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县委书记核产量
梁有才尤黎明
“今年池底、笃忠、英豪等乡(镇)引种的矮88谷子,平均亩产约500公斤。”谷子亩产会有这么高吗?11月8日晚,河南省渑池县委书记李鸿滨在县农委的一份汇报材料上看到这样一行数字时,心里布满疑云。是汇报材料数字弄错了,还是有关部门掺了“水分”?
为弄个水落石出,他拨通了县农委主任石镇嵩的电话:今年咱县引种的新品种谷子,平均亩产能达到500公斤吗?“差不多”。石镇嵩回答。“含含糊糊不行,明天我们一起下乡去核实一下”。
第二天上午,李鸿滨带着由县统计局、农委等部门抽来的15名同志深入到池底、英豪、西阳、果园、笃忠一些乡(镇)的农户家里逐一核实。
在笃忠乡桐树沟农民鲁红伟家,李鸿滨亲自称了他家刚入仓的新谷。亩产达551公斤,接着又称了两家,亩产也都超过了500公斤。
核实了一天,汇总几组数字取了个平均数,基本与上报材料的数字相符。
之后,农委主任石镇嵩又将该县洪阳乡崤店村试种丰产1号红薯亩产超万斤的喜讯告诉了李鸿滨,李鸿滨决定再一次到实地看看。
11月10日一大早,李鸿滨和县农委的同志驱车20余公里,到达崤店村正在收获的红薯地边。他叫村里的科技副主任郑四倍和村支书孙建先随意挖了一棵称了称:12.2公斤;又挖了一棵称出:14公斤。
李鸿滨问孙建先:一亩地栽多少棵?
孙建先答:“1000棵。”
李鸿滨笑着说:“照这样计算,一亩地产薯5000公斤是十拿九稳了!”
通过两天马不停蹄的实地调查了解,李鸿滨心中的疑云消除了。在返回县城的路上,他向石镇嵩交代:“趁今年丰收的有利时机,要加紧优良品种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农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个体户“救”市
韩立明魏洪坤
最近,山东省滨州市17位个体车主齐心协力“救”市场的举动传开后,使一些过去对个体户怀有偏见的人改变了看法。
这17名车主都是滨州市五四居民区个体运输市场的个体运输户。这家个体运输市场1992年自发形成,市场内争抢生意、强装强卸、丢失货物、同客户打架的事屡屡发生。有的车主甚至“给钱就运”,偷运违禁货物。客户望而却步,市场生意越来越清淡。眼看市场要毁掉,47岁的司机李真坐不住了,他找到高志昌、屈顺堂等个体车主紧急商谈对策,解决车主各行其是的问题。去年7月份,李真挑头成立了“渤滨汽车运输公司”,统管市场车辆的运营。其他16名车主踊跃参加,公司重载汽车达到18辆。
随后,一道道“急救”措施从公司里发出。他们首先整顿了运营秩序。公司规定,不论是车主自己招揽的货源,还是客户送上门来的生意,一律交由当日值班经理统一调度。调度以车辆到场时间先后为序,杜绝了过去车主们竞相压价、争抢生意的恶性竞争。一切为顾客着想,运送货物要及时、保质保量,谁失窃、丢失货物谁负责赔偿。为避免行车事故的发生,司机外运期间要做到四不准:不准喝酒,不准到指定外旅馆就宿,不准私自让陌生人搭车,不准运送违禁货物。违者强令解聘。今年以来,有4名违禁司机被解聘。
令行禁止,市场上的混乱现象不见了,司机们人人争当守约车主,个个争为顾客服务。今年3月份,滨州地区生资公司从广州急调进一批农药。车主们及时派出由8辆重载车组成的车队,16名司机轮流上阵,经过7天7夜,行程2000公里,提前将农药运抵滨州,保证了农民春耕生产的需要。
如今,这家偏居市区一隅的个体运输市场声誉大振,昔日吓走的客户重又找上门来。周围淄博、潍坊、烟台等地的客户,甚至舍近求远把预约电话打到“渤滨”。每辆车每月收入由过去的0.8万元提高到1.8万元。今年以来,全体车主上交各种税费40多万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安达牛产品形成系列加工
本报讯近年来,黑龙江省安达市把推进牛经济贸工农一体化作为地域经济的突破口,从抓市场、上加工、带产业、保养殖入手,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全市围绕牛产品初深加工的企业已达六十四家,一九九五年创产值二点三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乳、肉、皮、血、骨开发为重点的牛经济产业化格局。 (吴国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潜江农民包机搞运销
本报讯湖北沙市机场农民蔡宗武包租的一架小型飞机降落了,他从江西购回的一点五万只“江南一号”仔鸭,将从这里转运到他所在的潜江市铁匠沟乡落户安家。
今年四十出头的蔡宗武,是湖北潜江铁匠沟乡霸城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具有二十年牧鸭营销经验。今夏家乡遭受百年少见的洪涝灾害后,他有心扶持乡邻开展生产自救,与乡政府有关部门达成契约后,在从湖南临澧买得一万只“荆江麻鸭”的同时,赶赴江西吉安、抚州、安福一带收购了九万只“江南一号”仔鸭,分四次包租飞机运回铁匠沟。
(李文山)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长武建成全国水保示范县
本报讯陕西省长武县坚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经中央有关部门评审、鉴定,这个县已建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试验示范县。
长武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些年来,长武县根据水土流失规律,把水保工程与植被措施相结合,林草固土与畜牧发展相结合,治理水土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实现了治理开发两相促。 (王保民)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冬修莫忽视
山区小水利
