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南召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本报讯中共河南省南召县委从加强民族团结,保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目前,全县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已达281人,其中乡镇党委书记2人,其它正副乡科级42人。11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有10个配上了副乡级以上少数民族领导干部;20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行政村,全部配上了少数民族干部,从而保证了民族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1993年以来,县民族宗教工作先后被评为全国基层宗教先进集体和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为了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他们先后推荐选拔17名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民族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深造,组织8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函大、自学考试等,系统地学习政治、经济理论和文化知识。他们还以民族宗教法规为重点,举办培训班,轮训少数民族干部150多人,并组织全县性民族宗教知识竞赛,促使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有关民族宗教政策。
目前,全县164名少数民族干部已全部具备了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村级少数民族干部绝大部分具有了高中文化程度。
(中共南召县委组织部)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刘景德与机遇
陈鹤龄
在全国粮油市场普遍滑坡的情况下,到10月底,刘景德率领他那100多名精兵强将创下了销售额6000万元、利润130万元的全新纪录,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刘景德1990年10月出任乌兰浩特市粮油贸易公司总经理时,有两大难题,一是自己不懂粮油业务;二是企业亏损。但他却在善于研究市场的基础上敢于冒险。1991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每销售一吨议价粮油享受260元补贴的优惠政策,刘景德敏锐地意识到这对粮油经营企业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遇。经营粮油的企业何止万千,刘景德非常清楚,这个机遇不属于他自己,谁动手早、行动快,机遇就属于谁,效益就属于谁。他立即组织精干的业务队伍挥师大西南,很快就在四川、广西等地寻找、开辟出市场,在享受优惠政策三个月的时间里,销售粮油1.2万吨,争取补贴300多万元,获利80多万元,一举扭转了长期亏损的被动局面。
刘景德知道,机遇不可能贯穿所有的经营过程,要想使企业永远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那就要在改革上“动真格的”。刘景德的改革“板斧”砍向了那些滞后于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用竞争激活企业的每一个“细胞”,同时为各个经营部门创造出一种宽松、平等的竞争环境。在“保证基金提缴、盈利全留、欠收自补、风险自担”的原则上,公司对资金使用、商品收购、经营决策一律放权于经营部门,这种既包又管的方式克服了以包代管的弊端。刘景德“动真格的”还表现在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上。在他的企业没有干部、工人之分,谁都没有优越感,但谁都有危机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出现了一泓“收入靠贡献,上岗靠竞争”的活水。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异族同根和睦相处
——新疆哈密绿洲的民族宗教生活
新华社记者张先国王伯瑜
当一群维吾尔族男人跪在清真寺里高声赞美“真主安拉”时,另一群汉族人正坐在隔街相望的基督教堂里吟诵着《圣经》里的篇章。教堂门檐上的十字架距清真寺顶的金新月只有500米左右。
这种异族异教和睦相处的情景在当今世界较为少见,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的哈密绿洲却几乎每天都重复出现。
被称为“新疆东大门”的哈密,东连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西北距区府乌鲁木齐市600多公里。这片古老的绿洲上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汉等24个民族的43万人。
自80年代初以来,不同信仰的人开始在各自的宗教场所公开露面,多民族聚居的哈密绿洲便成了中国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一个缩影。
哈密绿洲内分布着270多座清真寺、3座基督教堂和1座天主教堂。伊斯兰教徒近12万人,以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民族为主。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主要是汉族居民。还有一些蒙古族和汉族居民在自己的家里供奉着佛教偶像。
坐落在哈密市南郊的大营门教堂是哈密绿洲最大的基督教堂,其周围1公里的范围内有3座清真寺。教堂礼拜厅为拱顶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厅内摆着几十排木制长凳,可同时容纳1000人做礼拜。记者参观大厅时正值中午,厅内静谧肃穆,能清晰地听到窗外的鸟鸣。
从礼拜厅北门出来是一个百多平方米的小院落,院内西侧的平房便是张巧芸女士的办公室。张巧芸是哈密绿洲唯一的基督教神职人员,今年28岁,8年前毕业于北京燕京神学院,在哈密已工作了5年之久。当被问及人生理想时,她笑吟吟地说:“我是主的仆人,只求主能得到荣耀,兄弟姊妹们能得到安宁。”
据张女士介绍,这座教堂于1989年落成,平时到这里做礼拜的约有500人,但大部分是中年妇女。
教堂大门朝正东方向开着,门檐上铸着一个1米见方的十字架,大门两侧贴着中国传统式的红对联。从门庭出来穿过一条6米宽的马路,便是维吾尔族居民阿不都·热合曼的家。
维吾尔族60岁的阿不都讲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他每天清晨都路过教堂,到500米外的清真寺里做礼拜。他认为与教堂做邻居对他的信仰没有影响。阿不都对国家目前的形势充满信心,他说:“政府的政策好,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老百姓的生活比前几年好得多,我们维吾尔族有清真寺,有经文学校,心情也很舒畅。”
基督教堂的另一位“好邻居”是回族居民冶占元。张巧芸女士称他家和教堂的关系可谓“水乳交融”。直到两年前,教堂里用的都是冶家的井水。现在每逢夏天冶家井水吃紧时,就用教堂里的自来水。
