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丛书概评

  报界纵横群星荟萃
——评《中外名记者丛书》
尹均生
《中外名记者丛书》是一套荟萃20世纪中外著名记者的评传丛书。第一辑旗开不凡,向读者展示了风云际会、大名鼎鼎的新闻明星们的风采。这里有我国叱咤“五四”的大手笔邵飘萍,二战时期活跃在欧亚战场的名记者萧乾、陆诒,共产党长期在新闻战线做领导和开拓工作的邓拓、金仲华,民主人士《大公报》元老王芸生。外国记者有美国从事报业四十多年的新闻泰斗李普曼,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友谊的斯诺、爱泼斯坦,日本著名左翼记者本多胜一等人。这套丛书的作者大都是长期从事新闻事业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以驾轻就熟、深入浅出、言简意深之笔,勾画出这些搏击风云的新闻名家的人生历程、个人风姿,加上精湛的分析评论,使这些一生为他人作传的明星,一个个迎面而来,光彩照人,栩栩如生,读来深受启迪。
“评传”既是传记,又是研究性著作,它不是单纯的叙事作品,而是有传有评,评传结合。这些评传都是以传主的新闻活动为主线,以其对社会发生重大影响的作品为重点,叙评传主在当代新闻事业上的建树与贡献。这些名记者都生活在国际国内社会大变动,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关系人类命运的二战时期,这个历史大舞台提供了有作为的新闻记者施展才干的机遇。如美国记者斯诺和爱泼斯坦,日本记者本多胜一。斯诺在中国历史大转折的关头前往陕北采访毛泽东,以其公正、客观的报道和杰出的新闻写作才能,写出了《西行漫记》。《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被派往越南采访,正值美军以50余万兵力入侵越南,本多胜一一反西方记者只采访美军大本营的做法,深入民众,报道了越南普通百姓的遭遇和心境,以“战争与民众”为主题,勇敢揭露侵略战争带给越南人民的苦难。他的报道,引发大量读者来信,谴责美军暴行,他的作品被译成英语、世界语。大学生也以民歌和合唱演出本多的报道内容,从而荣获一年一次只授一人的波恩国际记者奖。这诸多敢于正视现实、维护正义的名记者,都将自己融于广大人群之中,投身大时代的风涛,以眼睛观察风云变幻,以心去感受亿万人民的哀痛,他们努力摆脱偏见,不理会权杖的压力,以自己的笔抒写民众的爱憎,从而使自己成为本世纪新闻界的佼佼者。报道反法西斯欧亚战场的萧乾和陆诒,也是名震中外的新闻界强手,他们的作品也是与历史永存的。评传将人物的经历与作品糅合在一起述评,除了传的意义之外,还具有当代新闻史的色彩。
评传的目的或在于为后人树立榜样,或在于总结传主的人生经验,或在于评判传主的功过是非。无论从哪一方面切题,都必须真实地剖析传主的心灵历程。任何杰出人物都不是生而知之,其社会实践经历愈丰富的人,其心灵历程就愈复杂,充满了艰辛的人生探索。这套丛书的作者都能抓住这一契机,在大量占有并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客观求实的态度来写。《王芸生》记述了一位由爱国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走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历程。他早年惯于独立观察思考,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仗义执言,直斥蒋介石,他誓“不做蒋家官,不收蒋家钱”,为人民代言。但由于他站在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中间”立场,抗战及国共和谈期间,受他人影响,曾多次与中共笔战,有些话显然站在国民党立场说话。后来在学生的反蒋运动中,受到教育,又写出多篇社论,支持学生“反饥饿、反内战”的吼声,指斥美国扶日怂蒋。蒋政权大怒,“三查”王芸生,说王是“新华社的应声虫”,“为匪张目”等等。在国民党“图穷匕现”的情势下,王芸生断然转向拥护中共,站在彻底反对国民党政权的旗帜下,参加新政协,为建设新中国作了些有益的工作。本书对王芸生的历程和思想变化,写得丝丝入扣,合情合理,揭示了自由主义的“中间”道路走不通的真理。美国报人李普曼是当代美国报业的顶尖人物,他一生写了44年社论和专栏文章,集专栏文章89卷,出版社论集10卷,被誉为美国外交评论的“第一流秀才”。评传对他的思想心灵进行了剖析,每一个人生经历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和弦,“存在决定意识”,每个人都超越不了他生存的时空;但决定自己人生航向的最终还是内在因素——自己的信念、信仰和追求。读了这些评传,掩卷深思,年轻的读者自会了然而深受启示。
传记、评传都应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这套评传丛书,由于各册作者不同,因而风格迥异,但这些写作行家,注意可读性,写得生动活泼。如《萧乾》、《斯诺》是采用报告文学手法来写,运用场景、对话和心理描写记述人物生平,栩栩如生。《本多胜一》和《李普曼》二册,具有研究评述色彩,读者从清晰的评论之中,可学到不少新闻学知识。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以后几辑能不拘一格,写出多姿多彩的鲜明风格。(《中外名记者丛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出版社荐书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禹舜等著)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不断充实发展的动态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以及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领导力量、政治保证和依靠力量等诸多方面,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作出的巨大理论贡献。