编辑同志:
小型水利是当前山区粮食生产的命脉,冬修水利的热潮正在各地掀起,一些领导往往只是重视大、中型水利建设,而忽视了山区小水利的维修建设。这些小水利工程看起来虽不显眼,但在山区农村,这样一个小工程最多可灌溉农田面积几十亩到一百多亩,山区的大部分农田就是靠这些小水利工程供水的。
建议各地有关部门和领导认真抓好山区小水利工作,为农民做实事。
广西浦北县六银镇政府农经站刘延祝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及走势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孙梅君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局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九五”计划能否顺利实现。从1—3季度的运行情况和对全年走势的初步判断来看,总体上讲,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局不错,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产量创纪录
1.粮食生产将再创历史新纪录。今年以来,我国夏粮、早稻相继丰收,总产分别达到1141亿公斤和440亿公斤,比上年增加72亿公斤和18亿公斤,增长6.7%和4.2%,两季合计增产近90亿公斤。秋粮除河北、山东、湖南等地预计单产有所下降以外,大部分地区长势良好,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将再创历史新纪录,实现“九五”开门红。
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业政策到位,农民积极性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扩大。今年初中央决定从新粮上市起再次较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据统计,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8亿亩,比上年增加3200万亩,因面积扩大和结构的调整,可使粮食增产120亿公斤。
二是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对粮食单产和总产量的增加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据了解,今年各地普遍设立了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广西、浙江、陕西等省区规定,各级政府每年都要从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10%、农发资金中安排15%以上作为农技推广专项基金。三是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今年的灾害特点以洪涝灾害为主,发生的时间地点较为集中,尤其是春夏的洪涝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损失。但从洪涝发生的时间看,南方地区主要集中在六七月份,这时夏粮已收获完毕,早稻接近收获期,晚稻还在生产前期,因此,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小;北方地区主要发生在7月底8月初,喜水、喜肥的秋作物玉米正处在生长中期,短期的洪涝对其产量影响不大。因此,今年的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属偏轻年份,气候条件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2.棉花、油料产量将有所下降。
去年我国棉花获得了较好收成,但由于进口棉的冲击,国际棉价下跌和我国棉纱、棉纺织品的出口下降,今年以来我国棉花一直销售不畅,造成严重积压,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
油料全年播种面积比去年调减825万亩,下降4.2%,但全国油料总产量仍可达到2000万吨以上。从全国总体看,今年的棉花、油料市场供求情况仍然良好。
3.畜牧业平稳发展。受市场需求的拉动,今年以来我国畜牧生产继续呈平稳增长态势。
根据季报,1—3季度主要畜产品产量仍有较大幅度增长,草食牲畜和家禽养殖业增势依然强劲,生猪生产增势减弱。
其特点:
一是主要畜产品产量仍然增加较快。据统计,今年1—3季度,全国(除新疆、西藏外)肉类总产量372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72万吨,增长14.5%。全年肉类总产量预计将有15%的增幅,总产将达到6000万吨左右。
二是草食牲畜和家禽保持强劲发展势头。9月末,全国大牲畜存栏达1.55亿头,比上年同期增加948万头,增长6.5%。肉牛出栏2155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26.6%;肉羊出栏9768万只,增长31.4%,家禽出栏45.2亿只,增长17.1%。
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运行良好
1.农林牧渔业继续增长。由于粮食增产,畜牧水产业的持续发展,农业获得较好的收成,总产出将有所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可以达到7600多亿元(不变价),比去年同期增长15%左右,因此,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预计可以稳定在5%左右。从宏观上讲,今年的农业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基本相适应。