53岁的冶占元每天骑自行车到两公里外的清真寺做礼拜。这座清真寺名为“陕西寺”,有110年历史,寺正厅的门楣上写着“教传由天”四个汉字。这里的宗教活动目前由回族“依麻木”(伊斯兰教神职名,地位次于阿訇)马德山主持。
马德山今年60岁,身体显得硬朗而厚实。他介绍说,到陕西寺做礼拜的教徒都是回族人,他用阿拉伯语念《古兰经》,每天主持5次礼拜,平时有300多人参加,星期五则有500多人。像马德山这样的伊斯兰教专职人员在哈密绿洲有540多人,其中威望最高的当数维吾尔族大阿訇乌斯满·夏·阿吉。
乌斯满年届八十,白髯垂胸,满面红光。他于1984年随政府组织的朝觐团至麦加朝觐后获得了“阿吉”的称号,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及哈密地区伊斯兰协会会长,他还是中国伊斯兰协会会员。
记者通过翻译和大阿訇交谈时,隔壁传来一阵阵诵经声。乌斯满老人介绍说,这是经文学校的学生在温习功课。这所经文学校目前有61名学生,平均年龄21岁。这些学生学习3年后毕业,大部分分配到各清真寺当“依麻木”。
哈密绿洲是丝绸之路的关键地带,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经由这里传入中国内地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综述

  让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
罗先勇
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组织的1996年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工作将于近日结束。回顾这段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生活,许多人感到收获大、体会深;半年锻炼,终生受益。
今年的挂职锻炼工作从5月份开始。来自16个省、自治区,29个民族的170位少数民族地、县级中青年干部,分别在中央国家机关的55个部、委、办、局和3个直辖市、4个省、16个副省级市挂职锻炼,今年是选派人数历年中最多的一年。从1990年开始,选派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已经开展七年,共有530名干部得到锻炼。三部委从战略全局出发,决定继续把这项工作办实办好,今后几年,每年将安排160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这样的挂职锻炼。
这项工作是三部委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干部交流工作的指示,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战略目标出发,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年轻优秀人才的一项具体措施。参加锻炼的同志和接收挂职的单位领导普遍认为,这项工作有利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全局意识,有利于拓宽思路,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密切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挂任上海闵行区区长助理的彝族干部杨红卫,今年33岁,挂职前系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的县长,谈到挂职锻炼,他深有感触:“当初我还不太愿意离开弥勒县。现在看来,如果早两年就有机会到上海来挂职的话,我的工作肯定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弥勒的发展规划肯定比现在更好一些。”
接收挂职干部的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姜春云副总理亲自接见在国务院办公厅挂职的同志,许多部委的主要领导经常与挂职干部谈心,各单位和地区都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对他们政治上关心,工作上信任,生活上照顾。
这批挂职锻炼的干部都来自基层,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为了尽快让他们脱颖而出,成为信念坚定、胸有全局的领导干部,成为加快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带头人,中央三部委的领导非常重视,多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给挂职干部压担子,使他们迅速在实践中成长。挂任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副主任的藏族干部梁明远,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这块肥沃的宝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通过在农行的锻炼,他找到了落后的原因:劳动者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没有使丰富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他说:“要加快甘南改革开放步伐,就必须大力培养一大批掌握科技知识、思想解放、敢闯敢干、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挂职锻炼这项工作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正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在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座谈会上所说的那样:“挂职锻炼,不仅使你们得到了提高,而且使接受挂职干部的地区和单位更加了解民族地区,更加重视民族工作。这对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和发达地区的工作也是一个促进。”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全国民族政策研究工作座谈会召开
本报讯日前,国家民委在杭州召开全国民族政策研究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和部署民族政策研究工作。
会议确定,当前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与全国协调发展问题;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的政策性问题;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问题;加强爱国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教育问题;加快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问题;扶持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事业问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问题。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民委负责同志五十多人出席了会议。
(郑民言)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走向集约化