第11版(书评)
专栏:出版社荐书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大典》(赵焱林郭俊秀编)
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75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教训,兼学术性、导向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大型工具书。全书共分五篇,主要收录了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关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关于反腐败斗争的文件、法律和法规;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大事录;以及开展反腐倡廉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惩治腐败的典型案例。


第11版(书评)
专栏:出版社荐书

《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之谜破译》(陈剩勇著)
本书把中华文明的生成过程视为一个多元的、历史合力交互作用的整体,吸收甲骨学、金文学、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古地理学等学科成果,运用系统论方法,综合考察了古代生态环境、人口压力、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的进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文化、宗教以及中华文明独具的礼与礼制等,深入地探讨了夏王朝的发祥地及其迁徙变化,中华文明崛起之际姓族社会内部的继嗣制和礼的起源等三大课题。


第11版(书评)
专栏:出版社荐书

《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马积高著)
本书分析了清代学术思想与文学的关系,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论述了学术思想与清朝文化政策、民族政策的相互影响。对清代理学与桐城派,清代考据学与骈文的复兴,乾嘉的汉、宋学之争与诗风的嬗变,清前期的反理学与小说等,本书都辟专章作了详尽而缜密的阐述。 (以上图书由湖南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书刊评介

  加强中外文化与文论的研究
钱中文
《中外文化与文论》丛刊(第一期)出版了,这对文艺界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今天,中外文学、文化的评论与研究,可以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繁荣。80年代,那时我国学界正在大力介绍西方的文学与文论,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不免有浮躁的弊端。比如,就文学理论来说,那时推崇的所谓“内在的”研究方法,对社会学、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颇多微词。诚然,过去的文学社会学研究,单调、简单化得已难以为继,引起了普遍的反感,以致那时对文学作品不能作社会分析,而且连伦理这类字眼也被抛弃了,“道德批评”成了恶谥。结果是,不少作品可以广泛地描写伦理道德,评论却只能默不作声,只能谈谈作品的文字游戏、写作策略,等等。
十分有意思的是,当我国学界正在大力介绍70年代末以前的西方文论时,80年代的不少西方学者却改弦更张,纷纷修补原来习惯使用的方法,转向社会学、历史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等文学批评。自然,其中一些学派并非自80年代始,它们早就存在,而今只是从过去的边缘发生了转移,显得生机勃勃。这当然不能看作是简单的重复。
我国学界经过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反思,大体摆脱了文学研究中的片面性。把文学研究置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加以探讨,应当说这是文学研究的进步的表现。单一的方法,缺乏相互联系的方法,难以阐明复杂的文学现象的内涵。
中外文学、文化的交流,比过去任何时候也更为频繁。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达到不同国家、民族的相互理解,在理解中相互吸取他人长处,用以补充、激活、丰富、建设自己的文学艺术与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交流就是对话。进行对话就会有比较,在比较中展现各自的独特性与共同性,发现共同的规律性现象,以丰富人类文化。对话应是平等的对话,对话不是跟着说,可以接着说,但更应是对着说。对着说不是对着干,不是故意闹对立,但是对于对立的东西我们也没有必要加以讳避,而应理论清楚。
中外文学艺术、文论、文化的研究,一方面需要在大量材料的分析、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探讨,及时观照一个时期、阶段中的文化现象,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以影响文学艺术的研究、文论的分析。整体分析是多种具体问题多方把握、深入的结果,而不是大写意的随意发挥。20世纪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反复地探讨和总结。另一方面,该刊也提倡多做作品、文论等文艺现象、文化现象的微观研究。提倡单个问题的深入、纵向的深入,从作家作品的独特的研究中找出规律性现象。少发空论,多研究问题,这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也不偏废主义,问题和主义,两者相辅相成,但都反对空话。
文学研究、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影响文学的创作和不断出新。《中外文化与文论》的创刊有助于广大中外文学研究者在中外文学、文论的基础上,结合文学创作实践,提出新的见解,既有总结,又有发现,使理论有所前进。理论的创造也就是新的文化的创造。
(《中外文化与文论》丛刊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人与书