2.农民收入可望实现5%的增长目标。根据1—9月份住户调查初步汇总资料分析,今年1—9月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35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由于可预见的农业丰收,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将有较多增加,因此,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800元左右,实际增长速度可望稳定在5%左右。
3.乡镇企业仍然持续发展。上半年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5%以上,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回落,但效益有所提高。但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全年的发展速度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从全国来讲,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仍保持西高东低的基本格局,中西部乡镇企业由于受到国家的扶持,规模扩张仍是其主旋律。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应做好的工作
1.今年以来,全国有13个省区相继发生水灾,暴露出一些地区基本建设投入不足,抗灾能力弱。这就要求各地争取今冬明春的时间修复水利工程,疏通排洪道,增强抗洪的能力。
2.当前粮食市场供求相对宽松,市场价格稳中有降,需谨防秋粮丰收后出现“卖粮难”。有关部门要积极筹措收购资金,腾库容,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农民能够增产增收。据有关部门统计,夏粮收购入库(7月底)、早稻收购(至9月25日)入库、粮食部门至8月底政策性库存以及市场库存比上年同期均有增长,占用了大量资金和库容,这对秋粮的收购工作压力很大,有关部门要及早做好准备。
3.棉花生产开始滑坡,基本回落到10年以来的最低点。农民手中存棉较多,形成“卖棉难”,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
4.虽然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农民负担增速有所减缓,但由于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较为复杂,解决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农民负担仍有可能反弹。资料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农民负担就有所反弹,第三季度农民人均负担额为21.6元,增幅达31%,高于去年同期增长幅度,也高于第二季度的增长幅度。因此,减轻农民负担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刘家村的“摇钱树”
董学清王建高
走进青岛市李沧区楼山乡刘家新村:排排壮观雅致的民宅高楼,条条宽阔整洁的村庄街道,户户殷实丰裕的村民家庭……村党委书记刘德传指着这座由46座高楼组成的“刘家农民城”对记者说:“刘家村改革开放10年来,为国家贡献税金4158万元,年人均分配4258元,人均住房面积达27.2平方米……”
这一连串令人咋舌的数字,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释放了刘家人巨大潜能的一个生动缩影。
农村大包干前的刘家村是楼山乡出了名的贫穷落后村。到1978年底,老祖宗留下来的杈、木锨、风箱,不景气的纺绳子、打白铁两个作坊式小厂,成了全村的“家当”。许多刘家人纷纷弃乡而走。
1985年,刘家村发展的重担落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肩上。上任伊始,村领导班子就开展了“上任为什么,在岗干什么,为后任留下什么”的大讨论,他们把大力发展村办工业,当成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突破口。
机遇终于来了。1985年,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胶济铁路复线和楼山火车站扩建征用土地300余亩,刘家村因此得到了建村500年来最大一笔征地补偿费369万元。当时村里很贫穷,许多村民希望把这笔钱“分”了。“是花光、分光,还是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办个像样的企业,找一条共同致富的门路?”村党总支一班人反复讨论,统一了思想:“用这笔钱为刘家人留下一份家业比什么都重要。”1986年春节,村干部走访亲友时,得到信息,上乙炔气项目是国家重点推广的环保项目。机不可失。村一班人立即决定用这笔钱建个乙炔气厂,为刘家村栽下一棵“摇钱树”。
“乙炔气”厂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刘家村干部发展集体企业的决心。
他们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决定把青岛乙炔气厂积累的钱按税后利润以70%比例留给集体,用于扩大企业再生产和新办骨干企业。1989年,村里拿出乙炔气厂积累的400万元,上马了青岛防腐材料厂,年创利税170万元。1990年,他们投资了800万元建成了全省第一家农民办铁路联用货场,年创利润180多万元。1991年,投资250万元兴建了一座日洗车1500辆的洗车场。1993年投资2400万元兴建了全省最大村办轧钢厂,生产了工、角、槽等多个品种80多个规格的型材钢,年创利润100多万元。