李礼
对草牧场只使用不建设,超载过牧严重,造成草场退化、沙化的牧民将有可能面临被收回草场使用权的惩罚。这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加快草原建设步伐,为加速发展集约化草原畜牧业创造条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之一。自去年以来,随着草牧场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和草畜平衡责任制的推行,这个盟草原畜牧业的集约化进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集约”这个概念是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来的,集约经营是粗放经营的对称,所谓集约化草原畜牧业,一般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集中投入劳动到决定草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环节,使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获得更高的效益的一种内涵型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据道尔吉帕拉木著《集约化草原畜牧业》)。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全盟总土地面积的97.3%为天然草场,著名的锡林郭勒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公认为是我国最适合发展现代化草原畜牧业的天然草原之一。“八五”期间,这个盟的畜牧业出现了高总增、高出栏的好势头,1995年,牧畜饲养规模达到1341.3万头(只),全盟的草原畜牧业已步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但由于近几年来,锡盟大部分地区的牲畜发展已超过了草场的载畜能力,草场退化、沙化日趋严重,加上部分牧民对草场缺乏权益感,致使出现掠夺式短期化经营的趋势,直接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长远发展和牧民如期奔小康的进程。
面对新的课题,锡林郭勒盟委、行署以开放、发展的战略眼光,在认真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和借鉴国外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于1993年果敢地确定了走集约化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思路。1995年,在原有基础上,锡盟进一步完善了草牧场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规定,草牧场使用者必须按照统一规化,在国家和集体的帮助下,大力建设人工或半人工草场,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同时,本着“谁建设、谁使用、谁受益”和依法继承、转让的原则,鼓励牧户积极进行草原建设。根据有关规定,锡盟还从草原建设、利用的实际出发,逐级逐户核定草场适宜载畜量(每3—5年核定一次),对于超过合理载畜量的使用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制裁。
为了遏制草畜矛盾进一步尖锐,以逐步达到草畜基本平衡的调控目标,今年8月,锡盟开始推进“草畜平衡责任制”。为此,每年第一季度,行署盟长与各旗县市长签订草畜平衡责任状,在明确目标责任的基础上,由盟畜牧局综合考核。这项制度还规定,每年以冬季畜均贮草量和每年卫星监测天然草场牧草产量的数据为依据,考核各旗县市对植被保护建设的实际效果。
锡林郭勒盟自1993年确定“集约化”战略以来,已经建立和完善了一套草畜平衡持续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地保护和建设了草原资源。在此基础上,这个盟立足草原、积极转换经营思想,改革经营方式,为草场的合理利用和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为锡林郭勒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已经勾勒出一幅宏伟的蓝图。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勤劳质朴的牧民们正以全新的观念去耕耘明天的希望。面对机遇与挑战,锡盟人提出了“三年起步,八年见效,十五年接近草原畜牧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目标。如今,他们正向着这个目标高速前进。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小巷深处播“情”人
程国清晨阳
一个街道居委会主任的头衔,在当今官衔的序列中,连一个末梢也排不上,可以说小得不能再小了。
她的头衔小,干的事也小,平日里居民们什么家庭不和,邻里纷争,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甚至安路灯、修胡同、清便池、排污水、扫路面等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得她去管去问,这比起那些风云于时代潮头的大人物大事业,她这些多得像细沙般的小事简直是马尾捆豆腐,提不起来。然而就是这些琐碎小事,却每一件都像一粒闪光的沙金,时时都闪耀着她生命的光华。
她,就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人大代表,河北省民族团结模范,张家口市宣化区后府街居委会主任宋其龄。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宋大妈。
后府街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回、满、蒙、汉、藏五个民族,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度日月,最大的不便,就是习俗不同,信仰不同,语言不同,因为这些自然形成的特殊情况,过去不知闹过多少矛盾。一次,一个汉族居民在水池下洗刷猪肉,一个回族居民前去制止,两人发生争执,各不相让,引起了一场回汉两族居民争夺水池的抗争。眼看箭上弓弦,一触即发,要发生流血事件。在这危急关头,宋大妈得知情况,火速赶至现场,往中间一站,大声吼道,谁也不准动手,有“火”朝我开!她的吼声,像一道军令,使那些握着“武器”的手松开了,两边的人群散开了,围观的群众退去了,一场恶战避免了。但宋大妈并没有因此了之,她心里明白,“战争”暂时避免了,可矛盾并没有化解。于是,她主动出面,向区政府提出为回汉两族居民分设自来水池的建议,建议很快得到批准,她又组织居民们刨地挖沟埋管道,建起了新的自来水池,回汉两族居民们笑了。可宋大妈并没有笑。她想得更深的问题是,用水的纷争,是各民族习俗、信仰、语言不同等原因所造成的思想隔阂,这道“隔心墙”不拆,还会在别的事情上发生矛盾。从此,她走东家进西家,挨门挨户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同时制定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信仰自由的“街规民约”。从此,五个民族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老西藏精神的根本
阴法唐