  清拌苦苦菜
——我写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朱彦夫
自朝鲜战场负伤失去四肢和左眼后,我的经历如同书中描写的那样:休养院疗养——回乡锻炼生活自理——干了25年村党支部书记。无论在哪儿,也不管干什么,我心中始终装着一件事,那就是将自己所经历的一些难忘事件记录下来,以告后代,以飨读者。
死去战友的临终嘱托催促着我去写;
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信念鼓舞着我去写;
共产党人的使命召唤着我去写!
尽管我一天学没上过,尽管我四肢全无,写作要付出比常人不知要高多少倍的代价!
在经过几年的锻炼、磨砺,夺回了部分自理功能后,我开始圆自己的梦。我知道自己的能力,绝不想一口吃个胖子,开始只是拙笨地学读,摹仿地学写:写书信、写规划、写报告、写新闻稿……
也许是战争血与火的经历使我刻骨铭心,也许是朝鲜战场的惨烈使我没齿不忘,每每落笔,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些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战友的脸庞。先后学写的《庄户天王》、《救险记》、《悼青山》和《异人梦》,全都是烈士或与烈士有关的故事。生活,尤其是战争生活,是我创作的源泉;战友,是我作品中堂堂正正的主人公形象!
怎能没有这种感受呢?我是战争的幸存者,我的生命——尽管是由残缺不全的躯体支撑着的生命——是战友们给的,他们把生让给了我,把死留给了自己,没有他们的先去、先死,就没有我的今天。经常有人把战争中的重残、特残称之为“活着的烈士”或“半个烈士”,照此说来,我不是烈士,但接近烈士。今天,我把《极限人生》这篇拙作幻化成烈士的遗愿,幻化成一曲悲歌、一副挽联奉献于烈士,将是我毕生最大的宽慰。
我写得很苦,也很累。最初只能用嘴写,每写一字,口涎就会顺笔杆而下浸湿稿纸,而且每天只能写十几个或几十个字,还得反复重描多次才能使人认得清。后来,嘴、臂并用,每天能写上百个字。再后来,嘴、臂分离,采用绑笔、抱笔、腿臂配合等方法,逐步达到了每天能写五六百字。写作时间稍微长一点,残臂创面神经就会疼痛,且会伴随脑胀和目眩。起初,儿女们劝我口述,他们记录,可我总觉得那样少了一些思索的空间,表达不出内心的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我把写作作为磨砺意志、自强奋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还是坚持自己写,自愿找罪受,找苦吃。
这种罪、这份苦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很多时候是生理之外的。别的不说,光是那一天学没上过的知识饥渴,就时常把我逼得心烦意乱,焦头烂额。多少回,为了一个情节的描述,我会不吃不喝地憋上几天;多少次,为了一个词甚至一个字,我会搬来字典、词典,一查就是几十分钟、几小时!
苦熬苦写了七年,反复修改了七遍,凝聚着我心血的《极限人生》终于脱稿了,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我知道,这部作品无论从构思、语言,还是描述和遣词造句上,都不能同作家的作品相比。但我觉得,在一桌盛筵上,出现一道味道迥异的“清拌苦苦菜”,不是更能显出山珍海味的诱人浓香吗?
看过这部作品原稿的人时常问我:“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故事有多少是真实的?”我要说,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是真实的,大都是我在实际生活中的亲身经历。石痴的生活原型就是我自己。文中石痴与方仁的卧床、自理、自学和自强的经历,几乎就是我和我的残疾战友伤残生活的写照!唯一不同的是,作品按其逻辑发展需要,将一些事件浓缩和集中了,在一些情节上进行了渲染。换句话说,只有语言与细节上的不同,没有实际生活中的虚构。至于婚姻方面的某些描写,渲染较多,略有夸张,也是山规乡俗使然,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残疾人追求爱情和幸福的心态。所以,写作过程中,我时常忘了是在创作,总觉得是在写日记,写总结,思绪时常飞回那硝烟弥漫、骨山血河的二五○高地,飞回顽强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家乡小屋,飞回拖着残躯和乡亲们一道垒堰填沟的农田基本建设工地……
(《极限人生》由黄河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书话人语