自1985年到1995年10年间,刘家村先后累计投资6500余万元,兴建了20多个形成规模的企业。
为了使集体资产增值、保值,他们根据市场变化,对所有老企业、老产品进行了排队,好的企业继续加固,对不适应市场需要的进行撤、并、转,果断地下马经编厂等四个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企业获得高质量、高效益。目前,全村已有70多个新产品俏销国内外20多个省市区。
10多年来,刘家村依靠自我积累求发展,实现了集体资产的高效运营。村办的20多个集体企业经济效益每年以30%速度递增,村集体固定资产由1978年的46万元增加到7000多万元。去年实现产值1.71亿元,总收入1.58亿元,利税1745万元,利润1246万元。今年又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有集体资产的迅速增加,才有刘家村经济奇迹般地发展,才有刘家村人富足的日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方城推行“三三制”
武乐善卢太华
农村财务管理混乱,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如何使农村财务管理由乱到治?今年年初,河南省方城县推行了一种以“三项统管、三权分立、三级监审”为核心内容的“三三制”农村财务管理新机制。这一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进程。
去年,方城县委、县政府对县内420个行政村的财务进行了清审和调研,发现造成村级财务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农村经营体制的需要。通过认真调研和大胆探讨,决定在全县农村推行“三三制”农村财务管理新机制。具体操作办法是:
——乡对村实行三项集中统管。即乡镇对村会计实行统管,对村集体资金实行统管,对村级帐务实行统管。
——村级财务管理实行三权分立。即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村主任行使审批权,村会计行使记帐权,村出纳行使收支权,村支书对村财务监督把总关。
——县、乡、村三级对农村财务进行监督。即县农经站设立“农经审计事务所”,与县检察院联合成立“农村经济检察室”,对全县农经事务进行审计,对财务违纪问题依法处置;乡农经站建立审计组,配备专业人员,结合村会计集中下帐,进行例审;村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组财务进行民主理财,接受群众监督。
“三三制”财务管理新机制运行近一年来,成效显著:一是促进了农村财务的规范化管理,遏制了乱收支、收支无帐、白条顶帐行为,使村级财务管理由乱到治。今年前5个月,全县因村级财务混乱引发的上访案件由过去占全县上访案件40%下降到目前的5%左右,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二是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廉政建设,农村财务的民主化管理和财务收支透明度的增强,约束和规范了农村干部从政用权的行为,提高了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增强了干群之间的信任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到目前,全县已有31个因村财务混乱造成“瘫、软”的村两委班子重新焕发生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挤干水分看领导
王慧敏
往数字里掺水分,在一些地方已成顽症。农民人均收入明明只有800元,报上来的数字却超过了1500元;乡镇企业的利税增长率,明明不足5%,可某些人大笔一挥,便变成了50%……
浮夸造成的危害,恐怕谁都能说出个一二三,然而奇怪的是,都知道害莫大焉,却偏偏有人乐此不疲!何也?本人在沂蒙山区采访时,一位农民总结得好:因为“吹牛可以得牛,拍马能够得马”。
一语道出了问题的症结。确实,在有些地方,考核干部眼睛只盯着数字。至于数字里面有没有水分?无人过问。正所谓“干部出数字”是也!于是乎,有些基层干部向上报数字时,可着劲儿往里掺水;而上级有些领导呢,明明知道下面报上来的数字里有“猫腻”,但为了讨来自己的“政绩”,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一来,水分不增大才怪呢!
所以,一个地方的统计数字中有没有水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看领导对“掺水者”是给“胡萝卜”还是给“大棒”。试想,如果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能像渑池县的李鸿滨书记那样,对下面报上来的数字不轻信,并且躬身下去查一查,倘若谁掺水,劈头给他“一棒子”,还有人敢吗?
不过,干部要能举起“棒子”,首先,自己头脑中得没有“水分”。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广西桂林漓江之畔兴起养牛热,不但给风景区增添了情趣,而且带动了两岸农民脱贫致富。 徐松青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江西省永丰县今冬在实施“山上再造一个永丰”的战役中,一手抓林间空地和荒山、荒坡的绿化,一手抓低产毛竹林、油茶林的改造。图为石马镇农民在垦荒整地。 周忠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