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老战士,藏族作家降边嘉措撰写的传记文学《雪山名将谭冠三》近日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了。
我曾在《人民日报》(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五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是为纪念人民公仆孔繁森同志而写的《老西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孔繁森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西藏人民,是藏族人民以至全国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他作为一个时代精神呼之而出的英雄,引起了全党全社会的强烈反响与共鸣,其光辉业绩和老西藏的历史功勋同辉,其崇高精神则是“老西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那么,老西藏精神的“根本”是什么?简而言之,应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热爱祖国,热爱西藏,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思想。这是在西藏的工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崇高表现,其实质是全心全意为西藏人民服务,为西藏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第二,表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西藏生活、战斗、工作,要面对两个“对手”,一是特殊的艰苦的自然环境,二是国内外包括分裂主义在内的反动势力。而战胜第二个“对手”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战胜自然带来的艰难困苦。第三,表现为自觉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具有坚强的组织纪律观念。“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在社会、历史情况十分特殊的西藏地区尤为重要。正确理解中央有关西藏的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从西藏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坚决贯彻落实,是“老西藏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坚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又是执行中央方针政策的保证。第四,表现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西藏的交通不便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利,需要这种精神,不利因素又炼就了“老西藏”在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的高尚品德。由此可以看出,“老西藏精神”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西藏工作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的集中表现。
一九九○年夏,江泽民总书记到西藏视察时,将“老西藏精神”概括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以后又逐渐增加了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这六个“特别”,不仅是对“老西藏精神”的一种肯定和认同,也是向现今仍在西藏工作的各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的庄严号召、鼓励和鞭策。
《雪山名将谭冠三》所讴歌的谭冠三将军和参加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特别是坚持长期建藏的进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的工作人员,把他们这一代人,称为五十年代的孔繁森群体,丝毫也不存在什么夸张,其中有的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他们在解放西藏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进程中,有的挺进西藏,有的勇敢地参加到革命的行列。藏汉军民团结战斗,克服了险恶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艰苦地进行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一步一步地推进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这些,正是他们可以引以骄傲和自慰的,也是后人所敬仰的。
谭冠三将军是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老革命,也是我的老首长。他参加过湘南暴动,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全国大陆解放胜利之际,已经奉调去经营四川一个地区之时,中央发布进军西藏的命令又将他召回到挺进西藏的战旗下。此后,在解放西藏和建设西藏的漫漫岁月里,谭冠三将军和他的战友们一起,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制订的治藏方略,同广大指战员、干部、职工把社会主义的理想和“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思想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西藏、全心全意为西藏人民服务的思想结合起来,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把艰苦创业和模范地执行政策、遵守纪律的行为结合起来,将自己的一切无条件地奉献给了西藏这片热土。谭冠三将军不仅做出了表率,而且还是一位使人信服的带头人,他从没有向党要求过什么,无论是解放前的战争年代,还是建国后的建设时期,他永葆普通一兵的本色。老将军弥留之际的唯一心愿是请求党将他的骨灰埋在西藏。如同当时西藏自治区其他几位领导一样,他是老西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和杰出代表。我们歌颂他,是对老西藏精神的歌颂,是对老西藏精神的追根寻源。我们只有寻到了老西藏精神的源,才能使老西藏精神得到继承、弘扬和光大。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云南大理蝴蝶泉边的白族群众,将手工缝制的扎染服装拿出来卖,深受游客喜爱。
赵锐明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左上图)苗族姑娘 本报记者 董宏君摄
(左下图)瑶家汉子 赵坚锋摄
(右下图)藏北少女 郭培华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在西双版纳,孔雀象征着美丽与吉祥。图为傣族姑娘编织孔雀扇。李晓明摄


返回顶部