  书市之后
叶于
近日举行的全国第七届书市火爆热烈,盛况空前。据报载,参加单位三千多家,接待购书者六十多万人次,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的纪录,仅南方某省与“市”的人员租用两架飞机前往,足见其规模之大。
书市办得红火,不仅全国每两年一次,各地的各类书市都层出不穷,比如特价书市、社科书市、少儿书市、电子书市等等,颇受读者的欢迎。有人说,书市是读书人的节日,诚哉斯言。人们在物质生活丰富之余,对读书人来说,有什么比买到好书、读到好书更为愉快的呢!书市经常有,书市越办越多,是读者的福气。
书市,顾名思义,以市为主,进行买卖,展示出版业的成果,所以衡量书市的成绩是以成交量多少、订货多少码洋为标准。方便读者,方便商家,书市的功绩大莫甚焉。但是,我以为书市热闹火爆之后,不要忽视了为读者经常性的服务。近年来开办的各种读书节,曾引起过反响,可是读者的热情,举办者的执著好像远不如书市。虽然,出版书籍和购买图书都是为了阅读,提高读者的文化知识。现在的图书业的发达,出书和买书的困难得到一定缓解,而认真地阅读、享用书籍,则又是另一回事。所以,书市之后,更应当提倡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大众对读书的兴趣。
还有,书市一般是在大中城市举办,而现在不少的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而这里有更大的读者群。农村读者,老、少、边、穷地区的少儿读者,渴望适宜他们的图书。如何为他们提供购买书籍的方便,如何举办适应这部分读者的书市,满足这个潜在的读者群的需要,也是出版社和作者们所不应忽视的。
热闹红火的书市之后,我们应该为读者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调动广大读者读好书、好读书的热情,在全社会掀起新的读书热潮。


第11版(书评)
专栏:

