皇后”,跃然台上。我认为这一场戏,是全剧最好的一场,它好在事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精彩的戏剧场面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是在合理的人物关系,丰富的内心世界,合乎逻辑的性格流向中形成的。
为了使这个戏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尤其被农民、市民观众所喜爱,作者在人物塑造上除了注意把握类似上述的本质真实外,在一些具体的生活细节和人物关系上,有意从民间的眼光来看待宫廷的人和事。作者为了加强民间色彩,还采用许多民歌来伴唱。这些民歌朗朗上口,情真意切,在浅处见深,而且很有文采,便于二度创作在边歌边舞中抒发人物情感。作者不仅善于运用民歌,而且能在幕间穿插一些如祈雨舞等具有民俗色彩的舞蹈。通过这些艺术处理,使得戏剧场面色彩斑斓,跌宕有致,在宫廷与民间、欢乐与悲哀中互相转化。
《梳妆楼》的舞台美术、灯光处理也是很突出的。天幕上用梳子等图案的变形处理,没有实体布景,使得舞台很是空灵,既美观,又切题,便于演员表演和舞蹈,发挥了戏曲的优势。音乐处理得也好,既能保持晋剧的特色,又能大胆创新。演员整齐,表演得体,无论主角配角,都能认真塑造人物性格,展示内心情感。这出戏发挥了戏曲的歌舞优势,注意发挥音乐、表演、舞台美术各种艺术的综合功能,而且做到和谐整一。
总之,这是一出好戏,少数民族题材的上乘之作。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京韵满京城流派映新人
——程长庚诞辰185周年纪念演出剪影
上海京剧院演出《狸猫换太子》,主演陈少云、史敏等。
沈阳京剧院演出《胡笳》,主演:迟小秋、马永安。
云南省京剧院演出《梦断碑寒》,主演:胡春华、王玉柱。
浙江京剧团演出《寇莱公传奇》,主演:赵麟童。
战友京剧团演出《穆桂英大战洪州》,主演:王玉兰。
北京市青年京剧团演出《沙家浜》,主演:王金钟、刘山丽等。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京剧研究班”京华首亮相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于11月底和12月初两个双休日下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进行四场汇报演出,本次演出的剧目有《龙凤呈祥》、《四郎探母》两出大戏,同时还有两台丰富多彩的折子戏。此次演出展现了这批优秀青年演员入学后的精神面貌和艺术风采。在组合过程中他们识大局、顾大体,团结合作,互谅互让,呈现良好的风尚。
此次演出是一次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演出前细致排练,严格把关;演出中聘请老师、专家现场观看;演出后组织学术研讨,集体“会诊”;同时向广大观众发送“征求意见书”,请热心观众参与评演评教活动,为青年演员的成长献计献策。 (纪文)


第12版(副刊)
专栏:

  自有后来人
——观云南省京剧院《梦断碑寒》有感
曲六乙
唐天宝年间,在云南南宁州(今曲靖)发生一桩大悲剧。统治大西南达五个世纪的爨(cuàn)性强族(史称“乌蛮”),由于内乱,被崛起于大理的南诏皮罗阁一举歼灭,胁迫20万户族人迁徙滇西。劫后荡然无存,只剩下两块爨碑,成为历史的见证。这两块碑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被后人誉为“南国瑰宝”,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剧作家罗远书根据史实,加以艺术虚构,写成滇剧《爨碑断梦》,由曲靖地区滇剧团演出,曾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年初,云南省京剧院特邀作者改为京剧《梦断碑寒》,内容有所丰富。著名导演张树勇开掘剧中潜在的悲剧历史文化内涵,予以现代审美意识的观照;对女主人公阿姹的悲剧形象,进行深层次的诠释,从而提高了该剧的艺术品位,丰富了悲剧美的历史意蕴,在舞台上搬演了一出既有地域、民族风采,又有些莎翁风韵的大悲剧。
被中原王朝封为云南王的爨性强族,由于接受天子的指令,并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加强政治、经济的联系,才得以兴旺发达几个世纪。稀世珍宝爨碑就是吸收汉文化的见证,其价值堪与中原书法艺术争辉。曾几何时,强族竟然夜郎自大,自我封闭,割据一方,中断了同中央政权的一切联系,甚至唐朝换了天子,年号从开元改为天宝都不知道,以至被南诏使节所讥讽。而弱小的南诏却主动加强同中央政权的联系,谨遵唐天子的指令,积极发展经济、文化交流,势力日益强大,在爨归王叔侄内讧时,攻破南宁州。强大者走向自我毁灭的反面,弱小者锐意崛起,最终取而代之,而自家内乱则导致“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个历史悲剧,具有多重的现实意义。
滇剧的阿姹形象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只是把她塑造成一个带有政治预见的女性,似乎有些“拔高”。果真如此,她便难以轻易受到叔、侄双方的欺骗和愚弄,酿成悲剧。京剧则着意刻画她的温柔、善良、真诚而又有些幼稚的性格。儿子守隅是她唯一的希望。她幻想编制一个美梦:儿子继承王位,管理一个“歌咏朝乡”的太平盛世。她天真地以为用夫妻之情、恋人之情能分别打动归王和守道的心,使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但在复仇的怒火和权欲的恶性膨胀面前,善良的人性遭到无情的践踏,她的美梦终于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儿子被南诏裹胁而去,面对祖宗陵墓碑前叔侄互相残杀的尸体,她悲痛、惶恐、困惑、绝望,用镇滇宝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桩带有传奇色彩的政治悲剧、伦理悲剧中,点染阿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剧命运,使得这出大悲剧具有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在全剧的逻辑线、情节线和情感线中,导演更着重情感线,在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复杂情感纠葛中,贯串以镇滇宝剑的多次易主,展现出富于生活哲理的悲剧美。这镇滇宝剑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这场悲剧的根源。是它触发了权欲的恶性膨胀,也导致人性的毁灭。如果说,滇剧较多地强调了悲剧的压抑感,那么京剧的悲惨结局,则使观众在沉痛中获得某种人世沧桑的启示。
青年演员胡春华较好地塑造了阿姹的悲剧形象。她毕业于云南省艺校,深造于中国戏曲学院。她音域宽、底气足、音色醇。第二场“行路”的[反西皮],第四场痛斥叔侄的[高拨子],末场自刎前的[反二黄],声情并茂,淋漓酣畅,较好地描绘了人物的复杂心态历程。她的扮相朴实、清秀,在造型上显现出一种阴柔、文弱的古典美。她是一个初露头角的新秀。
关肃霜领导的云南省京剧院,在五六十年代声名显赫,是全国菊坛的一支劲旅。有学者说,她的猝死标志着剧院一个历史时代的结束。剧院沉寂多年,几被遗忘。然而曾几何时,经过“换血”,一批朝气蓬勃的中青年演员茁壮成长,肩负起继承前辈精湛艺术的重担。从这次赴京的成功演出看,我们仍能感受到大剧院的舞台气派。关肃霜时代剧院形成的传统:鲜明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边疆地域文化特色,开始得到恢复。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坚信,复兴云南京剧——自有后来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