  《民规》印象
黄国柱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曾是古代政治家们对社会道德风气理想境界的向往。当时,人们对一个地方官政绩评价,很大程度上也是要看其治下的子民们的“民风”是否纯朴淳厚,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尽管世事沧桑,时代又有了许多的进步和发展,但这一条衡量是非好坏的标准大概不会有什么变化。盐城市委宣传部的同志来京,送给我一本印制精美的《民规》,不仅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也使我想起了很多与此有关的话题。对人民进行道德教化,是维系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建设与生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物质文明建设飞速发展,如何在既定的中华文明丰富的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建设与之相应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确立新型的道德模式和行为准则,无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应该说,这本书为进行新的道德建设作出了很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民规》,顾名思义,是人民行为之规,是为每一个普通人而写的,它的读者对象,是每一个公民。这就首先要求它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又具备通俗、易懂、好记的特点。该书共分为道德篇、秩序篇、礼貌篇、友爱篇、礼仪篇、家庭篇、法纪篇、环卫篇等八个章节。从内容上看,既有诸如“社会公德”、“五讲四美”这样的带有名词解释性质的条目,也有像“良心”、“人格”、“义务”、“荣誉”等等道德规范的要求;既有如何对待“人生”、“金钱”、“工作”、“学习”这样的一般性的规范,也有如何对待“新闻工作”、“医务工作”、“服务性工作”等等属于行业职业道德范围的要求;更多的则是在遵守公共秩序、语言文明、待人接物、正确处理家庭、邻里、上下级、同事、师徒、朋友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的行为要求和规范。在这一方面,其最大的特点是具体,比如在人际关系方面怎样处理夫妻关系、怎样处理遗产、如何对待“第三者”等等;在个人的行为和言谈举止上,则包括了诸如“走路要走人行道”、“改掉不健康的口头禅”等等细而又细的细则。在每一个条目下面,都有一个题目,有的干脆就是一句类似于警句名言的“对子”,可以提纲挈领,加深印象。总之,这本书作为一般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既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又便于记忆,是很“管用”的。
如果说《民规》是对人民进行道德教化的通俗读本,那么它的漫画形式则使这本书更为直观和生动,进而大大地提高了它的可读性,使它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读者。应该说,书中的漫画大多数是出色的。书中的漫画还是以正面表现为主的,其幽默诙谐,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留下深刻印象。
在编写这本书的同时,盐城市还制作了一部30集的社会公德微型系列电视小品,在当地电视台上播出,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只要大家都来出主意、想办法,把人民群众真正发动起来,进行长期的、深入的、有效的自我教育,那么,我们的民族和社会必将成为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之邦。 (《民规》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真挚感人的电影心
谷启珍
炎热的七月,在长春参加东北三省电视剧评奖,幸得友人朱晶先生的《守望电影》。认真拜读,深为其“对中国电影、对长影的一番诚意、一片痴心”所动。
《守望电影》约23万言,虽非具有系统框架的严谨的专著,但其学术和美学见解颇具独到性。《电影剧作的人物创造》对西方非理性主义“人学”的评析,对人物的银幕感、性格结构图式、细节与重场、心理表现的层次感与情绪张力……结合中外名片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论述。《论电影情节的吸引力》一文也具有同样的艺术理论价值。
希区柯克说:“所谓电影艺术,也就是讲故事的艺术。”文集中有关编剧、导演和表演等艺术门类的美学主张,颇有启迪意义。朱晶提出编剧选材首先应注意“警策性”,笔者很欣赏“警策”二字的醒世和策励内涵。关于导演,作者强调,既要把握好今天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性态势,而且要拍出体现个性艺术特征的美学风格,因为这是导演艺术的生命力与魅力之所在。
作者对长影情有独钟。长影是块魔方,是培育他电影审美意识的温床。放言之,国内影人恐难有如朱晶君这样对长影的辉煌历程进行这样倾心而执著的历史描述。这部分文章可视如研究中国电影厂史和电影艺术史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料。
朱晶是电影真心的痴迷者。渗透于全书的是一片真挚动人的心声!
(《守望电影》由长春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青春的歌者
张学梦
当强劲的现代派先锋诗歌独领风骚时,开放了的现实主义诗歌并没有沉寂下去。怀着这样一种认识阅读青年诗人王志民的诗集《青春宣言》,我内心就不自觉地拆除了所有欣赏和批评的苛刻的门槛。
显然,王志民的诗歌作品不属于那种富有超越性和先锋意识的实验诗。从思想到艺术、从题材到形式,他的诗都是沿着现实主义创作路线行进的。《青春宣言》共收入作者的58首诗作,记录了作者对人世间许多经验事物的审美感受和态度。这些感受与态度并非哲人般的深刻和奇谲,但却都浸透了青春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格调。无论是对祖国命运、社会变革的关注,还是对真、善、美的评判,或者是对劳动者的赞美和歌颂,作者的笔触都是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虽说开放的思维、青春的热情和灵动的感觉是一个诗人不可或缺的素质,但对生活的忠诚和对现实的明识,更是一位诗人所应具的基本品格。王志民的诗作透露出作者在这方面的优长。
当然,王志民的诗作在其朴实、清新、灵动的同时,尚有不足之处。这就是作者在思想的深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开掘,在艺术技巧上还需要加以丰富。归根结底,诗人的出生卡是要由他自己来签字的;所以,诗人自己面对前路更需要进一步的跋涉和努力。
(《青春宣言》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序与跋

  时代精神的楷模
李泽民
杭州出版社出版的沈治平著《赤子情怀》一书描写了享誉全国的优秀共产党员陈金水的事迹。
陈金水同志是浙江省临安县气象局干部,他参加工作40年来,三次进藏,在“世界屋脊”为我国气象事业奋斗了33个春秋。陈金水同志的事迹平凡中见精神,平凡中见伟大,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党的干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思想,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党、为人民、为祖国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我们学习陈金水同志,要学习他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一切交给党安排的精神。陈金水同志三次进藏,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西藏。1956年,他从气象学校毕业,面临就业分配的选择。他没有回到山清水秀的江南故乡,而是写血书报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的新西藏,而且一去就是25年。1988年,已经五十多岁的陈金水,考虑到西藏的气象事业需要他重新回去工作,就毅然放弃家乡较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再次赴藏工作。1992年,他二次进藏工作期限已满,身体情况不好,家里困难很多,但党的事业的需要,西藏建设的需要,使他第三次向党组织递交了赴藏的申请,把退休前的几年工作时间奉献给西藏。陈金水同志总是在党的事业最需要的时刻,自觉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去创业,真正做到了把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模范地实践了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陈金水同志这种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一切听从党安排的精神,广大年轻党员要学习,为党工作多年的各级领导干部也要学习。
我们学习陈金水同志,要学习他艰苦奋斗、敬业创业和勇攀事业高峰的精神。陈金水同志是我们党培养的第一代气象工作者。为了发展祖国的气象事业,他和他的爱人刘晓云同志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西藏高原创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站。他工作的地方,一年大风天气有200多天,时常要顶着8级以上大风进行露天观测。陈金水同志热爱所从事的气象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顶风雪,冒严寒,克服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站创下“百班无差错”的纪录。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带队进入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为气象事业搜集和积累了宝贵的科学资料。他到昌都地区气象台担任领导工作后,积极推进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开创了工作新局面。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不让事业留一处空白”的誓言,他是科技人员的优秀代表和楷模。在陈金水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党员干部忠诚党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开拓进取,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思想境界和工作精神。
我们学习陈金水同志,要学习他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陈金水同志在西藏工作33年,足迹遍及所在地区的大部分乡。他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经常背铺盖下基层,节省点滴经费用于气象事业。他大公无私,清正廉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把荣誉、利益让给同志。他真诚关心、团结在一起工作的每一位同志,悉心培养藏族干部,热情帮助他们成长。他以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党的好干部的形象,充分体现了老一代援藏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不富强,人民还不富裕,特别需要发扬光大这种“老西藏”精神,需要艰苦创业。我们要像陈金水同志那样,用“老西藏”精神激励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淡泊名利,甘当苦力,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做人民群众尊重、信任和拥护的好公仆。
陈金水同志是浙江人民的好儿子,是我们浙江的光荣和骄傲,是“活着的孔繁森”。我们要努力以陈金水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对待本职工作,像他那样对待人民群众,像他那样无私奉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是浙江省委书记,此文是他为长篇报告文学《赤子情怀》写的序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